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膽大包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數日後,楚京。

  不過短短的兩個月工夫,楚帝的面容就仿佛蒼老了十歲。

  其實,去年他繼位的時候,南楚的勢力並未有多少下滑,至少比東華太子逼宮、皇室幾乎死絕的狀況好了太多。然而,不到一年時間,翻天覆地。

  就在他還在忙著穩定朝政,安插心腹,消除先帝的影響的時候,皇室死絕的東華反而成就了一個沒有任何掣肘的攝政王李暄!

  還有……秦綰那個女人……

  雖然是敵人,但楚帝也不禁感慨,不愧是清河的女兒啊!若是珏兒還在,能如願迎娶她為世子妃,南楚一定會在下一代強盛到鼎點。

  「陛下,皇太弟與世子求見。」新上任的大太監李公公小心翼翼地稟告。而他的前任……萬壽節後就被以玩忽職守的罪名處死了,同時被杖斃的還有一批太監宮女,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為血腥的一個萬壽節了。

  「宣。」楚帝揉了揉眉心,嘆了口氣。

  很快的,上官英傑和上官策一前一後走進了御書房:「參見……」

  「不用多禮了,說說怎麼辦吧。」楚帝一抬手,直接丟了本摺子過去。

  上官英傑只掃了一眼就知道那是什麼,早朝上已經吵過一次,只是也沒拿出什麼可行的辦法來。

  「原本調驃騎營北上就是為了保證順寧不失,誰知道……」楚帝咬牙切齒道,「如今京城空虛,西秦鐵騎指日南下,而南面……」

  上官英傑不禁默然。順寧和崇州仿佛是約好了一樣,幾乎是同一時間陷落,別說現在京城無兵,就算有,也不知道該先支援哪一邊。

  這回西秦和東華兩路入侵,打得極為果決,而且各有底牌。東華的海船,西秦的新式攻城弩,無不說明了他們的處心積慮,就是為了一戰先滅南楚。

  「皇伯父,北燕可有回音?」上官策忽然插口道,「唇亡齒寒,東華和西秦是盟國,若是滅了我南楚,下一個倒霉的肯定是北燕,他們不能袖手旁觀才對。」

  「北燕倒是派了一支軍隊攻打西秦後方。」楚帝說道。

  「那?」上官策眼中閃過一絲希冀。

  若是能先逼迫西秦退兵,只剩下東華,或許還能一戰!

  「北燕的軍隊十天才推進了不到百里。」楚帝苦笑。

  「雖然去年冬天那一戰北燕元氣大傷,但這會兒還出工不出力,他們不怕自己是下一個南楚?」上官英傑臉色一變。

  「北燕皇太子宇文忠主張全力救援南楚,然而……二皇子宇文孝和三皇子宇文仁卻聯手反對。」楚帝沉聲道。

  「北燕的奪嫡之爭已經到了枉顧國家利益的地步嗎?」上官英傑心底一寒。

  「北燕皇雖然年邁,但還沒這麼糊塗。」楚帝無奈地笑,臉上盡顯疲憊,「宇文孝引了麾下的謀士親自上金殿陳述厲害,這是那人在金殿上的敘述,真的是個人才啊。」

  上官英傑接過那張抄錄的紙,目光看過去,頓時神色複雜難言。

  ·

  「草民以為,南楚已病入膏肓,不可救。即便北燕全力相助,南楚不滅國,之後也沒有了守望相助的實力,只能淪為附屬,而到時候北燕在東華和西秦的夾擊下必定勢單力孤。為今之計,與其浪費兵力時間救援南楚,不如孤注一擲,揮兵北上,趁著三國混戰,無暇北顧的檔口,一統荒漠草原,將各部族納入版圖——草原部落全民皆兵,可以最快地增加北燕的實力。等到東華和西秦瓜分完南楚,北燕也有了與之對抗的實力。而此戰後,東華和西秦的同盟必定瓦解,在利益爭奪中失敗的那一方,就是北燕最好的同盟對象。三國鼎立中,最強國必定被其他兩國結盟針對,若無變故,大陸的局勢至少可以穩定三十年,而到時候,北燕也能完全消化那些吞併的部族……」

  ·

  上官英傑只看到這裡就默默地放下了紙,後面雖然還有出兵草原的各種規劃,字字珠璣,但對於目前的南楚來說,已經完全沒有意義了。

  「多少人都在看著聖山智宗這場以北燕皇室為舞台展開的繼承之戰,這一回合,冉秋心真是一敗塗地啊。」楚帝捏緊了拳頭,耳邊仿佛能聽到北燕朝堂上,那個清雋病弱的書生不疾不徐,侃侃而談,而那一字一句,就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南楚遭遇了沒頂之災。

  「虞清秋不愧是虞清秋,與其說他輸給了秦綰,其實只是李鈺輸給了李暄,沉寂了近一年後,只兩次出手就都是震動天下啊。」上官英傑苦笑。

  「皇弟,你說,秦綰放了虞清秋,是不是早就料到了會有這一幕?」許久,楚帝才緩緩地開口道。

  「皇伯父是說,虞清秋是表姐的人?」上官策驚訝道。

  聽到那聲「表姐」,楚帝不禁挑了挑眉,但也沒指責什麼,只道:「虞清秋離開東華後,只做了兩件事。挑動北燕皇子之爭,逼迫宇文忠撤軍,以致於東華奪回了嘉平關。然後這次壓制了冉秋心,將北燕的兵力全部部署到了北面,掐斷了我南楚最後一線希望——你不覺得,太巧了嗎?就像是……他和秦綰配合默契似的。」

  「嘉平關一事暫且不論,但是……」上官英傑猶豫了一下才道,「這次的事,若是北燕真如虞清秋策劃的那樣吞併北方部族,至少在兵力上,絕對會成為大陸最強。秦綰做了這麼多,就為了滅南楚成三國鼎立之局,不是她的作風。」

  「也是。」楚帝楞了一下,思考了一陣,不得不點點頭,「為了拖住北燕在背後搗亂還有別的辦法,這樣確實會因小失大——這麼說來,不管這場繼承之爭最後誰勝誰敗,智宗都是選擇了北燕的蠻子嗎?」

  上官英傑無言,半晌,生硬地轉過了話題:「皇兄,順寧和崇州才是當務之急。」

  「你有什麼想法?」楚帝嘆息道。

  早朝上吵了半天,文官一力求和,什麼送公主和親、割地稱臣都有人敢說,而武將雖然主戰,卻拿不出個可行的具體章程來!不得不說,去年的晴妃之亂,對南楚的軍隊造成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南楚並非真的無兵。」上官英傑沉默了許久才道,「從京城到順寧郡,雖然無險可守,可沿途的州郡足以拉起一支十萬人的軍隊來。隨後堅壁清野,收縮防線,讓西秦孤軍深入,拉長戰線。」

  「從糧道上下手倒是個辦法。」楚帝點了點頭。

  「可是……堅壁清野,沿途的州郡百姓怎麼辦?」上官策有些茫然。

  楚帝和上官英傑對望了一眼,從彼此眼中都看到了一絲無奈,上官策到底還是太嫩了點,也太天真,只可惜,現在的南楚,實在沒有時間等他成長了啊。

  如今這種形勢,想要打退敵軍,不付出代價怎麼可能的?

  若是能順利截斷西秦的糧道,西秦軍當然會就地籌糧,只怕這一戰過後,就算能打退敵軍,北方的千里之地也要屍橫遍野,沒有十年二十年恢復不了元氣。這還是能退敵的情況。

  「可是,這樣和西秦軍周旋,主將必須閱歷豐富、智勇雙全。」上官英傑又道。

  楚帝的嘴唇一僵。

  說來簡單,可如今的南楚,去哪裡找這樣一個人?冷卓然被先帝逼反,白鼎生死不明,田中禾遇刺——就算沒有,他也善守不善攻。這些年南楚將才凋零得讓人心驚。

  「請陛下恕臣弟死罪。」上官英傑一撩衣袍,忽的跪了下來。

  「父王?」上官策驚訝地看著他。

  「你這是做什麼?」楚帝怔住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直接站起來,繞過書案,親自伸手去拉他。

  「陛下,合適的主將,其實還是有一個的。」上官英傑卻沒動,直挺挺地跪著說道。

  「誰?」楚帝一頭霧水,瞪著他的眼睛,許久,腦中忽的閃過一個身影,不由得連聲音都響了起來,「你說他?」

  「是。」上官英傑沉聲道,「陛下,非常時刻,當用非常手段!」

  「可……」楚帝張口結舌道,「他是死囚啊……」

  「陛下,其實陛下心裡也明白,晴妃之亂,與護國將軍府並無關聯。」上官英傑繼續說道,「徐子宇對南楚忠心耿耿,雖說晴妃之罪足以誅九族,但是如今南楚生死存亡之際,求陛下網開一面,准許徐子宇戴罪立功。」

  「可若是徐子宇對朕心存怨恨……」楚帝猶豫道。

  「徐家滿門盡在大牢,若是為了族人,徐子宇必定願意盡力一戰。」上官英傑道。

  「你先起來。」楚帝一用力,這一次,上官英傑沒有反抗,就著他手上的力道站起身來。

  「陛下,軍情緊急,片刻耽擱不得。」上官英傑提醒道。

  「即便北方無礙,那東華呢?」楚帝苦澀地道,「崇州一破,不出半月,東華定然兵臨城下,這南面又派誰去阻擋?」

  「臣弟聽聞,陛下身邊有專保護皇帝的暗衛?」上官英傑沉聲道。

  「什麼意思?」楚帝的臉色微微一變。

  「派遣刺客刺殺東華將領,這一步是南楚做錯了,才引來了順寧的劇變,但既然已經錯了,也無所謂一錯再錯!」上官英傑咬牙道,「陛下身邊,是否有如刺殺田將軍的刺客那般的高手?」

  「到了這個時候,刺客能管用?」楚帝疑惑道。

  不管誰死了,東華大軍兵臨城下都是事實,無論換誰做主都不可能撤軍的。

  「對西秦不管用,就算夏澤蒼死了,頂多西秦換個太子,雖然會亂,但不會一蹶不振,然而,東華不同。」上官英傑眼中閃過一絲掙扎,但還是繼續說下去,「因為,東華沒有第二個攝政王,甚至連個繼承人都沒有,有的只是一個十一歲的孩童皇帝!」

  楚帝慢慢回過味來,不由得眼前一亮。

  上官英傑用眼神示意上官策不要插嘴,又道:「陛下,時間不多了。」

  「傳旨,將徐家人押送回護國將軍府,不得出入,宣徐子宇進宮!」楚帝抿了抿唇,臉上呈現出堅毅之色。無論如何,不管用什麼手段,他都要保住南楚這片基業不在自己手裡失去!

  「陛下英明。」上官英傑鬆了口氣。

  至於派遣刺客之事,他沒有再提起,無論是李暄和他的關係,還是守護皇帝的暗衛都太過敏感,若非國家存亡之際,他絕不會開這個口,既然陛下有了決斷,他還是避嫌為好。

  「皇弟這些日子多辛苦些,只怕京城會有些人蠢蠢欲動。」楚帝一聲冷笑。

  「皇兄放心,臣弟明白。」上官英傑鄭重地行了一禮,帶著上官策就退了出去。

  「父王!」一走出宮門,上官策終於憋不住叫了一聲。

  「不是叫你多聽少說嗎?」上官英傑斥道。

  「可……」上官策總覺得哪裡不對,可又說不上來,心裡像是有一把火在灼燒似的難受。

  「這是戰爭!」上官英傑只回了他四個字。

  「……」上官策沉默了。

  兩人上馬,帶著侍衛回到王府,父子倆都沒有說一句話。

  「今天把那些奏摺的抄本看完,寫好意見,明天為父親自審查。」走進大門,上官英傑說了一句。

  「是。」上官策頓時苦了臉。

  全部看完啊……今晚沒準得寫到天亮了。

  上官英傑嘆了口氣,揮退了侍衛,走進了書房。

  然而,一推門,他整個人都僵硬了,就像是一愣冰水當頭澆下,冰冷刺骨,全身骨頭都僵住了,絲毫動彈不得。

  「舅舅回來了啊。」坐在窗下的太師椅上看書的女子放下書卷,笑吟吟地起身問好。

  「……」上官英傑下意識的就「呯」的一下關上了書房的門,但下一刻就發現不對,猛地再打開。

  窗下的女子笑意吟吟,一派閒適,仿佛在這裡等他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你怎麼進來的?」上官英傑沉著臉,迅速進門,順手反鎖了房門。

  「走進來的。」秦綰眨了眨眼睛,一臉的無辜。

  戰事尚未蔓延到京城,雖然沿途的盤查嚴格了點,但她是個女子,天生就會降低南楚軍的警惕心,只是進個城真沒什麼難度。

  「趁人沒發現你的蹤跡,馬上走!離開京城,越遠越好!」上官英傑壓低了聲音,急促地道。

  就算他能為了南楚派人刺殺李暄,但對於秦綰,姐姐唯一的女兒,他還是下不了手的,只能安慰自己,自古罪不及出嫁女,東華的入侵與秦綰無關。

  「謝謝舅舅的關心,不過,這次我是為了母親來的。」秦綰微微一笑道。

  「你查到了?」上官英傑心中一跳。

  「我把人帶來了,雖然我可以自己說,但我想……舅舅也許是希望親自聽當事人述說的。」秦綰輕聲道。

  別說她不是清河公主真正的女兒,就算是,她也和這個母親素未謀面,而上官英傑才是和清河公主感情最深厚的人。

  上官英傑看著她,臉上的表情很複雜。

  「舅舅不反對的話,一會兒我就讓人把她送過來。」秦綰道。

  「隨你。」上官英傑嘆息,又道,「你是準備留在舅舅這兒嗎?」

  「當然了。」秦綰一挑眉,理所當然道,「若是進進出出的,萬一被人看見,舅舅只怕是渾身長嘴都說不清楚了吧?」

  「……」上官英傑只能苦笑,自嘲似的道,「你倒是真不怕舅舅回頭就出賣你。」

  「舅舅不會的。」秦綰只是笑,「若是我家王爺在這裡,倒是真不敢上門。」

  上官英傑無奈,還真是被看穿了啊。也是,李暄現在是東華最強大的一點,偏偏也是最大的弱點,這個外甥女這般聰慧,又怎麼會不防著刺客呢。

  「好吧,其實也是開玩笑的。」秦綰收斂了笑容,坐直身體,正色道,「我想見陛下,希望舅舅安排一下。」

  「什麼?」上官英傑一瞬間差點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我想見陛下。」秦綰重複了一遍。

  「你是認真的?」上官英傑皺著眉,想了想又道,「如果你要見陛下,大可光明正大地來,使者的身份反而是安全的保證。」

  「就是不想讓別人知道,我需要舅舅為我安排,私下和陛下見一面。」秦綰搖頭。

  上官英傑沒說話,上下打量著她,似乎在評估她的用意。

  「舅舅放心,我肯定不是來當刺客的。」秦綰「噗嗤」一笑道,「我的命金貴得很,犯不著自己來幹這麼危險的事,拿我自己去換那位皇帝陛下,值不值啊。」

  上官英傑一想,也確實是這麼個理,不由得放下了一半的心,但還是反對道:「就算你不會對陛下不利,可私下見面,卻不能保證陛下會放你安然離開,太冒險了。」

  「他不敢對我怎麼樣。」秦綰笑道,「我當然也會帶上護衛,自保綽綽有餘……好吧,其實,我想,明天舅舅就會同意幫我安排了,所以今天我們還是抓緊時間解決了娘親的事吧。」

  上官英傑只覺得自己的頭髮都要愁白了,反正是決定,不管秦綰願不願意,明天一早就想辦法,就算扔也要把她扔出京城去。

  「總之,你還是住你之前的院子,我會吩咐任何人不得入內,幸好那院子自你走後原本也一直封著。」上官英傑又道,「你帶來的想必不會是普通人,注意些,尤其不要讓策兒撞見,他年輕,不懂掩飾,很容易被人看出來。」

  「知道了。」秦綰很乖巧地答應了一聲。

  反正現在她說什麼都是白搭的,飯要一口口吃,事情也要一件件做的嘛。

  看她那副氣定神閒的模樣,上官英傑無法,只能先出門支開了沿途的下人,等他到達那座院子的時候,卻在裡面看見了另一個熟人。

  「王爺。」蘇青崖冷著臉打了個招呼。

  上官英傑扶額,這一個兩個的,還真沒有把自己當敵人的覺悟啊!

  「舅舅放心,你看我連侍衛都沒有帶。」秦綰笑著從後面走進來。

  上官英傑當然知道她這個不帶侍衛並不是托大,反而是謹慎,那說明了,侍衛的武功已經不足以應付這樣的行動。

  秦綰關好院門,正色道:「今晚子時,請舅舅一個人來吧,我請舅舅見個人。」

  「知道了。」上官英傑點了點頭,又不放心地囑咐道,「沒事不要出門,飯菜我護親自送來。」

  「好。」秦綰眉眼彎彎地答應。

  上官英傑搖搖頭,一臉複雜地離開。

  「我之前看到了唐少陵留下的標記,他和慕容流雪已經到了。」蘇青崖輕聲道。

  「嗯,人夠了。」秦綰的心情很愉快。

  算算時間,明天剛剛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