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這一波團戰,Laur戰隊只用了五秒鐘和一個重力噴涌就消滅了所有對手。
「Laur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戰隊。」解說冬月對這一場顯而易見的實力差距做出總結,「他可以讓輸出位拿起安娜carry,也可以輕鬆用小技能抵消對手的大招。」
「暴雪不可能更新一個毫無戰略意義的英雄。安娜,還是強。」
作者有話要說: 曾經嫌棄安娜的人從未想到,如今被安娜支配的恐懼。
☆、搞事情
解說冬月做好準備繼續觀察XD的安娜,心裡已經為他們的戰術打好腹稿。然而,Laur又玩起了節目效果滿分的套路。
「我已經很難幫他們說話。」冬月表示這個戰隊有問題,「你說我剛夸完安娜他們就開始玩禪雅塔,友誼還怎麼繼續下去。」
本以為Laur戰隊已經開發出了安娜套路的打法,他們卻在更換新的對手之後拿起了禪雅塔,這種仿佛要將所有輔助的排列組合在正式賽場上嘗試一遍的趨勢,在他們的天使與法老之鷹雙雙出場的時候得到了證實。
即使換了對手,只要Laur戰隊拿下第一局的大分,他們就會開始搞事情。
就像第一回合跟你堂堂正正過招之後,發現你不是對手,於是開始放飛自我一樣。
當然,也可以稱為「單方面的負重訓練」。
國王大道的安娜,多拉多的秩序之光,阿努比斯神殿的高台托比昂。
D組每一個對手都有幸見識了Laur的自由組合,然後興高采烈攢一波大招準備大展宏圖之際,又被Laur輕鬆送回重生室。
Laur戰隊理所當然地成為了D組小組第一,甚至比DeGR給人的期望值更高。
因為他們拿出來的安娜,讓對手連目標點都沒有占下來。
因為他們拿出來的秩序之光,至少在高橋之下守了兩分鐘。
因為他們拿出的托比昂,在阿努比斯上了全場最佳。
彈幕可以說Laur的對手不強,但沒人敢說Laur弱。
這個戰隊能給人無窮的驚喜,只需要OB密切關注輸出位,就可以看到Laur全體成員。
一個簡單的小組賽,觀眾看到了兩個麥克雷、三個源氏、三個死神,甚至在一場對決之中,直接出現盧西奧單治療、禪雅塔換成麥克雷的狀態。
「Laur這個戰隊不會等著隊友陣亡一起切換英雄,如果場上需要一個麥克雷,那麼陣亡的隊員會馬上換出一個麥克雷,再由陣亡情況決定是否拿出禪雅塔。」冬月在看到場上再次出現單治療的時候說道,「這種迅速的隊伍調整,比起回合制更加效率,但是這種效率,建立在全隊的英雄池上面。」
「不是每一個人,說拿出什麼英雄,就能拿得出手。」
但Laur戰隊,即使是禪雅塔拿出來的麥克雷,也可以點得對手的源氏兩槍斃命;即使是死神換出的禪雅塔,也可以擔起指揮集火的責任。
「這只是一輪小組賽,也沒有必要把Laur戰隊過於神話。」MAKI比冬月顯得冷靜,評價也更為客觀,「戰隊裡到底誰最適合什麼位置,還是要等強隊之間的互相碰撞才能看出來。」
雖然她很無情地在說Laur的對手不強,但很有道理。
比如已經拿到過線上賽國內冠軍的DeGR,在預選賽、半決賽中的實力飄忽不定,戰隊成員的位置隨心所欲,一旦遇上強勁對手,立刻就能看出他們固定的英雄配置。
勝負五五開之前誰是什麼位置不重要,當對手擁有優勢即將扭轉戰局的時候,DeGR在賽點圖上換出來的陣容才是關鍵。
在決賽之前,DeGR的關鍵戰術在比賽中被人摸清了大致的carry點,本以為會被Str.7有效針對。
結果沒想到,一路實力強勁的Str.7在決賽翻車,每一局都打得異常艱難。
Str.7引以為豪的神級麥克雷發揮變得非常尷尬,DeGR全程的針對點直接轉移到了源氏身上,所以造成了決賽局輕鬆取勝的局面。
而這次曙光杯的小組賽中,DeGR雖然仍是全程2:0帶走對手,但已經不像過去那麼輕鬆。
有著團隊配合的FPS遊戲就是這樣,如果戰術不進行轉變,暴露太多弱點,非常容易成為比賽的突破口。
值得慶幸的是,槍法比DeGR強的戰隊,暫時還沒有出現。
所以Laur戰隊更加令人期待,他們出場的比賽太少,戰術風格並不固定,對手只能按照常規配置來選擇,然後被他們打了個出其不意。
冷僻的套路反而更加難以針對,只能在比賽現場嘗試拆招,但等到下一回合做好應對準備之後,打起來才發現,對面又換了。
即使最終小組賽上,Laur與DeGR的比分完全相同,但他們的風格卻完全相反。
一個穩中求新,一個瘋狂搞事。
從觀眾的角度,比起輸贏更看重節目效果。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Laur戰隊的吸粉策略直接滿分。」
解說的斷言,在論壇上得到了印證。
在內測到開服,再到各種小型杯賽舉行,各大戰隊都擁有相應的欣賞者。
有的人喜歡主播加入的戰隊,有的人喜歡靈活多變的戰隊,每次比賽中出現的新戰隊都會用實力征服更多的觀眾。
Laur戰隊在小組賽里從登場一直秀到了最後,關於他們的比賽瞎扯集中貼蓋起了討論高樓。
韓澤星作為觀戰者,逐漸領悟到這種電子競技的魅力,當最弱勢的英雄在危急時刻立功扭轉戰局的時候,內心比自己菜雞互啄的時候覆活五個上最佳還要激動。
「Laur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戰隊。」解說冬月對這一場顯而易見的實力差距做出總結,「他可以讓輸出位拿起安娜carry,也可以輕鬆用小技能抵消對手的大招。」
「暴雪不可能更新一個毫無戰略意義的英雄。安娜,還是強。」
作者有話要說: 曾經嫌棄安娜的人從未想到,如今被安娜支配的恐懼。
☆、搞事情
解說冬月做好準備繼續觀察XD的安娜,心裡已經為他們的戰術打好腹稿。然而,Laur又玩起了節目效果滿分的套路。
「我已經很難幫他們說話。」冬月表示這個戰隊有問題,「你說我剛夸完安娜他們就開始玩禪雅塔,友誼還怎麼繼續下去。」
本以為Laur戰隊已經開發出了安娜套路的打法,他們卻在更換新的對手之後拿起了禪雅塔,這種仿佛要將所有輔助的排列組合在正式賽場上嘗試一遍的趨勢,在他們的天使與法老之鷹雙雙出場的時候得到了證實。
即使換了對手,只要Laur戰隊拿下第一局的大分,他們就會開始搞事情。
就像第一回合跟你堂堂正正過招之後,發現你不是對手,於是開始放飛自我一樣。
當然,也可以稱為「單方面的負重訓練」。
國王大道的安娜,多拉多的秩序之光,阿努比斯神殿的高台托比昂。
D組每一個對手都有幸見識了Laur的自由組合,然後興高采烈攢一波大招準備大展宏圖之際,又被Laur輕鬆送回重生室。
Laur戰隊理所當然地成為了D組小組第一,甚至比DeGR給人的期望值更高。
因為他們拿出來的安娜,讓對手連目標點都沒有占下來。
因為他們拿出來的秩序之光,至少在高橋之下守了兩分鐘。
因為他們拿出的托比昂,在阿努比斯上了全場最佳。
彈幕可以說Laur的對手不強,但沒人敢說Laur弱。
這個戰隊能給人無窮的驚喜,只需要OB密切關注輸出位,就可以看到Laur全體成員。
一個簡單的小組賽,觀眾看到了兩個麥克雷、三個源氏、三個死神,甚至在一場對決之中,直接出現盧西奧單治療、禪雅塔換成麥克雷的狀態。
「Laur這個戰隊不會等著隊友陣亡一起切換英雄,如果場上需要一個麥克雷,那麼陣亡的隊員會馬上換出一個麥克雷,再由陣亡情況決定是否拿出禪雅塔。」冬月在看到場上再次出現單治療的時候說道,「這種迅速的隊伍調整,比起回合制更加效率,但是這種效率,建立在全隊的英雄池上面。」
「不是每一個人,說拿出什麼英雄,就能拿得出手。」
但Laur戰隊,即使是禪雅塔拿出來的麥克雷,也可以點得對手的源氏兩槍斃命;即使是死神換出的禪雅塔,也可以擔起指揮集火的責任。
「這只是一輪小組賽,也沒有必要把Laur戰隊過於神話。」MAKI比冬月顯得冷靜,評價也更為客觀,「戰隊裡到底誰最適合什麼位置,還是要等強隊之間的互相碰撞才能看出來。」
雖然她很無情地在說Laur的對手不強,但很有道理。
比如已經拿到過線上賽國內冠軍的DeGR,在預選賽、半決賽中的實力飄忽不定,戰隊成員的位置隨心所欲,一旦遇上強勁對手,立刻就能看出他們固定的英雄配置。
勝負五五開之前誰是什麼位置不重要,當對手擁有優勢即將扭轉戰局的時候,DeGR在賽點圖上換出來的陣容才是關鍵。
在決賽之前,DeGR的關鍵戰術在比賽中被人摸清了大致的carry點,本以為會被Str.7有效針對。
結果沒想到,一路實力強勁的Str.7在決賽翻車,每一局都打得異常艱難。
Str.7引以為豪的神級麥克雷發揮變得非常尷尬,DeGR全程的針對點直接轉移到了源氏身上,所以造成了決賽局輕鬆取勝的局面。
而這次曙光杯的小組賽中,DeGR雖然仍是全程2:0帶走對手,但已經不像過去那麼輕鬆。
有著團隊配合的FPS遊戲就是這樣,如果戰術不進行轉變,暴露太多弱點,非常容易成為比賽的突破口。
值得慶幸的是,槍法比DeGR強的戰隊,暫時還沒有出現。
所以Laur戰隊更加令人期待,他們出場的比賽太少,戰術風格並不固定,對手只能按照常規配置來選擇,然後被他們打了個出其不意。
冷僻的套路反而更加難以針對,只能在比賽現場嘗試拆招,但等到下一回合做好應對準備之後,打起來才發現,對面又換了。
即使最終小組賽上,Laur與DeGR的比分完全相同,但他們的風格卻完全相反。
一個穩中求新,一個瘋狂搞事。
從觀眾的角度,比起輸贏更看重節目效果。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Laur戰隊的吸粉策略直接滿分。」
解說的斷言,在論壇上得到了印證。
在內測到開服,再到各種小型杯賽舉行,各大戰隊都擁有相應的欣賞者。
有的人喜歡主播加入的戰隊,有的人喜歡靈活多變的戰隊,每次比賽中出現的新戰隊都會用實力征服更多的觀眾。
Laur戰隊在小組賽里從登場一直秀到了最後,關於他們的比賽瞎扯集中貼蓋起了討論高樓。
韓澤星作為觀戰者,逐漸領悟到這種電子競技的魅力,當最弱勢的英雄在危急時刻立功扭轉戰局的時候,內心比自己菜雞互啄的時候覆活五個上最佳還要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