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看來世子還是差點火候啊。」
霍令善的車駕行在大路上,聽著連薊縣都有人開始憂心忡忡,知道的確是這仗打得太久了。
聽父王說後方糧倉都快見底了,只能再拖十天半個月,不然將士們就要餓著肚子上戰場了。
「哎,這揚州的大船怎麼還沒有來。」揚州崔家答應今年秋天仍低價賣給幽州糧食,可是這都快入冬了,還不見船來。
各大糧鋪都抬高了物價,有的乾脆掛了售罄的告示,直接關門閉店了。
剛剛回到家就聽見花廳里噼里啪啦的聲音,以及父王在與王府官員商議看看家裡還能拿出多少銀錢,幾個大掌柜都在花廳算帳,每個人身邊的帳本都厚厚的能有一人高。
「父王在幹什麼呢?」年關對帳這也太早了吧,霍令善疑惑。
霍王妃嘆氣,原來揚州的海船前日到了港口,可是蕭家拿不出銀錢來,把揚州人氣得要返程。
畢竟司隸那邊給得價格是幽州的一倍,但是揚州還是先賣給他們,並且低價,等於賠錢了。
人家冒著風雨送來了貨物,結果到頭來他們拿不出錢,實在是對不住。
所以霍王爺正在對帳,看看王府到底能拿出多少錢來補上蕭家的空缺。
「大戰之際,揚州人怎麼還在乎這點子小錢啊?」看著自己殿下連嫁妝都拿出來清點,楓藍等侍女都忿忿不平。
霍令善搖搖頭,人家揚州是以商業為主,經濟發達商業繁茂,最重信譽,連定金都沒要就備貨啟程了,舍了巨大的利益幫他們渡過難關已經是大義,他們還得寸進尺不成。
「人家已經幫得夠多了,朝廷可是一兵一卒一錢一糧都沒出呢,這樣說該讓揚州人心寒了。」
覆巢之下無完卵,揚州人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徐州葛家不明白,荊州人也不明白。
幽州蕭家本宅,這幾日燈火通明,人人屏息凝神,還是也愁眉苦臉,十幾個大掌柜湊在一處籌集了帳面上僅有的三十萬貫錢,可是連這次揚州糧食價錢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安夫人也是心力交瘁,一邊照顧丈夫一邊憂心前方戰事,後邊軍需民生還需要她坐鎮拿主意,已經兩天兩夜沒有合眼了。
「夫人,夫人,霍王爺來了!」
安夫人趕去大門迎接,實在沒想到霍家雪中送炭,替她們解了燃眉之急。
「王爺大義,請受老身一拜!」
「夫人說得哪裡話,本王受不起!」霍王爺趕緊扶起安夫人,緊趕慢趕他終於在揚州人離開前到達了港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嫂子,揚州人也算是有情有義,來的路上遇見風浪兩艘海船進水,不少糧食被水浸了,人家直接白送了咱們。」
他已經查看過了,糧食還可以食用,曬乾了再賣也不成問題,可是人家還就是白送了。
「說不定那船也沒有進水,人家就是白送咱們的,這情誼蕭家記下了。」錦上添花容易,可貴的是雪中送炭。
「怪不得人家能把生意做到西域去,夫人,前線戰事如何?」這才是霍王爺最最關心的。
蕭勛帶領蕭家軍打退了一波又一波匈奴人的進攻,但是這些人好像不要命一樣,還是如潮水一般湧上城牆。
大家都知道,後面是妻兒老小,要是攻不下漁陽,說不定他們都熬不過寒冬了。
「他大爺的!」連一向風度翩翩的王澤都忍不住罵人了,還讓不讓人吃口飯了。
如今城中糧倉空了,吃完這頓,他們下頓也沒有著落了,漁陽的百姓輪流上城牆給他們送飯,都是家家戶戶省出來的口糧。
今天一個母親帶著三歲的孩子,丈夫就在城下和敵人拼命,她就在後面給大家做飯,不光她一人,城中數百婦女都加入到了軍需隊伍中,救治傷員,洗衣做飯,有的還爭著乾重活累活。
說白了都是為了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漁陽。
可是即便如此,城中也沒有糧食了,大家都靠一股毅力支撐罷了。
一支利箭襲來,王澤躲閃不及,胳膊上又掛了彩。
「明天天亮之前若是沒有糧草援軍,你就撤吧。」蕭勛替他拔出箭簇包紮上,二人趁著進攻停下的間隙靠在城牆上休息。
「你不走,我也不會走的。」王澤瞪著好友,他們有福共享有難同當,誰也趕不走他!
蕭勛艱難的扯起嘴角,他的體力也透支得厲害,但是作為主帥不能表現出軟弱,只有在好友面上才懶得裝,一臉倦容。
「你一定要回去,替我把這封信交給她。」不知道自己能否打贏這場仗,所以他不敢應承下這樁婚事,不如就退了,她還有別的選擇。
可是因為退婚她一定非常難受,所以有些話還是說清楚吧,省得她小腦袋瓜猜來猜去的。
蕭勛閉上眼睛小眯一會兒,眼前是帶著兔子面具的小娘子,華燈初上,他們牽著手在大街小巷上慢慢走著,真希望時間在那一刻永遠都不要流逝。
「將軍,將軍!糧食到了,霍王爺親自押送過來的!」有士兵在城內歡呼大喊,大家十來天沒有吃過飽飯了,爭先恐後的上去卸糧。
二人聞言眼中都迸發出驚喜的光芒,這可真是太及時了,有了這些糧食他們就不怕了,打了這麼些時日,匈奴人的糧草也撐不了幾天了,他們贏定了。
「大王,城內的探子來報,蕭勛的糧草到了,咱們是不是?」一個匈奴貴族在跟左賢王豐都禁進言。
霍令善的車駕行在大路上,聽著連薊縣都有人開始憂心忡忡,知道的確是這仗打得太久了。
聽父王說後方糧倉都快見底了,只能再拖十天半個月,不然將士們就要餓著肚子上戰場了。
「哎,這揚州的大船怎麼還沒有來。」揚州崔家答應今年秋天仍低價賣給幽州糧食,可是這都快入冬了,還不見船來。
各大糧鋪都抬高了物價,有的乾脆掛了售罄的告示,直接關門閉店了。
剛剛回到家就聽見花廳里噼里啪啦的聲音,以及父王在與王府官員商議看看家裡還能拿出多少銀錢,幾個大掌柜都在花廳算帳,每個人身邊的帳本都厚厚的能有一人高。
「父王在幹什麼呢?」年關對帳這也太早了吧,霍令善疑惑。
霍王妃嘆氣,原來揚州的海船前日到了港口,可是蕭家拿不出銀錢來,把揚州人氣得要返程。
畢竟司隸那邊給得價格是幽州的一倍,但是揚州還是先賣給他們,並且低價,等於賠錢了。
人家冒著風雨送來了貨物,結果到頭來他們拿不出錢,實在是對不住。
所以霍王爺正在對帳,看看王府到底能拿出多少錢來補上蕭家的空缺。
「大戰之際,揚州人怎麼還在乎這點子小錢啊?」看著自己殿下連嫁妝都拿出來清點,楓藍等侍女都忿忿不平。
霍令善搖搖頭,人家揚州是以商業為主,經濟發達商業繁茂,最重信譽,連定金都沒要就備貨啟程了,舍了巨大的利益幫他們渡過難關已經是大義,他們還得寸進尺不成。
「人家已經幫得夠多了,朝廷可是一兵一卒一錢一糧都沒出呢,這樣說該讓揚州人心寒了。」
覆巢之下無完卵,揚州人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徐州葛家不明白,荊州人也不明白。
幽州蕭家本宅,這幾日燈火通明,人人屏息凝神,還是也愁眉苦臉,十幾個大掌柜湊在一處籌集了帳面上僅有的三十萬貫錢,可是連這次揚州糧食價錢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安夫人也是心力交瘁,一邊照顧丈夫一邊憂心前方戰事,後邊軍需民生還需要她坐鎮拿主意,已經兩天兩夜沒有合眼了。
「夫人,夫人,霍王爺來了!」
安夫人趕去大門迎接,實在沒想到霍家雪中送炭,替她們解了燃眉之急。
「王爺大義,請受老身一拜!」
「夫人說得哪裡話,本王受不起!」霍王爺趕緊扶起安夫人,緊趕慢趕他終於在揚州人離開前到達了港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嫂子,揚州人也算是有情有義,來的路上遇見風浪兩艘海船進水,不少糧食被水浸了,人家直接白送了咱們。」
他已經查看過了,糧食還可以食用,曬乾了再賣也不成問題,可是人家還就是白送了。
「說不定那船也沒有進水,人家就是白送咱們的,這情誼蕭家記下了。」錦上添花容易,可貴的是雪中送炭。
「怪不得人家能把生意做到西域去,夫人,前線戰事如何?」這才是霍王爺最最關心的。
蕭勛帶領蕭家軍打退了一波又一波匈奴人的進攻,但是這些人好像不要命一樣,還是如潮水一般湧上城牆。
大家都知道,後面是妻兒老小,要是攻不下漁陽,說不定他們都熬不過寒冬了。
「他大爺的!」連一向風度翩翩的王澤都忍不住罵人了,還讓不讓人吃口飯了。
如今城中糧倉空了,吃完這頓,他們下頓也沒有著落了,漁陽的百姓輪流上城牆給他們送飯,都是家家戶戶省出來的口糧。
今天一個母親帶著三歲的孩子,丈夫就在城下和敵人拼命,她就在後面給大家做飯,不光她一人,城中數百婦女都加入到了軍需隊伍中,救治傷員,洗衣做飯,有的還爭著乾重活累活。
說白了都是為了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漁陽。
可是即便如此,城中也沒有糧食了,大家都靠一股毅力支撐罷了。
一支利箭襲來,王澤躲閃不及,胳膊上又掛了彩。
「明天天亮之前若是沒有糧草援軍,你就撤吧。」蕭勛替他拔出箭簇包紮上,二人趁著進攻停下的間隙靠在城牆上休息。
「你不走,我也不會走的。」王澤瞪著好友,他們有福共享有難同當,誰也趕不走他!
蕭勛艱難的扯起嘴角,他的體力也透支得厲害,但是作為主帥不能表現出軟弱,只有在好友面上才懶得裝,一臉倦容。
「你一定要回去,替我把這封信交給她。」不知道自己能否打贏這場仗,所以他不敢應承下這樁婚事,不如就退了,她還有別的選擇。
可是因為退婚她一定非常難受,所以有些話還是說清楚吧,省得她小腦袋瓜猜來猜去的。
蕭勛閉上眼睛小眯一會兒,眼前是帶著兔子面具的小娘子,華燈初上,他們牽著手在大街小巷上慢慢走著,真希望時間在那一刻永遠都不要流逝。
「將軍,將軍!糧食到了,霍王爺親自押送過來的!」有士兵在城內歡呼大喊,大家十來天沒有吃過飽飯了,爭先恐後的上去卸糧。
二人聞言眼中都迸發出驚喜的光芒,這可真是太及時了,有了這些糧食他們就不怕了,打了這麼些時日,匈奴人的糧草也撐不了幾天了,他們贏定了。
「大王,城內的探子來報,蕭勛的糧草到了,咱們是不是?」一個匈奴貴族在跟左賢王豐都禁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