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哈哈!”自嘲一笑,馬總嘆了口氣,“之前孫主任總是對陳董讚不絕口,今日才知百聞不如一見啊!一步未邁就看到了十步之外,陳董的信心也夠足了。”

  陳遠鳴謙遜的笑了笑,回答卻毫不客套,“實不相瞞,現在一切雖然都在草擬中,但是框架還是能夠搭起的。我在北京開設的點金石公司也在著重培養涉及稀有金屬研究的公司和團隊,等到時機成熟,一批新興產業將在市里落戶,這樣的話,圍繞鉬礦就有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從開採冶煉,到礦物深加工,再到投入實際應用,屆時這個城市將不再是什麼鉬業之都,而成為世界罕有的鉬業帝國,只要鉬產品有升值的可能,這個城市的潛力就是無限的。而鉬礦會升值嗎?相信熟悉國際市場的貴集團,能夠很輕易的得出答案。”

  用指尖搓揉著自己的拇指,馬總雖然默不作聲,心底卻著實有些意動。這一步就目前來說,實在是太早了,毫無快速盈利的可能,但是如果能夠穩紮穩打,卻不失為一份長遠的基業。

  更重要的是,遠揚集團和這位陳董的決心是無需置疑的,他也會為了這個大框架灑下很多金錢,那麼前期投資集團甚至不用花費太多成本,只是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援助,就能拿到不少公司的實際股本,等到這隻母雞開始孵出金蛋時,這些微薄的投入就會變成真金白銀,帶來絕大的回報。就像之前說的,投資集團畢竟是玩金融的,他們的所有投資都是為了高回報這一個目標,超過50%的利潤就能讓所有投資者意動,那麼超過100%,甚至更高呢?由不得人不心動啊!

  過了老半天,馬總終於開了金口,“框架是好,立意也高,但是還要看上面的決策。畢竟是‘一五’大廠,萬一早早就被其他人圈走了呢?這些計劃不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圈走?”陳遠鳴唇邊露出一絲苦笑,“我看是不會了。”

  事實如此,作為和瀋陽齊名的“共和國長子”,他的家鄉沒有趕上這次巨變,全市共有38家企業進入了扶貧序列。幾年後,銅加工廠被中國鋁業併購,黎明化工加入中國化工集團旗下的子公司,軸承廠更是被一家煤業集團吞併……雖然這些企業在高精尖技術上依舊能夠做到全國領先,但是基礎工業上卻全面失地。這個支撐了國家建設整整三十餘年的老工業基地喪失了往日的光彩,大量工人被迫下崗,巨大的失業壓力又進一步困住了城市的手腳,讓它在蹣跚中一步步走向薄暮。

  這種劇變,只有切身經歷過,才可能感同身受。而他的父親、母親恰恰是這次變遷的直接寫照,如果不是他早早逃離了家鄉,北上打工,那麼幾年之後,他們一家會不會也像那些鄰居或是工廠同事們一樣,面對衣食不全,困守愁城的局面呢?

  “這裡太接近內陸了。”最終,陳遠鳴說出的不是那些他曾經知道的,而是那些他這輩子才開始慢慢學習的,“周遭也缺乏煤炭和鋼鐵資源,在交通運輸不發達的現在,光是運輸損耗就要浪費很大一筆,更別提這些廠礦的規模,動輒上萬人是誰都肯接下來的攤子嗎?光是精簡、遣散這些工人,需要耗費的資金就不是個小數目,別提都是1958年前後建廠,大部分設備也繼續更新換代。柿子都是撿軟的捏,這種硬骨頭,肯收的恐怕不多了吧。”

  馬總眉峰一挑,“看來陳董也心裡有數嘛,還鐵了心要往裡撒錢?”

  “畢竟是故鄉。”

  這句話,就是最終的答案了。其實在心底深處,他依舊是個工人子弟,有著那股子略顯傲慢的驕傲。在共和國長達30年的建國初期歲月里,正是他們的父輩撐起了國家的脊樑。從最簡單的家用設備都無法生產,工業體系一窮二白的毛地,變成了小到針線螺絲,大到運載火箭都能自主製造的工業大國,其中又耗費了多少工人的血汗和勤勞呢?

  而到了改革開放後,這群曾經的脊樑老了、彎了、垮了,被飛速進步的社會一點點淘汰,落入了社會底層,成為了新工業體系的墊腳石。輝煌不再,驕傲無存,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為繼,他們又何嘗沒有痛苦和不甘?

  很多人說,這是時代變革必經的陣痛,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浴火重生。但是作為當事人,陳遠鳴卻發自內心的覺得,這種痛,來得太過慘烈了。

  看著陳遠鳴堅定而執著的神情,馬總最終也不禁蔚然一嘆,“初生牛犢不怕虎啊,比起陳董的熱忱,我們這些人真得顯老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