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到十四的聲音,列對整齊的士兵紛紛高聲附和:「大清必勝!」

  三十萬大軍的聲音如洪鐘般響亮,聽的人熱烈盈眶,心神皆被鼓舞跟著一起高聲附和。城中百姓聽聞今日皇十四字要出征西北,平定西藏之亂紛紛前來圍觀,見此陣仗跪地高呼「吾皇萬歲」一時之間,午門外聲潮湧動,氣勢如虹。

  只聽十四下馬對著午門城樓上的康熙三叩首說道:「兒必不辱父皇使命,凱旋而歸!」

  康熙滿眼讚許,揮手道:「去吧!」

  十四出征,一走便是兩年多。

  這兩年多的時間內,十四與胤禟的書信往來密切,其內容莫不過是他們年事已高的皇父身體如何,朝中大臣派系如何,京中情況如何如何諸如此類。

  康熙六十年,十四平定西藏之亂移師甘州,企圖乘勝直搗策旺阿拉布坦的巢穴伊犁解決多年懸而未決的準噶爾問題。只是路途遙遠,糧草運輸困難,盤桓數月沒有進展。十四見此,秘奏康熙暫停圍剿,並得到康熙首肯回京述職。

  只是這次述職也只待了幾個月,便帶領大軍開拔西北。

  康熙年事已高這是世人有目共睹之事,對此胤禟擔憂,十四也是憂心忡忡。臨走時,他切切的囑咐胤禩和胤禟:「八哥九哥,年高,好好歹歹,你們須時常給我信息。」

  胤禩點頭:「這是不必囑咐的,皇阿瑪身體康健,必是能等到你凱旋迴京。到時,我們的謀劃必可成。」

  ......

  一日午後,如雪悄然入殿卻站在門口始終踟躕著不做聲。

  靠在窗邊看書的芸熙眼睛並未離開書,淡淡問道,「怎麼了?猶猶豫豫的不進來?」

  「格格。」如雪這才挪動腳步,一臉猶豫為難的將一個小紙條遞了過來,「四爺府送來的。」

  那小紙條是用紅色絲線纏繞而成,展開只有手掌大小只是質地極好。厚厚的紙張上染著淡淡的墨香,陽光下還能看到嵌在紙中的金箔碎片。

  上面正是胤禛蒼勁有力的小字——

  「明日酉時醉仙居。」

  芸熙將那紙條扔回給如雪,眼神甚是不屑的勾起唇角冷笑出來:「他終於坐不住了。」

  如雪沉吟片刻,問道:「格格,那你去嗎?」

  「去啊。」

  茜紗窗下翠色竹影沉沉,一如芸熙此刻的複雜的心情。芸熙看著窗外的竹林,只覺得眼中越來越重,像是什麼在眼中氤氳成型,然後啪嗒一聲低落在她的手背上。

  芸熙低頭看著手背上的那滴淚,聲音沉沉:「如雪,如果你是阿禟,你知道了我的做所作為,你可會怪我?」

  如雪見到芸熙神情哀戚,連忙上前遞上一塊絲帕語氣堅定:「不會。爺也不會怪你。他是最懂你的人,怎麼會怪你?」

  ......

  次日,芸熙準時到達醉仙居時,胤禛已在醉仙居的廂房中等候多時。

  芸熙上前福身請安:「四爺來的如此早,可見心緒不寧。」

  胤禛對此並不否認,抬手叫起:「弟妹冰雪聰明,又怎會不知本王因何不寧?」

  芸熙淺笑道,「芸熙好奇,事已至此,四爺必是不會無所準備的。」

  胤禛回頭看著芸熙,倒是絲毫不避諱:「我已命人在西北候命,隨時攔截大將軍與京城往來書信。另外,京城九門提督也已準備就緒。」

  「四爺坦蕩,芸熙佩服。」芸熙微微點頭,「如果芸熙沒猜錯的話,暢春園和紫禁城中的侍衛也都是換過的吧。」

  胤禛只笑不答。

  看到胤禛的笑容,芸熙心中苦笑,胤禟他們就是那如來佛手中的孫猴子,自以為蹦的再遠又如何?人家一個翻手,便被壓在了五行山下不得動彈分毫。

  「如此謹慎的安排,四爺還找芸熙做什麼呢?」

  胤禛看著芸熙笑的頗為意味深長,「萬一萬一,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思慮的再周詳,爺也怕萬一百密一疏前功盡棄可當如何是好?想來,弟妹通古博今,自然能幫得上我。自然了,也是為了我們之間的交易,砝碼更加重些。若是弟妹都未曾出力,爺又何來的動力,執行你我之間的約定呢?你說呢?」

  芸熙看著胤禛,胃裡一陣翻江倒海。她素日裡見慣了胤禟的光明正大直來直去,對眼前這個老謀深算心機深沉的男人,心中只有嫌惡和不恥。

  芸熙定了定神,緩緩說道:「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聖祖皇帝,薨。」

  說到這,芸熙看著胤禛又福了福身添上了一句:「芸熙再次提前恭賀新皇登基。芸熙,告辭。」

  說完,芸熙扔下了呆坐在桌前尚未回過神來的胤禛轉身出了醉仙居。

  ......

  「爺。」

  小李子踏入南書房,趴在胤禟耳邊悄聲說了一句話,只見胤禟臉色大變扔掉了手中的奏摺衝出了南書房。

  一路打馬,胤禟追問小李子:「福晉可有不妥?」

  小李子搖頭:「看著並無不妥,且福晉只進去了約一炷香的時間就回府了。」

  到底是何事?為何四哥要單獨約見芸兒?他二人之間是何時有了私下往來?

  胤禟腦中亂成一片,一路疾步回到臥房,推門入內時看到芸熙正坐在桌前看著面前的那杯茶愣神。

  聽到響動,芸熙回過神來站起身疑惑問到:「你怎的今日如此早就回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