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埃及、沙特等國玩家,並沒有因為一場戰敗而亂了陣腳。他們很快在約旦河西安,在敘利亞大馬士革、戈蘭高地,在埃及的西納半島,在加薩走廊,重新集結起了數支大型裝甲步兵兵團,兵分數路,對歐洲十字軍和以色列王國進行大反攻。趁著十字軍立足未穩,想要將歐洲玩家趕下海。

  然而,中國聯盟的支持,僅限於口頭支持。並不包括軍備和物資的支援。

  這讓中東玩家十分犯難,沒有軍備支持,只有口頭支持,這樣地支持是遠遠不夠地。他們急需中國的軍備支援。

  為此,秦小白親自帶了一支高級使者團隊,拜訪了中東諸國。

  埃及、沙特、敘利亞、約旦、伊拉克、伊朗等十多個中東國家玩家高層首領,在約旦聚頭。和秦小白談判,中國聯盟地支援問題。

  秦小白透了一個底給中東玩家。

  「除非中東願意加入中國聯盟的亞非拉聯盟計劃,否則中國很難給予全力支援。亞非拉聯盟計劃,指地是中國+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包括東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其中的西亞,值得便是中東諸國。只要中東能夠加入該計劃,那麼中國才能保證中東的安全。」

  秦小白把中國聯盟的王牌,翻開了一角。

  他說的這個亞非拉聯盟計劃,其實很早就已經開始布局。

  從最初地收服東亞的朝鮮、韓國、日本,再收服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柬埔寨、泰國。隨後。進入印度洋,和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緬甸等結盟。藉助北美聯盟的打壓,和拉丁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結盟。最終在非洲大陸,戰勝歐洲軍隊,獲得非洲大陸的控制權。

  可以說,整個亞非拉聯盟計劃,一直在持續穩步的進行,從來沒有中止過。正是靠著這個未曾公開的公開計劃。中國才順利登上《帝國》第一帝國的寶座。

  亞非拉計劃到了一個關鍵的環節,便是將中國和中東諸國地利益徹底捆綁在一起。在之前世界大戰的時候,中東曾經和中國短暫的結盟,但是那種結盟在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便隨即結束了。

  埃及、沙特等國的玩家大首領相互看了一眼,對秦小白所說的亞非拉計劃心存余慮,擔心遭到吞併。因為歐洲人、美國人,一樣跟他們拋出了地中海計劃、大中東計劃。這三大計劃,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區別。

  秦小白笑了笑。勸說道:「美國人和歐洲人,喜歡強強聯合,用強權到處欺壓和打擊弱小。中國人恰恰相反,喜歡鋤強扶弱,聯合弱小,以打擊強權。這是中國和歐美根本的區別。」

  埃及大將軍薩達特,對秦小白說的「強強聯合、鋤強扶弱」,感到十分好奇。「鋤強扶弱,這是什麼意思?」

  秦小白稍微解釋了一下。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存競爭地戰略,假定A、B、C是三大強權國家。100是一百個弱小的國家。

  強強聯合。是指強權A、B、C之間的妥協戰略,它們承諾相互不攻擊。避免強權之間相互廝殺,自損實力。它們保存下來的力量。專門用來打擊和吞噬100弱小。最終的結局是,A、B、C瓜分了所有的10弱小,從弱小身上剝奪利益。

  鋤強扶弱,是強權A和B、C決裂,轉而和弱者100之間達成妥協的戰略,A承諾保護10弱小,不損害弱小的利益,而1100弱小則給予A全力支持作為回報,以擊敗B、C。最終的結局是,要麼A和100弱小活了下來,要麼B、C活下來。

  這兩種策略,是人類在結盟過程中,最廣泛運用地兩種截然相反的結盟策略。

  強強聯合的基本邏輯,在於人們認為,世界應當遵循弱肉強食法則、叢林法則、達爾文主義,強者註定要靠吞食弱小而生存,這是天經地義。

  鋤強扶弱的基本邏輯,在於人們認為,世界應當遵循道德規範,強者不應該欺凌弱小,弱小聯合起來可以擊敗強權。

  叢林法則和達爾文主義,是歐洲人和美國人最喜歡運用的法則,再加上基督宗教觀所帶來的天然對外進攻性,讓他們極富有攻擊性。強強聯合,自然也是他們最喜歡採用的策略之一。

  不過,中國人的傳統中並沒有叢林法則和達爾文主義,中國人有的只是道德觀,並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了一種高明的策略---「鋤強扶弱」,團結所有地弱者,以擊敗強者。

  秦小白解釋完之後,最後笑道:「中國地亞非拉計劃,是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玩家一起分享這個《帝國》世界,公平交易!我知道,歐洲人有地中海計劃、美國人有大中東計劃,他們地目的不外乎是瓜分這個世界,掠奪你們地石油資源。這是中國和歐美兩者之間的根本的不同。我希望,中東諸國能夠加入中國的亞非拉計劃。」

  埃及、沙特等國的大首領微微點了點頭,並沒有表態,只是稱需要慎重考慮一下。

  秦小白並不急。

  他很清楚,中東玩家剩餘的慎重考慮時間不多了。來自歐洲軍隊的壓力,來自以色列的軍事壓力,美國的核武壓力,將迫使他們作出選擇。在強強聯合的遊戲中,沒有中東玩家的份,他們不夠格。只有在鋤強扶弱的遊戲裡,才有中東玩家表現的空間。

  數天的時間裡。

  中東諸國,在中國、歐洲、美國之間艱難的做著抉擇。但是他們就算想投靠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因為另外的兩方,絕不會答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