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頁
胤礽微微點頭,「這些事兒,凝兒做決定即可。」
書凝應了一聲,看了看天色,也不早了,遂又問道:「天色不早了,爺要不要用膳?」
第1223章 改胤為允
好啊。」胤礽放下筆,笑道:「不說不覺得,一說,還真的有些餓了。徐衛,擺膳。」
「喳。」
如今徐衛,已經是養心殿大太監,紫禁城的大總管了,簡直是威風八面。
在飯桌上,胤礽同書凝也說了近些日子朝堂上出現的一些事兒,雖然對於權謀,書凝了解的不多,但書凝知道挺多現代知識吶,最起碼,對於胤礽的一些決定,書凝有個最基礎的判斷,夫妻兩有商有量的,倒也溫馨得很。
康熙早早就離開了京城,帶著裕親王一起去各處遊玩了。
對此,夫妻兩樂見其成,康熙不在,他們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等到第二日,胤礽便在早朝上下了一道封賞聖旨。
胤褆封了直親王,胤址封了誠親王,胤禛封了雍親王。胤琪、胤佑、胤禩三人封了郡王;至於胤禟、胤、胤祹、胤祥、胤禵五人,封了貝勒;底下的一些小阿哥們,給了個貝子完事兒。
為了避免同胤礽同一名諱,胤褆等人自請改胤為允,以後,便是允褆、允祉了。
接著,就是三月初的封后大典,胤礽命禮部、內務府一起督辦此次的封后大典。
新官上任三把火,胤礽雖說初為帝皇,但同這些官員們共事多年,這些人也算將胤礽的脾性摸了個清楚。
因此,等胤礽下了旨意,禮部和內務府十分乖覺的就去辦了,一點兒都沒拖拉。
而書凝也在為封后大典做著準備,一遍遍的熟悉大典的流程以及禮儀,以確保萬無一失。
在此之前,書凝倒是先安排人去太子府一眾妃嬪接進了紫禁城,又安排一妃四嬪住進了不同的宮殿裡。至於那些個美人兒,書凝一併塞到一處宮殿中,分的遠遠兒的。
……
雖說給一眾兄弟們升了爵位,但如何安排這些兄弟們,也是個難事兒,為此,胤礽特意去了坤寧宮同書凝商議。
「主子,皇上來了。」青竹如今也穩重了許多,知曉胤礽馬上就要到坤寧宮了,急忙來報。
書凝放下手中宮務,舒展了一下僵硬的腰肢,「爺來了?咱們出去迎一迎。」
青竹急忙上前,扶著書凝起身,主僕二人剛剛出了坤寧宮正殿,胤礽就進了大門兒。
書凝笑著微微福身,「給爺請安吶。」
胤礽也樂了,伸手扶住書凝,笑道:「快些起來吧,凝兒在太子府如何待爺,在這宮中就還如何待爺。」
書凝點了點頭,也不同他客氣,「爺這會兒怎麼過來了?剛剛登基,前朝應當事物繁忙吧?」
胤礽倒是沒急著回書凝的問題,反而對青竹和徐衛說道:「你們二人去外面守著。」
二人微愣了一瞬,福身一禮便退了出去。
胤礽扶著書凝坐定,這才一撩衣袍說道:「雖說爺封賞了一眾兄弟們,但是對於這些兄弟們的以後,爺想聽聽凝兒有何想法。」
書凝微微挑眉,「爺,皇阿瑪可是千叮嚀萬囑咐的,後宮不得干政,爺特意問我,是不是違反約定?」
胤礽不甚在意,「朱元璋立了那麼個規矩,可還不是有了馬皇后這個例外?凝兒快別打岔,爺想知道凝兒如何想的。」
第1224章 少年智
說起正事兒,書凝也認真起來,「爺看過了大清的未來,也就是知道了將來會有哪些個外國攻打我們大清。雖說現在他們還沒有那麼大的實力,但西方列國,正是從這會兒開始發展的。」
胤礽微微點頭,示意書凝接著說。
書凝也不繞關子,直接說道:「我泱泱華夏,雖說歷史悠久,可是發展到現在,卻是有些閉塞了。尤其是老百姓們,一輩輩的傳下來,民眾的思想,早就迂腐不知變通了。」
「我雖知道一些未來的知識,但也只是了解一個皮毛罷了,想要真正讓我們大清富裕起來,還是要去請真正的人才。」
「真正的人才?」胤礽疑惑的看著書凝。
書凝微微點頭,「對,真正的人才,凝兒這半吊子,只能控制一下未來的走向,具體的內容,卻是需要人去研究的。在西方列國,如今正是思想大爆發的時代。」
說到這兒,書凝一臉玩味兒的看著胤礽,「爺,要不要玩個大的!」
胤礽忍俊不禁,笑道:「願聞其詳!」
書凝正了正神色,接著道:「我們國人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轉變思想,這個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引進新的思想。」
「引進新的思想?」胤礽本就是極聰明的,書凝說到這兒,胤礽大致也就明白了。
「凝兒的意思,是西方那些先進的思想?」
書凝微微點頭,「不錯,正是西方的思想。我算了算如今的年月,能記得的偉人,也就是英國的艾薩克·牛頓;德國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
「這兩位,都是對後市做出極大貢獻的學者,倒是還有其他的偉人。」書凝狡黠一笑,接著道:「就是,他們這會兒都還沒有出生呢!」
胤礽樂了,「無礙無礙,咱子孫萬代的,慢慢來。」
「我想著,可以派人去西方列國將這些思想傳遞迴來,更甚至,可以將人綁回來。雖說這法子有些小人了,但於科學一門上,內容廣泛,實在深奧,單憑我一人的記憶,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書凝應了一聲,看了看天色,也不早了,遂又問道:「天色不早了,爺要不要用膳?」
第1223章 改胤為允
好啊。」胤礽放下筆,笑道:「不說不覺得,一說,還真的有些餓了。徐衛,擺膳。」
「喳。」
如今徐衛,已經是養心殿大太監,紫禁城的大總管了,簡直是威風八面。
在飯桌上,胤礽同書凝也說了近些日子朝堂上出現的一些事兒,雖然對於權謀,書凝了解的不多,但書凝知道挺多現代知識吶,最起碼,對於胤礽的一些決定,書凝有個最基礎的判斷,夫妻兩有商有量的,倒也溫馨得很。
康熙早早就離開了京城,帶著裕親王一起去各處遊玩了。
對此,夫妻兩樂見其成,康熙不在,他們就可以大展拳腳了。
等到第二日,胤礽便在早朝上下了一道封賞聖旨。
胤褆封了直親王,胤址封了誠親王,胤禛封了雍親王。胤琪、胤佑、胤禩三人封了郡王;至於胤禟、胤、胤祹、胤祥、胤禵五人,封了貝勒;底下的一些小阿哥們,給了個貝子完事兒。
為了避免同胤礽同一名諱,胤褆等人自請改胤為允,以後,便是允褆、允祉了。
接著,就是三月初的封后大典,胤礽命禮部、內務府一起督辦此次的封后大典。
新官上任三把火,胤礽雖說初為帝皇,但同這些官員們共事多年,這些人也算將胤礽的脾性摸了個清楚。
因此,等胤礽下了旨意,禮部和內務府十分乖覺的就去辦了,一點兒都沒拖拉。
而書凝也在為封后大典做著準備,一遍遍的熟悉大典的流程以及禮儀,以確保萬無一失。
在此之前,書凝倒是先安排人去太子府一眾妃嬪接進了紫禁城,又安排一妃四嬪住進了不同的宮殿裡。至於那些個美人兒,書凝一併塞到一處宮殿中,分的遠遠兒的。
……
雖說給一眾兄弟們升了爵位,但如何安排這些兄弟們,也是個難事兒,為此,胤礽特意去了坤寧宮同書凝商議。
「主子,皇上來了。」青竹如今也穩重了許多,知曉胤礽馬上就要到坤寧宮了,急忙來報。
書凝放下手中宮務,舒展了一下僵硬的腰肢,「爺來了?咱們出去迎一迎。」
青竹急忙上前,扶著書凝起身,主僕二人剛剛出了坤寧宮正殿,胤礽就進了大門兒。
書凝笑著微微福身,「給爺請安吶。」
胤礽也樂了,伸手扶住書凝,笑道:「快些起來吧,凝兒在太子府如何待爺,在這宮中就還如何待爺。」
書凝點了點頭,也不同他客氣,「爺這會兒怎麼過來了?剛剛登基,前朝應當事物繁忙吧?」
胤礽倒是沒急著回書凝的問題,反而對青竹和徐衛說道:「你們二人去外面守著。」
二人微愣了一瞬,福身一禮便退了出去。
胤礽扶著書凝坐定,這才一撩衣袍說道:「雖說爺封賞了一眾兄弟們,但是對於這些兄弟們的以後,爺想聽聽凝兒有何想法。」
書凝微微挑眉,「爺,皇阿瑪可是千叮嚀萬囑咐的,後宮不得干政,爺特意問我,是不是違反約定?」
胤礽不甚在意,「朱元璋立了那麼個規矩,可還不是有了馬皇后這個例外?凝兒快別打岔,爺想知道凝兒如何想的。」
第1224章 少年智
說起正事兒,書凝也認真起來,「爺看過了大清的未來,也就是知道了將來會有哪些個外國攻打我們大清。雖說現在他們還沒有那麼大的實力,但西方列國,正是從這會兒開始發展的。」
胤礽微微點頭,示意書凝接著說。
書凝也不繞關子,直接說道:「我泱泱華夏,雖說歷史悠久,可是發展到現在,卻是有些閉塞了。尤其是老百姓們,一輩輩的傳下來,民眾的思想,早就迂腐不知變通了。」
「我雖知道一些未來的知識,但也只是了解一個皮毛罷了,想要真正讓我們大清富裕起來,還是要去請真正的人才。」
「真正的人才?」胤礽疑惑的看著書凝。
書凝微微點頭,「對,真正的人才,凝兒這半吊子,只能控制一下未來的走向,具體的內容,卻是需要人去研究的。在西方列國,如今正是思想大爆發的時代。」
說到這兒,書凝一臉玩味兒的看著胤礽,「爺,要不要玩個大的!」
胤礽忍俊不禁,笑道:「願聞其詳!」
書凝正了正神色,接著道:「我們國人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轉變思想,這個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引進新的思想。」
「引進新的思想?」胤礽本就是極聰明的,書凝說到這兒,胤礽大致也就明白了。
「凝兒的意思,是西方那些先進的思想?」
書凝微微點頭,「不錯,正是西方的思想。我算了算如今的年月,能記得的偉人,也就是英國的艾薩克·牛頓;德國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
「這兩位,都是對後市做出極大貢獻的學者,倒是還有其他的偉人。」書凝狡黠一笑,接著道:「就是,他們這會兒都還沒有出生呢!」
胤礽樂了,「無礙無礙,咱子孫萬代的,慢慢來。」
「我想著,可以派人去西方列國將這些思想傳遞迴來,更甚至,可以將人綁回來。雖說這法子有些小人了,但於科學一門上,內容廣泛,實在深奧,單憑我一人的記憶,起不到太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