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童溪求證無果,只好放棄掙扎。

  而Euler仍舊神出鬼沒,在童溪昨晚被人故意添堵後,他居然又神仙般出現了。

  這無異於在她鬱悶時放了一堆漂亮的禮花來鼓勵,童溪很感激,拿著手機笑得像個痴漢,將那堆評論翻到底,不出意外地又看到了昨晚那堆惡意評論。

  出人意料的是,向來高人逸士般的Euler竟然破天荒地回評論了!

  回復的內容很簡短。

  「登陸IP:*****,常登陸客戶號:****、****、****,禮物查收,下不為例。」

  數字中段打碼,只放出首尾的四位。

  再然後是那位故意刷負的讀者的回覆,一段道歉。

  童溪徹底懵了。

  一夜之間天翻地覆,這什麼情況?

  沒睡醒的腦子不太好使,她抱著手機呆了好半天才回過味來。

  稍微學過點技術皮毛的人都知道,查IP很簡單,但要查對方常登陸的客戶號,恐怕就得用些非常手段了。那位讀者大半夜爬起來道歉,還收到了所謂的「禮物」,證明這位Euler是個技術大神,還是稍微有點黑客屬性的那種。

  童溪驚得手機都快掉了。

  崇拜之餘,對這位Euler大神湧起了強烈的好奇。

  驚呆的時候,手機忽然震動起來,呲溜一下滑到了被子上,她趕緊拿起來,是楊曦發來的。

  「八點半去樓下接你們,待會見,童小溪。」

  一語驚醒夢中人,童溪趕緊爬起來洗漱。

  今天有個蘇繡的展覽,需要非遺報出個報導,是童溪這次出差的任務之一。昨天楊曦拋來了熱情的橄欖枝,帶童溪出差的何姐已經答應了一起去,9點就出發。

  她被Euler的神操作驚掉下巴,臉都還沒洗呢。

  -

  同一時間,A市的一座寫字樓里,穆逸舟額發半濕,剛從洗手間出來。

  頎長的身姿時刻保持挺拔,襯衫的袖子挽到了手臂,臉上水珠滑過腮幫,他隨手取毛巾擦了下,端著茶杯坐回椅子裡。桌上並排放著兩台電腦,徹夜不眠的運作後,機身微微發熱。

  還沒到上班時間,外面卻有沙沙的腳步聲。

  公司老大韓懷公西裝革履,伸著懶腰往裡走,隔著落地玻璃看到穆逸舟時,絲毫沒覺得驚訝,抬手輕敲了敲門,「又通宵了?跟你說,你狀態剛穩定,得收著點,真不能放任熬夜,以後少作死。」

  「嗯。」穆逸舟自動忽視了後半句,頭都沒抬,「效果出來了,過來看看?」

  「這麼快!」韓懷公意外而驚喜,推開門兩步湊到他電腦前面。

  公司成立雖然沒多久,但產品的策劃和籌備其實挺早就開始了。

  那時候穆逸舟還在國外,有著過人的算法和數據方面的天賦能力。韓懷公在投資領域混得風生水起,空中飛人般忙得腳不沾地,難得跟穆逸舟碰面,倆人喝著酒閒聊,說起這些年做投資時碰見的麻煩和行業痛點,無意間碰撞出了公司的雛形——

  藉助大數據做一個量化投資數據平台,成為投資人和創業項目之間的橋樑。

  最初的一拍即合後,兩人先默默醞釀,或是面談或是遠程溝通,明確了理念方向,規劃出產品的雛形,確信這事很值得去嘗試,再由韓懷公出錢出力,拉出這個團隊。

  這段時間眾人忙活了一通,測試版終於成型。

  像是孵了很久的雞蛋終於破殼,哪怕很小很脆弱,不知道能否順利長大,也是讓人高興的。

  韓懷公看著穆逸舟的粗略演示,竭力克制興奮。

  過了會兒,大美女陳漪早早抵達,聽見裡面的動靜,也過來湊熱鬧。

  她比穆逸舟大兩歲,有幾年工作經驗,是韓懷公找來的。

  因為公司還很小,技術團隊占了大半江山,她一個人包攬外聯和人力之類的事,偶爾還要跟韓懷公出去應酬,每天都化著精緻的妝容,精心打扮。

  一湊近,淡淡的香水味就能飄到鼻端。

  陳漪也自負美貌,躬身站在兩個男人中間,傲人的身材模糊映在了黑色背景的顯示屏上。

  穆逸舟不動聲色地避開,在韓懷公問及某個技術細節時,打開旁邊輔助辦公的那台筆記本,想調個小程序給他看。

  屏幕瞬間喚醒,輸完密碼,落入眼中的是個網站的界面。

  韓懷公盯著主屏幕沒注意,處處留意的陳漪卻一眼就認出來了,那是個女性小說網站。她以前有空時會在上面找書看,看著甜膩的戀愛緩解壓力,對那個界面很熟悉。可惜沒等她多看,穆逸舟手指微挪,迅速關了界面。

  陳漪滿心詫異,礙於穆逸舟的冷淡,沒敢多問。

  心裡卻是揣測橫生——

  這位清心禁慾、生人勿近的穆總,竟然喜歡看言情小說?

  作者有話要說:  穆師兄偶爾人狠話不多hhh~

  第7章 私信

  氣溫宜人的蘇州,山秀水媚。

  雖然走得腳累,童溪這一天卻是大飽眼福。

  四大名繡之首的璀璨明珠,流傳千年的傳統刺繡,山水樓閣、花鳥魚蟲,乃至潑墨畫作和書法名篇,世間萬物皆可入繡,活靈活現又氣韻生動,童溪一直很喜歡。今天的展覽上有各式各樣的作品,她是個外行人,看不出針腳用線的區別,一路逛過去,只覺秀致清雅、精美絕倫。

  展廳最深處是一架巨幅蘇繡,以細膩纖柔的絲線繡出壯麗恢宏的山河,據說是上百人的團隊花了四個多月繡出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