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還是面帶微笑點頭。

  很多人認為大清國現在比西方任何國家都強大興盛,西方國家的這些小道道,沒有多大學習的必要,他可以理解。

  戶部王大人他們,單純就是擔心工匠人的崛起,就連一向和工者聯盟的商者代表,幾個商者這次也沒有出來支持。

  笑話。工匠們都有專利權,商者的成本受到直接影響。而且工匠們這麼一來地位財富直線上升,直接跳出框和農者比肩……。

  一向差不多地位,不光又窮又寒酸還沒有生活保障的工匠們,讓他們同情,需要他們的工錢施捨……工匠們一下子被如此待遇,他們接受不能,拒絕接受。

  工匠們……幾位工匠代表--工官們被皇上的提議,或者說皇上的決議震驚到,還沒反應過來天降春雷的驚喜就被大臣們的態度嚇到,恨不得當自己是隱形人。

  大殿裡的討論聲不斷,間接有幾個支持的官員剛一冒頭就被反對的官員們一起噴到消音。

  皇上端坐龍椅,神色如常,嘴角噙著一抹笑兒,不想聽就抬頭專心欣賞春日朝陽下的三大殿屋脊。

  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稱呼一聲仙宮毫不為過。

  和煦帶著春日寒氣的小風從四面八方吹來,火力旺盛的皇上感覺一陣神清氣爽,精神為之一振,飄飄欲仙。

  大臣們打個哆嗦,說話聲音更大了。

  皇上給自己調整一個舒坦的姿勢,專注研究太和殿屋脊上面的小脊獸。

  表示騎鳳飛行,逢凶化吉的騎鳳仙人;代表勇猛、威嚴的獅子;象徵著威德通天入海,暢達四方的天馬;一種背生雙翼的帶翅膀猴,手持金剛寶杵降魔,做雷公形象,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的行什。

  這些小脊獸應該還有避雷針的作用。

  皇上發散思維。

  巍峨恢弘、尊貴神秘的皇宮,首先是赫赫有名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的屋脊,特別是太和殿的重檐廡殿頂,金龍和璽彩畫,多達十一件的屋頂仙人走獸……均採用整個皇宮乃至整個天下的最高形制。

  說起這個“最高形制”,還有一段兒小插曲。

  最莊嚴隆重的地方,平時不能用。作為皇宮形象代表的三大殿只有在皇帝登基大禮、大婚、生日大慶……元旦大朝、冬至大賀、四方來賀……的時候才會用到。

  可是正經上朝的地方日常不用,日常的上朝,包括每個月的大朝會,總要有個地兒。

  前朝時期君臣日常上朝都是太和門,到了現在,以前在武英殿,現在都在乾清門和乾清宮,老百姓稱呼“御門聽政”、“常朝”。

  乾清宮是天氣不好或者冬天冷的時候,或者事兒明顯不太多的時候的選擇,春夏秋一般都是乾清門。

  皇帝陛下喜歡,大臣們……也喜歡。

  乾清門說起來是大殿,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門廊子,幾乎是露天場所。

  開明勤政且精力充足的皇帝陛下一個月內有二十天左右都是在乾清門舉行朝議,開露天大會。

  皇帝陛下自己的感覺,透氣、舒坦、便利。

  大臣們端著自己的身份,老百姓則是真心感動--告知天下。

  乾清門的前面是三大殿,寓意“國”;後面是後宮,寓意“家”,整個乾清門廣場實際就是外朝和內廷的分界線,被稱為“紫禁天街”。皇帝在敞亮的“紫禁天街”處理政務,上達天聽,凡事有上天監督,公正無私。

  公正無私的皇帝陛下把大清國的日常政務快速、及時的處理,大清國人感恩戴德倍感幸運。可是皇上自己住在宮裡頭,年富力強身體倍兒棒,日常早朝上穿身兒吉服簡單舒坦,對於大臣們來說天天上朝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

  特別是住的地方距離皇宮遠的大臣,年老的大臣。

  大臣們每天早起正裝打扮,痛苦並快樂著。反正每天忙碌恨不得吃一頓頂一天沒有吃喝拉撒的麻煩,也就沒有時間傷春悲秋。

  你不想忙碌大清國有的是能人隨時準備接替。

  有空就鍛鍊鍛鍊身體打打拳,一把年紀不求和皇上一樣風采照人風度翩翩,至少體力、精力跟得上。

  平時的時候,英明仁厚的皇帝陛下在天氣真不好的情況下會直接取消早朝改午朝,比如夜裡大雨。在突然大雨來臨的時候,會有熱湯熱飯、換洗衣服等等賞賜。

  還為了照顧他們,讓他們可以安心用早膳把早朝的時間推後兩個刻時。

  大臣們被使喚習慣了,遇到皇上的體貼舉動發自內心的感激涕零。???

  當然,大臣們若是早朝的時候故意遲到,缺席,罰銀子是最輕的,直接降一級待用是不用說的。

  今兒的十五大朝會,除了平日裡經常上朝的官員,有事向皇帝奏章的尚書、侍郎,個別級別低的官員……基本上京官們能來的都來。

  這可是能夠聆聽聖訓,直面聖顏的大日子。

  春天裡太陽升起的早,卯正三刻一到,昨天提前沐浴淨面的大臣們全部在午門前集合,依次穿過昭德門、中左門、後左門,進入乾清門廣場,列隊上朝。

  大禮過後,各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按照規矩站好。提前擺好的黃案、寶座、屏風傍邊各有侍衛值守,黃案上擺放著大臣提前預備好的報單摺子之類。剛剛用完早膳不想坐轎子的皇帝陛下步行前來入座,大臣們行禮後站著議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