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身穿的衣物非常平凡,不像是企業家。短袖運動衫加上卡其色長褲,沒綁腰帶,雙腳沒穿襪子套上男用涼鞋。除了左手戴著看似高價的手錶,身上沒有貴金屬飾品。

  穿著便服套上涼鞋稍微外出一趟,就這麼離開人世——遇害者的穿著完全令人如此認為。

  「登山刀刺殺腹部嗎……」砂川警部輕聲說著,徵詢身旁法醫的見解。「醫生,可以認定這就是死因吧?」

  「嗯,如你所見。」

  發線大幅後退的資深法醫,以手帕擦拭額頭汗水如此回應。他拿的手帕很小,額頭則是過於寬廣,令人想建議他改帶毛巾在身上。

  「死因是腹部刀傷大量失血。即使不是立刻致命,也是遇刺沒多久就喪生。」

  「大量出血是吧,那麼兇手身上也可能沾到血。」

  「嗯,應該有可能。從傷口判斷,兇手以刀子刺殺腹部之後,進一步掏挖傷口,應該會噴出相當的血量。」

  即使如此,兇手也可能預先防範自己沾到血。何況案發已經一晚,兇手不太可能穿著沾血衣服到處閒晃。

  「有其他外傷嗎?」

  「沒有。」

  「屍體有搬動過的跡象嗎?」

  「也沒有。」

  「那麼,可以認定這裡就是行兇地點吧?」

  「是的,我覺得可以這麼認定。」

  「推測死亡時間是?」

  「這個嘛,就定為晚間十一點到凌晨一點吧。」

  法醫含糊的見解,使得砂川警部露出不滿表情。

  「時間範圍有兩個小時?唔~醫生,不能稍微縮小範圍嗎?至少可以再縮小到一小時左右嗎?」

  「不可能。」

  「醫生,這部分幫個忙吧,再少一點,我會很感謝的。」

  「你想對推測死亡時間討價還價?」無奈的法醫反而賭氣斷言。「推測死亡時間是昨晚十一點到凌晨一點。不能再少一圓……更正,一分鐘。何況現在是盛夏,屍體在這個季節容易變質,何況又是在溫室,在這種特殊環境,很難正確推測遇害者死後經過的時間,無論如何都只能粗估,有兩小時的幅度也無可奈何。刑警先生也不希望依照錯誤的推測死亡時間辦案,導致最後抓不到真兇吧?」

  法醫說完將沾滿汗水的手帕用力擰,手帕不斷滴下水珠,在地面染上水漬。

  5

  屍體放上擔架送上救護車。命案主角之一退場,使得溫室里終於變得冷清,唯一顯眼的特徵就是空曠。

  「真是有夠熱,我開始頭暈了。但我們必須充分觀察這裡。一般來說,兇手不會挑選這種奇怪的空間當成行兇地點,這麼做肯定有意義,否則同一間溫室不可能發生兩件命案。」

  「看起來確實暗藏玄機。」

  志木和砂川警部重新從內部觀察這間成為殺人舞台的溫室。

  這間溫室是魚板型,也可以形容為半圓的隧道形。砂川警部以腳步寬度測量,這個細長的魚板溫室長度約二十公尺、寬度約四公尺,所以占地面積約八十平方公尺。

  但是這個數字太難懂了。如此心想的志木,試著在腦中換算成坪數。一坪約三點三平方公尺,八十平方公尺大約二十四坪,這樣還是很難懂。接著以一坪兩張榻榻米換算,得出面積約四十八張榻榻米。四十八張楊榻米大的大廳還是不太能想像,因此志木再以自己居住的六張榻榻米大套房換算,得到的結果是八間套房大,感覺寬敞得出乎意料。

  至於天花板的高度……這是魚板型溫室,所以這裡所說的天花板應該叫作頂端,總之從最高點計算,高度約兩公尺。既然寬四公尺、高兩公尺,代表這間以塑膠布製成的隧道,如同半徑兩公尺的半圓長柱,因此頭上空間還算寬裕,不會影響到正常人的行動,雖然不會影響,卻也不算寬敞。

  實際上,這間溫室和常見的尺寸相比,肯定是比較小型的溫室。前往近郊農地,就看得見大上一兩輪的大溫室並排在田裡,眼前的溫室明顯和這種溫室不同。真要說的話,或許是適合有錢人當成家庭菜園的尺寸。

  那麼,整體構造或許意外脆弱?抱持這個疑問的志木熱中調查骨架,發現構造堅固得出乎意料。

  支撐溫室的骨架是鐵管。描繪巨大弧度的鐵管乍看柔軟,實際上堅固到無論推擠,或敲打都動也不動,而且志木確認這些骨架穩穩埋入地面固定。

  沿著骨架覆蓋整間溫室的是半透明塑膠布。塑膠布材質強韌卻不太透光,從裡面看向戶外景色,只像是隔著毛玻璃般模糊不清,反過來當然也是如此,從外面無法清楚看到室內的樣子。

  順帶一提,塑膠布沒有裂fèng。也就是說,要進出溫室只能走正規出入口。

  出人口位於魚板的兩端。如同魚板兩端沒有名字,溫室兩端應該也沒有名字,但是這樣不太方便,為求便於行事,刑警們將面對豪德寺家的門稱為入口,將另一邊面對道路的門稱為出口。入口與出口只有方向不同,構造則是完全一樣,是高一六〇公分、寬八十公分,往左開的簡易拉門。不用強調,拉門本身的構造,當然也是鐵框加上半透明塑膠布。

  像這樣慢慢審視,志木逐漸明白兇手為何挑選這種特別的地方行兇。半透明塑膠布籠罩的這個空間,和道路只隔了一道鐵網圍欄,但是只要進入溫室,就幾乎不會引人注目。而且這裡即使是豪德寺家境內,卻是遠離主屋的農田一角,不用擔心聲音或氣息被他人發現。

  只要不在意出汗問題,這裡出乎意料是兇手的理想犯案地點。

  另一方面,砂川警部注意的似乎是地面,他反覆以鞋尖戳著褐色地表,但最後像是放棄般說出感想。

  「看來這裡好幾年沒人翻土,地面很硬。這麼一來,兇手就不用過度在意腳印的問題。」

  實際上,現場沒發現顯眼的腳印,代表兇手也看透這一點而選擇此處犯案。

  砂川警部頗為失望,將觀察結果做個總整理。

  「除了招財貓以及兩次命案,這間溫室是極為平凡的溫室。」

  6

  兩名刑警觀察現場之後,走出溫室逃離悶熱環境,再度縮在出口處巨大招財貓的影子裡。仔細一看,鐵絲圍欄外側看熱鬧的人比剛才還多。由於圍欄高度超越一般人的身高,他們就志木看來如同籠子裡的動物,群眾肯定也是如此看待他們兩人。

  志木詢問砂川警部接下來的辦案方針。

  「接下來怎麼辦?先偵訊相關人員?」

  「嗯,就是這樣。我很想先找當時綁在案發現場的豪德寺真紀問話……不對,在這之前問問那群人吧。」

  砂川警部以下顎示意的「那群人」,是貼在圍欄邊觀察狀況的看熱鬧群眾。

  「警部,要找他們問什麼?」

  「當然是問招財貓的事。你不想知道這隻招財貓幾時出現在這裡嗎?」

  「啊,原來如此。」

  志木確實也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畢竟是如此顯眼的擺飾,肯定有人目擊。

  刑警們離開溫室走向圍欄,不過隔著圍欄不方便對話。稍微移動視線一看,旁邊有個鐵網門,門沒上鎖。換句話說,農田與道路之間開放自由通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