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李衛風道:「她待你寶貝似的,含著都怕化吧。」
謝寶珠看向江面遠方,沉默許久,道:「她是世上最愛我的人。」
李衛風道:「你爹可也愛你。當年我要帶你走,他敢衝上來撓我,很不怕死。」
這一句「很不怕死」實在是對壽王極大的褒讚。因壽王其實就和他的兄長逍遙侯一般,是個極其怕死之人。
他曾是親王,身份與謝家村一般村民不同。普通的謝氏族人還時不時出村進城,壽王雖曾嘴上說著羨慕逍遙侯府供奉,恨不得過去一起住,但實際上自從被圈禁在謝家村,他就十分乖覺,再沒出過村子的範圍。
算起來已經六七年之久,這怕死也真是怕出了境界了。
「是。」謝寶珠道,「所以我不想離開他。你若見過他從前的模樣,便知道他現在這樣子……我這身體也不知道能活到多少歲,肯定是比旁的人短壽的,就這麼些年,我更想在他身邊照顧他。」
「別胡說啊。什麼不知道能活到多少歲。」李衛風道,「你看你現在臉色多紅潤。當年剛認識你的時候,你成天帶個斗笠遮著太陽,一張臉慘白慘白的。你就是活動得少,太陽曬得少。以後多帶你出來走走,你定長壽。」
大好的春光打在這男人的背上。
三十許的男人,位高權重,在帝都可以橫著走。給她挽著韁繩回頭看她的時候,眼睛歡喜明亮,恍如少年。
謝寶珠一顆冷漠平淡,不知情為何物的心,微微泛起波瀾。
她望向江面波光粼粼,江畔遊人如織,女郎們穿著鮮艷的衣裙,年輕郎君舞劍吟詩,吸引她們的注意力。
許久,她收回視線,道:「李子義,你是個好人。」
李衛風嗤笑,道:「你要說我是好人,雲京不知道多少人會笑。」
謝寶珠修正了自己的用詞:「你對我,是個好人。」
李衛風嘆氣:「你要非這麼說,就是吧。」
他的樣子令謝寶珠微微一笑。她道:「我若身體好些,也不介意和你春風一度。」
謝寶珠曾是皇家貴女,她的男女觀、婚姻觀原就與普通女子是不同的。
「咳咳咳咳!」李衛風讓口水嗆到,道,「別瞎說。」
謝寶珠道:「只我身體這樣子,不敢亂來,更怕有了孩子會催命。」
李衛風道:「我知道,你說這麼多,就是不想嫁給我。我都知道,老虎,你不用說啦。」
「這樣就挺好。」他說,「我挺快活。」
謝寶珠便不再說,任這河西的漢子給她牽著馬,給她指遠處的水波粼粼。
李子義不是不好,只讓她嫁,總還是欠缺點什麼。
因著舉辦經筵,皇帝開恩,三月初四多休沐一日,百官皆在家休息放鬆。
皇帝把自己和公主關在房裡,一夜又一日,終於在這日傍晚才離開匯春原回了京城,出現在莫相的宅邸中。
「老師,我要娶妻。」皇帝說。
莫相失笑:「人家終於答應了?」
這天下名儒道:「陛下別急,待舉試之後,我來為她張目造勢。」
又道:「棉花的事,倒可以拿出來先說。」
皇帝道:「正是,她的好,該讓天下人都看到。」
帝師莞爾。
第178章
此時正是春季,正該播種。
永寧公主所獻之「棉花」,經過開元六年在幾處不同州縣試種,取得了極為令人滿意的結果。早在去年年底前,各州縣就已經都分到了種子,等今年播種,大面積推廣。
只今年三月間,朝廷又補發了份文書,再一次叮囑各州各縣關於種植棉花的事宜。只末尾處,又輕描淡寫地提及了這棉花的來處,原來竟是永寧公主從漠北帶回來,精心鑽研,而後獻給朝廷的。
此時,皇帝的用意還無人察覺。
開元七年三月中旬,大穆朝舉行了第一次舉試,結果果然不出所料,取中的人中,世家子的人數呈壓倒性的勝利。
許多世家傳承都比一朝一代還更長,原就是深有底蘊的。但皇帝和首相都是極有耐心的人。在他們這一代,只要用科舉先撕開一個口子就行。後面的事,還要交給下一代,甚至下下代。
大穆第一次舉試也算圓滿成功。下一次舉試初步擬定在三年後,只下一次便不是這樣簡簡單單便能上京來參考了,莫相規劃的分級考試制度,會層層推進,直到為大穆建立一套完備的人才選拔機制。
莫相布衣出身,一生的志向便是使朝廷用人再不拘於出身姓氏,唯才是論。
皇帝在太極殿開宴,經舉試取中新被錄用還未授官的新人們都與席。
席間,學士們考教新人,紛紛出題目。待輪到毛學士時,毛學士道:「我朝尚未有皇后,就以此為題,論何等品德的女子可堪為後。」
新人們大多年輕,還沒有足夠的政治敏感,各抒己見,將自己的看法紛紛寫下來,呈與丞相和學士們。
皇帝問莫相:「卿覺得如何?」
莫相笑而搖頭,對新人們道:「大多落了窠臼。脫不了溫良恭儉讓的常德,一國之後,豈能視同為尋常後宅一主母?若按爾等所言,則這京城中大部分不算差的主母,都可以做皇后了。」
莫相道:「為後者,於常德之外,必得堅毅,必得果敢,有敢諫君王的膽量,有心懷蒼生的胸襟。」
謝寶珠看向江面遠方,沉默許久,道:「她是世上最愛我的人。」
李衛風道:「你爹可也愛你。當年我要帶你走,他敢衝上來撓我,很不怕死。」
這一句「很不怕死」實在是對壽王極大的褒讚。因壽王其實就和他的兄長逍遙侯一般,是個極其怕死之人。
他曾是親王,身份與謝家村一般村民不同。普通的謝氏族人還時不時出村進城,壽王雖曾嘴上說著羨慕逍遙侯府供奉,恨不得過去一起住,但實際上自從被圈禁在謝家村,他就十分乖覺,再沒出過村子的範圍。
算起來已經六七年之久,這怕死也真是怕出了境界了。
「是。」謝寶珠道,「所以我不想離開他。你若見過他從前的模樣,便知道他現在這樣子……我這身體也不知道能活到多少歲,肯定是比旁的人短壽的,就這麼些年,我更想在他身邊照顧他。」
「別胡說啊。什麼不知道能活到多少歲。」李衛風道,「你看你現在臉色多紅潤。當年剛認識你的時候,你成天帶個斗笠遮著太陽,一張臉慘白慘白的。你就是活動得少,太陽曬得少。以後多帶你出來走走,你定長壽。」
大好的春光打在這男人的背上。
三十許的男人,位高權重,在帝都可以橫著走。給她挽著韁繩回頭看她的時候,眼睛歡喜明亮,恍如少年。
謝寶珠一顆冷漠平淡,不知情為何物的心,微微泛起波瀾。
她望向江面波光粼粼,江畔遊人如織,女郎們穿著鮮艷的衣裙,年輕郎君舞劍吟詩,吸引她們的注意力。
許久,她收回視線,道:「李子義,你是個好人。」
李衛風嗤笑,道:「你要說我是好人,雲京不知道多少人會笑。」
謝寶珠修正了自己的用詞:「你對我,是個好人。」
李衛風嘆氣:「你要非這麼說,就是吧。」
他的樣子令謝寶珠微微一笑。她道:「我若身體好些,也不介意和你春風一度。」
謝寶珠曾是皇家貴女,她的男女觀、婚姻觀原就與普通女子是不同的。
「咳咳咳咳!」李衛風讓口水嗆到,道,「別瞎說。」
謝寶珠道:「只我身體這樣子,不敢亂來,更怕有了孩子會催命。」
李衛風道:「我知道,你說這麼多,就是不想嫁給我。我都知道,老虎,你不用說啦。」
「這樣就挺好。」他說,「我挺快活。」
謝寶珠便不再說,任這河西的漢子給她牽著馬,給她指遠處的水波粼粼。
李子義不是不好,只讓她嫁,總還是欠缺點什麼。
因著舉辦經筵,皇帝開恩,三月初四多休沐一日,百官皆在家休息放鬆。
皇帝把自己和公主關在房裡,一夜又一日,終於在這日傍晚才離開匯春原回了京城,出現在莫相的宅邸中。
「老師,我要娶妻。」皇帝說。
莫相失笑:「人家終於答應了?」
這天下名儒道:「陛下別急,待舉試之後,我來為她張目造勢。」
又道:「棉花的事,倒可以拿出來先說。」
皇帝道:「正是,她的好,該讓天下人都看到。」
帝師莞爾。
第178章
此時正是春季,正該播種。
永寧公主所獻之「棉花」,經過開元六年在幾處不同州縣試種,取得了極為令人滿意的結果。早在去年年底前,各州縣就已經都分到了種子,等今年播種,大面積推廣。
只今年三月間,朝廷又補發了份文書,再一次叮囑各州各縣關於種植棉花的事宜。只末尾處,又輕描淡寫地提及了這棉花的來處,原來竟是永寧公主從漠北帶回來,精心鑽研,而後獻給朝廷的。
此時,皇帝的用意還無人察覺。
開元七年三月中旬,大穆朝舉行了第一次舉試,結果果然不出所料,取中的人中,世家子的人數呈壓倒性的勝利。
許多世家傳承都比一朝一代還更長,原就是深有底蘊的。但皇帝和首相都是極有耐心的人。在他們這一代,只要用科舉先撕開一個口子就行。後面的事,還要交給下一代,甚至下下代。
大穆第一次舉試也算圓滿成功。下一次舉試初步擬定在三年後,只下一次便不是這樣簡簡單單便能上京來參考了,莫相規劃的分級考試制度,會層層推進,直到為大穆建立一套完備的人才選拔機制。
莫相布衣出身,一生的志向便是使朝廷用人再不拘於出身姓氏,唯才是論。
皇帝在太極殿開宴,經舉試取中新被錄用還未授官的新人們都與席。
席間,學士們考教新人,紛紛出題目。待輪到毛學士時,毛學士道:「我朝尚未有皇后,就以此為題,論何等品德的女子可堪為後。」
新人們大多年輕,還沒有足夠的政治敏感,各抒己見,將自己的看法紛紛寫下來,呈與丞相和學士們。
皇帝問莫相:「卿覺得如何?」
莫相笑而搖頭,對新人們道:「大多落了窠臼。脫不了溫良恭儉讓的常德,一國之後,豈能視同為尋常後宅一主母?若按爾等所言,則這京城中大部分不算差的主母,都可以做皇后了。」
莫相道:「為後者,於常德之外,必得堅毅,必得果敢,有敢諫君王的膽量,有心懷蒼生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