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要不要送你一程?李維揚問。
那不客氣了。
在計程車上,她問他:
那個故事還有下文嗎?
哪個故事?
酒保和女孩的故事。
已經有結局了,是另一個結局——他深深嘆了一口氣。
另一個結局?
這是我今次去波士頓的原因。
車子在路上飛馳,李維揚把女孩的故事又說了一遍。
車廂里寂然無聲。
在愛情的世界裡,總有一些近乎荒謬的事情發生。當一個人以為可以還清悔疚,無愧地生活的時候,偏偏已經到了結局。如此不堪的不單是愛情,而是人生。
那筆錢你打算怎麼辦?於曼之問。
他的酒吧這一年來都虧本,我假裝把錢借給他用,以後再想吧!
她不是要你送他一份禮物嗎?
他想了想:他一直想找一台古董點唱機,也許可以送一台給他,不過這種古董現在很難找。
我有一個朋友是在一家西洋古董店工作的,她那裡有一部一九六五年的古董點唱機,還保持得很好。你什麼時候有空,我帶你去看看。
那太好了。
第二天晚上,於曼之領著李維揚來到中環半山一條不起眼的橫街里,那家古董店就在街的盡頭。
於曼之推門進去,小小的一家店,地上堆滿各種各樣的古董。這裡跟外面的世界,倏忽間好像相隔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
梯級上傳來高跟鞋咯咯咯咯的聲音,一個穿著花花裙子的女人走下來,手裡提著一盞十八世紀的西班牙桌燈。
你們來了。女人把桌燈放在櫃檯上,說:這盞燈要拿去修理。
朱瑪雅是我的好朋友。於曼之跟李維揚說。
是啊,我們念大學時是室友。朱瑪雅的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說。
點唱機就在裡面。朱瑪雅領著他們繞過一張十七世紀法國大床,點唱機就在那裡。
這台機器顏色鮮艷,七彩的燈泡閃亮著。大玻璃罩里排著一列黑膠唱片。
是一個英國人賣給我們的,他要回老家。他連唱片也留下來了。朱瑪雅說。
有沒有硬幣?於曼之轉過頭去問李維揚。
李維揚在口袋裡掏出一個硬幣給她。
於曼之把那個硬幣投下去,隨便點了一首歌。玻璃罩里的唱片翻了幾翻,一片哀怨的歌聲從點唱機里飄送出來:
既然沒有辦法,
我們接吻來分離……
愛情並不短暫,
只是有點無奈……
歌聲在這家昏黃的小店裡迴蕩。於曼之望著玻璃罩里的唱片,呆了一會兒。
什麼事?朱瑪雅問。
沒什麼,我聽過這首歌——
這是她聽王央妮哼過的歌,為什麼偏偏又會在這個時候再次聽到?
你有沒有聽過這首歌?她問李維揚。
他笑笑搖了搖頭。
她覺得實在奧妙得無法解釋。
什麼時候可以送去?李維揚問。
星期四好嗎?朱瑪雅說。
好的。這個星期四剛好是酒吧的一周年紀念。你們也來湊湊熱鬧吧!
好的。反正我晚上很空閒。於曼之說。
星期四我不行,你們玩得開心點吧。朱瑪雅說。
【
交換的日記(13-14) 13
星期四的晚上,朱瑪雅正在家裡的廚房做蘋果沙拉和肉醬意粉。門鈴響起來,她在水龍頭下面把手洗乾淨,匆匆跑去開門。
一個男人站在門外,微笑著。
她讓男人進屋裡來。
你要喝點酒還是什麼的?她問。
男人把她摟在懷裡,久久地吻她。
要先去洗個澡嗎?她問。
男人把她抱到床上,解去她衣服上的每一顆扣子。
她用手勾住他的脖子,問他:
今天過得好嗎?
嗯——男人說。
男人用舌頭去舐她的脖子,她哈哈地笑了起來。
如果日子永遠像今天這樣,那該多好?
她十七歲那一年跟馮致行相戀。那時,他比她大五年。她是中學生,他已經是大學生了,在建築繫念最後一年。
那個時候,她常常埋怨他沒時間陪她。她那麼漂亮,常常有大堆男孩子奉承她。她那麼年輕,她不甘心一輩子只有一段愛情。
後來,他們分手了。他去了加拿大留學。
九年後,他們在香港重逢。
他已經是建築師,她從大學藝術系畢業之後,就在古董店裡工作。
她還是單身,他結婚了。
漫長的日子裡,她常常想起他,以為不會再見到他了。他走了,她才知道,他在她記憶里永存。
重遇的那一刻,他又理所當然地回到她的生活里。他們的故事還是不該完的。今天與從前,唯一的分別,是他已經結了婚。
他告訴她,他跟太太的感情並不好。
這是她最想聽到的。
她並不怪他,是她首先放棄他的。
只是,她常常恨自己,當她甘心情願只要一段愛情的時候,他已經是別人的了。
命運既然要把他們分開,何必又讓他們重遇?
有一天,她終於明白了,那是要她後悔。
帶著後悔的愛,總是特別精采的。她再不會讓他走了。
14
於曼之一個人走在路上。她約了李維揚今天晚上在胖天使見面。可是,她的心情糟透了。今天早上上班的時候,上司告訴她,雜誌一直在虧本,所以決定結束。她現在失業了。
來到胖天使,她看見那台光亮的古董點唱機放在櫃檯旁邊,原來放在那裡的一張桌子給移走了。本來狹小的酒吧,現在變得更小了。
李維揚和酒保興致勃勃的在研究那台點唱機。
看到了於曼之,他跟她介紹說:
他是這裡的老闆顧安平。
謝謝你替我找到這台點唱機。而且,一九六五年這個年份實在太好了。顧安平說。
為什麼?於曼之間。
他是在這一年出生的。李維揚說。
原來是這樣。
李維揚帶她到櫃檯那邊坐下來。顧安平拿著一塊揩了油的布努力的在擦那台點唱機,把它抹得光光亮亮。
於曼之覺得整件事很淒涼。這個男人永遠不知道,這台點唱機是他深深愛著的一個女孩償還給他的;而且,她行將離開這個世界了。那一台點唱機是她的悔疚。恆久地留在他身邊。點唱機製造的年份,竟巧合地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年。整件事情本身不是很荒謬嗎?
荒謬得讓人想哭。
幹嗎悶悶不樂?李維揚問她。
我失業了!她嘆了一口氣。
那總比是我失業好!他嘻皮笑臉的說。
她生氣了:你這個人真是自私!
我跟你開玩笑罷了!你現在有什麼打算?
我也不知道——
找工作困難嗎?
現在的經濟環境不是太好。我們這本周刊已經是辦得最好的了,還是做不下去,其他的更不用想。
他在口袋裡掏出一個硬幣,放在她手上,說:
去點一首歌吧!
點歌?她詫異。
明天的事,明天再想吧!
她笑了笑:你說得對。
她走到那台點唱機前面,把手上的硬幣投了進去。點唱機全身的燈泡都亮了起來。她點了那首歌,玻璃罩里的唱片翻了翻,哀怨的歌聲絲絲縷縷的飄起來:
這是人生最好的相逢。
既然沒有辦法,
我們接吻來分離……
她轉過身子去挨著點唱機,朝櫃檯那邊的李維揚笑了笑。
李維揚又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硬幣拋給她,她伸手把硬幣接住了。
她要一直點唱下去。
【
交換的日記(15-16) 15
那天晚上回到家裡,於曼之打了一通電話給謝樂生。她本來想告訴他關於失業的事。
什麼事?我明天要考試呢。現在很忙。謝樂生在電話那一頭說。
她把想說的話又吞回去了。
他知道她失業的話,一定會叫她不如到波士頓去,反正他從來不認為她的工作重要。
樂生,你有夢想的嗎?她問。
我當然有夢想。
我記得,你說過要當一個科學家——
不,現在不是了。我們這一科是很吃香的。有些畢業生專門替一些想要上市的科技公司擔任顧問,賺很多錢呢!他雀躍地說。
他什麼時候已經把夢想改變了,她也不知道。他們曾經熱切地討論過彼此的夢想。他說過要當一個科學家、她說要一直畫畫。彈指之間,這一切已經改變了嗎?兩個人的夢想是否一樣,那並不重要。最重要是他們能夠分享各自追求夢想的那個過程。然而,她現在甚至不知道他的夢想已經改變了。還有什麼是她不知道的?
16
她寫了很多封求職信,一直也沒有回音。別說夢想了,她連工作也找不到,租金也快付不起了。她一直對自己充滿信心,現在有點動搖了。
一天,李維揚打電話來。
找到工作沒有?他問。
沒有。她沮喪的說。
那你一定沒錢吃飯了。
我可以吃麵包。她苦笑。
天天吃麵包也不行。這樣吧,我請你吃飯。
好的。什麼時候?
就今天晚上。
李維揚約了於曼之在一家西班牙餐廳吃飯。
於曼之來到的時候,李維揚已經坐在那裡等她了。他頭髮有點濕,身上穿著一件圓領的棉衣,好像剛剛做完運動,身旁放著一個背包,塞在背包裡面的一隻棒球手套露了一角出來。
她坐下來,要了一杯西班牙酒。
你會打棒球的嗎?她問。
我是大學球隊的。幾個同學現在偶而還會一起打球,大概一個月一次吧!
我在學校里也有打棒球。
是嗎?一點都看不出來。
你是說我看來很斯文嗎?
不。喜歡運動的人,比普通人更有奮鬥心和好勝心。你看你,暫時失業已經垂頭喪氣,太不像話了。
你是打算請我吃飯還是想奚落我?
兩樣都有一點吧!
喔,很高興認識你的殘忍。
謝謝。請隨便點菜。在你還沒找到工作之前,我可以天天請你吃飯。
那不客氣了。
在計程車上,她問他:
那個故事還有下文嗎?
哪個故事?
酒保和女孩的故事。
已經有結局了,是另一個結局——他深深嘆了一口氣。
另一個結局?
這是我今次去波士頓的原因。
車子在路上飛馳,李維揚把女孩的故事又說了一遍。
車廂里寂然無聲。
在愛情的世界裡,總有一些近乎荒謬的事情發生。當一個人以為可以還清悔疚,無愧地生活的時候,偏偏已經到了結局。如此不堪的不單是愛情,而是人生。
那筆錢你打算怎麼辦?於曼之問。
他的酒吧這一年來都虧本,我假裝把錢借給他用,以後再想吧!
她不是要你送他一份禮物嗎?
他想了想:他一直想找一台古董點唱機,也許可以送一台給他,不過這種古董現在很難找。
我有一個朋友是在一家西洋古董店工作的,她那裡有一部一九六五年的古董點唱機,還保持得很好。你什麼時候有空,我帶你去看看。
那太好了。
第二天晚上,於曼之領著李維揚來到中環半山一條不起眼的橫街里,那家古董店就在街的盡頭。
於曼之推門進去,小小的一家店,地上堆滿各種各樣的古董。這裡跟外面的世界,倏忽間好像相隔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
梯級上傳來高跟鞋咯咯咯咯的聲音,一個穿著花花裙子的女人走下來,手裡提著一盞十八世紀的西班牙桌燈。
你們來了。女人把桌燈放在櫃檯上,說:這盞燈要拿去修理。
朱瑪雅是我的好朋友。於曼之跟李維揚說。
是啊,我們念大學時是室友。朱瑪雅的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說。
點唱機就在裡面。朱瑪雅領著他們繞過一張十七世紀法國大床,點唱機就在那裡。
這台機器顏色鮮艷,七彩的燈泡閃亮著。大玻璃罩里排著一列黑膠唱片。
是一個英國人賣給我們的,他要回老家。他連唱片也留下來了。朱瑪雅說。
有沒有硬幣?於曼之轉過頭去問李維揚。
李維揚在口袋裡掏出一個硬幣給她。
於曼之把那個硬幣投下去,隨便點了一首歌。玻璃罩里的唱片翻了幾翻,一片哀怨的歌聲從點唱機里飄送出來:
既然沒有辦法,
我們接吻來分離……
愛情並不短暫,
只是有點無奈……
歌聲在這家昏黃的小店裡迴蕩。於曼之望著玻璃罩里的唱片,呆了一會兒。
什麼事?朱瑪雅問。
沒什麼,我聽過這首歌——
這是她聽王央妮哼過的歌,為什麼偏偏又會在這個時候再次聽到?
你有沒有聽過這首歌?她問李維揚。
他笑笑搖了搖頭。
她覺得實在奧妙得無法解釋。
什麼時候可以送去?李維揚問。
星期四好嗎?朱瑪雅說。
好的。這個星期四剛好是酒吧的一周年紀念。你們也來湊湊熱鬧吧!
好的。反正我晚上很空閒。於曼之說。
星期四我不行,你們玩得開心點吧。朱瑪雅說。
【
交換的日記(13-14) 13
星期四的晚上,朱瑪雅正在家裡的廚房做蘋果沙拉和肉醬意粉。門鈴響起來,她在水龍頭下面把手洗乾淨,匆匆跑去開門。
一個男人站在門外,微笑著。
她讓男人進屋裡來。
你要喝點酒還是什麼的?她問。
男人把她摟在懷裡,久久地吻她。
要先去洗個澡嗎?她問。
男人把她抱到床上,解去她衣服上的每一顆扣子。
她用手勾住他的脖子,問他:
今天過得好嗎?
嗯——男人說。
男人用舌頭去舐她的脖子,她哈哈地笑了起來。
如果日子永遠像今天這樣,那該多好?
她十七歲那一年跟馮致行相戀。那時,他比她大五年。她是中學生,他已經是大學生了,在建築繫念最後一年。
那個時候,她常常埋怨他沒時間陪她。她那麼漂亮,常常有大堆男孩子奉承她。她那麼年輕,她不甘心一輩子只有一段愛情。
後來,他們分手了。他去了加拿大留學。
九年後,他們在香港重逢。
他已經是建築師,她從大學藝術系畢業之後,就在古董店裡工作。
她還是單身,他結婚了。
漫長的日子裡,她常常想起他,以為不會再見到他了。他走了,她才知道,他在她記憶里永存。
重遇的那一刻,他又理所當然地回到她的生活里。他們的故事還是不該完的。今天與從前,唯一的分別,是他已經結了婚。
他告訴她,他跟太太的感情並不好。
這是她最想聽到的。
她並不怪他,是她首先放棄他的。
只是,她常常恨自己,當她甘心情願只要一段愛情的時候,他已經是別人的了。
命運既然要把他們分開,何必又讓他們重遇?
有一天,她終於明白了,那是要她後悔。
帶著後悔的愛,總是特別精采的。她再不會讓他走了。
14
於曼之一個人走在路上。她約了李維揚今天晚上在胖天使見面。可是,她的心情糟透了。今天早上上班的時候,上司告訴她,雜誌一直在虧本,所以決定結束。她現在失業了。
來到胖天使,她看見那台光亮的古董點唱機放在櫃檯旁邊,原來放在那裡的一張桌子給移走了。本來狹小的酒吧,現在變得更小了。
李維揚和酒保興致勃勃的在研究那台點唱機。
看到了於曼之,他跟她介紹說:
他是這裡的老闆顧安平。
謝謝你替我找到這台點唱機。而且,一九六五年這個年份實在太好了。顧安平說。
為什麼?於曼之間。
他是在這一年出生的。李維揚說。
原來是這樣。
李維揚帶她到櫃檯那邊坐下來。顧安平拿著一塊揩了油的布努力的在擦那台點唱機,把它抹得光光亮亮。
於曼之覺得整件事很淒涼。這個男人永遠不知道,這台點唱機是他深深愛著的一個女孩償還給他的;而且,她行將離開這個世界了。那一台點唱機是她的悔疚。恆久地留在他身邊。點唱機製造的年份,竟巧合地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年。整件事情本身不是很荒謬嗎?
荒謬得讓人想哭。
幹嗎悶悶不樂?李維揚問她。
我失業了!她嘆了一口氣。
那總比是我失業好!他嘻皮笑臉的說。
她生氣了:你這個人真是自私!
我跟你開玩笑罷了!你現在有什麼打算?
我也不知道——
找工作困難嗎?
現在的經濟環境不是太好。我們這本周刊已經是辦得最好的了,還是做不下去,其他的更不用想。
他在口袋裡掏出一個硬幣,放在她手上,說:
去點一首歌吧!
點歌?她詫異。
明天的事,明天再想吧!
她笑了笑:你說得對。
她走到那台點唱機前面,把手上的硬幣投了進去。點唱機全身的燈泡都亮了起來。她點了那首歌,玻璃罩里的唱片翻了翻,哀怨的歌聲絲絲縷縷的飄起來:
這是人生最好的相逢。
既然沒有辦法,
我們接吻來分離……
她轉過身子去挨著點唱機,朝櫃檯那邊的李維揚笑了笑。
李維揚又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硬幣拋給她,她伸手把硬幣接住了。
她要一直點唱下去。
【
交換的日記(15-16) 15
那天晚上回到家裡,於曼之打了一通電話給謝樂生。她本來想告訴他關於失業的事。
什麼事?我明天要考試呢。現在很忙。謝樂生在電話那一頭說。
她把想說的話又吞回去了。
他知道她失業的話,一定會叫她不如到波士頓去,反正他從來不認為她的工作重要。
樂生,你有夢想的嗎?她問。
我當然有夢想。
我記得,你說過要當一個科學家——
不,現在不是了。我們這一科是很吃香的。有些畢業生專門替一些想要上市的科技公司擔任顧問,賺很多錢呢!他雀躍地說。
他什麼時候已經把夢想改變了,她也不知道。他們曾經熱切地討論過彼此的夢想。他說過要當一個科學家、她說要一直畫畫。彈指之間,這一切已經改變了嗎?兩個人的夢想是否一樣,那並不重要。最重要是他們能夠分享各自追求夢想的那個過程。然而,她現在甚至不知道他的夢想已經改變了。還有什麼是她不知道的?
16
她寫了很多封求職信,一直也沒有回音。別說夢想了,她連工作也找不到,租金也快付不起了。她一直對自己充滿信心,現在有點動搖了。
一天,李維揚打電話來。
找到工作沒有?他問。
沒有。她沮喪的說。
那你一定沒錢吃飯了。
我可以吃麵包。她苦笑。
天天吃麵包也不行。這樣吧,我請你吃飯。
好的。什麼時候?
就今天晚上。
李維揚約了於曼之在一家西班牙餐廳吃飯。
於曼之來到的時候,李維揚已經坐在那裡等她了。他頭髮有點濕,身上穿著一件圓領的棉衣,好像剛剛做完運動,身旁放著一個背包,塞在背包裡面的一隻棒球手套露了一角出來。
她坐下來,要了一杯西班牙酒。
你會打棒球的嗎?她問。
我是大學球隊的。幾個同學現在偶而還會一起打球,大概一個月一次吧!
我在學校里也有打棒球。
是嗎?一點都看不出來。
你是說我看來很斯文嗎?
不。喜歡運動的人,比普通人更有奮鬥心和好勝心。你看你,暫時失業已經垂頭喪氣,太不像話了。
你是打算請我吃飯還是想奚落我?
兩樣都有一點吧!
喔,很高興認識你的殘忍。
謝謝。請隨便點菜。在你還沒找到工作之前,我可以天天請你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