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時光能重來,他一定一定會在口袋裡放上一枚戒指,不讓她的緊張和害羞落空。

  可世上沒有如果,但好在以後還有無數個下一次。

  -

  等到了家,趙應偉昨天推過一次應酬,今天推不開,要晚點才能到家,方如清在廚房準備晚飯。

  趙家兩姐弟坐在客廳,陳屹昨天來過一次,有了心理準備,再加上和趙書棠是老同學,有認識的人在,到底沒有上一次去阮明科那裡緊張。

  方如清招呼他在客廳坐,「你們年輕人聊會天,晚上的飯遲,我給你煮兩個雞蛋先墊一墊吧。」

  「不麻煩了伯母,我不餓。」陳屹笑了笑,「我去廚房給您打下手吧。」

  「不用不用,我忙得過來,你快去坐。」方如清朝客廳喊了聲:「書陽,給哥哥泡杯茶。」

  趙書陽:「好嘞。」

  方如清擦擦手,推著陳屹的胳膊,笑道:「好了,這裡油煙重,你去外邊坐著吧。」

  陳屹被未來岳母推出廚房,對方絲毫不客氣,拿他當一家人似地,直接把門嘭地一聲關上了。

  他摸摸鼻子,正要抬腳往客廳走,卻見阮眠從二樓冒了個頭,「陳屹,你上來一下。」

  樓層不高,台階也沒幾個,他幾步一跨,很快到了二樓,「怎麼了?」

  「帶你去見一下奶奶。」如果放在之前,方如清肯定是會讓阮眠帶著陳屹去見一下段英,但自從和阮明科聊過之後,方如清覺得自己以前忽略了很多,也不再強求著阮眠去做些什麼。

  昨晚陳屹走後,方如清和阮眠提了這件事,大概意思就是如果她不想見,那就不用見。

  但阮眠已經是成年人了,總不能像小時候那麼幼稚,段英怎麼說也是趙應偉的母親,阮明不想方如清難做人,況且她對段英也談不上憎恨,頂多就是以前不不親近,現在也不會太親近,但該有的禮數總不能少。

  她低不可聞的嘆了聲氣,卻不防陳屹耳尖,偏頭看了過來,捏著她的手指骨節,「嘆什麼氣?」

  「?」阮眠抬眸,「那么小聲你都能聽見?」

  他嗯了聲,提醒道:「別扯其他的。」

  阮眠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但一想到段英現在的樣子,對於過去的那些事情也沒了再提起的念頭。

  人都已經那樣了,再去說這些又有什麼意義。

  她沒想著說實話,嘴裡自然也就沒個正經:「沒什麼,我就是擔心她對你不滿意。」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天在寫重要章節,來回修時間不太夠用,所以暫時隔日更。

  見諒,感謝喜歡。

  第64章

  阮眠帶著陳屹見完段英從樓上下來的時候, 趙應偉剛好到家, 他其實對陳屹不算陌生, 之前他們還在讀書的時候, 他在李執家的超市和陳屹打過幾次照面,後來畢業之後的春節和節假日, 偶爾也碰見過幾次。

  沒說過話, 但起碼是眼熟的。

  陳屹對趙應偉也是如此, 打完招呼, 坐下來的時候和阮眠說:「我之前在李執那兒見過你叔叔很多次。」

  阮眠吃著蘋果,「是嗎, 那你們說過話嗎?」

  「沒有。」陳屹側過臉看她,「我那時候看起來可能有點兒生人勿近,也不太愛和陌生人說話。」

  這話阮眠十分認可, 「我第一次見你的時候也有這種感覺。」

  陳屹挑眉, 給她設了一個坑,「你之前不是說不記得第一次見我是什麼時候了嗎?」

  阮眠不說話了。

  他拿膝蓋撞了撞她的膝蓋, 低聲問:「真不記得了?」

  「記得啊, 我第一次見你不是在一班的教室嗎?」阮眠仍舊嘴硬不肯承認,反過來給他潑了盆所謂的髒水,「你當時對新同桌一點都不友好。」

  重逢這麼久,陳屹有刻意的在去記起過去的一些事情, 當然也記得阮眠口中的初遇。

  那是八月的最後一天,他因為參加競賽晚報導一天,早上到教室把書包一放就去了周海辦公室, 後來又和江讓去超市買水,回來的路上早讀鈴響了起來,他們幾個男生一路跑,到教室正好第二遍鈴聲響。

  陳屹在琅琅書聲中坐了下去,他對視線比較敏感,新同桌毫不掩飾的打量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

  只是這個新同桌好像比一般女生膽子要大很多,他都說話了,她還依舊發愣的看著他。

  陳屹覺得好笑,但仍舊是那副懶散又冷淡的模樣,並沒有在意這些,後來更多的事情,在如今都像是放電影般,一幕幕從腦海里閃過。

  早讀課攤在桌上的生物課本。

  江讓口中的學霸。

  生物滿分。

  那個占據了課本扉頁三分之二,字跡龍飛鳳舞,和長相差別很大的名字。

  ……

  原來一個人不在意的時候,真的會自動忽略很多事情。

  「我那會以為你是……」陳屹低喃著,但很快又意識到現在這麼說無異於火上澆油,立馬停了下來。

  阮眠聽得模糊,「以為我是什麼?」

  他搖頭,「沒什麼。」

  阮眠還要再問,方如清在那邊說吃飯了,只好暫時放下這個話題,一頓飯吃得熱熱鬧鬧。

  飯後,阮眠被方如清叫進廚房說話,陳屹跟趙家兩姐弟坐在客廳沙發那兒看電視。

  趙書棠看了眼坐在旁邊的陳屹,怎麼想都覺得不可思議,在她的印象里,陳屹和阮眠就像是兩條平行線,找不出一個交匯的點,但她轉念又想到自己和林承,認識那麼多年,甚至初高中都在一個學校,可算下來也沒說過幾句話,直到大學重逢,兩條平行的軌道才在彼此的歲月里重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