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康熙以及所有人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最近這幾個月,胤禛特別的高產,這是遇見什麼好事了?

  “胤禛最近你心情不錯?”康熙忍不住開口問了他。

  “回皇阿瑪的話,是不錯,這不滿滿的婚姻大事定好了,兒臣想著總得做點什麼慶祝一下,為滿滿積福是不?”胤禛覺得這個效果槓槓的!

  合著就你為了嫁閨女?別人都沒閨女?能給其他有閨女的阿瑪一條活路嗎?

  “呵,那你兒子大婚呢?你準備再做點什麼?”康熙想到兒子這理由就有氣,合著不是為百姓為天下蒼生?敢有點追求嗎?

  “到時候再說唄,皇阿瑪您孫女出嫁,到時候您是不是給點豐厚的添妝?”胤禛毫不客氣的在朝堂要賞賜。

  “行,這兩件事的賞賜,朕就給滿滿做添妝。”康熙也很大方。

  “兒臣謝皇阿瑪!”胤禛高興道。

  眾人羨慕妒忌恨看著心裕父子,心裕父子壓力山大,他們的聘禮得如何豐厚?

  在心裕父子愁聘禮的時候,胤禛想著要是兒子閨女同一天辦喜事,那是多麼的熱鬧,一個娶一個嫁,他在弄個大傢伙,那真是特別的驚喜呀,這個可以琢磨琢磨?

  第111章

  在胤禛琢磨並付出實踐的時候,選秀開始了, 這一次主要是給小輩們選媳婦, 福怡根據上一輩子的記憶, 以及這輩子派人去探查的結果, 還跟皇額娘探討了這件事, 在她們婆媳共同的考證之下,最終選定了富察氏家的姑娘,胤禛知道以後也沒什麼意見。

  圓圓也沒太大想法,只要媳婦通情達理就好, 比他小一年的弘晴他們也訂下來了,大婚也不會那麼快, 等大婚的時候,他們剛好合適, 要是在等下次選秀在大婚, 就有些晚了。

  胤禛把自己的想法跟福晉說了, 希望倆孩子一起大婚,福怡緊了緊眉頭,卻也沒有反對, 這件事最後還得皇上同意,當胤禛跟康熙稟告的時候, 康熙也有些猶豫, “啟稟皇阿瑪, 倆孩子一起出生, 一起長大, 一起大婚,很有緣分不是嗎?”一娶一嫁也不會出錯呀。

  康熙也得承認事實就是如此,“好吧,那你們可得仔細點。”畢竟是大事要事。

  “謝皇阿瑪。”胤禛連忙謝恩。

  因為胤禛想倆孩子一起大婚,所以婚禮就定在一年後的春天,內務府也忙著準備,公主府得建起來,還有彩禮聘禮,還有各種大婚需要用的東西,雍親王的嫡長子女又是龍鳳胎,多麼重要的事?皇上跟皇后可都盯著在。

  福怡也變得忙碌,兒子閨女大婚畢竟是大事,一定不能出任何差錯,胤禛這些年賺了不少錢,他們府上人口少,孩子也不多,銀子是很富裕,這次兒子閨女一定要辦的風風光光,在福怡忙碌婚禮細節的時候,胤禛又一頭扎在書房,圓圓忙著自己的事,之前從禮部離開,進了兵部,他的能力得到了三伯的認可,得到了禮部官員認可這就夠了,如今在兵部,胤褆因為福晉的事,一直對胤禛感恩,加上這些年胤禛為國為民做下的好事,胤褆對圓圓可謂是好得很,想學什麼都盡心盡力的教。

  圓圓被福怡教的很懂禮貌,大伯對自己如此好,也是因為阿瑪的原因,自己可不能不懂禮數,認真學習不恥下問,對胤褆以及那些老將們都很尊敬,贏得了兵部所有人官員的心,望著武功如此出色又如謙謙君子般的圓圓,胤褆內心有些惆悵了,“唉,都是養兒子,差距怎麼那麼大呢?”胤褆忍不住嘀咕。

  其他副將看了直親王一眼,在想想自家的熊孩子,誰說不是呢?

  兵部待了一段時間以後,圓圓就去了工部,在圓圓尋找自己的路時,胤禛也在滿頭苦幹,時間一點點過去,隨著弘晴他們的入朝,朝堂更為熱鬧,而一直有想法的太子,這天下朝主動去找康熙談了什麼,讓康熙很是意外也有些生氣更是感動,“保成這些話以後都不要說了,朕就當沒聽見。”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是經過深思熟慮,這是兒臣心之所向,並不是一時頭腦發熱,這也是最好的結果,皇阿瑪難道不相信四弟嗎?”胤礽很堅定。

  “朕相信小四同樣也相信你,你說的不錯,大清在小四的帶領之下變得異常強大,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這麼做,對小四而言有些殘忍?這對他來說是枷鎖。”康熙嘆氣道。

  “回皇阿瑪的話,兒臣斗膽了,皇阿瑪冊封皇后何嘗不是給四弟上了枷鎖?更何況兒臣這麼做是真的為大清考慮,還望皇阿瑪成全。”胤礽再次請求。

  “保成不是朕不答應你,而是小四不會答應你,小四也是你看著長大的,他什麼個性你難道還不清楚?朕答應你容易,讓他答應朕卻難如登天,如果朕真的同意你自請退出太子之位,那么小四不會高興,反而會躲得遠遠地。”康熙沒想到兒子是來求自己這件事,更沒想到保成有如此魄力,如此寬廣的胸襟,他真是自嘆不如,不愧是他一手養大的兒子,真是太讓他驕傲了。

  太子眼神晦暗不明,並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跪安退下了,康熙豈會不知兒子根本不死心?算了,過幾天在勸勸他,康熙對於現在的樣子很滿意,可不想觸動胤禛哪根神經,可惜他千算萬算,沒算到兒子是重生而來,那決心那毅力那膽色真不是尋常人可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