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他看向趙偱:「趙偱,你的副將,想必早已經帶兵出發了吧?你那所謂的慶捷宴,不過是糊弄人的戲碼。我說的對不對?」
趙偱杯子裡的酒一口未動,他安安靜靜坐著,仿佛孫正林這一席話都不是說給他聽的。他端起酒杯起了身,走到城牆前,倒掉了杯中酒:「你只猜中一半,我今日上城樓,是要祭亡靈的。」他的背影在這蒼勁的北方夜風裡顯得尤其孤獨,仿佛腳下就是累累白骨,軍士們的英魂還不肯走。
那白底黑字的陣亡名單,似乎總會在午夜夢回時浮上腦海,永遠也忘不掉。
孫正林倏地陷入了沉默。
趙偱背對著他,淡淡道:「孫正林,你今日所說的一切,我都會記得。你是連永至交,身為朋友,你比身為丈夫的我,都要了解她。可這並不稀奇,你認識她那麼早,又怎會不知她脾性。但人是會變的,你自以為了解的她,興許已經不再是彼時的她。我與連永之間,還有一輩子。我們餘下的人生,都與彼此牢牢牽絆在一起,共進退,相知相守。你卻說這不是夫妻情……那你所謂的夫妻情,又是什麼呢?」
孫正林深深呼出一口氣,瞥了一眼正咳著的我,又與他道:「那就請你告訴連永,你何時才能收手?什麼時候這遠征的軍隊能喘口氣,你才能與她『相知、相守』?」
趙偱微微抬起手,酒杯便從城樓上掉了下去。不時,遠處已看到飄起來的天燈,密密麻麻,像是約定好的一般。這黑幕下的點點火光,越來越遠,越來越渺小。城門大開,原本還在宴會上尋歡作樂的軍士們卻已整裝出了城。
他卻仍是站在原地,語氣生疏地與孫正林慢慢道:「陛下想要戎盧六座城,我便給他六座城。」
【六五】紅藥橋(上) ...
杯中的熱水漸漸涼了,我剛放下杯子,便有小廝拎著食盒匆匆跑上來,將碗放到我面前,替我打開碗蓋,又急匆匆退下去。我拿過一旁的調羹,低頭吃了一口熱粥。
方才說話還正在興頭上的孫正林,卻突然間收了聲。
六座城麼……胃口確實有些大。
照這情形,這戰事一時半會兒是無法消停了。
我沉默著,低頭一口一口地喝著粥,忽聽得孫正林道:「六座城是嗎?那好,就等你拿下這六座城,再來見連永吧。」他又對我朗聲道:「溫連永,你留在軍中是觸犯軍法,趙將軍治軍嚴明,斷是不能自己犯了規矩,授人以話柄。我既然將你從江南帶出來,也必須將你帶回去。他若想要再見你,除非他當真拿下那六座城,能夠毫髮無損地歸來。」
我閉了閉眼,溫熱軟糯的粥在口中都變得苦澀起來,下咽時有明顯的壓迫感。我抬手摸了摸頜下,總覺得有些腫。這一病不知何時才能好,興許只是太累了,所以身體也要造反抗議。
我的確是要走的,即便孫正林不說這一席話,我也依舊會走。若是命定要分離,哪怕再堅持,有時候也顯得徒勞。若生來就應當在一起,那不論走得多遠,最終還是會在一起。何況我留在這裡,於他於我都無益處。
這一朝一暮的相守,讓人越發察覺到時光的可憐處。
我因擔心他而來,如今見到他好好的,便不是失望而歸。
我緩緩放下手裡的調羹,站起身,慢慢走過去。趙偱回過身,張開雙臂上前抱了抱我,良久,他附在我耳邊輕聲道:「我聽聞江南有座紅藥橋,明年什麼時候花開了,我便去找你好不好?」
四五月時紅藥便開了罷?
半年時間,五座城。我閉了閉眼,臉貼著的卻是他冰涼的鎧甲。他放開我,一句話也未說。分別於我們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飯,然此刻,卻似乎又有所不同。
我迎風咳了咳,看著他抿緊的唇,不禁低頭苦笑了笑:「走罷,我就猜到你今日穿著這般模樣,不是為了陪我到這城樓上來看夜色。我這就走了,明早隨他們的隊伍出發,先祝你凱旋……若彼時我已在西京,甚至你都不必千里迢迢去江南,我會按照約定在城門口迎接你。」
我說罷往後退了一步,鄭重其事道:「趙偱,我今日離開,是因為我想與你永永遠遠地在一起。很多事,我們都可以推翻一一重建,到最後,我們也能走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
我偏過頭,城樓上卻已不見孫正林。我轉過身,沒有再回頭看一眼趙偱,只逕自往前,一步一步下了城樓。
——*——*——*——*——
跟著孫正林離開逐州城後,我並沒有立即回江南。那段時日我越發病重,有時就只能昏昏睡過去,暗無天日,周身像是在藥鍋里泡過一般。這樣也好,壓根沒有心思去想其他事,睡醒了喝藥吃飯,再繼續睡去,一天天過得無比迅疾。後來好一些,便時常出來走動,在這間普通的北疆客棧內,我聽過往的住客們時常提到趙偱,三兩句不離邊疆戰事。
短短兩個月,我見識了邊疆上來來往往的人,各式各樣,心境迥異,卻都希望戰事平,百姓安……
我病癒時,終於搬離了那間人來人往的客棧。孫正林一早便回了西京復命,他不知從哪兒找了個小姑娘來照顧我。她告訴我她叫阿越,至親都已在這紛飛戰火中走散。她還告訴我,她是戎盧人,但她已回不到自己的家。
我留夠盤纏,將剩下的錢銀都給了她。我說茫茫天地雖這樣大,現下也經受著分離之苦,但若你與至親緣分未盡,也終會相遇。在哪裡生活其實都無妨,與誰一起,想必才更重要。
趙偱杯子裡的酒一口未動,他安安靜靜坐著,仿佛孫正林這一席話都不是說給他聽的。他端起酒杯起了身,走到城牆前,倒掉了杯中酒:「你只猜中一半,我今日上城樓,是要祭亡靈的。」他的背影在這蒼勁的北方夜風裡顯得尤其孤獨,仿佛腳下就是累累白骨,軍士們的英魂還不肯走。
那白底黑字的陣亡名單,似乎總會在午夜夢回時浮上腦海,永遠也忘不掉。
孫正林倏地陷入了沉默。
趙偱背對著他,淡淡道:「孫正林,你今日所說的一切,我都會記得。你是連永至交,身為朋友,你比身為丈夫的我,都要了解她。可這並不稀奇,你認識她那麼早,又怎會不知她脾性。但人是會變的,你自以為了解的她,興許已經不再是彼時的她。我與連永之間,還有一輩子。我們餘下的人生,都與彼此牢牢牽絆在一起,共進退,相知相守。你卻說這不是夫妻情……那你所謂的夫妻情,又是什麼呢?」
孫正林深深呼出一口氣,瞥了一眼正咳著的我,又與他道:「那就請你告訴連永,你何時才能收手?什麼時候這遠征的軍隊能喘口氣,你才能與她『相知、相守』?」
趙偱微微抬起手,酒杯便從城樓上掉了下去。不時,遠處已看到飄起來的天燈,密密麻麻,像是約定好的一般。這黑幕下的點點火光,越來越遠,越來越渺小。城門大開,原本還在宴會上尋歡作樂的軍士們卻已整裝出了城。
他卻仍是站在原地,語氣生疏地與孫正林慢慢道:「陛下想要戎盧六座城,我便給他六座城。」
【六五】紅藥橋(上) ...
杯中的熱水漸漸涼了,我剛放下杯子,便有小廝拎著食盒匆匆跑上來,將碗放到我面前,替我打開碗蓋,又急匆匆退下去。我拿過一旁的調羹,低頭吃了一口熱粥。
方才說話還正在興頭上的孫正林,卻突然間收了聲。
六座城麼……胃口確實有些大。
照這情形,這戰事一時半會兒是無法消停了。
我沉默著,低頭一口一口地喝著粥,忽聽得孫正林道:「六座城是嗎?那好,就等你拿下這六座城,再來見連永吧。」他又對我朗聲道:「溫連永,你留在軍中是觸犯軍法,趙將軍治軍嚴明,斷是不能自己犯了規矩,授人以話柄。我既然將你從江南帶出來,也必須將你帶回去。他若想要再見你,除非他當真拿下那六座城,能夠毫髮無損地歸來。」
我閉了閉眼,溫熱軟糯的粥在口中都變得苦澀起來,下咽時有明顯的壓迫感。我抬手摸了摸頜下,總覺得有些腫。這一病不知何時才能好,興許只是太累了,所以身體也要造反抗議。
我的確是要走的,即便孫正林不說這一席話,我也依舊會走。若是命定要分離,哪怕再堅持,有時候也顯得徒勞。若生來就應當在一起,那不論走得多遠,最終還是會在一起。何況我留在這裡,於他於我都無益處。
這一朝一暮的相守,讓人越發察覺到時光的可憐處。
我因擔心他而來,如今見到他好好的,便不是失望而歸。
我緩緩放下手裡的調羹,站起身,慢慢走過去。趙偱回過身,張開雙臂上前抱了抱我,良久,他附在我耳邊輕聲道:「我聽聞江南有座紅藥橋,明年什麼時候花開了,我便去找你好不好?」
四五月時紅藥便開了罷?
半年時間,五座城。我閉了閉眼,臉貼著的卻是他冰涼的鎧甲。他放開我,一句話也未說。分別於我們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飯,然此刻,卻似乎又有所不同。
我迎風咳了咳,看著他抿緊的唇,不禁低頭苦笑了笑:「走罷,我就猜到你今日穿著這般模樣,不是為了陪我到這城樓上來看夜色。我這就走了,明早隨他們的隊伍出發,先祝你凱旋……若彼時我已在西京,甚至你都不必千里迢迢去江南,我會按照約定在城門口迎接你。」
我說罷往後退了一步,鄭重其事道:「趙偱,我今日離開,是因為我想與你永永遠遠地在一起。很多事,我們都可以推翻一一重建,到最後,我們也能走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
我偏過頭,城樓上卻已不見孫正林。我轉過身,沒有再回頭看一眼趙偱,只逕自往前,一步一步下了城樓。
——*——*——*——*——
跟著孫正林離開逐州城後,我並沒有立即回江南。那段時日我越發病重,有時就只能昏昏睡過去,暗無天日,周身像是在藥鍋里泡過一般。這樣也好,壓根沒有心思去想其他事,睡醒了喝藥吃飯,再繼續睡去,一天天過得無比迅疾。後來好一些,便時常出來走動,在這間普通的北疆客棧內,我聽過往的住客們時常提到趙偱,三兩句不離邊疆戰事。
短短兩個月,我見識了邊疆上來來往往的人,各式各樣,心境迥異,卻都希望戰事平,百姓安……
我病癒時,終於搬離了那間人來人往的客棧。孫正林一早便回了西京復命,他不知從哪兒找了個小姑娘來照顧我。她告訴我她叫阿越,至親都已在這紛飛戰火中走散。她還告訴我,她是戎盧人,但她已回不到自己的家。
我留夠盤纏,將剩下的錢銀都給了她。我說茫茫天地雖這樣大,現下也經受著分離之苦,但若你與至親緣分未盡,也終會相遇。在哪裡生活其實都無妨,與誰一起,想必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