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彭大勇笑笑,反而不知說什麼好了。
普克又說:「現在我們要做的幾件事,我初步考慮了一下。首先,現在知道江蘭蘭很可能使用了尋呼機,而且有一個細節,可能只是巧合,但也不妨做個考慮。王敏被害當天,是中午時分有人呼她,而趙老師說她看到江蘭蘭收到尋呼那天,也是中午的時間。會不會兇手的作息規律,就是在中午的時候活動比較方便。」
彭大勇問:「王敏的確是在中午被殺的,可江蘭蘭被害卻是在上午呀。」
普克說:「對。所以我們必須將所有情況綜合起來分析。王敏一案的嫌疑對象,在盛夏季節著正規的襯衫和長褲,這其中存在一種可能性,就是此人可能在機關或是公司工作。而在這兩種單位工作的人,一般來說,都是早上去單位,晚上下班後才回家。
如果他是個有家庭的人,則早晚時間對他來說都不方便。當然他也可以在上班時間與被害人聯繫,但從他作案時那種細緻謹慎程度來看,也許他更願意臨時通知對方,使對方在與他見面之前,沒有時間和別人發生接觸,而且中午的時間江蘭蘭也方便一些,這對他來說比較安全。
從鄧輝和趙老師講述的情況來看,鄧輝出差在外,兇手是知道的,可能江蘭蘭遇害之前的那個星期四,鄧輝打電話回家,覺得有些問題的時候,兇手正在江蘭蘭家,那天也是中午。至於江蘭蘭被害那天,估計是在上午,這是一個問題,不過如果兇手安排妥當,抽出一個上午的時間也並非不可行。這一點基本不會影響我們對兇手中午活動規律的推斷。本來這兩起案子的最大疑點就是,摸不清兇手的作案動機。所以,我們無法推測為什麼王敏死在家裡,而江蘭蘭卻死在那麼偏遠的山上。」
彭大勇點頭說:「嗯,雖然這些說法都是假設,不過目前來說,也只有這樣更合理了。那關於尋呼機的事,如果江蘭蘭是最近才用的,別人都不知道號碼,查起來就有點難度了。」
普克說:「這是我們要儘量查出的一件事。明天可以和鄧輝聯繫一下,看看他整理江蘭蘭的遺物時,有沒有什麼新發現。同時也問問他知不知道尋呼機的事,如果能夠查到江蘭蘭的尋呼信息,特別是中午時間的,要是和王敏被害當日打尋呼的地點相近,那就容易縮小兇手工作地點的範圍,對案情偵破會有很大幫助。」
彭大勇點頭同意,又問:「還有其他步驟呢?」
普克說:「另外,我們可以在全市範圍內的媒體上發一條消息,徵集江蘭蘭被害之日目擊者的線索。因為靈山地點很偏,兇手不可能帶著江蘭蘭從市區一直走去,一定會藉助於某種交通工具。有兩種可能,一是兇手自己沒有交通工具,兩人搭乘別人的車輛或長途車來到靈山,兇手作案後再以同樣的方式回去。不過這種可能性相對較小,因為兇手清楚,多一個人看到自己和江蘭蘭在一起,自己就多一份危險。另一種可能是兇手自備交通工具,不過從兇手的謹慎性格來看,他不太可能將車開到江蘭蘭家去接,而很可能會事先約定好某個不引人注意的地點,這樣江蘭蘭就要自己乘車前往。江蘭蘭當天穿了一身新衣服,化過妝,可見赴約時心情頗佳,從鄧輝所述江蘭蘭的日常生活習慣看,她是個比較喜歡享受的女人,所以乘坐計程車的可能性比較大。而江蘭蘭在女性中個子較高,染了頭髮,也比較漂亮,從形象上說,容易給人留下印象。所以我們在等媒體反應的同時,可以重點到計程車公司進行一番調查,如果能找到當日目擊者,說不定會得到一些新的線索。」
彭大勇說:「如果兩個案子真是同一個人幹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作案方式奇奇怪怪,動機又不明確,說不定會是什麼變態連環殺手,抓不住他,就會一直這麼幹下去,還不知道有多少女人要倒霉。看樣子我們得向領導匯報一下情況。」
普克說:「也好。兇手是個非常老練和聰明的人,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真是心理變態,就很難指望他會自動停下手來,除非他達到了他最終的目的。我以前看過國外這一類的案例,非常令人頭痛。在國內倒還比較少見。」
彭大勇說:「嗨,就是國內出現這樣的現象,也不算稀奇了。有心理問題的人只不過還沒嚴重到讓別人看出來的地步,不過誰知哪天就會發作呢。我外甥女上的大學裡,前陣子抓住傳達室一個老頭子,平時看上去絕對本份老實,和女學生講話連眼皮都不抬的,而且又有老伴,又是子孫滿堂,誰知專門在半夜偷女生忘在外面沒收回去的內衣。如果不是這回不小心被抓住,誰會猜到他頭上去。後來查到他藏在傳達室儲藏間一個木箱子裡的內衣,足足有一箱子,一百多件!這不也是心理變態的一種嗎?只不過程度還不算太嚴重罷了。」
普克笑著對彭大勇說:「老彭,沒想到你對人心理學還有研究。不瞞你說,這也是我特別感興趣的一個問題。干我們這一行的,都知道犯罪心理學,其實我覺得人的心理並不是那麼簡單,僅僅用一個犯罪不犯罪的概念就可以劃分開。一個人從幼兒時期開始,就應當存在心理問題,而且很可能對他的一生都會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這是非常複雜的問題,而且這方面的研究應該是永無止境的,因為社會永遠在發展變化,現在研究出的課題,很可能過幾年就完全不適用了。嗨,這個話題一說就停不下來了,等什麼時候有空兒,我們倆好好討論討論。」
彭大勇笑著說:「老實說,跟你談深了,就覺得自己肚子裡的墨水太少。小普,我又想扯到你的私事了,最近我發現局裡有兩個單身女警,動不動就往我們那兒跑,又沒什麼事兒,只是閒扯。我想總不會是對我這個人感興趣吧?」
普克笑起來。「那可說不定,聽說現在女人都喜歡粗獷、有男人味的男人,最好是再壞一點,就更刺激。像我這種被劃為白面小生之類的,早就過時了。」
彭大勇笑著說:「別跟我打岔,我就不信你心裡一點沒數。人家都跟我悄悄打聽,問你們那個普克多大年紀?有沒有談女朋友?為什麼不談?前面兩個問題倒好回答,問你為什麼不談戀愛,我怎麼說,總不能說你心理有問題,不喜歡女人吧?」
普克笑著說:「你要覺得這麼說能一勞永逸,我也沒意見,我是覺得女人太麻煩,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應付。」
普克說完,心裡馬上閃出米朵的影子。他問自己,米朵是不是個讓人感到麻煩的女人呢?不,米朵當然不是。他忽然意識到,從上次在一起吃飯到現在,又是很多天沒見米朵的面了。她還好嗎?
普克說:「又想起一件事。江蘭蘭出事前有一件比較反常的事,就是和鄧輝及趙老師都再次提到調動。看情形是在教委找了一個關係,這件事的時間和案情聯繫很緊,說不定兩者之間會有什麼關係。我們最好能想法找到江蘭蘭在教委的那個熟人。」
兩人商定好下面的步驟,夜已經很深了。他們穿過沉睡的城市街道,各自疲倦地回家去。第八章 1
九月底,米朵生了一場病。
整整一個星期,米朵獨自躺在臥室的床上,時睡時醒,處於一種昏昏沉沉的狀態。開始兩天,發著高燒,米朵吃了幾次撲熱息痛,燒降了下來,只是頭很暈,渾身上下都痛。白天她似乎總是不能完全清醒,感覺自己的身軀漂浮在一個模糊的夢裡。而到了夜裡,卻又眼睜睜看著窗外的夜空,難以入眠。
這次回來以後,米朵為自己買了一串玻璃風鈴,掛在臥室的窗口。窗子總是開著,有風的時候,風鈴便發出細碎的輕響,聲音讓人覺得有幾分淡淡的惆悵。米朵一直喜歡簡潔的生活,以前,她是不太會買這些女性化的裝飾品的。她幾乎從不化妝,穿衣服不講究品牌,除了買必需品之外,只有在心情極度不好的時候,才會獨自一人去逛商店。米朵的業餘生活就是書和音樂,那麼簡單,不像個年輕的現代職業女性。
從生病的第一天起,那個糾纏她多年的夢境就開始再次重複。依然是從普通的生活畫面開始,漸漸剩下她一個人,茫然無措地走入那棟快要坍塌的老樓。被踩出凹痕的樓梯,充滿神秘地向上延伸,似乎有人在樓上呼喚她,或是她想去找一個什麼人,可是樓梯上了一級又一級,仿佛永遠也沒有盡頭,呼嘯的風聲在樓里橫衝直撞,令米朵感到被遺棄在無邊的荒原,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的存在,心裡充滿的是無窮無盡的悲哀。
米朵躺在床上時,昏昏沉沉地想了很多事。
最先從普克開始想起。生病之前有一段時間裡,米朵對普克的牽掛時而隱約時而強烈,但一直放在心裡。這是在與章子群分手之後從未有過的感覺,甚至和她與章子群在一起時的感覺也不相同。正是因為如此,米朵無法明確這是不是一種對普克的戀愛,因為她其實並沒有過真正的戀愛經驗。不過米朵知道,這種感覺很特殊,第一次讓她覺得,接近一個人會讓她感到踏實、安全以及渴望。和普克的談話,有時會牽扯到一些沉重的記憶,那是米朵從來都迴避思考的問題。然而普克身上散發出的那種沉靜氣質,他在傾聽米朵訴說時專注的眼神,以及含著淡淡鼓勵的微笑,都在不知不覺中帶給米朵一種勇氣,使得米朵開始有力量去碰觸某些記憶。
一直到米朵生病之前,即使普克與她的接觸並不頻繁,也並不會令米朵產生被忽視的感覺,她知道普克沉浸到工作中時,會忘記身邊的許多東西,而她也有點相信,普克心裡對她存在一種親密感。也許生病令人變得虛弱,除了身體方面,也包括內心。米朵從病中的第一天起,就強烈渴望接到普克的電話,也同樣強烈地渴望打一個電話給普克,聽到他的聲音。
然而很多天過去,普克的電話一直沒有來,米朵也沒有打打。米朵內心的渴望漸漸褪去,對自己曾體會過的感覺一天天加重懷疑與否定。她並不是對普克產生了失望,她很清楚普克沒有義務負擔她的感覺。米朵只是又回到以前那種內心狀態,她很熟悉的各種感覺,在她的身體陷入虛弱的時候,紛紛蜂擁而來。焦慮、不安、對自身及他人的不信任,甚至對生命存在的懷疑。
米朵也想到了章子群。章子群是米朵所上醫學院裡的講師,沒有教過米朵的課,但米朵常常在圖書館和學校的食堂碰到他。章子群看上去有幾分儒雅,眼神很溫和。這種溫和帶給米朵一種親切感和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也許因為遇見的次數多了,兩人見面時,便會淡淡地笑一下。在學院的時候,米朵一直沒有和章子群有過直接接觸,直到米朵畢業分配到省人民醫院,有一次回學院辦一個證明,在大門口碰到章子群時,他們之間才有了第一次對話,談了談米朵剛剛開始的工作和感受,又隨便聊了聊學院裡一些變化,兩人就分頭走了。
普克又說:「現在我們要做的幾件事,我初步考慮了一下。首先,現在知道江蘭蘭很可能使用了尋呼機,而且有一個細節,可能只是巧合,但也不妨做個考慮。王敏被害當天,是中午時分有人呼她,而趙老師說她看到江蘭蘭收到尋呼那天,也是中午的時間。會不會兇手的作息規律,就是在中午的時候活動比較方便。」
彭大勇問:「王敏的確是在中午被殺的,可江蘭蘭被害卻是在上午呀。」
普克說:「對。所以我們必須將所有情況綜合起來分析。王敏一案的嫌疑對象,在盛夏季節著正規的襯衫和長褲,這其中存在一種可能性,就是此人可能在機關或是公司工作。而在這兩種單位工作的人,一般來說,都是早上去單位,晚上下班後才回家。
如果他是個有家庭的人,則早晚時間對他來說都不方便。當然他也可以在上班時間與被害人聯繫,但從他作案時那種細緻謹慎程度來看,也許他更願意臨時通知對方,使對方在與他見面之前,沒有時間和別人發生接觸,而且中午的時間江蘭蘭也方便一些,這對他來說比較安全。
從鄧輝和趙老師講述的情況來看,鄧輝出差在外,兇手是知道的,可能江蘭蘭遇害之前的那個星期四,鄧輝打電話回家,覺得有些問題的時候,兇手正在江蘭蘭家,那天也是中午。至於江蘭蘭被害那天,估計是在上午,這是一個問題,不過如果兇手安排妥當,抽出一個上午的時間也並非不可行。這一點基本不會影響我們對兇手中午活動規律的推斷。本來這兩起案子的最大疑點就是,摸不清兇手的作案動機。所以,我們無法推測為什麼王敏死在家裡,而江蘭蘭卻死在那麼偏遠的山上。」
彭大勇點頭說:「嗯,雖然這些說法都是假設,不過目前來說,也只有這樣更合理了。那關於尋呼機的事,如果江蘭蘭是最近才用的,別人都不知道號碼,查起來就有點難度了。」
普克說:「這是我們要儘量查出的一件事。明天可以和鄧輝聯繫一下,看看他整理江蘭蘭的遺物時,有沒有什麼新發現。同時也問問他知不知道尋呼機的事,如果能夠查到江蘭蘭的尋呼信息,特別是中午時間的,要是和王敏被害當日打尋呼的地點相近,那就容易縮小兇手工作地點的範圍,對案情偵破會有很大幫助。」
彭大勇點頭同意,又問:「還有其他步驟呢?」
普克說:「另外,我們可以在全市範圍內的媒體上發一條消息,徵集江蘭蘭被害之日目擊者的線索。因為靈山地點很偏,兇手不可能帶著江蘭蘭從市區一直走去,一定會藉助於某種交通工具。有兩種可能,一是兇手自己沒有交通工具,兩人搭乘別人的車輛或長途車來到靈山,兇手作案後再以同樣的方式回去。不過這種可能性相對較小,因為兇手清楚,多一個人看到自己和江蘭蘭在一起,自己就多一份危險。另一種可能是兇手自備交通工具,不過從兇手的謹慎性格來看,他不太可能將車開到江蘭蘭家去接,而很可能會事先約定好某個不引人注意的地點,這樣江蘭蘭就要自己乘車前往。江蘭蘭當天穿了一身新衣服,化過妝,可見赴約時心情頗佳,從鄧輝所述江蘭蘭的日常生活習慣看,她是個比較喜歡享受的女人,所以乘坐計程車的可能性比較大。而江蘭蘭在女性中個子較高,染了頭髮,也比較漂亮,從形象上說,容易給人留下印象。所以我們在等媒體反應的同時,可以重點到計程車公司進行一番調查,如果能找到當日目擊者,說不定會得到一些新的線索。」
彭大勇說:「如果兩個案子真是同一個人幹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作案方式奇奇怪怪,動機又不明確,說不定會是什麼變態連環殺手,抓不住他,就會一直這麼幹下去,還不知道有多少女人要倒霉。看樣子我們得向領導匯報一下情況。」
普克說:「也好。兇手是個非常老練和聰明的人,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真是心理變態,就很難指望他會自動停下手來,除非他達到了他最終的目的。我以前看過國外這一類的案例,非常令人頭痛。在國內倒還比較少見。」
彭大勇說:「嗨,就是國內出現這樣的現象,也不算稀奇了。有心理問題的人只不過還沒嚴重到讓別人看出來的地步,不過誰知哪天就會發作呢。我外甥女上的大學裡,前陣子抓住傳達室一個老頭子,平時看上去絕對本份老實,和女學生講話連眼皮都不抬的,而且又有老伴,又是子孫滿堂,誰知專門在半夜偷女生忘在外面沒收回去的內衣。如果不是這回不小心被抓住,誰會猜到他頭上去。後來查到他藏在傳達室儲藏間一個木箱子裡的內衣,足足有一箱子,一百多件!這不也是心理變態的一種嗎?只不過程度還不算太嚴重罷了。」
普克笑著對彭大勇說:「老彭,沒想到你對人心理學還有研究。不瞞你說,這也是我特別感興趣的一個問題。干我們這一行的,都知道犯罪心理學,其實我覺得人的心理並不是那麼簡單,僅僅用一個犯罪不犯罪的概念就可以劃分開。一個人從幼兒時期開始,就應當存在心理問題,而且很可能對他的一生都會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這是非常複雜的問題,而且這方面的研究應該是永無止境的,因為社會永遠在發展變化,現在研究出的課題,很可能過幾年就完全不適用了。嗨,這個話題一說就停不下來了,等什麼時候有空兒,我們倆好好討論討論。」
彭大勇笑著說:「老實說,跟你談深了,就覺得自己肚子裡的墨水太少。小普,我又想扯到你的私事了,最近我發現局裡有兩個單身女警,動不動就往我們那兒跑,又沒什麼事兒,只是閒扯。我想總不會是對我這個人感興趣吧?」
普克笑起來。「那可說不定,聽說現在女人都喜歡粗獷、有男人味的男人,最好是再壞一點,就更刺激。像我這種被劃為白面小生之類的,早就過時了。」
彭大勇笑著說:「別跟我打岔,我就不信你心裡一點沒數。人家都跟我悄悄打聽,問你們那個普克多大年紀?有沒有談女朋友?為什麼不談?前面兩個問題倒好回答,問你為什麼不談戀愛,我怎麼說,總不能說你心理有問題,不喜歡女人吧?」
普克笑著說:「你要覺得這麼說能一勞永逸,我也沒意見,我是覺得女人太麻煩,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應付。」
普克說完,心裡馬上閃出米朵的影子。他問自己,米朵是不是個讓人感到麻煩的女人呢?不,米朵當然不是。他忽然意識到,從上次在一起吃飯到現在,又是很多天沒見米朵的面了。她還好嗎?
普克說:「又想起一件事。江蘭蘭出事前有一件比較反常的事,就是和鄧輝及趙老師都再次提到調動。看情形是在教委找了一個關係,這件事的時間和案情聯繫很緊,說不定兩者之間會有什麼關係。我們最好能想法找到江蘭蘭在教委的那個熟人。」
兩人商定好下面的步驟,夜已經很深了。他們穿過沉睡的城市街道,各自疲倦地回家去。第八章 1
九月底,米朵生了一場病。
整整一個星期,米朵獨自躺在臥室的床上,時睡時醒,處於一種昏昏沉沉的狀態。開始兩天,發著高燒,米朵吃了幾次撲熱息痛,燒降了下來,只是頭很暈,渾身上下都痛。白天她似乎總是不能完全清醒,感覺自己的身軀漂浮在一個模糊的夢裡。而到了夜裡,卻又眼睜睜看著窗外的夜空,難以入眠。
這次回來以後,米朵為自己買了一串玻璃風鈴,掛在臥室的窗口。窗子總是開著,有風的時候,風鈴便發出細碎的輕響,聲音讓人覺得有幾分淡淡的惆悵。米朵一直喜歡簡潔的生活,以前,她是不太會買這些女性化的裝飾品的。她幾乎從不化妝,穿衣服不講究品牌,除了買必需品之外,只有在心情極度不好的時候,才會獨自一人去逛商店。米朵的業餘生活就是書和音樂,那麼簡單,不像個年輕的現代職業女性。
從生病的第一天起,那個糾纏她多年的夢境就開始再次重複。依然是從普通的生活畫面開始,漸漸剩下她一個人,茫然無措地走入那棟快要坍塌的老樓。被踩出凹痕的樓梯,充滿神秘地向上延伸,似乎有人在樓上呼喚她,或是她想去找一個什麼人,可是樓梯上了一級又一級,仿佛永遠也沒有盡頭,呼嘯的風聲在樓里橫衝直撞,令米朵感到被遺棄在無邊的荒原,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的存在,心裡充滿的是無窮無盡的悲哀。
米朵躺在床上時,昏昏沉沉地想了很多事。
最先從普克開始想起。生病之前有一段時間裡,米朵對普克的牽掛時而隱約時而強烈,但一直放在心裡。這是在與章子群分手之後從未有過的感覺,甚至和她與章子群在一起時的感覺也不相同。正是因為如此,米朵無法明確這是不是一種對普克的戀愛,因為她其實並沒有過真正的戀愛經驗。不過米朵知道,這種感覺很特殊,第一次讓她覺得,接近一個人會讓她感到踏實、安全以及渴望。和普克的談話,有時會牽扯到一些沉重的記憶,那是米朵從來都迴避思考的問題。然而普克身上散發出的那種沉靜氣質,他在傾聽米朵訴說時專注的眼神,以及含著淡淡鼓勵的微笑,都在不知不覺中帶給米朵一種勇氣,使得米朵開始有力量去碰觸某些記憶。
一直到米朵生病之前,即使普克與她的接觸並不頻繁,也並不會令米朵產生被忽視的感覺,她知道普克沉浸到工作中時,會忘記身邊的許多東西,而她也有點相信,普克心裡對她存在一種親密感。也許生病令人變得虛弱,除了身體方面,也包括內心。米朵從病中的第一天起,就強烈渴望接到普克的電話,也同樣強烈地渴望打一個電話給普克,聽到他的聲音。
然而很多天過去,普克的電話一直沒有來,米朵也沒有打打。米朵內心的渴望漸漸褪去,對自己曾體會過的感覺一天天加重懷疑與否定。她並不是對普克產生了失望,她很清楚普克沒有義務負擔她的感覺。米朵只是又回到以前那種內心狀態,她很熟悉的各種感覺,在她的身體陷入虛弱的時候,紛紛蜂擁而來。焦慮、不安、對自身及他人的不信任,甚至對生命存在的懷疑。
米朵也想到了章子群。章子群是米朵所上醫學院裡的講師,沒有教過米朵的課,但米朵常常在圖書館和學校的食堂碰到他。章子群看上去有幾分儒雅,眼神很溫和。這種溫和帶給米朵一種親切感和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也許因為遇見的次數多了,兩人見面時,便會淡淡地笑一下。在學院的時候,米朵一直沒有和章子群有過直接接觸,直到米朵畢業分配到省人民醫院,有一次回學院辦一個證明,在大門口碰到章子群時,他們之間才有了第一次對話,談了談米朵剛剛開始的工作和感受,又隨便聊了聊學院裡一些變化,兩人就分頭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