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祁明誠告次狀,或許只能得到一小塊肉,可一直護著他的姐姐們會受到一頓好打。難道姐姐們平時對他的愛護還不如那一小塊肉嗎?他到底是如何硬著心腸去看著姐姐們遭受一切責難的?
可是,一轉眼就過去這麼多年了。
當年那個會討好壞人背叛姐姐的小弟弟竟然也成長為一個能叫【
姐姐們依靠的人了。這世界上的事情不得不說是真的非常奇妙。四妮甚至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了,也許明誠從來都是這樣可靠的呢?
祁大娘子笑著說:「我們坐船來時,在一個碼頭停靠,得知我們是明誠的家眷,有個擺攤的老婦人非要免了我們在她攤上吃餛飩的花銷。她說她兒子是死在戰場的,死的時候也不過是個小兵,不過明誠把她兒子寫進了書里,事情傳了開來後,竟是有人能記得她兒子了。如今她擺著攤,雖然兒子是回不來了,可周圍的人念著她兒子的好,都時常來照顧她的生意,她就總覺得她兒子像在保護她一樣。」
這老婦人把祁大娘子都說哭了。對於一位母親來說,能有人記得她兒子的好,這也是一種安慰。
幾個姐姐繼續說著話。祁二娘子說著說著又問起了兩位妹妹日後的打算。四妮直接把話題引到了五妮的身上,笑道:「她如今就盼著她的良人出宮了。魏松這人我也是知道的,確實是個能託付的。」
五妮恨不得能立刻爬起來堵住四妮的嘴。
其實,自從祁明誠封了伯爺後,四妮、五妮這兩位也叫不少人瞧上了。儘管她們的年紀是大了一點,但那也是伯爺的姐姐不是?更何況這伯爺還是個有錢的,那她們日後的陪嫁還不得十里紅妝啊?這個世界上總是不乏鑽營之人,既見到了這種種的益處,他們就忍不住把心思動到了四妮五妮身上。
不過,四妮、五妮都非常堅定地拒絕了。
五妮心中已經有了想法。四妮卻是不想給自己找罪受。
若不遇到一個情投意合的,嫁人有什麼好呢?四妮總想著還要再去南婪看一看。如今祁明誠能夠離開南婪,是因為有紀良夫婦守在那裡,那麼等到紀良高升以後呢?四妮覺得自己可以幫到祁明誠。
幾個已經嫁人有了孩子的姐姐們又忍不住對著五妮追問起了魏松的事情。五妮起初還有些羞澀,不過被追問得多了,她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揀著心中的那些美好的回憶,磕磕絆絆地說了一點點。
說著說著,五妮趕緊把話題轉到了善堂上,道:「……我如今正想要給一念堂尋個夫子。不過文人多清高,他們只怕看不上這些原是乞兒的孩子們吧?可是,明誠說得也對啊,我不是給這些孩子一口飯吃一件衣服穿把他們養大了就好的,我要教給他們生活的技能,這樣他們以後才能夠有出息啊。」
「若是只教導他們識字就好,那你自己教不就成了!」三妮說。
五妮也是識字的。
五妮又是輕輕地一笑,道:「正是因為我教了他們一陣子,覺得其中有兩個孩子頗有靈氣,因此不願意叫他們被我耽誤了。我也想過要將他們送去學堂內,只是……又擔心他們去了學堂叫人欺負了。索性一念堂中如今已經有了十幾個孩子,因此不如我專門為他們請個夫子。你們覺得我這想法如何?」
五妮是打算請祁二娘幫忙的。祁二娘的夫家兄弟中有兩個讀書人,說不定他們認識什麼品性好但因為家境貧寒就需要開課賺些束脩來養家的讀書人。若是真有了這樣的人選,她願意花重金去請他。
祁二娘想了想,說:「那我明日和三郎、四郎說一說吧。」
姐妹五個住在了一起,她們的孩子則由各自的丈夫帶著。祁大娘子那女兒是去年年初時才生的,現在還沒有如何懂事。又因為大娘子和吳順夫妻倆盼了這些年才生了一個女兒,因此養得有些嬌氣。
小姑娘睡覺的時候沒見著親娘,忍不住滴滴答答地落了淚珠子。
吳順哄了好久都沒什麼效果。在這種妻子姐妹團圓的時刻,他不好抱著孩子去打擾妻子,只好抱著女兒去找了祁明誠。吳順想起玉珠兒幼時最親近祁明誠,覺得祁明誠哄孩子肯定有一手。結果,他的安平確實親近祁明誠。祁明誠心知這是他身上的靈氣發揮了作用。小孩子們都有親近靈氣的本能。
祁明誠把安平哄睡了,將孩子輕輕放進了吳順的懷裡,小聲問著吳順日後的打算。
想當初,在這個祁明誠還沒有穿越過來的時候,「祁明誠」還需要吳順這個做姐夫的照顧。儘管吳順家裡那時也不富裕,但「祁明誠」念書時的束脩有大半是吳順幫他掏的。可是轉眼之間,吳順還是那個吳順,祁明誠卻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伯爺了。好在吳順的心態一直很好,就沒有覺得有什麼彆扭的。
吳順私底下時還覺得祁明誠這個伯爺封得好,不然趙成義都成將軍了,祁明誠還是一個小商人,萬一有那種不起眼的替趙成義嫌祁明誠身份低,覺得他們之間門不當戶不對,這就難堪了,是不是?
吳順小心翼翼地接過自己的女兒,說:「我沒什麼大本事,帶著你姐留在老家也是平平靜靜一輩子了。不過,另幾個姨妹們日後都是要留京的,而我們在老家又沒什麼長輩需要奉養,所以日後如何,都由著你姐決定吧。」要是回梨東鎮,就繼續開個小鋪子;要是留京,那就想辦法在京城開個小鋪子。
吳順能由著祁大娘子來做決定的很大一個原因是,他自己當初就是棄嬰。反正從一開始就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於是也就沒有了什麼「故土難離」的概念。他只有一個養父,並且和養父的宗親從來都沒有親近過,所以來去都非常自由。雖說,他對於離開梨東鎮這件事情確實也存著一點點的不舍。
「留在京城也好。一家人能夠互幫互助。」祁明誠說。
吳順幫女兒的臉往自己懷中擋了擋,唯恐她吹著了風,說:「你這話說得不錯……我啊,實話實說,估計我這輩子就安平這麼一個女兒了。我不嫌她是個女兒,恰恰相反,我這個女兒只怕比別家的男孩還要更疼愛一些。只是,若是我和你姐沒本事給她生個弟弟,日後她一個人,我總是害怕她叫人欺負了。若是能讓她跟著表哥表弟們一起長大,日後這些表哥表弟不也就和親兄弟不差什麼了嗎?」
這話中滿瞞的都是慈父心腸了。
這個時代對於女人總是有著過多的苛責。一個沒了娘家的女人,在夫家就是被人磋磨致死,恐怕都沒有幾個人知道。就算吳順在未來女婿的人選上把關再把關,可這世上還有個詞叫「人心善變」啊。
但若是安平還有表兄弟們扶持,那吳順就會放心很多了。
吳順原本只是一個獵戶,後來開了個雜貨鋪子做些小生意。他若是選擇留在京城,如今妻子的娘家貴為伯府,肯定會有人笑他吃妻子的軟飯。可是,為了自己的妻女,吳順就不覺得這樣的嘲笑有什麼了。就算他真靠著妻子的娘家又如何?比起祁明誠一事無成,他肯定更盼著祁明誠蒸蒸日上的啊!
祁明誠笑著說:「咱家的男孩兒肯定要護著咱家的女孩兒。誰不聽話,我肯定要教訓他們的。」
小安平在吳順的懷裡蹭了兩下。吳順擔心她會醒過來,立刻嚇得不敢動了。小安平砸了砸嘴,空著嘴做了一個吮吸奶頭的動作,依然睡得很熟。吳順鬆了一口氣,用口型說:「我抱她回屋睡了。」
祁明誠點了下頭,然後看著吳順回了房間。
等到祁明誠回身走回自己的房間時,就見趙成義正倚著門框看著他。
「看我做什麼?」祁明誠問。
「不做什麼,就是想看看你。」趙成義說。
「肉麻死了!」祁明誠故意抖起了雞皮疙瘩。
趙成義往下蹲了一點點,然後動作嫻熟地把祁明誠往自己的肩膀上扛,說:「這就肉麻了?那我今天非得讓你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肉麻!」他這個一言不合就扛祁明誠的習慣看樣子是怎麼都改不了了。
祁明誠給那位還沒有死掉卻只當他死得的爹操持的葬禮十分盛大。他不怕花錢。更何況,整場葬禮根本就沒有用上他的錢,四妮堅持要由她來出錢。用她的話來說,她就當是花錢買了一個痛快了。
是啊,多痛快啊!
這以後肯定會有很多人談論這件事情,說起那個拋家棄子的爹,然後就搖頭晃尾地感慨一句:「怪不得他沒有福氣,他要是能夠活到現在,這老太爺的日子過起來……嘖嘖,早先虧心事多了,老天爺都看不下去,才早早把他收走了啊!」這樣的話對於這個還沒死掉的人來說,是會戳得他心口流血吧?
葬禮之後,四妮的心結仿佛就徹底消了。她整個人看上去活潑了不少。
又幾日,當祁二娘當著大家的面說起五妮想要為善堂中的孩子們尋個夫子的事情時,三郎的媳婦寧袖兒忽然說:「嫂子的妹妹若是不嫌棄,我倒是很想要自薦呢。」她這話乍一聽很像是玩笑的話兒。
祁二娘自己才勉強認識幾個字,就這幾個字還是自她開始管家後,在這幾年中現學的。她不知道寧袖兒這一身的學問到底有多好,卻知道三郎、四郎在求學問道一事上,在寧袖兒面前都甘拜下風。
於是,祁二娘趕緊說:「不過是教幾個毛頭孩子,哪裡用得著弟妹這樣的大佛出馬?」
「我哪是什麼大佛……我是真打算要自薦呢。」寧袖兒笑著說。她是女人,這註定了她的學問再好也不可能去考狀元。女人的身份註定了她和官場無緣。就算她的詩詞歌賦流了出去,她也不可能在活著的時候成為什麼大家。唯有等她死了,過上百來年,人們才會對著一個女子假模假樣地表示欽佩。
寧袖兒心裡也有她的雄心壯志。她自己不能去考狀元,那麼她還不能教導學生去考狀元麼?
只一個女子想要出去授課,這話若是叫人聽去,只怕又惹得那幫衛道士們嘲弄一回。似乎只有等著家學建起來,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才可以選擇在家學中授課。但現在卻有一個機會擺在她面前了。
被男人們瞧不起的女人,被書生們瞧不起的乞兒,如果一個女人教導的這些棄兒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獲得功名……寧袖兒也不是想要賭氣什麼的,只是她既然學了那麼多,那麼總要做些有意義的事。
所以,有些男人們愛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道理,因為當一個女人有了才華時,她心裡就有了想法,她就有了野心,她就變得不受控制了……用衛道士們的話來說,這個女人就變得不再「安分」了。
寧袖兒承認,她確實是不「安分」了。好在三郎是理解她的,並且願意縱容她的不安分。
見寧袖兒說的認真,祁二娘子就引著她和五妮見了一回。沒想到這二人竟也一見如故了。寧袖兒就這樣成為了一念堂中的夫子。因為她原本就是女子,於是也不限制女孩子跟著她學習。如此,一念堂中適齡的孩子竟然都能有書讀了。這些孩子早已知事,因為吃過苦,才會更珍惜現在的安穩生活。
可是,一轉眼就過去這麼多年了。
當年那個會討好壞人背叛姐姐的小弟弟竟然也成長為一個能叫【
姐姐們依靠的人了。這世界上的事情不得不說是真的非常奇妙。四妮甚至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了,也許明誠從來都是這樣可靠的呢?
祁大娘子笑著說:「我們坐船來時,在一個碼頭停靠,得知我們是明誠的家眷,有個擺攤的老婦人非要免了我們在她攤上吃餛飩的花銷。她說她兒子是死在戰場的,死的時候也不過是個小兵,不過明誠把她兒子寫進了書里,事情傳了開來後,竟是有人能記得她兒子了。如今她擺著攤,雖然兒子是回不來了,可周圍的人念著她兒子的好,都時常來照顧她的生意,她就總覺得她兒子像在保護她一樣。」
這老婦人把祁大娘子都說哭了。對於一位母親來說,能有人記得她兒子的好,這也是一種安慰。
幾個姐姐繼續說著話。祁二娘子說著說著又問起了兩位妹妹日後的打算。四妮直接把話題引到了五妮的身上,笑道:「她如今就盼著她的良人出宮了。魏松這人我也是知道的,確實是個能託付的。」
五妮恨不得能立刻爬起來堵住四妮的嘴。
其實,自從祁明誠封了伯爺後,四妮、五妮這兩位也叫不少人瞧上了。儘管她們的年紀是大了一點,但那也是伯爺的姐姐不是?更何況這伯爺還是個有錢的,那她們日後的陪嫁還不得十里紅妝啊?這個世界上總是不乏鑽營之人,既見到了這種種的益處,他們就忍不住把心思動到了四妮五妮身上。
不過,四妮、五妮都非常堅定地拒絕了。
五妮心中已經有了想法。四妮卻是不想給自己找罪受。
若不遇到一個情投意合的,嫁人有什麼好呢?四妮總想著還要再去南婪看一看。如今祁明誠能夠離開南婪,是因為有紀良夫婦守在那裡,那麼等到紀良高升以後呢?四妮覺得自己可以幫到祁明誠。
幾個已經嫁人有了孩子的姐姐們又忍不住對著五妮追問起了魏松的事情。五妮起初還有些羞澀,不過被追問得多了,她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揀著心中的那些美好的回憶,磕磕絆絆地說了一點點。
說著說著,五妮趕緊把話題轉到了善堂上,道:「……我如今正想要給一念堂尋個夫子。不過文人多清高,他們只怕看不上這些原是乞兒的孩子們吧?可是,明誠說得也對啊,我不是給這些孩子一口飯吃一件衣服穿把他們養大了就好的,我要教給他們生活的技能,這樣他們以後才能夠有出息啊。」
「若是只教導他們識字就好,那你自己教不就成了!」三妮說。
五妮也是識字的。
五妮又是輕輕地一笑,道:「正是因為我教了他們一陣子,覺得其中有兩個孩子頗有靈氣,因此不願意叫他們被我耽誤了。我也想過要將他們送去學堂內,只是……又擔心他們去了學堂叫人欺負了。索性一念堂中如今已經有了十幾個孩子,因此不如我專門為他們請個夫子。你們覺得我這想法如何?」
五妮是打算請祁二娘幫忙的。祁二娘的夫家兄弟中有兩個讀書人,說不定他們認識什麼品性好但因為家境貧寒就需要開課賺些束脩來養家的讀書人。若是真有了這樣的人選,她願意花重金去請他。
祁二娘想了想,說:「那我明日和三郎、四郎說一說吧。」
姐妹五個住在了一起,她們的孩子則由各自的丈夫帶著。祁大娘子那女兒是去年年初時才生的,現在還沒有如何懂事。又因為大娘子和吳順夫妻倆盼了這些年才生了一個女兒,因此養得有些嬌氣。
小姑娘睡覺的時候沒見著親娘,忍不住滴滴答答地落了淚珠子。
吳順哄了好久都沒什麼效果。在這種妻子姐妹團圓的時刻,他不好抱著孩子去打擾妻子,只好抱著女兒去找了祁明誠。吳順想起玉珠兒幼時最親近祁明誠,覺得祁明誠哄孩子肯定有一手。結果,他的安平確實親近祁明誠。祁明誠心知這是他身上的靈氣發揮了作用。小孩子們都有親近靈氣的本能。
祁明誠把安平哄睡了,將孩子輕輕放進了吳順的懷裡,小聲問著吳順日後的打算。
想當初,在這個祁明誠還沒有穿越過來的時候,「祁明誠」還需要吳順這個做姐夫的照顧。儘管吳順家裡那時也不富裕,但「祁明誠」念書時的束脩有大半是吳順幫他掏的。可是轉眼之間,吳順還是那個吳順,祁明誠卻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伯爺了。好在吳順的心態一直很好,就沒有覺得有什麼彆扭的。
吳順私底下時還覺得祁明誠這個伯爺封得好,不然趙成義都成將軍了,祁明誠還是一個小商人,萬一有那種不起眼的替趙成義嫌祁明誠身份低,覺得他們之間門不當戶不對,這就難堪了,是不是?
吳順小心翼翼地接過自己的女兒,說:「我沒什麼大本事,帶著你姐留在老家也是平平靜靜一輩子了。不過,另幾個姨妹們日後都是要留京的,而我們在老家又沒什麼長輩需要奉養,所以日後如何,都由著你姐決定吧。」要是回梨東鎮,就繼續開個小鋪子;要是留京,那就想辦法在京城開個小鋪子。
吳順能由著祁大娘子來做決定的很大一個原因是,他自己當初就是棄嬰。反正從一開始就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於是也就沒有了什麼「故土難離」的概念。他只有一個養父,並且和養父的宗親從來都沒有親近過,所以來去都非常自由。雖說,他對於離開梨東鎮這件事情確實也存著一點點的不舍。
「留在京城也好。一家人能夠互幫互助。」祁明誠說。
吳順幫女兒的臉往自己懷中擋了擋,唯恐她吹著了風,說:「你這話說得不錯……我啊,實話實說,估計我這輩子就安平這麼一個女兒了。我不嫌她是個女兒,恰恰相反,我這個女兒只怕比別家的男孩還要更疼愛一些。只是,若是我和你姐沒本事給她生個弟弟,日後她一個人,我總是害怕她叫人欺負了。若是能讓她跟著表哥表弟們一起長大,日後這些表哥表弟不也就和親兄弟不差什麼了嗎?」
這話中滿瞞的都是慈父心腸了。
這個時代對於女人總是有著過多的苛責。一個沒了娘家的女人,在夫家就是被人磋磨致死,恐怕都沒有幾個人知道。就算吳順在未來女婿的人選上把關再把關,可這世上還有個詞叫「人心善變」啊。
但若是安平還有表兄弟們扶持,那吳順就會放心很多了。
吳順原本只是一個獵戶,後來開了個雜貨鋪子做些小生意。他若是選擇留在京城,如今妻子的娘家貴為伯府,肯定會有人笑他吃妻子的軟飯。可是,為了自己的妻女,吳順就不覺得這樣的嘲笑有什麼了。就算他真靠著妻子的娘家又如何?比起祁明誠一事無成,他肯定更盼著祁明誠蒸蒸日上的啊!
祁明誠笑著說:「咱家的男孩兒肯定要護著咱家的女孩兒。誰不聽話,我肯定要教訓他們的。」
小安平在吳順的懷裡蹭了兩下。吳順擔心她會醒過來,立刻嚇得不敢動了。小安平砸了砸嘴,空著嘴做了一個吮吸奶頭的動作,依然睡得很熟。吳順鬆了一口氣,用口型說:「我抱她回屋睡了。」
祁明誠點了下頭,然後看著吳順回了房間。
等到祁明誠回身走回自己的房間時,就見趙成義正倚著門框看著他。
「看我做什麼?」祁明誠問。
「不做什麼,就是想看看你。」趙成義說。
「肉麻死了!」祁明誠故意抖起了雞皮疙瘩。
趙成義往下蹲了一點點,然後動作嫻熟地把祁明誠往自己的肩膀上扛,說:「這就肉麻了?那我今天非得讓你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肉麻!」他這個一言不合就扛祁明誠的習慣看樣子是怎麼都改不了了。
祁明誠給那位還沒有死掉卻只當他死得的爹操持的葬禮十分盛大。他不怕花錢。更何況,整場葬禮根本就沒有用上他的錢,四妮堅持要由她來出錢。用她的話來說,她就當是花錢買了一個痛快了。
是啊,多痛快啊!
這以後肯定會有很多人談論這件事情,說起那個拋家棄子的爹,然後就搖頭晃尾地感慨一句:「怪不得他沒有福氣,他要是能夠活到現在,這老太爺的日子過起來……嘖嘖,早先虧心事多了,老天爺都看不下去,才早早把他收走了啊!」這樣的話對於這個還沒死掉的人來說,是會戳得他心口流血吧?
葬禮之後,四妮的心結仿佛就徹底消了。她整個人看上去活潑了不少。
又幾日,當祁二娘當著大家的面說起五妮想要為善堂中的孩子們尋個夫子的事情時,三郎的媳婦寧袖兒忽然說:「嫂子的妹妹若是不嫌棄,我倒是很想要自薦呢。」她這話乍一聽很像是玩笑的話兒。
祁二娘自己才勉強認識幾個字,就這幾個字還是自她開始管家後,在這幾年中現學的。她不知道寧袖兒這一身的學問到底有多好,卻知道三郎、四郎在求學問道一事上,在寧袖兒面前都甘拜下風。
於是,祁二娘趕緊說:「不過是教幾個毛頭孩子,哪裡用得著弟妹這樣的大佛出馬?」
「我哪是什麼大佛……我是真打算要自薦呢。」寧袖兒笑著說。她是女人,這註定了她的學問再好也不可能去考狀元。女人的身份註定了她和官場無緣。就算她的詩詞歌賦流了出去,她也不可能在活著的時候成為什麼大家。唯有等她死了,過上百來年,人們才會對著一個女子假模假樣地表示欽佩。
寧袖兒心裡也有她的雄心壯志。她自己不能去考狀元,那麼她還不能教導學生去考狀元麼?
只一個女子想要出去授課,這話若是叫人聽去,只怕又惹得那幫衛道士們嘲弄一回。似乎只有等著家學建起來,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才可以選擇在家學中授課。但現在卻有一個機會擺在她面前了。
被男人們瞧不起的女人,被書生們瞧不起的乞兒,如果一個女人教導的這些棄兒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獲得功名……寧袖兒也不是想要賭氣什麼的,只是她既然學了那麼多,那麼總要做些有意義的事。
所以,有些男人們愛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道理,因為當一個女人有了才華時,她心裡就有了想法,她就有了野心,她就變得不受控制了……用衛道士們的話來說,這個女人就變得不再「安分」了。
寧袖兒承認,她確實是不「安分」了。好在三郎是理解她的,並且願意縱容她的不安分。
見寧袖兒說的認真,祁二娘子就引著她和五妮見了一回。沒想到這二人竟也一見如故了。寧袖兒就這樣成為了一念堂中的夫子。因為她原本就是女子,於是也不限制女孩子跟著她學習。如此,一念堂中適齡的孩子竟然都能有書讀了。這些孩子早已知事,因為吃過苦,才會更珍惜現在的安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