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要說:  滿人沒有名字忌諱的說法吼,至少一開始沒有。

  努爾哈赤,野豬皮。滿人有崇拜野豬的部落。所以這也是父輩對他的一種寄予厚望。舒爾哈齊為“小野豬皮”,雅爾哈齊為“豹皮”。皇太極,黃狼或者貴族?據說這個音譯是後來乾隆是改的,因為前面的不大好聽也不統一。費揚古 老疙瘩,最小的孩子的意思。

  名字聽起來都很原始是一定的。從皇太極開始正式漢化,福臨,到了順治時期,他給兒子們取得名字就更加漢化,高大上。到了康熙,直接給定了輩分,輩分後面的字也都帶同樣的偏旁。

  帶上姓氏也是後來漢化後的習慣,以前名字就是一個人的名字。類似漢人的姓氏加名字。因為他們的部族或者家族姓氏一般不用在個人身上。

  第46章

  “長到七八個月的時候就會喊阿瑪、額涅。”

  小順治聽著媳婦話里的期待一邊照看著兒子們耍鬧一邊笑著回應,“等到他們四五個開始學說話, 讓宮人教著喊‘額涅’。”

  嘎爾迪想著三個小寶寶一起喊“額涅”的樣子, 滿心滿眼的滿足和驕傲,“先學著喊‘阿瑪’。”

  豎著耳朵聽父母說話的小阿哥們聽到這裡, 心裡都是不約而同地默默地念著“阿瑪、額涅”,都是一樣的複雜難言, 精神低落下來。

  發現不對勁的親阿瑪微笑著給發呆的大阿哥和三阿哥擦了擦嘴角的口水,把他們挨個抱起來仰躺著, 聲音里透著鼓舞人心的力量, “來, 我們來聽你們額涅念《大清天文》。”

  這一個晚上,有了新名字、新人生的小阿哥們感覺自己在阿瑪、額涅溫暖的懷抱里, 有力的聲音里真的獲得了重新喊出“阿瑪、額涅”的勇氣。上天賜予了自己“承歡膝下”的天倫幸福,當好好珍惜。想明白了的小阿哥們在親額涅輕輕唱著的搖籃曲中進入甜美的夢鄉。

  第二天早上天氣還是一如既往的晴好,深秋的承德風光五彩斑斕地滋潤淨化著每一個人的身體和心靈。

  小順治和媳婦兒一起給小阿哥們做完了“幼教”後聽到宮人稟告, 慢悠悠地踱著步來到他日常處理政務的大帳, 原來是奉命寫詔書的呂宮大人等漢臣聽著豫親王說小阿哥們的漢語名字都按照“福”字加上相同的偏旁字, 拿不定主意。

  三位小阿哥三胞胎大吉利要隨著皇上的名字取用“福”字他們也知道,滿蒙人都特別鍾愛“福”字, 喜歡福壽、吉祥、康泰之類的詞兒。可是明白是明白, 知道是知道, 他們作為漢臣無法眼睜睜地看著卻不言語。

  “臣知道滿洲傳統不講究這些,皇上也向來不在意這些規矩。臣也知道滿語裡面福寶、福慶、福安的名字是不同的字,不能完全按照漢意來看。可是天下老百姓不知道, 他們會認為這是同輩份的名字……。”

  呂宮大人娓娓道來的語氣中帶著帶點語重心長的勸諫,跟著來承德的幾位內院佐理機務都跟著附和,強烈建議小順治給小阿哥們取一個意思不那麼相近的名字。

  小順治聽得一臉懵,他轉頭看向豫親王幾個人,發現他們面色猶豫,好像都有點兒認同的意思。

  恍然明白自己的後世人靈魂又干擾了他的思維讓他忽視了這方面的事兒,小順治對於他的兒子們瞬間心生歉意。他坐下來沉思了一會兒,緩緩開口,“福寶、福慶、福安的名字是幾位皇叔和梓童喜歡,小阿哥們也喜歡。

  “把這三個名字的滿語意思Fengsen、Fengsengge、Fulingga,作為他們單獨的滿語名字來稱呼,不需要更改。至於漢語名字,就用‘澤’字來代替福字,希望他們長大了以後才德深厚澤被蒼生。”

  豫親王琢磨了一會兒雙眼發光,“皇上起的名兒好。”

  本來他幾位兄弟還在念叨著都用漢家名字不服氣,現在皇上把滿漢名字都給取了,兩全其美。

  呂宮大人等漢家大臣也覺得“澤”字的寓意非常好,然而呂宮大人還有問題,“大阿哥是長,大阿哥的名字用了‘寶’字,三位小阿哥的乳名兒就不適合用‘寶’字……。”

  聽得滿頭包的豫親王覺得,漢人真心講究。對“寶”字情有獨鐘的小順治覺得,給大兒子換一個名字比給三個兒子都換一個名字更能接受?

  他想著大阿哥出生的時候自己和其他人那無與倫比的歡喜之情,媳婦兒對“寶蓋頭” 的說法,心裡有了主意,“大阿哥是長,用‘憲’代替大阿哥名字中的‘寶’字,聰明敏銳、法度自生、一家和樂喜悅。”

  呂宮等人對於皇上給大阿哥用“憲”非常高興,嫡長,嫡長,不管大阿哥將來會不會被冊封為太子,他都是長兄,作為長兄自然是後面的弟弟妹妹們的表率。

  豫親王摸著鬍子琢磨半天,覺得皇上並沒有要立大阿哥為太子的意思,只是覺得大阿哥是長子用了“憲”字,他對此也能接受,長兄自是要尊重。

  小阿哥們的名字議定,小順治著急離開去和被改了名字的兒子們道歉,然而呂宮還有一個問題,“憲、慶、安,後面再出生的小阿哥們用寶蓋頭還是廣字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