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嶺南王沖蕭珉喝道,「你住嘴,這裡沒有你說話的地方,你只管看著便是了。」
他卻是再不想聽白氏和自己長子的狡辯,不想聽他們再倒打一耙,多聽一句,都只覺自己過去這麼些年像是一場笑話,每一句都直刺自己的心。
他只想著快些了結這事,便無力的揮了揮手,讓刑律司的人提了人證物證上來。
白家的人,蕭恆的人,負責和莫瓦真聯繫的信人,信物,密函,零零總總,根本沒有反駁的機會。
他們自大慣了,以往暗害昌華長公主和蕭燁的事情嶺南王又從不深究,行事並不算多周密,留下的把柄不在少數。
一一對證,即使如此白側妃和蕭恆仍是不肯認罪,只道是被昌華長公主和蕭燁母子陷害,直到最後白老太爺出來,白側妃才不敢置信的癱倒在地,除了淚流滿面,再也說不出話來。
為了保存白家最後一點傳承,白老太爺最終放棄了自己的女兒白側妃和外孫蕭恆。
而且他知道,嶺南王最後最多終身軟禁蕭恆,如此卻也算是救了蕭翼和蕭珉,至於自己女兒,在她用毒殺嶺南王的時候,就已經改變不了最終一死的結局了。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所以白家被封,白家之人被抓,白老太爺便尋了嶺南王,也見到了蕭燁。他獻上了白家數百年的積藏,甚至前朝的一些秘史,只為著求嶺南王和蕭燁的寬宥,留下白家最後一枝傳承。
嶺南王府幾代王妃都是白家女,嶺南王自己身上都留著白家的血,他本來就沒打算將白家滅族,自然同意了白老太爺的請求。
作者有話要說: 結局部分改來改去,碼得有點慢。
第80章 結篇三
塵埃落定。
只是當嶺南王疲憊的讓人將白側妃母子帶下去之時, 白側妃突然在惡狠狠的看了一眼清惠長郡主後, 轉頭就對嶺南王道:「王爺, 事已至此,妃妾願任憑王爺處置, 只是還請王爺看在妃妾服侍您二十餘年的情分上,看在恆兒是您的親生骨肉的份上, 滿足妃妾最後一個請求。」
她再次轉頭看向清惠長郡主以及不知何時出現站在清惠長郡主身後的長樂郡主,幾乎是咬著牙道:「請王爺賜婚恆兒和長樂郡主。當初是妃妾糊塗, 為和清惠長郡主聯姻,逼著恆兒飲了熬有長樂郡主心頭血的秘藥, 如今恆兒和長樂應是互相傾慕, 不能沒有彼此, 還請王爺成全他們, 否則他們必會生不如死。」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色變。清惠長郡主和長樂郡主更是臉色猛地煞白。
服用同心蠱之事,清惠長郡主曾經告訴過嶺南王, 嶺南王最後的私心裡, 其實並不反對蕭恆和長樂的婚事, 因為這大概是保全自己這個兒子最後的方法了。
他已經將死,將來已經不可能再護著他了, 他心中到底還是想保全蕭恆的。
長樂郡主是閩王的女兒,皇帝的侄女,蕭恆若是跟著長樂去京都,未嘗不是一個解脫嶺南的好方法。
長樂只覺腦子轟炸開, 清恵長郡主因她年幼,又事關重大,事前並不曾透露任何細節與她知道,雖然她通過一些細節猜測到了一些王府的事,但這同心蠱的事卻是第一次知道。
她咬著牙,正待出言,卻被清惠長郡主按住。
清惠長郡主沒有看向白氏,她向著嶺南王道:「阿弟,長樂並沒有服下那秘藥,我在最後時刻用帕子掩護,實際並沒有讓長樂服用。這件事本就是白氏拉攏我的陰謀,我不得已已經傷了長樂,讓她纏綿病榻數日,已經心有愧疚,現在絕不會連她的婚事都要犧牲掉。」
她知道自己的弟弟,蕭恆畢竟是他的長子,曾經最心愛最器重的兒子。現在的長樂,對他來說不啻於救命稻草。
若是為了嶺南,清恵長郡主自己可以去死,但現在一切塵埃落定,她卻不會為了弟弟疼愛兒子的心而犧牲自己唯一的女兒。
嶺南王自然懂自己姐姐的意思,他嘴唇張了張卻是說不出話來。
白側妃聽了清恵長郡主的話看著她恨不得吃了她,只氣得心口上下浮動,若不是被人抓著,大概會有直接上前咬她兩口的架勢。
她一時之間沒說出話來,蕭恆就先對著嶺南王跪下了。
他祈求道:「父王,請父王成全兒子。父王,兒子已經什麼都不剩下了,以後也不會再和二弟爭什麼,只希望能和長樂好好度過餘生,兒子必會待長樂勝過兒子自己。」
嶺南王看看蕭恆,再看看長樂,竟是拒絕不出口,他疲憊的嘆了口氣,道:「欽州之案未定,你的婚事將來再議吧。」
便欲揮散眾人,命刑律司了了此事。
此時一直未出聲的長樂卻終於發了聲,似乎還說的完全與此事無關。
她的情緒已然平靜,語氣淡然道:「舅舅,長樂已經在嶺南住了很久,有些思念京都了,也已久未給我父王和兄長掃墓,也該回去祭奠祭奠了。」
「還有,長樂來嶺南之前,皇伯父曾經對長樂說過,他曾在祖母臨終前應諾過祖母,長樂及笄後,會讓長樂自己擇選郡馬,並為此擬了聖旨與長樂,讓長樂十六歲之前回京,好準備擇郡馬之事。」
「今長樂受傷,病中憶起父王和祖母,曾十分擔心再不能回京都祭奠他們,現如今終於好轉,還請舅舅允准,讓長樂回京。」
此言一出,蕭恆的心如同被剜了般疼痛,疼到額上的汗都滴落了下來,那個同心蠱,並不只是說說而已,他苦澀的想,他餘生大概真的要生不如死了。
他卻是再不想聽白氏和自己長子的狡辯,不想聽他們再倒打一耙,多聽一句,都只覺自己過去這麼些年像是一場笑話,每一句都直刺自己的心。
他只想著快些了結這事,便無力的揮了揮手,讓刑律司的人提了人證物證上來。
白家的人,蕭恆的人,負責和莫瓦真聯繫的信人,信物,密函,零零總總,根本沒有反駁的機會。
他們自大慣了,以往暗害昌華長公主和蕭燁的事情嶺南王又從不深究,行事並不算多周密,留下的把柄不在少數。
一一對證,即使如此白側妃和蕭恆仍是不肯認罪,只道是被昌華長公主和蕭燁母子陷害,直到最後白老太爺出來,白側妃才不敢置信的癱倒在地,除了淚流滿面,再也說不出話來。
為了保存白家最後一點傳承,白老太爺最終放棄了自己的女兒白側妃和外孫蕭恆。
而且他知道,嶺南王最後最多終身軟禁蕭恆,如此卻也算是救了蕭翼和蕭珉,至於自己女兒,在她用毒殺嶺南王的時候,就已經改變不了最終一死的結局了。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所以白家被封,白家之人被抓,白老太爺便尋了嶺南王,也見到了蕭燁。他獻上了白家數百年的積藏,甚至前朝的一些秘史,只為著求嶺南王和蕭燁的寬宥,留下白家最後一枝傳承。
嶺南王府幾代王妃都是白家女,嶺南王自己身上都留著白家的血,他本來就沒打算將白家滅族,自然同意了白老太爺的請求。
作者有話要說: 結局部分改來改去,碼得有點慢。
第80章 結篇三
塵埃落定。
只是當嶺南王疲憊的讓人將白側妃母子帶下去之時, 白側妃突然在惡狠狠的看了一眼清惠長郡主後, 轉頭就對嶺南王道:「王爺, 事已至此,妃妾願任憑王爺處置, 只是還請王爺看在妃妾服侍您二十餘年的情分上,看在恆兒是您的親生骨肉的份上, 滿足妃妾最後一個請求。」
她再次轉頭看向清惠長郡主以及不知何時出現站在清惠長郡主身後的長樂郡主,幾乎是咬著牙道:「請王爺賜婚恆兒和長樂郡主。當初是妃妾糊塗, 為和清惠長郡主聯姻,逼著恆兒飲了熬有長樂郡主心頭血的秘藥, 如今恆兒和長樂應是互相傾慕, 不能沒有彼此, 還請王爺成全他們, 否則他們必會生不如死。」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色變。清惠長郡主和長樂郡主更是臉色猛地煞白。
服用同心蠱之事,清惠長郡主曾經告訴過嶺南王, 嶺南王最後的私心裡, 其實並不反對蕭恆和長樂的婚事, 因為這大概是保全自己這個兒子最後的方法了。
他已經將死,將來已經不可能再護著他了, 他心中到底還是想保全蕭恆的。
長樂郡主是閩王的女兒,皇帝的侄女,蕭恆若是跟著長樂去京都,未嘗不是一個解脫嶺南的好方法。
長樂只覺腦子轟炸開, 清恵長郡主因她年幼,又事關重大,事前並不曾透露任何細節與她知道,雖然她通過一些細節猜測到了一些王府的事,但這同心蠱的事卻是第一次知道。
她咬著牙,正待出言,卻被清惠長郡主按住。
清惠長郡主沒有看向白氏,她向著嶺南王道:「阿弟,長樂並沒有服下那秘藥,我在最後時刻用帕子掩護,實際並沒有讓長樂服用。這件事本就是白氏拉攏我的陰謀,我不得已已經傷了長樂,讓她纏綿病榻數日,已經心有愧疚,現在絕不會連她的婚事都要犧牲掉。」
她知道自己的弟弟,蕭恆畢竟是他的長子,曾經最心愛最器重的兒子。現在的長樂,對他來說不啻於救命稻草。
若是為了嶺南,清恵長郡主自己可以去死,但現在一切塵埃落定,她卻不會為了弟弟疼愛兒子的心而犧牲自己唯一的女兒。
嶺南王自然懂自己姐姐的意思,他嘴唇張了張卻是說不出話來。
白側妃聽了清恵長郡主的話看著她恨不得吃了她,只氣得心口上下浮動,若不是被人抓著,大概會有直接上前咬她兩口的架勢。
她一時之間沒說出話來,蕭恆就先對著嶺南王跪下了。
他祈求道:「父王,請父王成全兒子。父王,兒子已經什麼都不剩下了,以後也不會再和二弟爭什麼,只希望能和長樂好好度過餘生,兒子必會待長樂勝過兒子自己。」
嶺南王看看蕭恆,再看看長樂,竟是拒絕不出口,他疲憊的嘆了口氣,道:「欽州之案未定,你的婚事將來再議吧。」
便欲揮散眾人,命刑律司了了此事。
此時一直未出聲的長樂卻終於發了聲,似乎還說的完全與此事無關。
她的情緒已然平靜,語氣淡然道:「舅舅,長樂已經在嶺南住了很久,有些思念京都了,也已久未給我父王和兄長掃墓,也該回去祭奠祭奠了。」
「還有,長樂來嶺南之前,皇伯父曾經對長樂說過,他曾在祖母臨終前應諾過祖母,長樂及笄後,會讓長樂自己擇選郡馬,並為此擬了聖旨與長樂,讓長樂十六歲之前回京,好準備擇郡馬之事。」
「今長樂受傷,病中憶起父王和祖母,曾十分擔心再不能回京都祭奠他們,現如今終於好轉,還請舅舅允准,讓長樂回京。」
此言一出,蕭恆的心如同被剜了般疼痛,疼到額上的汗都滴落了下來,那個同心蠱,並不只是說說而已,他苦澀的想,他餘生大概真的要生不如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