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管怎麼樣,生活還得延續,適當的時候,她還得練習笑。

  下午,宦楣收到一封信。

  厚厚一疊,在手中秤一秤,很有點份量,宦楣認識墨水的顏色,以及這一手鋼筆字。

  信殼上貼著法國郵票,是一張畢卡索的和平鴿,信自巴黎一①六區朗尚路的郵局寄出。

  他又調到花都去了,抑或純粹度假?

  不拆開信就永遠不會知道。

  宦楣深深想念這個人,無限的感激他,但正如智者所言,不忘記舊生活,就沒有新生活。

  她看著信封,下了決定。

  剛在這個時候,一個同事經過,看見信上別致的郵票,馬上問:"小女集郵,可否賜我?"

  宦楣隨和點點頭,取過剪刀,小心翼翼把郵票剪出,交給同事,他千恩萬謝的收下走了。

  自信殼開了一個小小的天窗。

  宦楣看到的字有"月未落",接著另一行"黃昏",第三行"已過一朔"。

  她拿著信,到影印房,輕輕把它放進切紙機,按了紐,一剎時整封信化為碎麵條。

  宦楣蹲下,把每一條碎片都仔細拾起,裝進一隻大牛皮信殼,封好,抱在胸前。

  她哭了。

  過了兩天,鄧宗平在一個招待會上,憤懣抨擊白皮書否決直選,是完全背棄大多數市民的意願,違背四年前的承諾。

  宦楣偕一位負責攝影的同事坐在一角聽他的演說:"當局用民意反民意,混淆視聽,似是而非,侮辱市民智慧。"

  宦楣的同事嘖嘖連聲:"嘩這麼大膽的言論,這小子有種。"

  宦楣微笑。

  鄧宗平並沒有看到她,繼續說下去:"市民仍擁有無形的信心一票,數以千計載滿汽車、日用品的貨櫃,遠離本市,著實有助本市成為第一大貨櫃港。"

  聽眾哄然,苦笑連連。

  同事豎起大拇指,"好!"

  宦楣瞪他一眼,"公眾場所,勿談國事。"

  同事看她一眼,"實不相瞞,"他心癢難搔,"聽說你們曾是好朋友。"

  宦楣大方地回答:"現在也仍是朋友。"

  "但是明顯地疏遠了,為什麼?"

  宦楣輕輕答:"我想我配不上他。"

  "胡說,"那攝影同事大抱不平,"我看你們不知多匹配。"

  宦楣忽然之間對一個陌生人吐出真言,"他要做的正經事太多,哪有時間造福家庭。"

  同事惋惜地說:"對,應付得現場觀眾,就冷落家庭觀眾。"說得這樣趣致,他自己先笑起來。

  宦楣也跟著笑。

  鄧宗平演說完畢,眾記者一涌而上去做專訪,宦楣不甘人後,排眾而上,把麥克風遞上去。

  鄧宗平終於看到了她,四目交投,百感交集,在這一剎那,兩人所獲得的了解,比他們以往所有的日子加在一起為多。

  宦楣趨前去發問:"鄧律師,可以看得出你感到本市有狂飈將至。"

  鄧宗平凝視她,"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形容。"

  全書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