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嫣然軟聲道,“嫣然再也不這樣了,許叔叔說過沒棋品的人不好不好,嫣然不要不好不好。”

  小玉捏捏她圓嘟嘟的臉,“嫣然要做的很好很好。”

  “是啊。”

  齊妙笑笑,問方才酒婆去給她拿東西吃的事。小玉說道,“玉兒沒說餓,酒婆婆進來說我這時候該餓了,她去給我拿吃的。玉兒覺得是酒婆婆自己餓了,所以就答應了。”

  嫣然見母親面帶沉思,問道,“娘在想什麼呀?”

  齊妙笑了笑,“沒什麼,說起來,娘也餓了。”她哄了兩人睡覺,總覺要找酒婆問問。

  想到這,倒是又想起一件事來。當年縣衙里的人說過,酒婆是……官奴?

  二十年後已非官奴之身,卻像是無家可歸,仍舊留在衙門。她也不是沒有問過衙門酒婆到底出身何處,想送她回家。但衙門的人也不知道,酒婆也說已沒家。所以回元德鎮的時候,就將酒婆也帶上了。如今細想起來,才覺酒婆身世只怕不簡單。

  讓下人去讓酒婆過來,一會下人回來,說她一會就過來。

  齊妙在房中等了片刻,酒婆就在外頭敲門。

  “進來。”齊妙放下手裡的帳本,站起身將凳子挪好,“酒婆過來坐吧。”

  酒婆慢慢走進,準備將門關上,僕婦說道,“還得給夫人奉茶。”

  “不必了,我會做。”

  僕婦還沒來得及說話,門就緊關上了。一會聽見齊妙說道,“不必在外面伺候了,都走吧。”

  不過一句話,酒婆已經猜到了些什麼。她緩緩走到齊妙面前,也不客氣坐在準備好的凳子上。

  齊妙斟了茶水遞給她,酒婆接過,卻沒有喝,“夫人要問老奴什麼?”

  “酒婆是京城人士吧。”

  “哦?夫人為什麼這麼說。”

  “酒婆不遠千里都要來京城,又做得一手京師腊味。剛才還不敢肯定,可酒婆這種反應,就肯定了。”齊妙也給自己斟了一杯茶,說道,“酒婆,你待玉兒嫣然他們都很好,我和我夫君早也沒有將你當做下人了。你若有什麼難處,只管和我們說,只要我們做得到的,一定會盡力幫你。”

  酒婆又是默然,忽然笑了笑,無奈又乏力,“這個忙,夫人是幫不了的。這個心結,我已放下,夫人不必再問了。明天我就離開京城,回利安去。”

  回的不是住了五十年的太平縣,而是利安。陸五哥一家雖然也敬酒婆,但不得不說感情還是很生疏的,再怎麼比,也比不過在太平縣衙的人熟絡。可她一開口就說利安府,實在奇怪。

  “利安那邊可是有酒婆的親人?”

  酒婆微頓,她聰慧她也知道,但細緻入微,還是她沒想到的。說的越多,就越會被她察覺到。

  她相信齊妙是個好姑娘,能信任。但這種事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險,何必說出來讓大家知道。反正這仇她不打算報了,唯一要交代的人,是弟弟。他還在等著她的好消息,可她卻放棄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報仇的機會。

  弟弟偏激,可能不會明白。如果他追問,酒婆也想好要怎麼讓他原諒自己了。

  以死勸阻……

  齊妙見她不說,也沒有再逼問,“酒婆回去歇著吧,不要提回利安的事。你要是走了,玉兒他們可要鬧了。安安心心留在謝家,二郎和我都會好好待你。”

  酒婆聽了微覺恍惚,這才終於看她,“我百年之後,能否為我立個墳塚,不用香火,每年除除草就好,不要讓上面長了草。”

  這話簡直就像是生離死別,齊妙已有擔憂,“酒婆不要思慮那麼多,你在世,我們會待你如親人。哪怕終將陰陽相隔,我們也不會讓酒婆沒個安歇的地方。”

  酒婆有這話就夠了,一個人太久,沒有家人太久,總覺得死後就要做孤魂野鬼,她不想這樣。她的那些親人,如今屍骨還在亂葬崗,怕是白骨都不見了吧……

  從齊妙房中出來,想到親人,更想念胞弟。也因這份想念,而愧對他。

  穿過廊道,聽見交談聲,往外面涼亭看去。停步許久,最後仍是覺得,自己所做的決定沒有錯。

  但願弟弟能明白她的苦心,他們整個家族的苦心。

  &&&&&

  十日過後,永王登基大典,也是封賜之日。

  一早齊妙就起身了,洗漱好先去拜了神靈,不是求封大官,而是感謝祖宗庇佑。

  因時辰尚早,只有兩人用早飯。吃了半飽,就去了天壇,齊妙留在家中等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