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盤子太大了,決定政策就變得異常艱辛,本來就夠撲朔迷離的國債期貨市場,頓時又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個論文發出後,上海方面也很快做出了反應,幾大上海老牌劵商都有贊同之意,認為減息勢在必行。很難說在這重重壓力下,財政部還敢不敢貿然行事。

  上面吵得不可開交,放到下面人耳朵里,就成了另一個模樣。在幾家報紙簡短轉載後,美國債券風波成了一種“期貨市場有風險”的明示,上萬億資產說沒就沒了,讓一些老百姓們又是幸災樂禍又是心生恐懼。現在熊市牛市的概念已經通過股市傳開,部分有頭腦的炒家開始明白了市場過熱後帶來的反彈,這時再來看看期貨市場,上次“314”期貨的火爆不正在眼前?錢沒拿到手,那就是帳面上的數字,在這種亂局下究竟要不要繼續入市,反而成了關鍵問題。

  趁亂撈錢的投機分子當然有,但是心生警惕,不願再冒險豪賭的也不在少數,尤其國庫券實行的是攤派制度,持有者有很多都是國企和機構這些非投機性又習慣揣摩上意的團體,有了這個僵局,敢於直接入市的就少了大半。

  兩廂疊加,整個期貨市場陷入了一片暴風雨前的寧靜,不論是中經開代表的消息集團,還是萬國代表的市場預測集團都開始暗中發力,想要從大老闆那裡套出點可乘之機。大魚不肯擅動,錢和市場卻不能就這麼冷下來,因此一些在前期取得利益或者吃了大虧的中小散戶開始了動作。

  而這個動作,才真正進入了陳遠鳴的計劃中。

  如今國債325期正值12月的現券交割期前夕,按照慣常的方法,一般炒家只需要反向交易平倉即可,不會進入真正的實物交割。但是月中時,最近市面上突然出現了一波收購現券的風潮,據說是有人覺得1995年中到期的923券有相當的保值價值,就算不在期貨市場炒作,根據貼息也可以收穫穩定的收益,至少要比券面的128元要高上幾塊。

  這種說法沒人能夠肯定,畢竟貼息政策還沒定論,但是就算按目前的貼息標準,確實現券也該在132元左右。這麼一算帳,一些金融機構難免就產生了意動。不少原先拿著國庫券入庫單的小證券公司就跑到了上級證券交易中心,想要交割自己帳面上的現券。

  誰知這個動作,卻捅出了一個天大的簍子。不少持有武漢證券交易中心分倉入庫單的證券公司,根本就無法提到現券,因為他們持有的入庫單根本就是假造的!

  消息一傳出,立馬激起千層浪。都是通過正經渠道購入的國庫券,怎麼可能出現這樣的紕漏!接到舉報,上交所馬上行動起來,開始針對這批偽造入庫單進行查處,結果一條水面下的大魚浮了出來。

  至少有8o單以上的偽造入庫單,出自遼國發之手!

  在這時,進入國債期貨市場是需要席位的,想要坐莊炒期貨,就必須有金融機構或證券機構的許可證,但是遼國發明顯不具備這種條件,就通過租用其他證券公司的空白席位進入了國債期貨市場。

  這對於證券公司而言當然是個好事,坐在家裡就能收取高額租金本該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但是出乎意料的,遼國發招聘大量業務員騙取金融機構的信任,拿了一批武漢證券交易中心分庫的所謂入庫通知單,填寫了巨額資金的國債,分發給各地的證券公司和證券登記公司去做回購融資。

  與此同時,他還在場子內大肆非法拆藉資金,從1994年5月入主證券公司後,遼國發已經違規開出了超過1o億元的空單,並且通過314期國債的逼空動作大賺了一筆橫財。

  但是這樣的手法,無疑讓那些拿到虛假空單的機構和個人蒙受了巨額的損失。錢已經支付給了遼國發,供其在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但是自己拿到的交割單卻是假貨,現款買到的國債根本就是白條一張,無法兌現任何實物或者現金,如果不是提前想到了提貨,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是數以億計的災難性損失!

  這一驚之下,上交所立馬封存了遼國發的帳戶,公安和工商部門同時介入,把兄弟倆堵在了逃亡的路上,遼國發被徹底清查,此時他的負資產已經高達2o億人民幣,資產合計才不過16、7億,如果讓這種行徑再持續幾個月,誰知道會發生何等狀況!

  這一下可讓本來就風聲鶴唳的國債期貨市場更加的風雨飄搖。大大小小的證券部門再也不敢相信自己手裡的入庫單,本來在國債期貨市場裡很少見的現貨交割反而成了風潮,一擁而上的提貨單又暴露出了更大問題,像遼國發這樣的皮包公司,借殼券商又何止一家,各式各樣的非法拆借、非法融資更是數不勝數。如今這群碩鼠們被一串串的拎了出來,社會影響何其嚴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