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送給你吧,可以掛在疏星閣什麼地方。”他眉毛淡淡一軒,剛毅的臉上浮現一絲柔情,他的呼吸有些濃重。

  說起來,忙了一天,身邊又總是跟著一大群人,我這“新娘”和他這“新郎”總算有些獨處的時間了。

  花濺識相地替我關上門,成全這番花好月圓。

  作者有話要說:

  馬不停蹄奔向完結!第一本書,特別有成就感!新文:戲龍鯊正全文存稿代開預收中,快快去我的專欄認領吧!

  第79章 疏星閣1

  第二天清晨,天微微亮。我雖醒了,依舊閉著眼貪戀被窩的溫暖。不一會,只覺得腮邊枕邊人濃濃的鼻息傳來,撩撥得人心痒痒。外頭傳來悉悉索索的嘈雜聲。我睜開眼,見他睡得深沉,下意識坐起來,躡手躡腳走到門邊,推開一條門縫,見花濺守在門外,於是道:“外頭何事吵嚷?”

  花濺道:“是一干朝廷官員聽說皇父告假,把玉璽和兵符印信交還皇帝之後,在疏星閣外求見皇父。

  “去跟他們說,我告病休養,不便見客,請他們去武英殿找皇帝議事。”多爾袞似是鐵了心,起床後不急不徐地用了早膳,然後命我陪他一起去了西廂書房,之後埋頭在書山里,潛行閱讀,時不時還動筆寫一些批註心得。

  我為他研磨,瞧著他心無旁騖,心道這輩子如果都能如眼下這般安安穩穩的,我也別無所求了。

  日上三竿,文武百官久久不肯離去,吵得我心煩意亂。

  童阿安傳旨剛剛回來,又有侍衛來報:“皇帝和皇太后聖駕也等在門外。”多爾袞與我對視一眼,兩人臉上都有些愁容,這下演戲還得演全套了。既是避無可避,多爾袞頓了頓,半晌道:“請皇太后和皇上進來。”

  等皇上和皇太后移駕西廂書房的時候,多爾袞已經斜躺在臥榻上。我替他蓋上毛毯,見到皇上和皇太后,與眾人一起行禮。

  福臨皇帝已經是長身玉立的少年,比多爾博還要高一些,但眉眼之間,還保留一分孩童的稚氣。

  “皇父,你身體可好些了?”皇上關切道:“我昨天糊裡糊塗地受了你的玉璽和兵符印信,回去後母后責罵了我一頓。我想著的確是我錯了,今天特意來賠禮道歉的。”說罷,他使了個眼神,總管太監立馬端來這兩樣東西擺在多爾袞面前。

  孝莊道:“皇上年紀還小,如今江山未穩,多虧皇父殫精竭慮地處理國事,替我們母子分憂。如若皇父身體抱恙,那議事改在武英殿好了,等你身體恢復了,再讓文武百官與以前一樣,來銀安殿議事。但是玉璽和兵符印信,皇父請務必收回。”

  “是。”多爾袞見推脫不掉,只能命人收下。

  朝堂上的事,我的確不懂,也看不明白。多爾袞勢焰滔天,皇帝擔心朝堂不穩,絞盡腦汁地想要削弱他的勢力奪他的權力;如今他告假休養,皇太后又擔心朝堂不穩,千方百計把這玉璽送來,請他繼續日理萬機。

  多爾袞思索了一下,又道:“至於上朝,我早就想過。自入關以來,我朝沒有具體的聚官議事的制度,皇上未成年之前,早起還要上學,江山社稷未穩,形式多又危急,因此攝政。皇上早晚是要親政的,紫禁城三大殿雖被大順軍燒毀,但近幾年也修復了七八成。以後,皇帝就住在乾清宮,國事便可多在那裡處理。若沿襲前朝的‘御門聽政’,皇上也可在乾清門上早朝,太后可垂簾聽政。”他深情地看了我一眼:“而我,年命不永,也希望能在王府過清清靜靜的日子,賞花賞月,詩酒怡情。”

  “皇父哪裡的話。”皇太后情真意切:“藥的事情,皇父不必過濾,如若世子府三個月內真的交不出藥材,八旗鐵蹄定踏平朝鮮。”

  “恐怕,就算踏平了朝鮮,他們還是交不出藥來。”多爾袞的餘光瞥到了我。

  我心中猜到了□□分,是秘藥出了問題。而皇帝,何嘗不知如若替皇父把秘藥的事情解了,就如同放虎歸山,遣龍入海?皇太后說得心急,卻沒有顧及皇帝的心結,恐怕這做兒子的,早就對母親也有了怨氣。

  “這位就是皇父心納的蒙古福晉,果然很是面善。”皇帝順著他的眼光瞥到我,也許兄長肅親王的死在他心裡埋下了怨恨的種子,使他見到我時分外光火,連語氣也變得冰冷起來,只見他豁然站起,鞠了一個躬:“皇父為朕、為大清謀劃,朕沒齒難忘。玉璽還請皇父代為保管。朕也不打擾您清修了。”

  皇太后也拿這兒子陰晴不定的性子沒有法子,便也匆匆撇下這青梅竹馬,告辭離去了。

  他們走後,我屏退了下人,吩咐花濺傳膳。

  “現在,你都知道了?”多爾袞玩笑道。

  “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我道,“昨□□鮮世子求見,定然是說了些秘藥用完了,藥引子找不到等等的藉口,企圖作為籌碼,換更多的利益。?”

  他仰頭閉上眼,眼睛眯成一條縫,靠在臥榻上,默認了這件棘手的事。

  “他們以天災為由,想要停止以後糧食的歲貢!”他緩緩道:“這次答應了他們,下次他們就會提出停止其他的歲貢。”

  停止朝貢,無異於否認清廷宗主國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此先例一開,其他的附屬國也會相繼提出要求,後患無窮。多爾袞雪狼湖為我擋下的暗箭,如今成了懸在他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以他如今的地位,如果為了一己私利,答應朝鮮,也未嘗不可,但是他卻選擇告病在家,交出玉璽和兵符,無異於把選擇權交到了皇帝和太后的手中。皇帝喜出望外,這是奪權的天賜良機,偏偏皇太后不肯,又把玉璽和兵符送了回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