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著話題越來越偏,沈金枝神色焦急,死老太婆咋不接話呢!她好幾次嘗試將話題引到魏淑華和高橋廠上面去,可這幾個老太太也不知道是咋回事,愣是不接這個茬!

  來顧家之前她早就打聽好了,這幾個老太太沒事的時候就喜歡來顧家這邊轉轉,沈樹枝要是在呢,就去顧家小院裡坐著瞎聊,沈樹枝不在也不影響,她們直接去隔壁!

  這幾個老太太特別八卦,誰家有個啥事她們都知道,並且要不了多久就能傳得人盡皆知。她相信,只要她的情況進了這些人的耳朵,很快大家都能知道她有一門好手藝。到時候魏淑華肯定請她去廠里上班,都是一家人用著也放心不是?

  哪知道她的計劃才剛開始就夭折了,這些人一個個的就跟耳聾似的壓根兒就不上套!

  沈金枝母子二人吃過午飯才走的,等人一走沈樹枝的臉色就沉了下來,她冷哼一聲:「我當是為了啥呢,原來是想進廠!還想讓別人自願給你當說客,真是白日做夢!」

  她沈金枝也不想想,連她都想進廠幹活,沒道理本大隊的人不想進廠吧?那幾個老太太精得跟什麼似的,她們為啥一天天的往顧家跑?難道真是閒得慌?不是!還不是為了「近水樓台先得月」!

  她們時不時上顧家串串門子,指不定哪天運氣爆棚,魏廠長就看中她們的手藝呢?就算看不中她們,看中她們的兒女子孫也好啊!

  本大隊的競爭都這麼激烈,沈金枝一個外來人竟然還妄想讓本大隊的人幫她宣傳她的手藝,真是痴人說夢!

  沈樹枝覺得她已經看穿沈金枝等人的把戲,都不用再麻煩木行軍幫她查這些人的底細。好在木行軍查這些也不怎麼麻煩,就是幾個電話的事,電話打出去了,要等消息還得好幾天,這期間也不耽誤什麼。

  搞清楚沈金枝的目的,沈樹枝總算放了心。自廠子建立以來,找她走後門的親戚熟人沒有一百也有幾十,她早都習慣了。

  沈金枝要真有手藝,就算不走後門也能進廠,就怕她不聽曲子聽評書,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反正沈樹枝是絕對不允許有人打著她的旗號給魏淑華找麻煩的,誰親誰疏她比誰都分得清。

  沒過幾天,木行軍等人帶著文姝去省城看病,連孩子們都跟著去了,魏淑華要不是實在走不開,她也要跟著一起去的。

  等人一走,沈金枝母子上門次數驟然增加,幾乎每天都來,風雨無阻,後來更是直接找到廠里去。

  魏淑華對沈金枝是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敬也不是真敬,只是沈金枝畢竟比她高一輩,雖說跟她婆婆沒有血緣關係,但名義上到底是婆婆的妹妹,她不能一點面子都不給。

  沈金枝想進廠,可以,只要她真有那門手藝,哪怕現在招人門檻變高了許多,但她作為廠長,這點權利還是有的。

  但前提是,沈金枝得有這門手藝!

  可她有嗎?她有個屁!

  魏淑華讓沈金枝當面繡個手帕看看,她推三阻四;讓焦向陽搬個東西,他不情不願。

  只相處不到一個小時,魏淑華就摸清楚這對母子的底細,他們確實是衝著高橋廠來的,不過,這一切究竟是他們個人意願還是背後有人操縱,還得深入調查才知道。

  巧合的是,省城那邊的求醫之行也不太順利,醫生建議文姝去京城治療。

  在省城還好,離家近,認識的人也多,去京城可沒這麼便利。萬一發生點什麼變故,連個幫忙的人也找不到!

  但文姝現在這情況也沒法兒拖,柏青松考慮了一晚上,還是決定早點去京城看看。好在他臨走之前把家裡人都安排好了,母親和姐姐暫時搬到小高橋四隊,現在就住在合作社的房子裡。柏母給高橋廠提供花樣圖紙,柏青枝就在合作社打雜。

  為了避免別人說三道四,兩人都是沒有工資的,但是包吃包住,廠里每個月都有福利發放,日子也能過下去。

  柏母和柏青枝來的那天,正好沈金枝也在,她不知從哪兒聽說柏母是地主婆,臉色特別難看,說話也有些陰陽怪氣,「春來媳婦,這是你從哪裡請來的大師傅啊?」

  按照魏淑華的說法,現在非手藝精湛的大師傅是不能被特招進廠的,可她連地主婆都招進來,這就有些生冷不忌了吧!

  「三姨,這位是美術工藝方面的師傅,不過她不是我請來的,而是受到組織號召自願來咱們廠里幫忙的!在這裡,她將和我們的工人同吃同住,但咱們的工人每個月都有工錢拿,她卻是義務勞動。」

  魏淑華短短几句話就把沈金枝滿肚子的怨言壓了下去,沈金枝再想拿成分當藉口卻是不行了,沒聽人家說嗎?這地主婆是義務勞動,光幹活不拿錢!

  見魏淑華油鹽不進,沈金枝終於拿出她的殺手鐧。

  作者:稍後替換感謝在2020-03-07 23:56:20~2020-03-08 23:49:5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3651976、我喜歡自由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38章 臉紅

  「什麼?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沈樹枝不敢置信地盯著沈金枝,眼裡明晃晃地寫著「你在說笑話」這五個大字。

  「我說的是真話, 大姐, 我不可能拿這種事騙你。要不是你們太過冷血無情,也不顧念親情, 我也不想把這個秘密說出來。」沈金枝理了理頭髮,她仔細打量著原合作社的房子, 這房子雖說沒有高橋廠的規模大,但房子卻是好房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