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頁
老宅門外,果然,只見一隊車馬正在停駐,足有二百餘人。中間擁著幾輛車駕,模樣皆是不凡。
當先一騎上,一名內官打扮的人下了馬,上前來行禮,道:「膠東王邕,太后謝氏,太原郡公沈沖,並西江侯桓瓖,前來拜謁。」
聽得這話,我和公子俱是一喜。我忙讓伍叔告知宅內的人,而後,與公子一道迎上前去。
馬車上的人紛紛下來。最前的馬車上坐的是沈沖;其後,是從前皇帝,當下的膠東王;再往後,是太后謝氏和惠風,桓瓖坐在最末一輛馬車上,下來的時候,四下里望了望,伸了伸懶腰。
「山滌余靄,雨噯微霄。」沈沖看著我和公子,微笑,「果然是靈氣藏蘊的寶地,怪不得霓生總想回來。」
公子皆又驚又喜,上前與他和眾人見禮。
我看著沈沖後面的膠東王,乾笑一聲。
心想,終於是來了。
皇位禪讓之後,膠東王卸下重任,重新當了個諸侯。
新朝新氣象,皇帝借諸侯之亂,剝奪了所有諸侯的兵權和財稅大權,所有諸侯與普通宗室一樣,每年由朝廷按等級供給俸祿。如此一來,諸侯們再也沒有了反叛的本錢,就算是強如豫章王這樣的,也被摁得死死。從另一面說,膠東王這樣的人,就算有人想慫恿他造反也難起風浪,成不了皇帝的眼中釘,其安全便也大有保障。
皇帝對膠東王不錯,俸養和儀仗給得足足的。不過膠東王顯然並不滿足,仍念念不忘要跟我學本事。
在雒陽的時候,我百般推脫,而後迫不及待地回了淮南。
本以為我躲得這麼遠,此事便也過去了。不料,就在幾日前,我們接到沈沖的信,說他和膠東王母子要過來。
當下看著他們,我明白過來,這大約是送信的前腳剛走,他們便跟著出門了,一點變卦的餘地也沒有留給我。
第376章 終章(三)
曹叔和曹麟等人從宅中出來, 兩邊見了禮,簇擁著往宅中而去。
「當下已近年節,逸之與殿下千里迢迢來此,未知何事?」在堂上坐定之後, 公子問道。
沈沖笑了笑, 道:「殿下一直念著要到淮南來看看你,我前番忙碌, 總抽不出空來, 當下終於到了一年最閒之時, 便陪同殿下到淮南來了。」說罷, 他看看桓瓖,道,「我出門之時, 子泉也說久了不見你, 想來看看,便索性也將他帶來了。」
桓瓖聞言, 即刻笑笑, 道:「正是。」
公子瞥瞥他, 未幾, 又與我相視一眼, 頷首:「原來如此。」
膠東王封國之後, 沈沖仍然沒有放棄輔弼之職, 自請到膠東去當國相。皇帝對沈沖一向頗讚賞,有些猶豫, 而沈延全然反對, 幾乎與沈沖翻臉。
沈延的焦慮,我甚是理解。沈氏因為大長公主和桓氏的牽連, 在新朝中頗是落寞,唯一的期待便是沈沖。若沈沖留在了膠東,那麼沈氏便只能斷了指望。
不過不管沈延怎麼鬧,沈沖一步不讓。他雖然好說話,其實本性與公子一樣,認定的道理,十頭牛也拉不回來。最終,在各方的角力之下,皇帝答應讓沈衝到膠東國任職一年,然後回京為朝廷效力。
當下年節將至,沈沖大約並不想回雒陽去聽沈延的牢騷,索性帶著膠東王出門來轉,倒也合乎情理。
不過沈沖和膠東王母子既是從膠東出發,如何又遇到了桓瓖,這倒是令人玩味。
祖父這老宅從未來過這麼許多人,不過幸好房間仍夠,堪堪能將男賓女眷都安頓下來。
沈沖是隨和之人,對於住什麼地方一向要求不多;膠東王和謝太后也一向隨遇而安,禮數周道。唯有桓瓖,挑挑揀揀,公子冷冷地說看不上便回雒陽去,他即刻閉了嘴。
「甚遇得到遇不到。」用過膳後,公子到桓瓖房裡說話,問起緣由,他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道,「逸之說要來淮南,寫信問我來不來,我便來了。」
我和公子皆詫異。
「逸之?」公子問,「他邀你做甚?」
「也不做甚。」他說,「帶些年貨看看你。」
「看我?」
桓瓖理直氣壯:「不可麼?你莫看大長公主和伯父什麼也不說,其實他們對你甚是掛念。我是看不過眼,便替他們來一趟。」
公子目光動了動,看著他,沒說話。
諸侯兵敗之後,皇帝如先前約定,並未為難桓氏。不過桓肅也並未因此而感激公子。
其實,在是我和公子的婚禮上,桓肅受了拜見之後,便回桓府去了,沒有多停留一刻。而那日招待賓客,都是公子的兩個兄長和桓瓖的父親桓鑒出面。
至於大長公主,她一向八面玲瓏,就算恨我恨得要死,也不會在人前顯露。
公子甚是明白,免去了我和他父母族人之間一切不必要的見面,甚至在成婚之後,他便辭去了侍中的官職,與我一道離開了雒陽。
「他們還好麼?」過了會,公子問道。
「身體都康健,其餘麼,不好不壞。」桓瓖嘆口氣,道,「聖上到底還念著些手足情面,逢年過節少不得大長公主的賞賜。不過你也知道京中的人那些人的品性,最是精明,那事之後,家中除了些親戚,外面的來往差不多都淡了。」
公子微微頷首。
「不過也就是一時,」桓瓖話鋒一轉,「你將來回了雒陽,定然又會熱鬧起來。」
當先一騎上,一名內官打扮的人下了馬,上前來行禮,道:「膠東王邕,太后謝氏,太原郡公沈沖,並西江侯桓瓖,前來拜謁。」
聽得這話,我和公子俱是一喜。我忙讓伍叔告知宅內的人,而後,與公子一道迎上前去。
馬車上的人紛紛下來。最前的馬車上坐的是沈沖;其後,是從前皇帝,當下的膠東王;再往後,是太后謝氏和惠風,桓瓖坐在最末一輛馬車上,下來的時候,四下里望了望,伸了伸懶腰。
「山滌余靄,雨噯微霄。」沈沖看著我和公子,微笑,「果然是靈氣藏蘊的寶地,怪不得霓生總想回來。」
公子皆又驚又喜,上前與他和眾人見禮。
我看著沈沖後面的膠東王,乾笑一聲。
心想,終於是來了。
皇位禪讓之後,膠東王卸下重任,重新當了個諸侯。
新朝新氣象,皇帝借諸侯之亂,剝奪了所有諸侯的兵權和財稅大權,所有諸侯與普通宗室一樣,每年由朝廷按等級供給俸祿。如此一來,諸侯們再也沒有了反叛的本錢,就算是強如豫章王這樣的,也被摁得死死。從另一面說,膠東王這樣的人,就算有人想慫恿他造反也難起風浪,成不了皇帝的眼中釘,其安全便也大有保障。
皇帝對膠東王不錯,俸養和儀仗給得足足的。不過膠東王顯然並不滿足,仍念念不忘要跟我學本事。
在雒陽的時候,我百般推脫,而後迫不及待地回了淮南。
本以為我躲得這麼遠,此事便也過去了。不料,就在幾日前,我們接到沈沖的信,說他和膠東王母子要過來。
當下看著他們,我明白過來,這大約是送信的前腳剛走,他們便跟著出門了,一點變卦的餘地也沒有留給我。
第376章 終章(三)
曹叔和曹麟等人從宅中出來, 兩邊見了禮,簇擁著往宅中而去。
「當下已近年節,逸之與殿下千里迢迢來此,未知何事?」在堂上坐定之後, 公子問道。
沈沖笑了笑, 道:「殿下一直念著要到淮南來看看你,我前番忙碌, 總抽不出空來, 當下終於到了一年最閒之時, 便陪同殿下到淮南來了。」說罷, 他看看桓瓖,道,「我出門之時, 子泉也說久了不見你, 想來看看,便索性也將他帶來了。」
桓瓖聞言, 即刻笑笑, 道:「正是。」
公子瞥瞥他, 未幾, 又與我相視一眼, 頷首:「原來如此。」
膠東王封國之後, 沈沖仍然沒有放棄輔弼之職, 自請到膠東去當國相。皇帝對沈沖一向頗讚賞,有些猶豫, 而沈延全然反對, 幾乎與沈沖翻臉。
沈延的焦慮,我甚是理解。沈氏因為大長公主和桓氏的牽連, 在新朝中頗是落寞,唯一的期待便是沈沖。若沈沖留在了膠東,那麼沈氏便只能斷了指望。
不過不管沈延怎麼鬧,沈沖一步不讓。他雖然好說話,其實本性與公子一樣,認定的道理,十頭牛也拉不回來。最終,在各方的角力之下,皇帝答應讓沈衝到膠東國任職一年,然後回京為朝廷效力。
當下年節將至,沈沖大約並不想回雒陽去聽沈延的牢騷,索性帶著膠東王出門來轉,倒也合乎情理。
不過沈沖和膠東王母子既是從膠東出發,如何又遇到了桓瓖,這倒是令人玩味。
祖父這老宅從未來過這麼許多人,不過幸好房間仍夠,堪堪能將男賓女眷都安頓下來。
沈沖是隨和之人,對於住什麼地方一向要求不多;膠東王和謝太后也一向隨遇而安,禮數周道。唯有桓瓖,挑挑揀揀,公子冷冷地說看不上便回雒陽去,他即刻閉了嘴。
「甚遇得到遇不到。」用過膳後,公子到桓瓖房裡說話,問起緣由,他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道,「逸之說要來淮南,寫信問我來不來,我便來了。」
我和公子皆詫異。
「逸之?」公子問,「他邀你做甚?」
「也不做甚。」他說,「帶些年貨看看你。」
「看我?」
桓瓖理直氣壯:「不可麼?你莫看大長公主和伯父什麼也不說,其實他們對你甚是掛念。我是看不過眼,便替他們來一趟。」
公子目光動了動,看著他,沒說話。
諸侯兵敗之後,皇帝如先前約定,並未為難桓氏。不過桓肅也並未因此而感激公子。
其實,在是我和公子的婚禮上,桓肅受了拜見之後,便回桓府去了,沒有多停留一刻。而那日招待賓客,都是公子的兩個兄長和桓瓖的父親桓鑒出面。
至於大長公主,她一向八面玲瓏,就算恨我恨得要死,也不會在人前顯露。
公子甚是明白,免去了我和他父母族人之間一切不必要的見面,甚至在成婚之後,他便辭去了侍中的官職,與我一道離開了雒陽。
「他們還好麼?」過了會,公子問道。
「身體都康健,其餘麼,不好不壞。」桓瓖嘆口氣,道,「聖上到底還念著些手足情面,逢年過節少不得大長公主的賞賜。不過你也知道京中的人那些人的品性,最是精明,那事之後,家中除了些親戚,外面的來往差不多都淡了。」
公子微微頷首。
「不過也就是一時,」桓瓖話鋒一轉,「你將來回了雒陽,定然又會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