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對於父親和兒子,高陽都已經是滿肚子牢騷了,那就更不要提房遺愛和房玄齡這兩個害了她和辯機的罪魁禍首。
一個是老不死的,一個是心眼兒比針尖都要小的莽漢。
她的辯機死的那麼慘,這兩個人怎麼就不去死呢。
生死這種事情,哪怕是一國公主說了也不算,高陽日日都在佛前詛咒房玄齡和房遺愛,詛咒這兩個人早死。
不過可惜的是,在寺廟裡的高陽公主容顏一日比一日衰老,再加上久不見熟人,更見不著什麼身份尊貴的人,對保養和上妝這些事情也就慢慢倦怠了,皮膚比之前衰老的更快,整個人看起來也更加的陰鬱和偏執。
一年以後,也就是公元的649年,被她詛咒的兩個人還好端端的活著,與世長辭的是她的父皇——太宗皇帝。
繼位的是李治,先皇后最小的兒子,果然,父皇總歸是偏心嫡出,王位的人選從來都只在三個嫡子身上,從李承乾到李泰,再到現如今的李治,全都是長孫皇后所出,至於她們這些庶出的孩子,甭管男孩,還是女孩,都從來不被父皇放在心上。
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是父皇,還是嫡出的弟弟,對高陽公主來說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她同李治原就沒有什麼交情,對方待她也從來都只是平平。
她出家的事情並非是自願,而是父皇交代下來的,李治肯定不會樂意為了他,去違背父皇曾經留下的交代。
更何況現在的房玄齡身體好的很,還是朝中的宰相,她和辯機和尚的事情瞞得過普通人,但是肯定瞞不了當今的皇上,如果把她放出來,那就是不給房家面子。
一個不能參政的公主,一個人才濟濟的房氏宗族,對於剛剛上位的李治來說,想要選擇哪一邊,簡直再明顯不過了。
父皇怎麼就不能多活幾年呢,好歹先把房玄齡熬死了再說,再要不然,先把她放出去也成,這清清冷冷的尼姑廟,入眼的全是剃著光頭的尼姑,她實在是受不了了。
第92章 綠帽王房遺愛(5)
大抵是高陽對李世民過於怨懟了, 所以才會在葬禮上一滴眼淚都不流, 哪怕是方外之人,親生父親過世, 也總不該是這般無動於衷。
為此,高陽在上流圈子裡的名聲更差了。
當然了葬禮結束之後, 從哪來的就要回到哪裡去, 高陽公主對外是自請出家為尼,但是知情者都明白,這哪裡是自請出家為尼, 明明是太宗皇帝要求高陽公主出家的。
再說房家, 太宗皇帝過世, 房玄齡一邊是覺得傷心, 另一邊兒何嘗不是鬆了口氣,高陽公主畢竟是太宗皇帝的親生女兒, 都說人老了容易心軟, 一代帝王應當也不會例外,萬一哪天憐惜起高陽公主這個女兒來, 那房家的局面就會很被動。
但是太宗皇帝去世,登基的新皇, 跟高陽公主可沒多少情分, 一個呆在廟裡被迫安分守己的庶出公主,遠比一個出來攪事情的公主更能讓當今皇上滿意。
不過想到兒子, 房玄齡也是發愁, 老二原本是喜歡舞刀弄棒, 每日都要練武,對於練兵這些事情也相當的在意,但是自從出了高陽公主的事情之後,這武也不練了,兵也不練了,整個人一門心思的鑽進了那道家學說裡頭。
前段時間他還就道家學說考較了一番老二,沒成想這孩子還真就說的頭頭是道,小時候開蒙那個費勁兒,同齡的孩子都學完一本了,老二也就是學到一半。
可是如今最不喜讀書的兒子,整日裡看書不說,還真學到了不少東西,難不成這就是所謂的‘道心’。
很明顯,自家兒子是沒想著再往仕途上使勁兒了,繼續在官場上待下去也難得寸進,可真要是辭官了,二房這一家子可怎麼辦。
他現在活著的時候還好,可萬一等到他死了,幾個孩子肯定是要分家的,二房的長孫這才步入官場,遠還沒有到可以頂門立戶的時候,老二若是退下來,二房非得讓人欺負不可。
老房這顆做大家長的心啊,實在是舉棋不定,無奈之餘只能多多保重自己的身體,多活幾天是幾天,也能多給子孫庇佑。
有時候,房玄齡還真覺得自己是長壽之相,雖說一年前差點熬不過去掛了,可是自從那場病好了之後,身子骨是越來越好,平日裡也不需要喝什麼苦藥汁,連小病小災這一年來都沒有過。
或許他還真的能再活上個十年。
十年,老二就應該能夠下定決心到底走哪條路了,十年,二房的長孫也就可以撐起來了。
太宗皇帝的死也算是讓林澤鬆了口氣,要知道在此之前,他的母親盧氏就已經開始旁敲側擊關於婚事的問題了,如今太宗皇帝駕崩,國喪期間,自然是不能行嫁娶之事。
不過這也僅僅是暫時的鬆一口氣,要想一勞永逸,還得是有別的法子。
這一年多的功夫,林澤壓根兒就沒有辦法做到修煉有成,不過也不至於一點功底都沒有,跟普通人比起來,還是有一些技能可以施展的。
比如說,身體離地。
所謂的輕功水上漂和飛檐走壁,都不過是話本子裡才會出現的東西,現實世界可沒這麼高超的技藝,或許練武之人的身體確實比普通人要輕盈的多,不管是上房,還是上樹,都要輕巧的多。
但是也僅此而已了,想要真正的跟畫本子裡描述的那樣飛檐走壁和水上漂,那是萬萬沒有的。
一個是老不死的,一個是心眼兒比針尖都要小的莽漢。
她的辯機死的那麼慘,這兩個人怎麼就不去死呢。
生死這種事情,哪怕是一國公主說了也不算,高陽日日都在佛前詛咒房玄齡和房遺愛,詛咒這兩個人早死。
不過可惜的是,在寺廟裡的高陽公主容顏一日比一日衰老,再加上久不見熟人,更見不著什麼身份尊貴的人,對保養和上妝這些事情也就慢慢倦怠了,皮膚比之前衰老的更快,整個人看起來也更加的陰鬱和偏執。
一年以後,也就是公元的649年,被她詛咒的兩個人還好端端的活著,與世長辭的是她的父皇——太宗皇帝。
繼位的是李治,先皇后最小的兒子,果然,父皇總歸是偏心嫡出,王位的人選從來都只在三個嫡子身上,從李承乾到李泰,再到現如今的李治,全都是長孫皇后所出,至於她們這些庶出的孩子,甭管男孩,還是女孩,都從來不被父皇放在心上。
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是父皇,還是嫡出的弟弟,對高陽公主來說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她同李治原就沒有什麼交情,對方待她也從來都只是平平。
她出家的事情並非是自願,而是父皇交代下來的,李治肯定不會樂意為了他,去違背父皇曾經留下的交代。
更何況現在的房玄齡身體好的很,還是朝中的宰相,她和辯機和尚的事情瞞得過普通人,但是肯定瞞不了當今的皇上,如果把她放出來,那就是不給房家面子。
一個不能參政的公主,一個人才濟濟的房氏宗族,對於剛剛上位的李治來說,想要選擇哪一邊,簡直再明顯不過了。
父皇怎麼就不能多活幾年呢,好歹先把房玄齡熬死了再說,再要不然,先把她放出去也成,這清清冷冷的尼姑廟,入眼的全是剃著光頭的尼姑,她實在是受不了了。
第92章 綠帽王房遺愛(5)
大抵是高陽對李世民過於怨懟了, 所以才會在葬禮上一滴眼淚都不流, 哪怕是方外之人,親生父親過世, 也總不該是這般無動於衷。
為此,高陽在上流圈子裡的名聲更差了。
當然了葬禮結束之後, 從哪來的就要回到哪裡去, 高陽公主對外是自請出家為尼,但是知情者都明白,這哪裡是自請出家為尼, 明明是太宗皇帝要求高陽公主出家的。
再說房家, 太宗皇帝過世, 房玄齡一邊是覺得傷心, 另一邊兒何嘗不是鬆了口氣,高陽公主畢竟是太宗皇帝的親生女兒, 都說人老了容易心軟, 一代帝王應當也不會例外,萬一哪天憐惜起高陽公主這個女兒來, 那房家的局面就會很被動。
但是太宗皇帝去世,登基的新皇, 跟高陽公主可沒多少情分, 一個呆在廟裡被迫安分守己的庶出公主,遠比一個出來攪事情的公主更能讓當今皇上滿意。
不過想到兒子, 房玄齡也是發愁, 老二原本是喜歡舞刀弄棒, 每日都要練武,對於練兵這些事情也相當的在意,但是自從出了高陽公主的事情之後,這武也不練了,兵也不練了,整個人一門心思的鑽進了那道家學說裡頭。
前段時間他還就道家學說考較了一番老二,沒成想這孩子還真就說的頭頭是道,小時候開蒙那個費勁兒,同齡的孩子都學完一本了,老二也就是學到一半。
可是如今最不喜讀書的兒子,整日裡看書不說,還真學到了不少東西,難不成這就是所謂的‘道心’。
很明顯,自家兒子是沒想著再往仕途上使勁兒了,繼續在官場上待下去也難得寸進,可真要是辭官了,二房這一家子可怎麼辦。
他現在活著的時候還好,可萬一等到他死了,幾個孩子肯定是要分家的,二房的長孫這才步入官場,遠還沒有到可以頂門立戶的時候,老二若是退下來,二房非得讓人欺負不可。
老房這顆做大家長的心啊,實在是舉棋不定,無奈之餘只能多多保重自己的身體,多活幾天是幾天,也能多給子孫庇佑。
有時候,房玄齡還真覺得自己是長壽之相,雖說一年前差點熬不過去掛了,可是自從那場病好了之後,身子骨是越來越好,平日裡也不需要喝什麼苦藥汁,連小病小災這一年來都沒有過。
或許他還真的能再活上個十年。
十年,老二就應該能夠下定決心到底走哪條路了,十年,二房的長孫也就可以撐起來了。
太宗皇帝的死也算是讓林澤鬆了口氣,要知道在此之前,他的母親盧氏就已經開始旁敲側擊關於婚事的問題了,如今太宗皇帝駕崩,國喪期間,自然是不能行嫁娶之事。
不過這也僅僅是暫時的鬆一口氣,要想一勞永逸,還得是有別的法子。
這一年多的功夫,林澤壓根兒就沒有辦法做到修煉有成,不過也不至於一點功底都沒有,跟普通人比起來,還是有一些技能可以施展的。
比如說,身體離地。
所謂的輕功水上漂和飛檐走壁,都不過是話本子裡才會出現的東西,現實世界可沒這麼高超的技藝,或許練武之人的身體確實比普通人要輕盈的多,不管是上房,還是上樹,都要輕巧的多。
但是也僅此而已了,想要真正的跟畫本子裡描述的那樣飛檐走壁和水上漂,那是萬萬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