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塵封的真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方氏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圓滿。

  方家不是什麼大家族,但也世代經商,家境富裕,她是庶出,母親早亡,父親雖然沒有特別疼愛,卻沒短了她吃食用度,之後她頂替了不願意入宮伺候人的嫡姐小選進宮,直接分到了清河公主宮裡。當時清河公主已經得了楚帝看中,日漸受寵,就算她一個二等宮女走在宮裡,也沒有下人不開眼地為難。公主出嫁時,還求了恩典,將自己宮裡的人年紀到了的都放了出去嫁人。

  方氏用了點手段,讓自己進了當初還只是個禁衛軍副統領的白鼎府上,果然,不久後白鼎外放崇州,之後一路做到崇州軍統領,在卓然之案後,更是成了南楚軍方的擎天柱。大夫人和少爺都被扣留在京城,她這個侍妾反而可以隨夫上任,多年來和正式夫妻也不差多少了。

  如今,她膝下兒女雙全,女兒已經出閣,兒子也孝順,今年年底就要成親,比起嫡出的大哥,這個在父親身邊長大的孩子顯然和父親感情更好,就算不能繼承家業,也會有一份豐厚的家產。連當初漠視她的繼母和嫡姐一家,現在也要看她臉色過活。

  對目前的生活,方氏再沒有更滿意的了,要說有什麼缺憾的,似乎……

  不過,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知道的人只怕除了自己,都已經進了墳墓,想必也不會再有人提起了。

  「夫人。」小丫頭走進來,輕聲道,「您昨天救回來的那姑娘醒了。」

  「哦?」方氏起身,放下了精緻的小銅鏡,「去看看。」

  「可是夫人,真的不用告訴老爺嗎?昨天大早上的還鬧了刺客呢,萬一……」小丫頭緊跟上去,低聲嘀咕。

  「放心。」方氏不以為然道,「又不是什麼受了傷的,大夫不是說了,是饑寒交迫體力不濟才昏倒的嗎?剛行刺完的刺客能把自己搞成這般模樣?」

  小丫頭歪歪腦袋,倒也不說話了。

  方氏帶著兩個貼身丫頭就施施然去了客房,雖然是宮女出身,但這些年養尊處優,不需要在正室面前立規矩,如今端起架子也儀態端方,不見一絲小家子氣。

  「夫人。」客房裡的丫頭福身道。

  「可好些了?」方氏走過去,目光落在床上的女子臉上,微微一皺眉,笑容也淡了幾分。

  那女子一襲中衣,半靠在軟墊上,披散的長髮下是一張蒼白的面孔。原本昏睡的時候,也就覺著是個普通的小家碧玉,容色只算中等,可這會兒睜開眼睛,眸中波光流轉,仿佛瞬間給這張平凡的容貌增添一許媚色。

  「是……夫人救了我?」女子開口,聲音帶著些暗沉的沙啞。

  「昨兒個妾身回府時,看見你餓昏在巷子裡,便叫人帶了你回來。」方氏很快就收斂了異色,微笑道,「姑娘,你叫什麼,哪裡人?妾身好派人去通知你的家人。」

  「我、我叫吳霞。」女子微微垂下了眼眸,似乎是遲疑了一下才道,「我是白雲縣人,只是少時父母雙亡,就跟著班子出去討生活,四處流浪,前些日子在南邊遇上戰亂,我……跟師父走散了,不知道能去哪裡,就想著先回老家看看。」

  方氏自然看過她的隨身物品,確實有白雲縣的文書路引不假,臉色更加放緩了,微嘆道:「如今世道亂,也是個可憐的,你且休養幾天,妾身派人送你回白雲縣吧。」

  「夫人!」吳霞聞言,「噗通」一下,直接從床上滾下來,雙膝跪地,眼淚汪汪地道,「夫人,我老家已經沒有人了,這才來了崇州,就是想找份活計,求夫人收留,做個灑掃丫頭也好,只求給口飯吃!」

  「這……」方氏抿了抿唇,卻沒有立即答應。

  這女子的身份應該沒有問題,這後院多個丫頭也就是她一句話的事,然而……方氏總覺得不安。都說眼睛能看出一個人的神髓,這女子卻總給她一種不會安分的感覺。若是當初是醒著的,她恐怕未必會救回來。

  「求夫人慈悲。」吳霞悲聲道。

  「夫人,大廚房的小芍不是被家裡贖出去嫁人了嗎?」一個丫頭小聲提醒道。

  「也罷了,你休息幾日,就頂小芍的缺吧。」方氏想了想也就答應了。

  廚房這種煙燻火燎的地方,就算不安分也折騰不出什麼么蛾子來,就算她又什麼不妥,這種最低級的粗使丫頭也接觸不到主子的吃食。

  「多謝夫人恩德。」吳霞大大地鬆了口氣。

  「好了,先歇著吧。」方氏說完,帶著丫頭就出去了。

  等到房門關上,屋裡只剩下一個人了,吳霞慢慢地站起來,擦了把手心的冷汗,露出一個得意的冷笑。

  大師兄他們只會沒腦子地用武力去行刺,失敗了不說,還折損不少江湖同道,而自己……一定會成功的!

  「演技不錯。」就在這時,窗口忽然傳來兩下清脆的鼓掌。

  「誰?」吳霞臉色大變,猛地起身,順手抓起桌上的燭台橫在胸口,卻是拿劍的姿勢。

  「放心吧,我要是敵人,剛才就出聲了。」看了一場好戲的秦綰一聲嗤笑,推開本就是半掩的窗戶跳進來,順手關上窗。

  吳霞並沒有放鬆警惕,仍是小心翼翼地盯著她。

  「好久不見,吳姑娘。」秦綰無視她的警惕,仿佛毫不在意般的靠近過去。

  「你是什麼人?怎麼進來的?」吳霞沉聲道。

  「西門遠山在我這裡。」秦綰乾脆地道。她信得過西門遠山,可不代表她也信得過吳霞。並不是她懷疑吳霞心念南楚,而是這女子……做事不靠譜!

  她能理解吳霞的想法,混進元帥府,伺機行刺,可她一個丫頭,什麼時候才能見到白鼎一面?連西門遠山都打聽得清楚,白鼎已經快一個月沒踏足後院了,換句話說,就算是方氏本人想要行刺白鼎,也沒有機會呢。

  「大師兄?」吳霞愣了愣。

  「罷了,我們各有目的,誰也礙不著誰比較好。」秦綰輕輕一笑,悠然道,「西門遠山很安全,不用你操心。」

  「多事!」吳霞一聲冷哼。

  不過,不能否認,聽到這個消息後,她還是鬆了口氣的。這次的事並未得到師父的同意,若是師兄有事,她一個人回去也難以和師父交代。

  「好自為之吧。」秦綰留下一句話,開門出去。

  雖說不看好吳霞,不過……也沒有利益衝突,放著不管,說不定吳霞會帶來什麼驚喜呢?刺殺不了白鼎,可待在元帥府,可能無心插柳。就算一事無成也沒損失,反正原本也沒指望過。

  等她出去,吳霞才後知後覺地想起來,那女子穿的並不是元帥府下人的衣裳,可也不像是偷溜進來的刺客,倒像是……普通百姓?

  元帥府竟然讓普通百姓在後院出入自如?什麼鬼!

  而秦綰此刻的心情卻很複雜。

  有了內院管事的合作,在蔬菜行送菜的時候,管事藉口和布莊的王嬸有舊,使人召喚秦綰到內院說說話,誰也不會有所懷疑。當然,劉三的表嬸也說過,萬一出事,她是什麼都不會承認的。

  秦綰很明白這種人的心思,想要好處卻不願意承擔風險,最好是秦綰幫她弄死方氏而不連累到她和女兒——只是秦綰也不在乎,互相利用罷了。

  方氏的房間,劉三表嬸的心腹小丫頭在帶她進來的時候也暗暗指給她看了,大白天的,方氏也就是看看帳簿,房裡只有一個丫頭在旁邊伺候著。

  秦綰悄無聲音地進門,一記手刀,乾脆利落地放倒了那小丫頭。

  「你!」方氏一驚,猛地站起來,手裡的帳簿「啪」的一聲掉在桌上。

  「芳菲?」秦綰一挑眉。

  「你……你是誰?」方氏原本想要大聲叫人的,卻在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猛地壓了下來,表情卻更扭曲得驚恐。

  芳菲,那是她做宮女時,清河公主親自給她改的名字,因為她姓方。可是,這麼多年過去,就是知道她是宮女出身的人也不多了,更別說「芳菲」這個名字了,就連白鼎,也只知道她的本名,方靈兒。

  「王爺讓我來看看,你過得好不好。」看到她的反應,秦綰一笑,隨手拉了把椅子坐了下來。

  「你是……臨安王的人?」方氏小心翼翼地問道。

  「看起來,你這些年倒是過得不錯。」秦綰沒有回答,靜靜地看著她。

  方氏站在那裡,手裡將衣袖的布料絞成皺巴巴的一團,臉上的表情似是惶恐,似是緊張,還有一種「終於來了」的釋然。

  「你有話要說吧。」秦綰道。

  「不知道……王爺想問什麼?」方氏猶豫了好一會兒才道。

  「有什麼說什麼。」秦綰漫不經心地拿著桌上的鎮紙把玩著,一邊說道,「別以為當年王爺年紀小,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不過礙著先帝在世,不好明查罷了。」

  方氏吐出一口氣,眼中的疑惑也稍稍解開了些,怪不得……時隔二十多年,才終於有人找上門。

  對於臨安王,她並不陌生。當年還是個孩子的臨安王,幾乎日日出入清河公主的重華宮,有一次公主在午睡,還停下來跟她說過話——臨安王若是真想查她的下落,自然是查得到的,畢竟,放出宮的宮女也是有名冊的。

  秦綰雖然看著不經意,但眼角的餘光卻一直觀察著方氏的神態。

  這個女人,這種態度……她和舅舅猜想得沒錯,清河公主匆匆聯姻東華安國候,這樁美談背後,果然是別有玄機的。

  「敢問姑娘,當年……重華宮的舊人,如今還剩下多少?」方氏問道。

  「一等和二等宮女,這些年暴斃的可不少,什麼失足淹死的,上香被強盜綁走殺死的,掉進枯井摔死的……居然還有一個爭風吃醋被姨娘捅死的——」秦綰似笑非笑地看著方氏,她每說一句,方氏的臉色就白一分。

  這些可不是她騙人,而是上回在南楚和舅舅密談後,舅舅去調查來的結果,派人特地送到東華來的。

  方氏咬著嘴唇,可以看見身子都在微微顫抖。

  「當然,白將軍遠離京城,夫人這裡倒也清靜,只不過……」秦綰斜睨了她一眼,故意慢吞吞地道,「等崇州戰事告一段落,不論勝敗,白將軍都要回京述職,以後可能就和東華的那位凌元帥一樣,要鎮守京城了,想必夫人也要跟著回去了吧?」

  「不!我什麼都不知道!」方氏一聲尖叫,打斷了她的話。

  「夫人,怎麼了?」秦綰還沒說話,門口傳來丫鬟的聲音。

  「沒,沒事,帳簿有點問題而已。」方氏在秦綰的目光壓迫下,定了定神,勉強說道。

  門外頓時沒了聲息。

  「夫人若是真不知道,就不會在這裡了。」秦綰嗤笑道。

  當年的芳菲一個二等宮女,在出宮的時候顯然也不知道自己能攀上未來的南楚元帥,而宮裡調教出來的人,多的是富商和小官願意求娶回去做正室,她本來有更好的選擇,可她偏偏選了當時職位不高,卻已經確定外放了的白鼎,還是甘願做妾,除了想要儘快離開京城外,就不會有別的理由了。

  「我……」方氏也知道自己的辯解很無力,沉默了半晌,閉了閉眼,終於開口道,「二等宮女本不應該知道那件事,我當初只是偶然經過重華宮花園的涼亭附近,不小心聽見了,驚慌之下弄出了聲音,驚動了亭里的人。他沒找到我,但是知道能進入花園的,至少是二等宮女,所以,他寧可錯殺,不可錯放。」

  「他們,還有那個他,是誰?」秦綰沉聲道。

  「公主,以及……太子妃殿下。」方氏咬了咬牙,「那個時候,公主已經負氣離去,並不知道邊上有人,太子妃不方便在重華宮大肆找人,才暫時壓了下來。」

  「太子妃?皇后?」秦綰一震。

  「不錯,正是當今皇后娘娘。」方氏狠狠地道。

  一句話,語氣深沉,仿佛道盡了這二十多年午夜夢回心驚膽戰的日子。

  「皇后和清河公主說了什麼?」秦綰的心跳也快了一拍,她知道,自己已經觸摸到了真相的門檻,就差最後一步。

  「二十多年了,雖然那一字一句都像是印在腦子裡的深刻,可其實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方氏搖了搖頭,苦笑道,「當時逃走,我只是擔憂會受罰,直到後來公主出閣,重華宮宮女得了恩典出宮,沒多久就有兩個伺候花草的二等宮女跌落荷塘淹死,我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更不敢在京城,太子妃的眼皮子底下停留了。剛好白夫人懷了身孕,白老太太張羅著給白將軍納妾,我就想辦法讓自己入了老太太的眼。」

  「我只關心,他們到底說了什麼。」秦綰道。

  「太子妃說,先皇后娘娘是『鑰匙』,娘娘過世之後,公主就是這世上唯一流著同樣的血脈的人,所以,想借公主的血一用。」方氏回憶著,緩緩地道,「我並不明白,人為什麼會是『鑰匙』,若說娘娘的身世有什麼特殊,可血脈的傳承,臨安王同樣是娘娘的親子,為什麼會說公主是唯一的?可當時我聽到太子妃說想借公主的血,太過驚慌,渾渾噩噩的,沒聽清楚後面的話,之後公主離開,我生怕被發現偷聽,退走時踩斷了一根樹枝,驚動了太子妃。」

  秦綰緊緊握著拳頭,心跳得飛快。

  鑰匙?鑰匙!

  血脈傳承的鑰匙,她正好知道一個——前朝寶藏,春山圖!

  雖然不明白舅舅為什麼沒有傳承到外祖母的血脈,可如果母親是所謂的「鑰匙」,又被太子妃不知道從什麼途徑知道了,那就能理解母親匆匆遠嫁避禍的動機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太子妃說是「借用」,可誰知道被拒絕後會不會動強?一個公主,就算再受寵,也是鬥不過太子妃的,想要保住自己的血,那就連死都不能死在南楚!

  南楚的太子妃,就算再有能耐,也沒法派人去東華盜取安國侯夫人的屍體,等到屍骨化成灰——不,這不是還有一個存在的活的「鑰匙」嗎?

  清河公主的親生女兒——秦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