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家裡的孩子從小就跟著翟景升和翟仲凌後頭練字,亮亮前兩年還拜了個有名的書法家做老師, 現在他的字已經寫的很有派頭了。也可能是這個原因,他才會在眾多「古玩」中獨獨挑了一套硯台。
眼看時間不早了,出來前還和卞穎芝說好了會回去吃完飯。買好東西後,一家六口離開菸袋斜街, 一路往停車場走去。
娉婷和翟仲凌一起牽著均均,平平跟著亮亮和安安走在前面,她嘴裡還唱著今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一首歌,《幸福在哪裡》。
回到家後,幾個孩子把買好的東西拿給了翟景升,看到孫子孫女們用心為他挑選的禮物,他內心欣慰的同時,也幫他們一一講解了這些「古玩」的歷史。
「鼻煙壺呢,明末清初的時候出現,清朝是鼎盛時期。這個鼻煙壺它的材質是瓷的,你們看,它上面的圖案,是兩隻小狗在牡丹花叢里嬉戲,這個牡丹花上的紅色鑲的是瑪瑙,它的綠色的葉子,粗略看應該是玉石。」
「你以這個價格買下來可以說是非常划算的,它即使不是古玩,以它的工藝看,也是非常值得收藏的。」
被肯定了的安安非常高興,一向淡定從容的臉上滿是笑意。他一直敬佩翟景升和翟仲凌,和亮亮一樣,他一直以成為爺爺和父親那樣的男子漢為自己的奮鬥目標。
說完鼻煙壺後,翟景升又繼續講解著其他物品,他對亮亮挑的那套硯台倒是挺感興趣。
這時候,剛好翟仲欣和江學亭帶著孩子們一起過來吃晚飯了,江海和江洋一看外公正在「講課」,也跑過去當了聽眾。
「我們也是老夫老妻了,在一起過了快二十年。該怎麼樣相處,也一直在努力磨合。只能說為了這個家庭,我們都在盡心盡力。」
翟仲欣過來找娉婷說話,看到他們夫妻相處恢復到了從前的狀態,娉婷調侃了幾句後,翟仲欣嘆了口氣感慨了一番。
「上次吵過架後,我回去也進行了反思。想想看,江海也要考大學,沒幾年說不準我都要當奶奶了,我和學亭說,咱們以後也別再吵架,一起把日子忙好。我們有兩個兒子呢,不為別的,也要為兒子,為以後的孫子著想。所以現在,他對我開影樓的事也沒以前的那種牴觸心了,我也覺得這樣挺好。」
從年輕時候的如膠似漆,到如今的相濡以沫,不管中間有過多少不愉快,畢竟一起走過了這麼多年,彼此都成了對方無法割捨的一部分。
「他也不容易,在體制里上班壓力還是挺大的。現在他的年齡到了一個瓶頸期,如果不能更進一步的話,他心裡也不大甘心。為了這個,我們最近都在跑動關係,包括他家裡也是。」
一筆寫不出兩個「江」字,儘管江學亭不是江家最重視最喜愛的兒子,可在仕途的關鍵時刻,江家還是不遺餘力的出錢出力。
因為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一根筷子容易折斷,一把筷子不容易斷,只有拎成一股繩,江家才會越來越好。
「你也好久沒去影樓了吧?現在情況都挺好的,下個月我把這半年的帳結一次,把大家的分紅分下去。我剛剛還說我有兩個兒子,你可比我還厲害,有三個大兒子要忙呢。」
在影樓方面,娉婷是結結實實的甩手掌柜,連帳都沒看過一次,對翟仲欣是完完全全的信任。
「『兒孫自由兒孫福』,我也不去操那個心。說實話,我和仲凌兩個人這麼多年也沒閒著,確實存了一些錢。不過我們想的沒你那麼長遠,只想著不管以後他們想過什麼生活,有什麼規劃,我們作為長輩也不會有任何干預。」
林則徐曾經有副對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娉婷對這句話還是深以為然的。
她的努力,並不是為了留多少財產給下一代,她是為了自己而努力。想要有尊嚴的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她不願意做男人的附屬品,所以才選擇了自立自強。以後家裡的四個孩子,不管是工作也好,感情問題、婚姻問題也好,在她承擔了應該承擔的責任後,其他一概隨他們自己。
她不會強迫他們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也不會做那催婚的母親,她只希望,孩子們結婚是因為愛情,而不是其他。
翟仲欣對她的話顯然是不相信的,她認為父母為子女操心是天性,是一輩子也改變不了的。
「還是別說這些了,我怎麼覺得自己還挺年輕,沒到該考慮這些的時候呢。」
娉婷才三十出頭,總覺得現在討論這些問題還太早了一些。
「也對,你比我小了將近十歲呢。」
年齡永遠是女人心底的一道傷疤,二十來歲的時候覺得自己年輕,三十來歲還勉強接受現實,等到了四十歲的時候,那種複雜的情緒簡直無法表達。
話題到了這就有些聊不下去了,兩人離開客廳去了廚房。
「你們怎麼一起過來,是餓了?等會就能一起吃飯了。」
卞穎芝站在灶頭,穿著日常家居服,一頭短髮燙成了流行的捲髮。皮膚不再水潤,好在氣色不錯,臉上一直帶著笑意,看上去很是親切。
剛剛聊到了年齡問題,翟仲欣也仔細端詳了自己的母親。在她印象中,卞穎芝還是年輕時候的樣子,可時光沒有給任何人優待,她成為中年人的同時,母親也越來越老。
眼看時間不早了,出來前還和卞穎芝說好了會回去吃完飯。買好東西後,一家六口離開菸袋斜街, 一路往停車場走去。
娉婷和翟仲凌一起牽著均均,平平跟著亮亮和安安走在前面,她嘴裡還唱著今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一首歌,《幸福在哪裡》。
回到家後,幾個孩子把買好的東西拿給了翟景升,看到孫子孫女們用心為他挑選的禮物,他內心欣慰的同時,也幫他們一一講解了這些「古玩」的歷史。
「鼻煙壺呢,明末清初的時候出現,清朝是鼎盛時期。這個鼻煙壺它的材質是瓷的,你們看,它上面的圖案,是兩隻小狗在牡丹花叢里嬉戲,這個牡丹花上的紅色鑲的是瑪瑙,它的綠色的葉子,粗略看應該是玉石。」
「你以這個價格買下來可以說是非常划算的,它即使不是古玩,以它的工藝看,也是非常值得收藏的。」
被肯定了的安安非常高興,一向淡定從容的臉上滿是笑意。他一直敬佩翟景升和翟仲凌,和亮亮一樣,他一直以成為爺爺和父親那樣的男子漢為自己的奮鬥目標。
說完鼻煙壺後,翟景升又繼續講解著其他物品,他對亮亮挑的那套硯台倒是挺感興趣。
這時候,剛好翟仲欣和江學亭帶著孩子們一起過來吃晚飯了,江海和江洋一看外公正在「講課」,也跑過去當了聽眾。
「我們也是老夫老妻了,在一起過了快二十年。該怎麼樣相處,也一直在努力磨合。只能說為了這個家庭,我們都在盡心盡力。」
翟仲欣過來找娉婷說話,看到他們夫妻相處恢復到了從前的狀態,娉婷調侃了幾句後,翟仲欣嘆了口氣感慨了一番。
「上次吵過架後,我回去也進行了反思。想想看,江海也要考大學,沒幾年說不準我都要當奶奶了,我和學亭說,咱們以後也別再吵架,一起把日子忙好。我們有兩個兒子呢,不為別的,也要為兒子,為以後的孫子著想。所以現在,他對我開影樓的事也沒以前的那種牴觸心了,我也覺得這樣挺好。」
從年輕時候的如膠似漆,到如今的相濡以沫,不管中間有過多少不愉快,畢竟一起走過了這麼多年,彼此都成了對方無法割捨的一部分。
「他也不容易,在體制里上班壓力還是挺大的。現在他的年齡到了一個瓶頸期,如果不能更進一步的話,他心裡也不大甘心。為了這個,我們最近都在跑動關係,包括他家裡也是。」
一筆寫不出兩個「江」字,儘管江學亭不是江家最重視最喜愛的兒子,可在仕途的關鍵時刻,江家還是不遺餘力的出錢出力。
因為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一根筷子容易折斷,一把筷子不容易斷,只有拎成一股繩,江家才會越來越好。
「你也好久沒去影樓了吧?現在情況都挺好的,下個月我把這半年的帳結一次,把大家的分紅分下去。我剛剛還說我有兩個兒子,你可比我還厲害,有三個大兒子要忙呢。」
在影樓方面,娉婷是結結實實的甩手掌柜,連帳都沒看過一次,對翟仲欣是完完全全的信任。
「『兒孫自由兒孫福』,我也不去操那個心。說實話,我和仲凌兩個人這麼多年也沒閒著,確實存了一些錢。不過我們想的沒你那麼長遠,只想著不管以後他們想過什麼生活,有什麼規劃,我們作為長輩也不會有任何干預。」
林則徐曾經有副對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娉婷對這句話還是深以為然的。
她的努力,並不是為了留多少財產給下一代,她是為了自己而努力。想要有尊嚴的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她不願意做男人的附屬品,所以才選擇了自立自強。以後家裡的四個孩子,不管是工作也好,感情問題、婚姻問題也好,在她承擔了應該承擔的責任後,其他一概隨他們自己。
她不會強迫他們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也不會做那催婚的母親,她只希望,孩子們結婚是因為愛情,而不是其他。
翟仲欣對她的話顯然是不相信的,她認為父母為子女操心是天性,是一輩子也改變不了的。
「還是別說這些了,我怎麼覺得自己還挺年輕,沒到該考慮這些的時候呢。」
娉婷才三十出頭,總覺得現在討論這些問題還太早了一些。
「也對,你比我小了將近十歲呢。」
年齡永遠是女人心底的一道傷疤,二十來歲的時候覺得自己年輕,三十來歲還勉強接受現實,等到了四十歲的時候,那種複雜的情緒簡直無法表達。
話題到了這就有些聊不下去了,兩人離開客廳去了廚房。
「你們怎麼一起過來,是餓了?等會就能一起吃飯了。」
卞穎芝站在灶頭,穿著日常家居服,一頭短髮燙成了流行的捲髮。皮膚不再水潤,好在氣色不錯,臉上一直帶著笑意,看上去很是親切。
剛剛聊到了年齡問題,翟仲欣也仔細端詳了自己的母親。在她印象中,卞穎芝還是年輕時候的樣子,可時光沒有給任何人優待,她成為中年人的同時,母親也越來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