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那會兒打死他也想不到夫子能那麼拼。
王爺找來教他讀書那個,堅信他是滿京城哦不……應該說是全國範圍內最聰明的,生怕自己教不好耽誤了人,一直都特別使勁。
教的時候使勁,吹起來也用力,加上傑哥兒自己也有包袱,覺得自己二世為人是不應該輸給其他那些,他咬牙學了好多年,直到發覺弟弟才是真的怪物,那個學習能力簡直非人類,繼續下去他遲早讓弟弟比下去。他一方面想著還是對自己好點,又想給自己留點面子,加上他原本也打算好這輩子都要投身於農業……就在泄底之前放棄了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抓錢抓人辦學院去了。
傑哥兒是跑了,他的傳說還在啊。
哪怕也得到了夫子的誇獎,康哥兒總覺得那是安慰式的,他習慣拿自己跟哥哥比,日常覺得自己是小菜雞。
是經常會喪,時間都很短,喪完又振作了。
如果沒有這麼個哥哥,康哥兒興許不會那麼努力,他本來就是天才,一直以來沒什麼能難倒他,正常來說像他這種做什麼都容易的人不會在某件事上特別的努力。可是因為前面有座高峰,他從開蒙以後沒一天懈怠過,學習進度也是一日千里。
現在以康哥兒的水平,若是報名參加科舉,隨便都能闖到殿試這關,最後排名絕不會差。
就他的年紀來說,真的非常出色了,可他瞅著已經當了院長的哥哥,想到哥哥比自己也沒大幾歲已經功成名就,果然他還是家裡最蠢最笨的那個,還得要繼續努力才行……
可以預見兩個兒子都會有一番成就,作為母親,錢玉嫃應該高興才是。
她卻有些高興不來。
天老爺真挺公平的,在這方面多給你些,其他方面就會收回去一點。兩個兒子啊,論學習能力都非常強,在另外一些方面卻不太開竅。
大兒子嘴上還挺油的,實際行動一點兒沒有,好像打算跟莊稼過一輩子。
小兒子心裡除了追趕哥哥就是超越哥哥,目標是成為能讓大哥正眼相看的男人……天知道他大哥從來沒小瞧過他,最看不起他的分明就是他自己。總之,小兒子比大兒子更慘,老大雖然光說不練他好歹還說說,小的連那想法都沒,只怕等歲數到了你去問他,他也能回你一句娘看著好就好,我娶誰都行。
跟他們比起來,明姝真是小可愛。
到一個階段就想一個階段的事,沒讓家裡多費過心。
第142章
明姝是個乖女,從小到大幹的都是小棉襖的活,沒怎麼給家裡添過麻煩,但是早幾年她議親那會兒還是愁人。
這閨女自幼便肩負著滿京城的期待,很多人在等她長大,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她猛的拔高了一截兒,五官幾乎都長開了,只是瞧著還比較蔥嫩。從這時起,沒人再說燕王府的明姝小姐那可真是個美人胚子……她已經從胚子長大了,是譽滿京城的絕代佳人。
若是別家出這麼一個,必然得送進宮去,但因為明姝出自王府,身上流的是盛家的血,皇上啊王爺包括王府世子都沒法考慮,能嫁的也就是國公府侯府這類。
太皇太后壽年長,先皇駕崩都好多年她老人家還活得好好的,眼瞅著曾孫女該準備嫁人,她也跟著操了心。
太皇太后跟她兒媳婦——當今太后商議過,結果是看遍京城誰也配不上自家這仙女兒。
雖說各方面都有傑出人才,但沒任何一個能將這些長處匯於一身。家世好、模樣不錯、腹中還有才學的就算頂配,要指望他長得比謝士洲俊並且要有能媲美傑哥兒或者說康哥兒的天分還要一心一意只對她一人好……直接說就是沒有。
因著品位讓他們一家子養叼了,太皇太后對各家小子都不滿意。
可又沒辦法,姑娘家總還是要嫁人,不能因為不好挑就拖著,左右適齡的就是那些,拖也拖不出什麼名堂,時間長了條件不錯的陸續定下,剩下來的更不咋樣。
道理是這樣,真要從矮子裡頭拔高個實在痛心,太皇太后找來明姝,問她怎麼想?她道看得順眼沒那些陋習就好。
太皇太后替她補充說:“還得有能耐!最好要是門當戶對的!”
這樣的話,不是又繞回死胡同了?
門當戶對的、長得符合她審美的、有本事還要無陋習的……這不是完人是什麼?
偏偏這四條都不好捨棄。
明姝遺傳到她爹娘,也算是個顏狗,對方長得不行她肯定不願意嫁,成親之後要朝夕相對,一眼都瞧不上的還得朝夕相對不難受嗎?
這條得保留。
有本事無陋習也很重要啊。
就算嫁去任何一家公婆都不敢給她臉色看,男人最好還是要有點本事,要是個繡花枕頭你作為他夫人走出去都很沒有底氣……
唯一剩下的門當戶對這個,也是傳統的婚配觀。兩家門第相當各方面都匹配得上更容易理解對方,做親戚也好相處。若是一家高一家低,低的那頭說不起話,尤其是男方差的可能招的閒話更多。
好在王府的門第已經很高很高,要說體面除去皇上那家子誰比得過燕王?
基於此,王府這頭不會遭太多非議,哪怕選個沒什麼跟腳的人家也只會說燕王府權勢滔天不在乎親家底子厚薄,更看重個人條件……畢竟歷朝歷代公主下嫁的也沒少過,明姝是好,身份上還是比公主低的。
王爺找來教他讀書那個,堅信他是滿京城哦不……應該說是全國範圍內最聰明的,生怕自己教不好耽誤了人,一直都特別使勁。
教的時候使勁,吹起來也用力,加上傑哥兒自己也有包袱,覺得自己二世為人是不應該輸給其他那些,他咬牙學了好多年,直到發覺弟弟才是真的怪物,那個學習能力簡直非人類,繼續下去他遲早讓弟弟比下去。他一方面想著還是對自己好點,又想給自己留點面子,加上他原本也打算好這輩子都要投身於農業……就在泄底之前放棄了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抓錢抓人辦學院去了。
傑哥兒是跑了,他的傳說還在啊。
哪怕也得到了夫子的誇獎,康哥兒總覺得那是安慰式的,他習慣拿自己跟哥哥比,日常覺得自己是小菜雞。
是經常會喪,時間都很短,喪完又振作了。
如果沒有這麼個哥哥,康哥兒興許不會那麼努力,他本來就是天才,一直以來沒什麼能難倒他,正常來說像他這種做什麼都容易的人不會在某件事上特別的努力。可是因為前面有座高峰,他從開蒙以後沒一天懈怠過,學習進度也是一日千里。
現在以康哥兒的水平,若是報名參加科舉,隨便都能闖到殿試這關,最後排名絕不會差。
就他的年紀來說,真的非常出色了,可他瞅著已經當了院長的哥哥,想到哥哥比自己也沒大幾歲已經功成名就,果然他還是家裡最蠢最笨的那個,還得要繼續努力才行……
可以預見兩個兒子都會有一番成就,作為母親,錢玉嫃應該高興才是。
她卻有些高興不來。
天老爺真挺公平的,在這方面多給你些,其他方面就會收回去一點。兩個兒子啊,論學習能力都非常強,在另外一些方面卻不太開竅。
大兒子嘴上還挺油的,實際行動一點兒沒有,好像打算跟莊稼過一輩子。
小兒子心裡除了追趕哥哥就是超越哥哥,目標是成為能讓大哥正眼相看的男人……天知道他大哥從來沒小瞧過他,最看不起他的分明就是他自己。總之,小兒子比大兒子更慘,老大雖然光說不練他好歹還說說,小的連那想法都沒,只怕等歲數到了你去問他,他也能回你一句娘看著好就好,我娶誰都行。
跟他們比起來,明姝真是小可愛。
到一個階段就想一個階段的事,沒讓家裡多費過心。
第142章
明姝是個乖女,從小到大幹的都是小棉襖的活,沒怎麼給家裡添過麻煩,但是早幾年她議親那會兒還是愁人。
這閨女自幼便肩負著滿京城的期待,很多人在等她長大,到十三四歲的時候,她猛的拔高了一截兒,五官幾乎都長開了,只是瞧著還比較蔥嫩。從這時起,沒人再說燕王府的明姝小姐那可真是個美人胚子……她已經從胚子長大了,是譽滿京城的絕代佳人。
若是別家出這麼一個,必然得送進宮去,但因為明姝出自王府,身上流的是盛家的血,皇上啊王爺包括王府世子都沒法考慮,能嫁的也就是國公府侯府這類。
太皇太后壽年長,先皇駕崩都好多年她老人家還活得好好的,眼瞅著曾孫女該準備嫁人,她也跟著操了心。
太皇太后跟她兒媳婦——當今太后商議過,結果是看遍京城誰也配不上自家這仙女兒。
雖說各方面都有傑出人才,但沒任何一個能將這些長處匯於一身。家世好、模樣不錯、腹中還有才學的就算頂配,要指望他長得比謝士洲俊並且要有能媲美傑哥兒或者說康哥兒的天分還要一心一意只對她一人好……直接說就是沒有。
因著品位讓他們一家子養叼了,太皇太后對各家小子都不滿意。
可又沒辦法,姑娘家總還是要嫁人,不能因為不好挑就拖著,左右適齡的就是那些,拖也拖不出什麼名堂,時間長了條件不錯的陸續定下,剩下來的更不咋樣。
道理是這樣,真要從矮子裡頭拔高個實在痛心,太皇太后找來明姝,問她怎麼想?她道看得順眼沒那些陋習就好。
太皇太后替她補充說:“還得有能耐!最好要是門當戶對的!”
這樣的話,不是又繞回死胡同了?
門當戶對的、長得符合她審美的、有本事還要無陋習的……這不是完人是什麼?
偏偏這四條都不好捨棄。
明姝遺傳到她爹娘,也算是個顏狗,對方長得不行她肯定不願意嫁,成親之後要朝夕相對,一眼都瞧不上的還得朝夕相對不難受嗎?
這條得保留。
有本事無陋習也很重要啊。
就算嫁去任何一家公婆都不敢給她臉色看,男人最好還是要有點本事,要是個繡花枕頭你作為他夫人走出去都很沒有底氣……
唯一剩下的門當戶對這個,也是傳統的婚配觀。兩家門第相當各方面都匹配得上更容易理解對方,做親戚也好相處。若是一家高一家低,低的那頭說不起話,尤其是男方差的可能招的閒話更多。
好在王府的門第已經很高很高,要說體面除去皇上那家子誰比得過燕王?
基於此,王府這頭不會遭太多非議,哪怕選個沒什麼跟腳的人家也只會說燕王府權勢滔天不在乎親家底子厚薄,更看重個人條件……畢竟歷朝歷代公主下嫁的也沒少過,明姝是好,身份上還是比公主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