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月娥看著他,問:「那我,還能出宮去嗎?」

  她流淚說:「你答應過我的。」

  良辰說:「傻子,以後別再說出宮的事了。以後你有享不完的富貴了。你爹你娘,你哥哥弟弟侄子們,都要享你的福了。」

  月娥這一輩子,如他一樣,再也離不開這宮城。

  良辰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難過,還是歡喜。

  他說完,一直忍著的眼淚終於落下。

  作者有話要說:  修文說明:宮人年紀,本是要在後面寫到的。因有人造謠宮人不滿十四歲,並強行與高管養女事件關聯,特修文點明年齡。

  第191章

  謝玉璋隔日再見到李固,問起湯藥的事。

  李固道:「別喝了,順其自然吧。」

  謝玉璋沉默。

  李固拉起她的手握在手心裡,說:「你不要擔心以後,以後一切都會好的,我保證。」

  謝玉璋不知道他「保證」什麼,只以為他是寬慰。李固不再執著於嫡子,她心中釋然。

  只她並不想提選秀的事。她等著李固提。

  她是皇后,等到皇帝提出要選秀的那一天,她不會反對。

  只是她的丈夫,再也沒提過這個事。

  時光荏苒,一轉眼夏天過去,秋天到來。

  李固一直和謝玉璋一起生活在丹陽宮裡,這裡已經成了家。他在紫宸殿操勞,回到丹陽宮,便可卸下一切,只作一個有妻子的男人,過有家室的生活。

  良辰常在李固身邊,謝玉璋常常能見他,總覺得這個沉默穩妥的青年似乎變得更沉默了。

  從前氣氛好時,他也也會跟著笑,與她說話時,也常眉眼輕鬆。

  只現在這個青年宦官眉間一日比一日的陰鬱。

  謝玉璋懷疑李固沒有察覺。因為李固也不是個全能的人,他現在威儀日重,宦官們在他面前都是躬身說話,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樣。

  這一日在御苑裡看著小監們蹴鞠賞秋色,李固去更衣,謝玉璋抬眼看見良辰正盯著她。

  這是十分失禮且僭越的行為,良辰這麼穩妥的人,不該犯這樣的錯誤。

  謝玉璋心中一動,問:「可是我臉上沾了什麼?」說罷還抹了下臉,給了良辰一個台階。

  良辰驚覺回神,忙垂下了眼,躬下身。

  謝玉璋問:「良辰,最近見你精神不好的樣子,可是有什麼事嗎?」

  良辰腰彎得很低,道:「謝娘娘關愛,只是最近事務多了些,略有疲累而已。」

  謝玉璋道:「要注意身體啊。」

  良辰道:「娘娘也請注意身體。」

  他道:「宮中事務繁雜,冊簿如此之多,娘娘且要注意休息。」

  他又道:「娘娘若過於勞累,便不免失了重點,有所遺漏。有些冊子、記錄,也不宜太久不閱。若久不監督,易出意外。」

  他的腰躬得極深,謝玉璋只能看到他彎曲的背脊和幞頭的後翼。

  謝玉璋盯著那黑色幞頭許久。

  待李固回來時,謝玉璋正慢慢地咬著一個果子,良辰站在一旁服侍,一切都如常。

  只這天晚上,李固睡得沉了,謝玉璋也還一直睜著眼睛。

  接下來的幾天,侍女看到謝玉璋常常發呆,在榻上一坐便是一天。

  到了第三天,侍女不安,忍不住輕聲詢問謝玉璋,可是有不舒服的地方。

  謝玉璋沉默許久,終於抬頭,道:「去,取了彤史來與我看。」

  侍女呆住。

  彤史是皇帝臨幸宮人的記錄,皇家血脈不能混亂,皇帝哪一日、在何處、何時幸了誰、有誰為證,都要記錄得清清楚楚。

  倘有人懷孕卻無彤史記錄,便是血脈存疑,便是生下來也不被承認。

  謝玉璋做了皇后,打理宮中事務清晰有條理,若說有哪一份冊簿、記錄「太久不閱」,便只有彤史。

  因李固的彤史實在沒什麼可看。謝玉璋只在初為皇后的時候每個月審閱一次,堅持到李固第一次南征回來後的幾個月,後來覺得實沒什麼可看,她又一直不孕,看了未免影響心情,便拋在一邊不管了。

  現在謝玉璋突然說要看彤史,侍女心中升起強烈的不安,道:「怎地想起看這個……」

  謝玉璋道:「去取。」

  侍女再不敢說話,轉身去了。

  那本冊子在謝玉璋面前的榻几上擺了許久,謝玉璋才輕輕地翻開。

  滿頁紅色的記錄,都是她的名字。她一直向前翻,終於翻到了良辰想讓她看到的內容。

  謝玉璋怔怔地盯著那些頁。

  丹寧宮的人動了起來,去了各處,很快又都回來復命。

  謝玉璋聽了回報,沉默許久,道:「取我的禮衣來。」

  宮人們去取了大衣裳,服侍著謝玉璋更衣。

  李固在紫宸殿前殿聽稟報皇后到了,頗詫異,道:「快讓她進來。」

  謝玉璋從正門踏入了前殿,她著著禮衣,眉間只有高貴和凜然,看不出情緒。

  平日的謝玉璋不是這樣的,她通常都衣著舒適,每見到他,都是眉眼帶笑,嫵媚溫柔的。

  李固怔住,從書案後快步走出來,問:「玉璋,怎麼了?」

  謝玉璋蹲下身去:「臣妾是來請罪的。」

  李固將她拉起來,道:「有話說,別來這個。」

  謝玉璋道:「臣妾失職,實在惶恐,特來請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