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為自己籌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敢對夏宏哲動手,就是跟整個夏家作對。想到這裡,薔薇總算是明白了,就算主上為了維護皇家顏面,不予追究。但是在其實際上,太子的損失卻不是一般的大。

  同時失去夏家和整個工部的支持······

  反觀軒轅允,確實最終的受益者。想明白這一層之後,薔薇突然間心裡就輕鬆了不少,不管朝中有多少人是太子的舊部,但是只要主上的心思在軒轅允身上,不管最後如何,主上都會偏向軒轅允多一些的。

  在這期間,只要再次抓住太子的把柄加以利用,太子換人坐也不是不可能的。

  「王妃,頭髮梳好了,您看還滿意麼?」看著主子走神,杏兒一直小心翼翼的,就怕打擾到王妃的思緒。現在好了,她剛才看到王妃鬆口氣的的樣子,想必是想開了。所以,才出聲提醒的。

  「啊?好了?」薔薇抬頭看向鏡子裡的模樣,「嗯,不錯,杏兒的手法越來越快了。」

  「哪有?是王妃一直在走神,當然就顯得時間過的快了。」杏兒有點羞澀的解釋著。就在這時,荷清端著一碗蓮子羹挑簾走了進來。

  看到她進來,薔薇挑了下眉頭,從雅閣回來時候,聽說病了一陣子,大花說是心病。鑑於前陣子她作的么蛾子,自己也沒有理會,沒想到她自己倒是跑過來了。

  「姑娘,這是奴婢剛熬好的蓮子羹,奴婢卯時就燉上了,煨到現在剛剛好,蓮子軟爛適口。」荷清說著,輕輕的把托盤放到桌子上。

  「嗯,辛苦你了,聽花姐姐說你最近身體都不太好,女人家得好好的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能虧著了。所以,明天就別忙活了,交代給其他人就行。」看著她低眉順眼的樣子,和以前高傲清冷的性子區別很大。估計這陣子沒少受冷遇吧。

  不過對於下人之間的明爭暗鬥,薔薇也沒有理會。以荷清現在的心勁,確實需要磨一磨。身為下人,不管主子待你好壞,但是心裡總得有些自覺,不管下人的面子有多大,什麼時候也越不過主子去的。

  以前給的臉太多,是她自己有點兜不住了。所以,受些冷遇也是應該的。不用說,她的所謂的心病就是跟心思重有直接的關係。說是一直拖著不好,就是還沒想開。

  聽到主子安撫,荷清抿了抿唇,低下頭,「多謝姑娘體恤,奴婢躺了這些時候,已經好了,花姐姐也跟找了府中的大夫看過了,說我是憂思所致,沒什麼大毛病。」

  薔薇端著攪拌著蓮子羹的手一頓,看著荷清的頭頂,嘴角勾了勾,「憂思?可是想家了?想慶嬸了?」說著,薔薇也不等荷清開口,又自顧自的開口,「你想念家人也沒錯,畢竟出來這麼長時間了,也沒有回去過,總是被絆著腳步走不開,所以也連累你們跟我一塊在這待著了。」

  「姑娘不必自責,這裡是姑娘的家,您就應該住在這裡的。這沒有什麼錯,倒是奴婢讓姑娘操心了。」荷清福了下身,連忙開口勸導。

  「你說的不錯,這裡是我的家,等到時間一到,緊接著就是嫁人。想要回到臥龍鎮去,談何容易。」薔薇看了荷清一眼,有點惋惜的開口說著。之後好像認命似的,攪拌著蓮子粥,慢慢地喝了起來。

  聽著姑娘的感嘆,荷清愣了下,抬頭看了眼姑娘的神色,好像不似作假。臉上閃過糾結之後,心裡也有些埋怨,她們幾個跋山涉水的跟著姑娘來到京城,這裡繁華,富貴。但是她們並沒有被迷惑,依然勤勤懇懇的跟在姑娘身後。

  可是就因為在姑娘危難之際,她們沒有伸出援手,就被姑娘冷落了,當時那樣的情況,就算她們去了也是送死的份,也是於事無補。再說了,當時讓她們回來的還是夏天親自交代過的,認真追究起來,根本就怪不得她們幾個的。

  就是因為如此,姑娘就開始冷淡她們了,妹妹被派到雅閣,但是那個傻丫頭沒心沒肺的,在哪裡都是一副傻樂呵的樣子。蓮心最後受不了,選擇跟著公子回到鄭家和吳松成親。

  可是自己呢,她一直在等,等著姑娘有一天回心轉意的重新使用自己,可是等待她的就是姑娘把她派到雅閣當個倉庫管理員。雖然管著倉庫油水也不斷,但是和跟著主子還是有差距的。

  就連上次杜鵑過來回稟事情,主子直接就賞了個髮簪,對於自己,也就是讓杜鵑捎回去一個銀裸子而已。這讓她心裡很不好受,自從她跟在姑娘身邊,不管做什麼都是任勞任怨,從來沒有生過二心。

  可是到最後,姑娘還是把她們姐妹遺棄了。這一陣子她也想了,與其在這裡不受待見,還不如重新回到臥龍鎮去。

  畢竟自己的母親和父親都在臥龍鎮,不管有個什麼事兒都可以相互幫扶著的。母親現在是夫人身邊的得力嬤嬤,父親也是跟著老爺跑前跑後的。十分得老爺夫人的賞識。

  回來的這些日子,才聽大花說起,鄭家的大公子和二公子今年又同時高中舉人了。有了舉人的身份之後,就算不考,也是可申請做官的。這樣的消息對於自己來說,簡直就是及時雨。

  也知道他們連親事都沒定,雖然不知道什麼原因,但是對自己來說是好消息就行了。反正自己在這待著也沒什麼前途,看情況姑娘是沒有打算重新錄用自己的。與其在這裡乾耗著,不如回到鄭家碰碰運氣。

  在上京的這些日子裡,不管是規矩還是其他,自己多少都學了一部分,在臥龍鎮那個窮鄉避壤的地方運用,也是綽綽有餘了。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她就一直再想辦法,怎麼跟姑娘開口提及這個問題?畢竟自己是她的丫頭,當初跟著姑娘進京的時候,夫人就把她們幾個的賣身契交給了姑娘,沒有姑娘的同意,她是走不出去的。

  如果自己想要回到鄭家去,也不知姑娘是個什麼態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