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李玉點點頭,只道:“皇上說的對,嫻妃娘娘一向是溫柔賢淑……”
說著說著,弘曆好像發現不對勁了,“朕怎麼說你都說對,只知道說好,不簡直是不知所謂!”
他現在正是氣不打一處來了,瞪了李玉一眼,轉身就走了。
寧箏在屋子裡躺著,聽聞弘曆走了,咳嗽了一陣才道:“走了好,走了本宮心裡才覺得安靜了。”
銀硃見她這樣子,忙替她順氣,更是低聲道:“娘娘,縱然您嘴上不說,可奴婢也是瞧得出來,這皇上過來了,您心裡也是高興的……”
“本宮高興什麼呀?”寧箏就是死鴨子嘴硬,氣鼓鼓道:“他過來是為了什麼事兒,你我是晴皺眉,本宮如何高興得起來?”
銀硃只覺得有句話說的沒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上對皇后娘娘是怎麼樣的,她看的是一清二楚,皇上一早就知道這件事蹊蹺得很,可看到航海娘娘臉色不好,卻不忍多加責備,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可如今見著自家娘娘還在氣頭上,她也不好說什麼。
接下來這宮裡頭便是腥風血雨了,說是腥風血雨,其實是一點都不為過的,別的不說,嫻妃平日裡在宮中是極有口碑的,不少人都說嫻妃斷然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只是寧箏在宮裡頭也是頗得人讚賞,一時間有人替寧箏說話,有人提嫻妃說話,倒是各執其次,說什麼的都有。
皇太后為了這事更是狠狠氣的一場,來了長春宮都兩三趟了,只是寧箏打發她的永遠都是四個字——病了,不見!
她說不見那就不見,她就不相信嫻妃做的這些事情,皇太后是一點都不知道,不僅是知道的,只怕更是授意而為,對皇太后哪裡會有什麼好臉色?
皇太后氣的沒辦法,只能是去找弘曆。
弘曆就算是對皇太后有氣,可如今皇太后病正病著了,這當母親的放下尊嚴找兒子,難道這兒子還能不見嗎?弘曆是夾在其中左右為難,更何況嫻妃也托人給他帶花——臣妾嫁給皇上多年,臣妾是個什麼樣的性子,皇上是知道的。
寧箏聽到這些話,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倒真的是靜心養病了。
弘曆沒法子,只能去了長春宮一趟,原本他以為會再吃一個閉門羹,沒想到寧箏倒是願意見他了。
寧箏這幾日的臉色微微好看了些,只是人卻瘦了一大圈,看的倒是叫人有些心疼。
兩人對立而坐,誰都沒有說話,屋子裡靜的連掉下一根針都聽得見,若是細細去嗅,還能聞到院子裡桃花的香氣,屋子裡的氛圍看著是平和,實際上卻是尷尬得很。
弘曆率先開口道:“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這桃花都開了,方才朕過來的時候,和敬還纏著朕說話了,說今日小廚房給她做了桃花糕,味道十分好,不知道皇后可嘗了?”
寧箏點點頭,眉眼間的神色不變,只道:“臣妾吃過了。”
弘曆看她那冷淡的樣子,似乎不願再多說話,也不知道該如何接話,端起茶喝了兩口。
這世上,都是眾人打破腦袋想著同他找話題了,這種局面,他還真的沒碰到過幾回。
後來還是寧箏等不下去了,冷淡開口:“皇上今日只怕是為嫻妃而來吧?如果真的如此,那臣妾這邊沒有什麼要說的,皇上還是請回吧!”
“皇后何必這般?”弘曆朝前坐了坐,看著她的眼睛,只道:“朕想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怎麼一回事?”寧箏淡淡一笑,道:“皇上不是打心裡覺得臣妾冤枉了嫻妃嗎?要不然怎麼會走這麼一遭?”
她心裡也是憋著一股子怨氣了,弘曆打從一進來並未問她身子如何,就想著為嫻妃平反。
弘曆也有些不悅了,只道:“朕如果相信母后和嫻妃所言,只怕今日就不會坐在這裡和你談話這麼簡單了,朕知道你的為人,是不會輕易冤枉嫻妃的,朕想要聽聽你怎麼說。”
其實他身上背負的壓力也很大,如今這京城之中偏向嫻妃的人居多,一來是有皇太后這些日子在宮裡頭散播謠言,二來是嫻妃向來是無欲無求,在宮中頗有盛名,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永璉去世後,寧箏的性子大變,眾人是看在眼裡的,有些人說是因為嫻妃膝下的大阿哥害死了二阿哥,
所以皇后娘娘便將將這筆帳也算到了嫻妃頭上,皇上心疼皇后,如今也不好說什麼……
這些風言風語,弘曆全都知道。
寧箏眉眼間的神色才微微好看了些,“那臣妾想要聽聽皇上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人人都說嫻妃聰明,既然聰明,想要害臣妾也不會用這般蠢笨的法子,定是有人想要加害於她,這個人,大家沒有明說,可都知道這人是臣妾。”
“宮裡頭現如今說什麼的都有,皇上了?皇上也和他們一樣,覺得臣妾是心腸歹毒之人嗎?”
這宮裡頭流傳的,比這難聽百倍的話都有。
“自然不是。”弘曆忙道:“打小你的性子就小,朕聽孔嬤嬤說起過,小時候你身邊養了一隻京巴狗兒,那京巴狗兒沒了,你為了它哭了恨不得一個月,對畜生都如此,怎麼會去害別人?”
“更何況,嫻妃和你無冤無仇,你為何會害她?”
說著說著,弘曆好像發現不對勁了,“朕怎麼說你都說對,只知道說好,不簡直是不知所謂!”
他現在正是氣不打一處來了,瞪了李玉一眼,轉身就走了。
寧箏在屋子裡躺著,聽聞弘曆走了,咳嗽了一陣才道:“走了好,走了本宮心裡才覺得安靜了。”
銀硃見她這樣子,忙替她順氣,更是低聲道:“娘娘,縱然您嘴上不說,可奴婢也是瞧得出來,這皇上過來了,您心裡也是高興的……”
“本宮高興什麼呀?”寧箏就是死鴨子嘴硬,氣鼓鼓道:“他過來是為了什麼事兒,你我是晴皺眉,本宮如何高興得起來?”
銀硃只覺得有句話說的沒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上對皇后娘娘是怎麼樣的,她看的是一清二楚,皇上一早就知道這件事蹊蹺得很,可看到航海娘娘臉色不好,卻不忍多加責備,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可如今見著自家娘娘還在氣頭上,她也不好說什麼。
接下來這宮裡頭便是腥風血雨了,說是腥風血雨,其實是一點都不為過的,別的不說,嫻妃平日裡在宮中是極有口碑的,不少人都說嫻妃斷然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只是寧箏在宮裡頭也是頗得人讚賞,一時間有人替寧箏說話,有人提嫻妃說話,倒是各執其次,說什麼的都有。
皇太后為了這事更是狠狠氣的一場,來了長春宮都兩三趟了,只是寧箏打發她的永遠都是四個字——病了,不見!
她說不見那就不見,她就不相信嫻妃做的這些事情,皇太后是一點都不知道,不僅是知道的,只怕更是授意而為,對皇太后哪裡會有什麼好臉色?
皇太后氣的沒辦法,只能是去找弘曆。
弘曆就算是對皇太后有氣,可如今皇太后病正病著了,這當母親的放下尊嚴找兒子,難道這兒子還能不見嗎?弘曆是夾在其中左右為難,更何況嫻妃也托人給他帶花——臣妾嫁給皇上多年,臣妾是個什麼樣的性子,皇上是知道的。
寧箏聽到這些話,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倒真的是靜心養病了。
弘曆沒法子,只能去了長春宮一趟,原本他以為會再吃一個閉門羹,沒想到寧箏倒是願意見他了。
寧箏這幾日的臉色微微好看了些,只是人卻瘦了一大圈,看的倒是叫人有些心疼。
兩人對立而坐,誰都沒有說話,屋子裡靜的連掉下一根針都聽得見,若是細細去嗅,還能聞到院子裡桃花的香氣,屋子裡的氛圍看著是平和,實際上卻是尷尬得很。
弘曆率先開口道:“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這桃花都開了,方才朕過來的時候,和敬還纏著朕說話了,說今日小廚房給她做了桃花糕,味道十分好,不知道皇后可嘗了?”
寧箏點點頭,眉眼間的神色不變,只道:“臣妾吃過了。”
弘曆看她那冷淡的樣子,似乎不願再多說話,也不知道該如何接話,端起茶喝了兩口。
這世上,都是眾人打破腦袋想著同他找話題了,這種局面,他還真的沒碰到過幾回。
後來還是寧箏等不下去了,冷淡開口:“皇上今日只怕是為嫻妃而來吧?如果真的如此,那臣妾這邊沒有什麼要說的,皇上還是請回吧!”
“皇后何必這般?”弘曆朝前坐了坐,看著她的眼睛,只道:“朕想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怎麼一回事?”寧箏淡淡一笑,道:“皇上不是打心裡覺得臣妾冤枉了嫻妃嗎?要不然怎麼會走這麼一遭?”
她心裡也是憋著一股子怨氣了,弘曆打從一進來並未問她身子如何,就想著為嫻妃平反。
弘曆也有些不悅了,只道:“朕如果相信母后和嫻妃所言,只怕今日就不會坐在這裡和你談話這麼簡單了,朕知道你的為人,是不會輕易冤枉嫻妃的,朕想要聽聽你怎麼說。”
其實他身上背負的壓力也很大,如今這京城之中偏向嫻妃的人居多,一來是有皇太后這些日子在宮裡頭散播謠言,二來是嫻妃向來是無欲無求,在宮中頗有盛名,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永璉去世後,寧箏的性子大變,眾人是看在眼裡的,有些人說是因為嫻妃膝下的大阿哥害死了二阿哥,
所以皇后娘娘便將將這筆帳也算到了嫻妃頭上,皇上心疼皇后,如今也不好說什麼……
這些風言風語,弘曆全都知道。
寧箏眉眼間的神色才微微好看了些,“那臣妾想要聽聽皇上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人人都說嫻妃聰明,既然聰明,想要害臣妾也不會用這般蠢笨的法子,定是有人想要加害於她,這個人,大家沒有明說,可都知道這人是臣妾。”
“宮裡頭現如今說什麼的都有,皇上了?皇上也和他們一樣,覺得臣妾是心腸歹毒之人嗎?”
這宮裡頭流傳的,比這難聽百倍的話都有。
“自然不是。”弘曆忙道:“打小你的性子就小,朕聽孔嬤嬤說起過,小時候你身邊養了一隻京巴狗兒,那京巴狗兒沒了,你為了它哭了恨不得一個月,對畜生都如此,怎麼會去害別人?”
“更何況,嫻妃和你無冤無仇,你為何會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