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婚後不順暢,宜綿倒是十分歡喜,至少他娶的是自己心儀之人,且他本人又會哄女人開心,曉得如何俘獲人心,成親當晚並未與她圓房,說要先與她培養感情,希望琬真能感受到他的真摯。

  容悅也與琬真閒聊過幾回,明顯感覺到她再談起宜綿時的神情溫和了不少,似乎已漸漸對他有所改觀,但願他二人能日久生情,那她後半生的日子才能好過一些。

  至於嚴飛的遭遇,恕她真的幫不上什麼忙,就看他能不能想出法子改變這位郡主。

  沒多久阿桂病逝,和珅便成了真正的軍機處領班,在朝中的地位日以穩固,權勢滔天,對此容悅一點兒都不開心,時常明里暗裡的提醒殷德,勸他阿瑪收斂一些,殷德也明白盛極必衰的道理,可他畢竟是晚輩,有些話不該說得太過,說一兩句還好,說太多他阿瑪便會不悅,他也很是為難。

  得知此事的嚴飛還私下裡勸容悅不要再插手,“和珅在朝中的勢力盤根錯節,況且他已經貪了這麼多年,即便此時他想回頭為時已晚,嘉慶上台後必然拿他開刀,這是不爭的事實,無可避免,你有心也無力,還是別管那些閒事。”

  “終究是一家人,既然我們知道他的結局,我當然希望可以避免這悲劇。”

  飲了口茶,嚴飛望向湛藍的天際,笑嗤她異想天開,“什麼悲劇?和珅這是咎由自取,恕我直言,依咱們的能力,真的改變不了歷史,與其瞎琢磨這個,倒不如想想如何才能利用那把匕首回去。”這裡的日子他實在過不慣,是以嚴非從未放棄過回現代的念頭,也一直在為之努力,

  “我暗中召集了許多能人異士,向他們打聽一些天象奇觀,倘若真能找到回去的法子,你我就不用再惆悵。”

  這是他的想法,容悅可沒有那樣的念頭,畢竟她和殷德已然兩情相悅,這樣甜蜜的日子她很知足,也就沒琢磨回去的事,沒把嚴飛的話放在心上,唯一令她煩惱的是,她與殷德已然成婚兩載,至今沒能懷上身孕,請過幾位御醫和民間的神醫來瞧,都說不出毛病,只能開藥調養,買個安心。可殷德是獨子,她身在古代,必須傳宗接代,這一直沒動靜,她如何安得了心?

  彼時琬真的女兒已然一歲,開始學走路,容悅至今無所出,心裡難免著急,殷德倒是沒說什麼,還勸她勿生憂慮,“御醫也說了,受孕得天時地利人和,心態要放平穩,總為此事憂慮,越發不宜有孕,咱們還年輕,我也不著急,也許等到合適的時機,自然也就有了。”

  前兩年還可說是年輕,可直至乾隆六十年,此時的兩人已然成婚六載,殷德也深受乾隆賞識,年僅二十一,已任正黃旗護軍統領,又任內務府大臣,可謂平步青雲,獨獨缺個孩子。

  當年康熙爺在位六十年,乾隆不敢超越先祖,便打算禪位於嘉親王永琰。嘉慶登基,容悅更是憂心忡忡,嚴飛勸她想開些,

  “既嫁給他,你就得做好準備,而今老乾只是讓位,還會做三年太上皇呢!也就是說,你們還有三年好日子可過,明日愁來明日愁,如今還擁有榮華和安逸,就別想那麼多。”

  嚴飛說得對,除此之外,她也沒有別的法子。只是沒孩子一事確實令人惆悵,雖然公婆在她面前沒說什麼,可心裡定然有意見,她也覺得愧對於他們。加之近日入宮去看望皇帝和她額娘,兩人都旁敲側擊的提及此事,

  歸家後的容悅悶悶不樂,一個人坐在窗前看著窗外盛開的梨花發著呆,而今的殷德不必每日在宮中當值,上完早朝若無要事便可歸家,看她鬱鬱寡歡便問她可是宮中出了什麼事,

  “難不成是與你額娘鬧了彆扭?怎的你一回來就沉著臉?”

  猜了幾種可能她都說不是,問到最後,她才看了他一眼,眸間已然濕潤,“皇阿瑪說,你家不可無後,即便我是公主,也得為你考慮,若然真是天意,那就准你納個妾,也好留個香火。”

  作者有話要說:  加更的六千字大肥章奉上!

  第45章

  究竟是和珅的意思, 還是乾隆的意思, 似乎都不重要了, 她六年未孕, 這是事實,正常的女人不會這般, 可見她的身子是有毛病的,

  殷德聽罷, 面色如常, 並無任何驚詫,只是問她,“那你呢?你是什麼態度?”

  她的態度很矛盾,連她自己都不清楚,“如我這般生不出孩子的, 我哪有資格攔著你納妾, 我應該很大度的勸你納妾才對, 我應該跟你說,只要你的心還在我這兒就好, 跟別的女人只是生個孩子而已, 我不該計較的!”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妻子,她都懂得, 可真讓她故作大度的說出這些話,她又覺得悲心如煎,連呼吸都是痛的!情緒過於激動,以致於她緊掐著自己, 指甲都陷進了肉里,殷德見狀,仿佛能體會到她此刻的無奈和哀戚,憐惜的將她的手撫平,緊握著不肯鬆開,凝著她的眸子想要探究她的心事,

  “悅兒,我要聽的是你的心裡話,不是所謂的應該如何。”

  她的性子本就耿直,心裡藏不了事,既然他問,那她也就直言不諱,“心裡話就是我太貪心,不僅希望你的心屬於我,也希望你的身只屬於我,我做不到與別的女人一同分享你,假如你要納妾,也可以,前提是先與我和離,我會放手,不會霸占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