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夫妻兩個頂著兩個滿漢大家族的名頭,對人和氣,萬事不爭,為人處世認認真真,平時喜好吟詩作畫……

  對皇上和皇后娘娘頂禮膜拜,對於這門親事那是滿心滿眼的驚喜若狂,一等一的滿意。

  對未來女婿是真心喜歡。

  不說團寶自己,太后娘娘、皇上、皇后娘娘……兩家長輩,滿朝文武,朝野上下……就沒有對這門親事不歡喜的。

  團寶按照宮人給準備的禮物單子,琢磨一會兒,自己又加了一份特別的小禮物,收拾妥當出發去准岳父家。

  拜小弟弟們的照相機所賜,現在全世界人都知道皇家一家人都有雙丹鳳眼,特標準,特有韻致,一見難忘,一般人長不出來。

  少年郎團寶騎著小車車,戴著墨鏡、口罩,領著侍衛們穿行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不多會兒就到了位於城西小江南地段的三等公府。

  府門大開,三等公諾敏早就領著人等候。

  “參見大貝勒。”

  “免禮,公爵大人請起。”

  團寶彎身把准岳父扶起來,兩個人一前一後進府。

  魚想小院。

  福晉拉著女兒的手,不放心地叮囑又叮囑,“大貝勒親自來看你,你可要繃住,千萬不能露出平時和父母撒嬌的小樣兒,更不要緊張。”

  “皇家喜歡穩重大氣的兒媳婦,大貝勒又是長……。”

  小姑娘低著頭聽母親的教導,臉蛋兒紅紅。

  等到福晉終於說完,沒抬頭,輕輕開口,“女兒明白。”

  北京口音裡帶著江南女子特有的軟糯嬌軟,福晉一聽剛要說這語氣也不合適,又怕說多了惹得女兒更不知道怎麼動作。

  天上掉下來一個“大貝勒”做女婿,她這做准岳母的也緊張。

  母女兩個說了一會兒話,再次檢查一遍衣著首飾,出來魚想小院。

  小湖間是在外院和內院的中間,平時是家裡人的小書房,團寶和諾敏大人對坐說話,聊的是最近流行的白話文詩詞。

  諾敏大人對大貝勒的才學、博學非常敬佩,聊著聊著就忘了一開始的緊張不安。

  還好他記得兩個人的身份,以及福晉耳提面命交代的任務。

  “‘沒有你在我身邊,時間好像走的特別慢……’皇上的這句話說得好。平平實實的大白話,卻是情出於心,令人不由地感同身受。”

  “聽說西山的楓葉要紅了,記得你說過最是喜歡,我翻山涉水在秋天離去之前來到西山,在萬萬片紅楓中精心選出來一片做成書籤……

  類比‘春風只在園西畔。薺菜花繁胡蝶亂。冰池晴綠照還空,香徑落紅吹已斷……’的輕鬆明快,色彩斑斕,同樣是至情至性……。”

  團寶面帶微笑,一派的溫文爾雅、翩然若定的氣度。

  第一句話是阿瑪想額涅的時候念叨,被十五爺爺聽了去,寫了出來,天下皆知。

  第二句是十五爺爺為了討好十五奶奶,一時情懷上來,特真實的大白話。

  “說起詩歌,聽說最近江南出來一首《桂殿秋·思往事》,‘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挺好。”

  “這首詩我知道,”諾敏大人來了興致,語氣讚賞,“雖然朱彝尊和妻妹的事兒不大好,但他表示‘寧可死後沒資格入祀孔廟兩廡’也要詩詞流傳下去,也是至情至性的一個人。”

  又一句“至情至性”入耳,團寶還是恍若未覺,端著一副文質彬彬的小模樣兒。

  “你說我在看她?哪裡!我在看山。

  我在看山嗎?那山焉有此‘青蛾’美?我何嘗要看山!”

  團寶學著小弟弟們的表情語氣,把阿瑪的大白話講解有聲有色地背出來,引出來諾敏大人歡快的哈哈大笑。

  “這首詩詞被大貝勒這麼一說,多出來很多意趣兒。漢語博大精深,學之不盡,獨有江南文人自來占據魁首。”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詩者的一看、一聽、一寒、一共、一各,對相觀照間抽引,誠是不凡之聖手也。”

  “卻是如此,好的漢家詞句讀來唇齒留香,回味悠長,好比美酒佳肴讓人難忘……。”團寶真誠地附和著准岳父大人--對詩詞的評價。

  兩杯茶的“禪機”過後,團寶等來小未婚妻。

  其他人都退下,下人也不在,書房裡只有他們兩個。

  一姑娘一身兒水藍色的改良式樣小旗袍,梳著簡單的小兩把頭,素雅精緻的釵環配飾,大方嫻靜。

  眼神兒羞羞的,怯生生的,兩手的幾根手指不自覺地絞著……。

  “大貝勒安。”

  行禮的動作標準,聲音好像含在喉嚨里發自心裡。團寶心裡想著小姑娘第一次和他單獨見面,緊張很正常,儘量放緩自己的聲音。

  “大格格好。”

  “今兒來見大格格,是有事兒和大格格商議。”

  小姑娘心頭一跳,嘴巴微張。

  團寶意識到“商議”這個詞兒太過正式,不,不是正式,是他被阿瑪的想法帶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