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孫晴可沒那麼沉得住氣,茶水遞上、瓜子擺上、水果切上,風風火火一刻都不帶停的,還一邊跟陳遠鳴嘮著嗑,詢問他最近的情況如何。之前蔣濤那檔子事發生時,陳遠鳴只是輕描淡寫的跟劉芸他們扯了個謊,說自己要去外地處理些公務。誰知一去就是兩個月,也夠讓人操心了。

  如今被這樣一追問,明知對方是在關心自己,陳遠鳴卻只能在心底暗自苦笑。他現在的身份和經手的生意,早就不是這種小門小戶該接觸到的了。這次的威脅是真讓他懸起了心,要知道現在可是90年代中期,別說自己經歷過的兩次綁架未遂,後世赫赫有名的李氏綁架案就在兩年後發生,這種暴發戶雲集的年代從來都是刑事案件的高發期。與其被自己牽連,他更希望這家人能夠平平安安過自己的小日子。

  只是想法雖好,放在聊天上,卻明顯有了一絲遮掩之意,太多話不能直說,也不願作偽,就變成了圓滑的太極。面對陳遠鳴這種溫文爾雅的繞圈模式,孫晴忍不住看了自家老媽一眼,悄然在心底嘆了口氣。

  當陳遠鳴打量孫晴時,孫晴又何嘗不是在打量面前的青年。從那個三線小城市裡走出來後,孫晴並沒有耽溺在單親家庭的沮喪或自哀自憐中,而是迅速跟母親一起撐起了這個家。母親南下進貨時,她就在家看店,母親新開了鋪面,她就招呼人手前來撐起攤子。比起自家老媽那種細膩的經營方式,孫晴為人處世的手腕可能略顯粗糙,但是魄力並不輸給任何人。

  在山東開店那年,她就已經聯繫上了一家製作成衣的小廠子,開始生產一些自產品牌,後來到了北京,被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品牌和店面一晃,她立馬就發現自己那點審美基礎不夠用了,就乾脆利落的選擇進修,補充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只是學習的越深,她就越發感覺到自己想做的不是那種二道販子,也不是單純坐地起價的代理賣家,而是跟一線知名品牌一樣,擁有自己的產業,並從打造出的品牌里賺取更多的利潤。

  有了基礎,有了野心,有了相應的資金實力,就連設計團隊都有了雛形,孫晴還真就準備這期培訓班結業後來個大動作,這時恰逢和陳遠鳴重聚,怎能不讓她驚喜交加。那封信她也是看過的,一個15歲就有如此經商頭腦,且敢獨自南下打拼的少年,可不就是最好的合作夥伴嗎?只是閒聊一陣後,孫晴就發現自家老媽說的半點不差,這個鄰家少年是徹徹底底的變了。

  是啊,孫晴的變化不可謂不大,但是再大的變化,也無法跟陳遠鳴身上發生的相提並論。四年時間,他足足長了有20厘米,從一個又黑又弱的小豆芽,長成了位俊朗挺拔的青年。而跟身高一樣發生巨變的,則是他身上散發出的氣質。

  雖然目前只跟自家小弟一樣大,但是如果不明說,絕對不會有人會發現這點。在他臉上展現出的東西可不是個青春期毛頭小子能夠模仿的。談話有條不紊,黑眸沉靜銳利,舉手投足也有了一絲商圈裡見慣了的圓滑。就連他身上穿的,手上戴的也跟平常人大不相同,雖然看不太出品牌,但是無一不妥帖合體,就像量身訂做的一樣,把他的氣質烘托的恰到好處。

  這樣一個人,不管臉上的笑容如何親切,做慣了銷售的人打眼一看也知道非富即貴。但是陳遠鳴是個什麼出身?作為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孫晴可是再清楚不過。如果這樣奇異的氣質並非來自成長經歷,那麼他在這幾年裡的變化只能用“天翻地覆”來形容。如今他真的還能看上自己信心十足的生意嗎?

  難怪之前跟老媽提起的時候,她有些不置可否……心中百轉千回,話卻沒有直接說出口,三人只是有說有笑的看著電視,嘮著家常,無比的輕鬆愜意。被灌了一肚子茶水,又塞進好些瓜子糖果,正當陳遠鳴奮力推拒那些美味的糕點時,窩在廚房裡的孫朗終於發來了指令,開飯了。

  這時的年夜飯慣例都是7點多開始,混個差不多酒足飯飽,8點鐘全家就和和美美的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放在劉芸家自然也不例外。剛過7點半,菜就流水般的往桌上送來, 6冷6熱足足十二道,壓根就不考慮幾人的飯量。而且還真跟孫朗說的一樣,裡面很是加了些地道的“大菜”,什麼糖醋黃河鯉魚、蔥燒海參、九轉大腸、德州扒雞……還都像模像樣,頗有大廚風範。

  滿桌熱氣騰騰的菜餚,杯中斟滿了佳釀,孫朗也脫掉了那條滑稽的花圍裙,扯著陳遠鳴就朝門口走去。這時電視裡的聲音已經聽不清楚了,整個世界都是鞭炮噼啪。年夜飯前一掛鞭,有多少鞭炮響起,就是有多少家準備開動豐盛的晚宴。拎著自家準備的兩掛一萬頭,還有三、五根二踢腳,孫朗帶著陳遠鳴走到了樓下,一人一半,開始折騰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