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豫親王感覺自己實在是扛不住, “臣也知道這夥人一旦抬頭就禍國殃民,荼毒百姓,連自己的母親女兒妻子也不放過。前朝的皇帝被逼得只能利用宦官去地方上收稅養活自己, 然後又被這些文人罵橫征無道,危害鄉里。”

  “可是咱們大清國這些年整頓下來,官場上也算是和大海一樣清朗。這兩次科考錄取的進士們基本上都是品學兼優……至於他們的各種鬥法,農、工、商一旦冒頭估計也和儒家子弟一樣,就和皇上說的,‘人之常情’。當然臣也非常厭煩他們一個勁地打壓武將。”

  所以皇上,儒家子弟還不到頂著十惡不赦的大罪人的帽子,咱不能一桿子打死引發這些人的叛亂。

  聽懂了豫親王心裡擔憂的小順治還是笑得從容,“十五叔放心。朕知道當前的大清國還應該以‘穩’為主。朕暫時的想法是,既然是求‘穩’,那就幾方平衡更好。工、商之人不滿不若讓他們自己和儒家去爭取,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豫親王……,豫親王被皇上的“從容”嚇趴下,“皇上您讓他們四方人自己斗?從儒家口中爭地?”

  “然也。”小順治覺得這個方法可行,“自耕農的數量只能多,不能少,這是底線,也是目標。各階層的爭鬥無可避免,不若由我們來掌控他們四方人的鬥法,不管是他們最後情願都不要免稅地,還是儒家子弟把他們的土地分出來給工、商之人,對於朝廷來說都一樣。”

  “如果工、商之人鬥不過儒家子弟,也很正常,儒家盤踞在‘治天下’的位置上千年,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打壓下去,能稍稍撼動一下就挺好,省的儒家子弟們有了精力又開始朝不該使的地方使……。”

  小順治把他的想法說出來,看向豫親王的目光飽含期待。

  豫親王……,豫親王拿皇上的決定沒有辦法只能答應下來配合他,有他配合著,總比皇上毫無顧忌地通通打壓來得好。

  “需要和幾位旗主說道說道,維持這份亂局,把握住他們爭鬥的事態,必須要有八旗大軍的支持。”

  小順治眼睛一亮,“十五叔言之有理。”

  十五叔心裡一突,他看著皇上那雙因為歡喜而神光外露的丹鳳眼,突然覺得哪裡好像不大對勁兒?

  “皇上剛剛提到的有關於士紳豪強,世襲吐司的事兒……?”豫親王不相信皇上會放棄?

  不會放棄心裡還已經有了主意的小順治笑容不變,“大清國的稅負雖然比前朝時期重了一點點,但都是加在商稅方面。可是這幾年修養生息下來老百姓的日子並沒有好轉,國庫收上來的農稅沒有增多,究其根本,還是在於地方上形成慣例的土地現狀。”

  “我的意思,此次整頓南方順便把這些士紳豪強,世襲吐司也整頓一遍。所有超出他們上報的土地數額的大量土地收公,增加自耕自足的農戶數量。西、南地區的吐司世襲取消,朝廷任用地方官上任,土地收歸國家,百姓也正式收歸國家戶籍。”

  …………

  豫親王終於明白了皇上的意思,皇上是要把各階層的內部矛盾徹底激化出來,讓他們自己爭鬥,然後用武力和皇權鎮壓維持秩序,順便再一次打壓各地方的土地兼併,增加自耕農的戶數。

  想明白了的豫親王雖然覺得這個方法有點兒冒險,但是一旦成功將是收益甚大--徹底把西、南地區所有的地方勢力分化整改收歸朝廷,這是必須要走的一步,或早或晚。可是他不擔心大清國不穩,卻是開始擔心自個兒了,“皇上,這個,土地兼併……,這個,八旗……。”

  “八旗人這些年跑商做工開作坊手裡都有了閒錢……,這個,土地……。”

  豫親王吞吞吐吐地給八旗人撞木鐘,手裡有了閒錢自然是要花,要花錢,買地就是首當其衝的第一選擇。反正他們有錢,不用強征豪奪,總有賣地的人,這麼幾年積累下來各家各戶手裡的土地都不少,他自己名下的土地也超額……。

  小順治……。

  豫親王……,豫親王突然反應過來,自己這是在給自己抹黑,立馬解釋,“不過皇上放心,他們買地就是一個習慣,隨大流兒,沒有誰苛刻佃戶,該交的人頭稅等等,一個不少。”

  小順治掏出懷表看了看時間,十一點二十五,“十五叔說的這個情況,我也早有耳聞。不光是八旗人,就是皇家的皇莊也是需要整頓。我們定下了稅收額度,官員們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不停地給老百姓派加各種稅負,莊子上估計也有這個可能。”

  “至於八旗人買地的事兒,倒是問題不大。北方地廣人稀良田少,不比南方人稠地少的情況。但是這個問題也不能任由其發展下去……有了土地天天躺著收租子,人的惰性使然,一旦‘躺’下去想要再‘站’起來就困難了……。”

  作者有話要說:  自耕農,自古就有。大致意思是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員進行農業經營的個體農民。一般不剝削別人,或者對別人有輕微剝削,或者受別人輕微剝削。其生產通常帶有較大程度的自給自足性質。這個詞的出現時間暫時沒考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