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三道菜是魚膾加鍋子。和油炸、鹽烤、燉煮……完全不同的感受。魚肉的鮮嫩柔軟、魚皮飽滿的膠質感和不同內臟的獨特風味。

  魚膾,魚肉本身的鮮味徹底釋放,瞅著就瑩亮可人。薄切的魚片再蘸以辣根、醋食用,背部的肉清爽淡泊,腹部的甘甜多脂,回味悠長。

  鍋子,一般情況下魚身上最好的部位做魚膾,其餘的部位各有各的吃法,只要是能吃就不浪費。滿洲傳統的鍋子搭配輔料和一些提味的小青菜,皇宮大內精心烹製的冬鍋和東北老家鄉土十足的亂燉結合,熱氣騰騰的暖心暖胃。

  寒冷的冬天裡頭一口熱湯下肚。再失意膽小的人也會覺得人生被治癒,恢復了面對嚴寒的勇氣。

  幾位老王爺用的額頭冒細汗,將薄切的魚片放到鍋子裡涮一下,口感又是不一樣。鍋子裡頭厚大的魚肉塊被湯汁調味浸透,卻還保留著本身的白細鮮嫩,清口不膩,就一個詞,痛快。

  肅親王喝了一口薄酒,聲音痛快之極,“用魚做的東北鍋子,久煮味厚不散,正宗。”

  豫親王也覺得這個魚好,可以撐得住久煮出味,絕對是好物兒。特別是它的魚仔,表面充滿溝壑不起眼,入口後先感受到其表皮的調皮順滑,然後是其內部如奶油般的細滑口感。

  小阿哥們瞧著阿瑪專心品鍋子的神色,長輩們激動的模樣,饞。口中的魚泥粥是經常吃的鱈魚魚泥的味道,他們想吃鱈魚鍋子嗷嗷。

  多爾博發現小阿哥們盯著他的鍋子有流口水的架勢,忍不住想笑。

  他拿起自己身邊的卡片朗聲念道:“鱈魚,原產於從北歐至澳洲及美洲東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是歐洲人的主要食用魚類之一,葡萄牙人尊稱它為“液體黃金”。‘鱈’字出自扶桑,扶桑百姓認為這是最適合在冬天下雪的天氣吃的魚。”

  “……一種食量大,非常貪食的洄游魚類。繁殖力強,集群性生活,捕捉很容易……。各種原因造成它沒有寒鰤魚‘高貴’,價格上有優勢。魚肉味道甘美、滋補養生,正是人體每日所需熱量的最佳比例,特別適合小娃娃食用。”

  大傢伙兒轉頭看向皇上和小阿哥們,皇上笑著點頭,“鱈魚香烤也比較好,肉質香嫩,即使烤制過也可以保留了魚肉原本的嫩滑,吃到最裡面滿滿的肉汁與肉香。做魚丸、燉湯、紅燜魚頭、紅燒魚尾、鹽爆魚仔……都可以。”

  眾人笑哈哈。他們當然知道鱈魚燉湯、紅燒都可以。他們只是沒有想起來還可以加上東北亂燉這個招數。還特別適合小娃娃食用,所以小阿哥們長得白白胖胖,還有鱈魚的功勞?

  不錯,不錯。小胖臉果然是和冬天的白雪堆一樣白白厚厚。

  小阿哥們迎著眾人的目光睜大眼睛不滿地“啊啊啊”。

  他們是吃鱈魚,但他們長得和鱈魚完全不一樣哇。

  多爾博看著阿哥們的小模樣樂呵,鱈魚在他的想像中就是這樣胖乎乎的,渾身雪白無暇。

  小順治也忍不住樂呵,沒見過鱈魚,光聽這個美麗的名字,和它的口感,很多人都會把鱈魚想像中魚中的“豐滿美人”。

  一頓新穎豐盛的午宴結束,心滿意足、口足胃足的大傢伙兒在園子裡散步。豫親王默默的在心裡總結,“沙光魚,小家碧玉,風味獨特;寒鰤魚,魚中小貴族之一,辣美人。鱈魚,魚中主食之一,胖美人。”

  果然是“食色性也”。用了比“美色”更美味的“美食”身、心都感到莫大的滿足,心無雜念。

  自覺人生再次升華的豫親王躺到躺椅上聞著梅花和雪花的香氣,和小貓兒一樣懶洋洋的曬太陽。

  人生還有什麼追求?

  絕對是沒有。

  和豫親王心有靈犀的豫王妃躺在躺椅上,感受著此生“別無他求”的領悟,對著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建議道:“過兩年小阿哥們稍稍大幾歲,可以養一隻貓兒、狗兒。”

  自家的那隻老獵狗,還有王爺剛抱回來的那隻小貓兒,想像著它們此刻同樣吃飽喝足後趴在自己的腳邊打盹兒的樣子,簡直是神仙不換的美日子。

  作者有話要說:  滿人因為打獵,看家護院的習俗,對於狗,很尊重、愛護。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胖胖的橘貓 10瓶;碧玉妝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0章

  大傢伙兒聽了豫王妃的話, 瞧著她懶散的樣子, 想起自家粘人的貓兒、狗兒紛紛笑出來。

  太后娘娘瞧著她們一個個犯懶, 就差一隻貓兒、狗兒在手邊的樣子也是樂呵,“是可以養養。”

  八旗兒郎都應該有一條好獵犬。小阿哥們應該和他們阿瑪當年不一樣,應該會喜歡養小狗狗、小貓兒。

  他們阿瑪……他當年不是不喜歡養小狗狗、小貓兒,是沒有時間。

  “養一隻鷹也好。”

  “小馬也要養。”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提議,都想讓小阿哥們將來有著不同於他們阿瑪的愛好。皇后娘娘聽著婆婆和嬸娘們隨意的聊天, 難得放鬆下來和普通女子一樣閒著筋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