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後來她有了穆逸舟。

  那可能是她最愛撒嬌耍賴的一段時間了。

  走在路上有人拎包,回家的時候也不用擔心沉甸甸的行李,甚至有時候走路累了,還會撒嬌讓穆逸舟背著。穆逸舟在外人跟前雷厲風行,說一不二,卻纏不過她一個小女生,總是很無奈認命地背起她,又嫌棄她太輕,該多吃點。

  後來呢,當然是分手了。

  曾陪在身邊的那個人消失無蹤,回家、出差、旅遊,所有的事情,童溪都已習慣自己解決,也覺得並不需要去依賴誰。但在剛才,穆逸舟輕而易舉地拎起箱子,幫她放到行李架的時候,童溪心裡卻仍顫了顫。

  那是一種久違的被人護著的感覺。

  離她已經很遠了,貪戀不得。

  童溪撐著腦袋看向窗外,一對情侶在站台上擁抱,依依不捨。

  觸景傷情啊,這個世界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友好。

  -

  列車到達J城的時候,不出意料地,何玉丹來接站了。

  她比童溪高一屆,當初在協會裡並肩戰鬥,同為穆逸舟的得力幹將,一起熬夜組織活動策劃刊物,有過爭吵也彼此幫助,交情挺深的。後來何玉丹畢業旅行去C城時,還在童溪家裡住過幾天。

  畢業後挺久沒見面,何玉丹眼尖,看見童溪就直接奔了過來。

  熱情的擁抱在看到穆逸舟時微微一頓,何玉丹看著晚幾步走出閘機的男人,差點結巴。

  「童、童童,那是穆逸舟?」

  「呃,對,他來出差。」

  童溪說著話,自己也覺得這狀況有點奇怪。

  當初兩人分手的時候,雖然挺低調,但協會裡要好的朋友卻都知道大概情況。何玉丹更是直接,附在她耳邊,咬著牙低聲說:「這混蛋怎麼又纏上你了!」

  吐槽完了,看到穆逸舟走近,還是笑著招呼,「穆師兄,好久不見啊。」

  「好久不見。」穆逸舟頷首,將箱子交回給童溪。

  短暫的寒暄後,何玉丹帶著兩人往停車場走,穆逸舟哪好意思蹭車,打個車就先走了。因何玉丹熱情地邀請他一起吃飯逛逛,穆逸舟也沒拒絕,說忙完了正事就聯繫她們。

  童溪以為,這應該只是句客套話。

  畢竟穆逸舟那麼忙,哪有閒心瞎逛。

  誰知當天晚上竟真的收到了穆逸舟的微信,說他的事已辦妥,問她明天的安排。

  童溪傻眼了。

  如果只是她和穆逸舟,她還會考慮要不要拒絕,但這次是何玉丹盡地主之誼熱情邀請。雖說何玉丹為分手的事不平,但小瑕疵無傷大雅,在協會的那幾年,何玉丹和穆逸舟也是舊交了,理應聚聚的。

  怪就怪穆逸舟,別人發出的邀請,跑來問她幹嗎?

  童溪暗暗吐槽之後,還是把行程發給了他。

  -

  次日上午,三個人約齊後先去了二仙廟。

  這座二仙廟是北宋時候建的,後來修葺過很多次,裡面山門、殿宇、廊廡都齊全。最出名的是裡面的一座天宮樓閣,端莊的塑像之外,斗拱雕刻得錯落精緻,漆了綠底,以金色描邊,雖然年代久遠,仍不失美感,據說它的承力營造也很罕見。

  三人看得心滿意足,吃了飯,下午去逛古堡。

  J城流傳下來的古堡很多,堪與福建土樓和開平碉樓媲美,但開發出來旅遊的挺少。

  何玉丹帶兩個人去的是一座沒開發的,依山傍水,建成於明代,已有好幾百年了。

  磚牆木樑的屋舍,狹長幽深的夾道,蜂窩般的城堡,保存得都還可以。古堡還沒開發,顯得有些破舊,牆上有落灰,地磚偶爾坑窪,卻也因此留存了古樸原貌,徜徉其間,安靜又不失生活氣息,很值得一看。

  何玉丹對J城的文化很熟悉,講起來如數家珍。

  一整天逛下來,就跟當年協會組團刷文保似的,親切又滿足。

  輕鬆愉快的氛圍延續到了第二天。

  從雲台山回來後,晚上一起去逛小吃街,天氣很冷,街上還算熱鬧。

  何玉丹經常來這邊逛,也知道哪家店好吃,童溪很喜歡一種油糕,拿紅薯泥和了面炸的,外脆里嫩,金黃味美。幾樣小吃下了肚子,身上暖和起來,也就不覺得冷了,索性連羽絨服的帽兜都不戴,手插口袋慢慢晃。

  經過一處閣樓的時候,聽到有人在咿咿呀呀地唱,高亢嘹亮,像是唱戲的人在吊嗓子。

  何玉丹在接電話,穆逸舟循聲往那邊看了眼,問童溪,「這邊有當地的劇種?」

  「上黨梆子啊。」

  穆逸舟對非遺了解得不如她,微微側頭,「說來聽聽。」

  夜色挺深了,街道兩側都是小店,門面招牌五光十色,賣蒸糕的門口還有熱氣裊裊騰騰,沒有A市的繁華,卻很有慢生活的氣息。

  童溪顯然很喜歡這種節奏,眼睛懶散地四處打量。

  她的眼睛很好看,雙眼皮勾勒得恰到好處,眼梢微微挑起來,有種柔婉綽約的風情。深沉夜色、昏黃路燈里,這種綽約更加濃郁,比起幾年前單純的學生模樣,有了另一種滋味。羽絨服的拉鏈高高豎起,帽子上圍著一圈貉子毛,護住臉蛋,露出柔軟白嫩的耳朵尖。

  夜裡冷,她的耳朵微微泛紅。

  穆逸舟有片刻失神。

  童溪倒是沒察覺,慢慢給他解釋,說這種劇的唱腔以梆子為主,兼唱崑曲和皮黃,道具同樣考究,風格也遒勁有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