第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月三日,兩所福利院徹底建成,之前溫暖給每所福利院設定的接收流浪兒童和流浪老人的限制是十人,福利院徹底建成後,限制初步放寬到每所福利院五十人。

  同時,福利院的工作人員也不需要另找,從莊園裡指派十名願意去福利院工作的退休軍人,這些退休軍人可以寫信給家裡願意來的婦女來照顧兒童和老人。

  這些工資,當然是全部由慈善機構出,慈善機構的錢,目前主要由溫暖捐款。

  老人和孩子到了福利院後,並不是來享受優待當皇帝老子被人照顧的,能動的,自己要負責打掃房間裡的衛生,洗自己的內衣褲。

  盧秀秀是個工作很細心的人,詢問過溫暖以後,她向小商品市場批量購買里大批衣服褲子在內的整套秋裝和冬裝,春秋被子、冬被和床單被套,還買了十幾箱棉襪、內褲和防寒用的手套、耳套、圍巾等。

  每所福利院都會準備四台大洗衣機,老人和年紀較小的孩子只要洗自己的內衣褲,脫下來的衣服褲子自己添加標記後送到洗衣房,會有專門洗衣服的婦女負責將所有衣服集中起來用洗衣機清洗,保證老人孩子秋冬天每三天至少洗一次衣物,每半個月至少洗一次床單被套。

  溫暖摸摸自己鼓囊囊的腰包,一聲不吭的又給暖光慈善機構投了一百萬。

  慈善機構資金充足,福利院根本不愁老人孩子的生活,等穩定下來以後,就要開始考慮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避免出現孤兒院孩子為了得到利益互相傾軋排擠。

  與此同時,溫暖在走之前,給暖光機構下了最後一道指令——修路。

  首要目標,當然是滿倉村到鎮上的路。

  別看只是滿倉村到鎮上的路,但這部分費用,根據溫涼的分析計算得出,非常高昂。

  為了避免出現豆腐渣工程,也為了避免自己不多的錢全部都被塞進一些人的腰包,溫暖讓人找了一隊修路工人後,派出溫家五個外表看起來兇悍,實際上老實巴交的憨憨退伍兵作為監工,讓他們不要跟工人們接觸,避免暴露自己的憨憨屬性,光是表面上就能糊弄一下有心想要貪小便宜的人。

  都說水至清則無魚,溫暖也想讓別人都多賺一點,但那是在生意上。

  修路是慈善,本來溫暖要支撐慈善機構,還要修路就有些困難,那些人還想從她口袋裡掏錢,想都別想。

  溫家僱傭的退伍兵一出,村里人都知道,這是溫家出錢在修路了。

  打聽了一下那些修路人每天的工資,以及那些材料的錢,表面上都在夸溫家仁義,賺錢了也不忘記村里人,心裡就不知道在想什麼了。

  或許感激有之,嘲笑溫家賺錢賺傻了的也大有人在。

  不過溫家並不放在心上,溫秋雨也是在退伍兵被派出去時,才得知,一聲不吭就開始修路的那個有錢大傻子,是她親閨女。

  不知內情的溫秋雨感動的眼淚汪汪,還以為是自家姑娘想要讓她能夠更多的開跑車,才修的路,還自掏腰包100萬,把她和顧風的都算上。

  現在溫家最有錢的是溫暖和顧風,顧風的生意只有他一個人是受益人,而溫家的生意,大頭都在溫暖手裡,因此溫秋雨能投的錢也不少。

  老爺子和老太太為了支持自家孫女,也跟著投了十萬塊。

  黨大山和林蓉也投了一萬塊支持溫暖,白臨夕和溫涼就更不用說了,一人掏了五十萬。

  就連遠在香城的顧家人都聽說了溫暖的善舉,顧爺爺顧奶奶一人投了十萬,顧大伯一人投了五十萬,就連堂哥顧天青和堂嫂,都一人出了五萬。

  顧雲淡這個窮批不可能投錢了,她現在還沒學出,欠了溫暖不少錢呢。

  原本顧連山和顧漣水也想出點錢,但被溫暖給拒絕了:「你們現在就負責好好學習,等日後自己賺錢了,想投多少錢,我都不會拒絕。」

  於是,在兩家都支持下,溫暖都不需要再多出錢,修路都費用就湊足了,且綽綽有餘。

  原計劃從滿倉村修到鎮口,也因為資金充足,修到了鎮尾。

  這個窮山僻壤的小村莊開始修路,那可是一個大新聞,這不是上頭出錢,純粹就是商人賺錢後為了回饋社會做的慈善行為,在如今這個一心發展經濟的社會中,一定要好好傳揚一下。

  一來能傳揚出去這種真善美,二來,也可以暗示一下其它商人,也不要求他們做出修路這麼費錢的事情,至少能給社會上一些福利機構,捐少許錢也好。

  商人捐獻的所謂少許錢,普通人一家子能吃一兩年,許許多多的商人加起來,那可就不是一筆小數目了,能資助多少窮困山區的孩子。

  省報宣揚的紅紅火火之際,當事人溫暖已經背著書包上學去了。

  回到學校後,季青香、陶悠然和劉紫雲她們激動起來。

  她們現在已經知道溫家很多生意其實都是溫暖三姐弟的,她們活到十九二十歲,只伸手問家裡人要錢買東西過,還沒有自己賺錢過。

  聽溫老太說起過去,據說溫暖開始為溫家賺錢,是在六歲,滿倉白蘿蔔和西瓜。

  想想別人的六歲,再想想自己的六歲。

  而現在,這個做什麼都賺錢的賺錢機器人(溫暖:???)做生意竟然叫上了她們三個,可把她們給感動的。

  其實溫暖現在事情很多,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開展別的業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