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語玲說:「我知道,你最近在勤練法文。」
「我聽過你的節目,很精采。」
「小姿你可能是我唯一朋友。」
「放心,成功之後,人人都是你的朋友,到母校來巡一巡,上至校長,下至校役,都會記得名人逸事。」
語玲笑得彎腰。
畢業後她正式成為電台一分子,與女同事合租一間小小公寓,帶幾件隨身衣服便搬出去。
那一晚她做了一個夢,夢見她躺在陰溝里,一頭瘡,餓得奄奄一息,大哥眼睛看著別處,冷冷說:、誰叫你不去教書」。
以後,在不如意的時候,她老是做這個夢。
她的節目十分受歡迎,每次開口,語玲總是說:「小姿你好,以下這首歌奉獻給你--」聽眾都問:小姿是誰?
連監製王先生都問:小姿是什麽人?
已經很久沒有小姿消息。
有姐姐照顧,一定無恙,並且學業進步。
語玲在節目中說:「有些人路鋪好了等他們走,有些人需披荊斬棘,吃盡苦頭還被旁觀者諷刺不自量力。」感觸良多。
就是這一點感觸吸引了有同樣際遇的聽眾吧,世上畢竟平凡的人多。
一日下班,王先生過來問語玲:「有無興趣為一首曲了填詞?」
語玲很訝異,「那是很專門的學問。」
「要填得好那當然,來,我教你竅門。」
語玲不相信世上有那麽慷慨的人,她本來沒有多大的興趣,可是師傅那樣熱情,她不便掃興,便坐在錄音機旁聆聽指教。
她並沒有一點即明,像平常人一樣,學了一個下午,又把音樂帶回家中,聽完又聽,直到做夢時腦袋裡都是那首樂曲之際,忽然開了竅。
清晨,語玲起來,在紙上刷刷刷寫了幾句,可是覺不合音韻,又再改過,不覺上班時間已屆,忽忽趕出門。
王先生限她一個星期後交稿,整整七天之內,她幾乎廢寢忘餐,交上歌詞之際,仍然十分靦腆。
王先生看在眼內,通常這樣的人才會有成功機會,若是托大,自以為是,躊躇志滿,那一定失敗。
過幾日,王先生輕描淡寫對語玲說:「大家都認為你寫得不錯,可以寄予厚望。」
語玲驚喜交集,可是嘴裡卻說:「什麽,只是不錯?我嘔心瀝血之作,只得六十五分?」
可是看得出得到讚賞是意外。
自那天開始,語玲便積極參予填詞,半年之後,她已微有薄名,年輕的歌手喜歡她的曲詞清新,有味道,聽後可以三思。
她終於為一整張唱片填了十二首歌。
那十二首歌有聯貫性,放在一起聽,像說一個故事,自邂逅到愛戀,自歡欣莫名到深深失望,終於落寞地分手,背道而馳,語玲都一一刻劃,可是十二首歌又可以分開來獨立地聽。
語玲把那十二首歌詞趕完,整個人瘦了一圈,可是名氣也打響了。
最受聽眾歡迎的是初遇與分手兩厥,歌星談美怡一定要與語玲再合作,作曲人李健良更對語玲推崇備至。
真正的意外來自深夜一個電話。
「語玲,猜我是誰?」
聲音好熟,「是哪一位?」
「你的朋友趙小姿,還記得嗎?」
語玲十分訝異,「小姿,一別兩年,毫無音訊,今日是什麽風把你聲音吹來?」
「語玲,我轉了校,原來那間大學沒讀上去,所以忙得不可開交,此且按下不提,語玲,你怎麽忽然變成歌壇紅人了?如何走的捷徑?我等還在校園呆鵝似坐著,你已經成了名,真了不起。」
語玲忽然明白了,她莞爾。
趙小姿在那一頭絮絮說下去,「談美怡那張唱片在我們校園裡好流行,人人會哼幾句,你看你,名震寰宇,揚名國際,作為你的老同學,我感到光榮。」
可愛的趙小姿,所以,她把這個丟在腦後的老朋友給想起來了,翻出她的電話號碼,巴巴地花長途電話費,與她敘舊。
語玲問:「校園生活好嗎?」
「乏善足陳,告訴我,語玲,談美怡真人長得美嗎,還有,她是否與男演員沈堅德談戀愛?」
「美怡當然漂亮時髦,她的紅聞,我一無所知。」
「語玲,我們應當多聯絡才是。」
「對,你說得對。」
「暑假我也許會同姐姐回來,一起喝茶如何?」
「好呀。」
「可以把談美怡也一起請來嗎?」
「屆時看她有沒有空。」
「替我要一張談美怡的簽名照片,請把我的地址寫下來。」
「好,一定儘快給你辦妥。」
趙小姿滿意地掛了電話。
語玲當然有點失望,她一搬出來便急急把新電話告訴小姿,小姿一直沒有回音,直到今天,語玲才肯定小姿有收到她的信。
趙小姿尚且如此,何況是其他人。
揚名國際?不如先要把經濟搞起來。
認識談美怡是一回事,與之相提並論又是另外一回事,人家已是小富婆,海外早置了物業,無後顧之憂,語玲自問比不上人家一隻小手指。
要多多學習才真。
令她悵惆的是,她在社會大學迅速成長,怕只怕以後與在玻璃溫室里生活的趙小姿沒有話題了。
大概也不是什麽可惜的事,其實小姿早已把她忘記,是那張暢銷唱片喚回她的記憶。
接著的日子裡,語玲努力埋首工作,合約紛紛而至,語玲因知道這恐怕是唯一可走之路,故此非常殷勤遷就,態度為人讚賞,交搞準時,態度誠懇,與語玲合作過的人有口皆碑,她的營業額大有增長。
談美怡同語玲說:「做我們這一行,真應了花無百日紅這句老話,掙到錢,要儲蓄,賺十元,用三元已經差不多,身邊有錢防身,進可攻,退可守,你說是不是?」
沒想到外表時髦前衛的談美怡思想卻那麽傳統智慧。
語玲當然深明這個道理,她與美怡均出身普通,所以一定要學會早點當家。
與小姿這樣的朋友,距離必然越拉越遠。
翌年語玲搬了一個家,是自置的小公寓,笑謔客廳小得伸直手臂,手指便可以觸到兩面牆壁,不過那是屬於一個自己的窩。
美怡送了一對水晶大花瓶,王先生王太太送一隻冰箱,唱片公司送套音響設備,電台其他同事送毛毯擺設不等。
語玲驀然發覺,她場面上的朋友居然不少。
都是工作給她帶來的。
她更加感激這份職業,從不遲到早退,一早忙不迭起來,興奮地把工夫趕出來。
美怡笑她,「語玲是那種輾轉反側等天亮以便衝出家門去上班的人。」
說得很真確。
語玲等待的機會終於來臨。
城中最具規模宇宙唱片公司經理葉中明來找她,「語玲,林志聰想你替他新唱片做策劃。」
語玲第一個想到的是,「可是我與美怡有約。」
「談美怡那邊,我們會替你擺平。」
「可是美怡是我的朋友——」
葉中明忽然笑了。
語玲低頭不語,知道這工是換朋友的時候了。
林志聰是目前最紅歌手,比談美怡高班三級。
她抬起頭來,「可否兩邊走?」
「有是有這種規矩,不過我們不希望你那樣做。」
語玲想一想,「我自己同美怡說。」
葉中明頷首,「也好,理應交待數句。」
美怡知道消息後,當然不悅,卻也無可奈何,「怎麽說好呢,人走運了,擋都擋不祝」語玲只是陪笑。
美怡笑笑說:「從前,賣的是同樣的貨,沿門兜售,乏人問津,今日,時來運轉,洛陽紙貴,客人站在外頭焦急地輪候,恭喜你,語玲,我留你不祝」語玲緊緊與美怡握手。
「美怡,你會大紅大紫的,以你處事這等成熟大方,歌藝又日益進步,你會登上后座。」
美怡笑了,「謝謝你。」
語玲當然不是這樣就過去,她與宇宙公司的合同非常精密,談了近月,簽署後公司還為她招待記者。
那日語玲感慨多過快樂。
終於熬出第一步,從這裡開始,當有一番作為。
林志聰天才橫溢,可是至大的缺點是毫無紀律,遲到發脾氣是慣例,若不是社會著實迷醉他的才華,這種性格的人早就倒了下來。
與他合作,對名對利都有極大好處,可是壓力也相應增加,精神緊張。
一日林正試音,因不滿自己表現,大發雷霆,工作人員噤若寒蟬。
語玲站起來,同林志聰說:「你這是幹什麼?人必自重,然後人重之,同事都是來幫你,不該捱罵,大家的老闆是宇宙公司,不是你,有話好好說,才是有教養有涵養的大歌星,各同事情緒不好,無心工作,吃虧的是你,來,音樂,再來一次,志聰,再試一遍。」
眾目睽睽看著林志聰反應如何,看他會不會拂袖而去,不,他沒有,過一會,他走到麥克風前邊去,大家鬆了口氣,向語玲投去感激一眼。
「我聽過你的節目,很精采。」
「小姿你可能是我唯一朋友。」
「放心,成功之後,人人都是你的朋友,到母校來巡一巡,上至校長,下至校役,都會記得名人逸事。」
語玲笑得彎腰。
畢業後她正式成為電台一分子,與女同事合租一間小小公寓,帶幾件隨身衣服便搬出去。
那一晚她做了一個夢,夢見她躺在陰溝里,一頭瘡,餓得奄奄一息,大哥眼睛看著別處,冷冷說:、誰叫你不去教書」。
以後,在不如意的時候,她老是做這個夢。
她的節目十分受歡迎,每次開口,語玲總是說:「小姿你好,以下這首歌奉獻給你--」聽眾都問:小姿是誰?
連監製王先生都問:小姿是什麽人?
已經很久沒有小姿消息。
有姐姐照顧,一定無恙,並且學業進步。
語玲在節目中說:「有些人路鋪好了等他們走,有些人需披荊斬棘,吃盡苦頭還被旁觀者諷刺不自量力。」感觸良多。
就是這一點感觸吸引了有同樣際遇的聽眾吧,世上畢竟平凡的人多。
一日下班,王先生過來問語玲:「有無興趣為一首曲了填詞?」
語玲很訝異,「那是很專門的學問。」
「要填得好那當然,來,我教你竅門。」
語玲不相信世上有那麽慷慨的人,她本來沒有多大的興趣,可是師傅那樣熱情,她不便掃興,便坐在錄音機旁聆聽指教。
她並沒有一點即明,像平常人一樣,學了一個下午,又把音樂帶回家中,聽完又聽,直到做夢時腦袋裡都是那首樂曲之際,忽然開了竅。
清晨,語玲起來,在紙上刷刷刷寫了幾句,可是覺不合音韻,又再改過,不覺上班時間已屆,忽忽趕出門。
王先生限她一個星期後交稿,整整七天之內,她幾乎廢寢忘餐,交上歌詞之際,仍然十分靦腆。
王先生看在眼內,通常這樣的人才會有成功機會,若是托大,自以為是,躊躇志滿,那一定失敗。
過幾日,王先生輕描淡寫對語玲說:「大家都認為你寫得不錯,可以寄予厚望。」
語玲驚喜交集,可是嘴裡卻說:「什麽,只是不錯?我嘔心瀝血之作,只得六十五分?」
可是看得出得到讚賞是意外。
自那天開始,語玲便積極參予填詞,半年之後,她已微有薄名,年輕的歌手喜歡她的曲詞清新,有味道,聽後可以三思。
她終於為一整張唱片填了十二首歌。
那十二首歌有聯貫性,放在一起聽,像說一個故事,自邂逅到愛戀,自歡欣莫名到深深失望,終於落寞地分手,背道而馳,語玲都一一刻劃,可是十二首歌又可以分開來獨立地聽。
語玲把那十二首歌詞趕完,整個人瘦了一圈,可是名氣也打響了。
最受聽眾歡迎的是初遇與分手兩厥,歌星談美怡一定要與語玲再合作,作曲人李健良更對語玲推崇備至。
真正的意外來自深夜一個電話。
「語玲,猜我是誰?」
聲音好熟,「是哪一位?」
「你的朋友趙小姿,還記得嗎?」
語玲十分訝異,「小姿,一別兩年,毫無音訊,今日是什麽風把你聲音吹來?」
「語玲,我轉了校,原來那間大學沒讀上去,所以忙得不可開交,此且按下不提,語玲,你怎麽忽然變成歌壇紅人了?如何走的捷徑?我等還在校園呆鵝似坐著,你已經成了名,真了不起。」
語玲忽然明白了,她莞爾。
趙小姿在那一頭絮絮說下去,「談美怡那張唱片在我們校園裡好流行,人人會哼幾句,你看你,名震寰宇,揚名國際,作為你的老同學,我感到光榮。」
可愛的趙小姿,所以,她把這個丟在腦後的老朋友給想起來了,翻出她的電話號碼,巴巴地花長途電話費,與她敘舊。
語玲問:「校園生活好嗎?」
「乏善足陳,告訴我,語玲,談美怡真人長得美嗎,還有,她是否與男演員沈堅德談戀愛?」
「美怡當然漂亮時髦,她的紅聞,我一無所知。」
「語玲,我們應當多聯絡才是。」
「對,你說得對。」
「暑假我也許會同姐姐回來,一起喝茶如何?」
「好呀。」
「可以把談美怡也一起請來嗎?」
「屆時看她有沒有空。」
「替我要一張談美怡的簽名照片,請把我的地址寫下來。」
「好,一定儘快給你辦妥。」
趙小姿滿意地掛了電話。
語玲當然有點失望,她一搬出來便急急把新電話告訴小姿,小姿一直沒有回音,直到今天,語玲才肯定小姿有收到她的信。
趙小姿尚且如此,何況是其他人。
揚名國際?不如先要把經濟搞起來。
認識談美怡是一回事,與之相提並論又是另外一回事,人家已是小富婆,海外早置了物業,無後顧之憂,語玲自問比不上人家一隻小手指。
要多多學習才真。
令她悵惆的是,她在社會大學迅速成長,怕只怕以後與在玻璃溫室里生活的趙小姿沒有話題了。
大概也不是什麽可惜的事,其實小姿早已把她忘記,是那張暢銷唱片喚回她的記憶。
接著的日子裡,語玲努力埋首工作,合約紛紛而至,語玲因知道這恐怕是唯一可走之路,故此非常殷勤遷就,態度為人讚賞,交搞準時,態度誠懇,與語玲合作過的人有口皆碑,她的營業額大有增長。
談美怡同語玲說:「做我們這一行,真應了花無百日紅這句老話,掙到錢,要儲蓄,賺十元,用三元已經差不多,身邊有錢防身,進可攻,退可守,你說是不是?」
沒想到外表時髦前衛的談美怡思想卻那麽傳統智慧。
語玲當然深明這個道理,她與美怡均出身普通,所以一定要學會早點當家。
與小姿這樣的朋友,距離必然越拉越遠。
翌年語玲搬了一個家,是自置的小公寓,笑謔客廳小得伸直手臂,手指便可以觸到兩面牆壁,不過那是屬於一個自己的窩。
美怡送了一對水晶大花瓶,王先生王太太送一隻冰箱,唱片公司送套音響設備,電台其他同事送毛毯擺設不等。
語玲驀然發覺,她場面上的朋友居然不少。
都是工作給她帶來的。
她更加感激這份職業,從不遲到早退,一早忙不迭起來,興奮地把工夫趕出來。
美怡笑她,「語玲是那種輾轉反側等天亮以便衝出家門去上班的人。」
說得很真確。
語玲等待的機會終於來臨。
城中最具規模宇宙唱片公司經理葉中明來找她,「語玲,林志聰想你替他新唱片做策劃。」
語玲第一個想到的是,「可是我與美怡有約。」
「談美怡那邊,我們會替你擺平。」
「可是美怡是我的朋友——」
葉中明忽然笑了。
語玲低頭不語,知道這工是換朋友的時候了。
林志聰是目前最紅歌手,比談美怡高班三級。
她抬起頭來,「可否兩邊走?」
「有是有這種規矩,不過我們不希望你那樣做。」
語玲想一想,「我自己同美怡說。」
葉中明頷首,「也好,理應交待數句。」
美怡知道消息後,當然不悅,卻也無可奈何,「怎麽說好呢,人走運了,擋都擋不祝」語玲只是陪笑。
美怡笑笑說:「從前,賣的是同樣的貨,沿門兜售,乏人問津,今日,時來運轉,洛陽紙貴,客人站在外頭焦急地輪候,恭喜你,語玲,我留你不祝」語玲緊緊與美怡握手。
「美怡,你會大紅大紫的,以你處事這等成熟大方,歌藝又日益進步,你會登上后座。」
美怡笑了,「謝謝你。」
語玲當然不是這樣就過去,她與宇宙公司的合同非常精密,談了近月,簽署後公司還為她招待記者。
那日語玲感慨多過快樂。
終於熬出第一步,從這裡開始,當有一番作為。
林志聰天才橫溢,可是至大的缺點是毫無紀律,遲到發脾氣是慣例,若不是社會著實迷醉他的才華,這種性格的人早就倒了下來。
與他合作,對名對利都有極大好處,可是壓力也相應增加,精神緊張。
一日林正試音,因不滿自己表現,大發雷霆,工作人員噤若寒蟬。
語玲站起來,同林志聰說:「你這是幹什麼?人必自重,然後人重之,同事都是來幫你,不該捱罵,大家的老闆是宇宙公司,不是你,有話好好說,才是有教養有涵養的大歌星,各同事情緒不好,無心工作,吃虧的是你,來,音樂,再來一次,志聰,再試一遍。」
眾目睽睽看著林志聰反應如何,看他會不會拂袖而去,不,他沒有,過一會,他走到麥克風前邊去,大家鬆了口氣,向語玲投去感激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