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浮黎道人在回到過去這麼久,總算從對方的口中聽見了那句珍貴的「喜歡」,這是屬於他的東皇太一,在絕望中隕落的東皇太一……

  他的心頭激動,目眩神迷,強行冷靜下來後淺笑地伸出手指。

  指尖觸碰東皇太一的額頭。

  太陽神紋出現。

  「你聽。」

  東皇太一陷入了能夠讓准聖迷失的道韻里,目睹著元始天尊坐在雲床上對闡教講道,天花亂墜的金花出現,紫氣與祥雲遍布聖人講道的地方。

  「我的心,就是我的道。」

  飽含著浮黎與元始天尊記憶里的道,為東皇太一無私的敞開。

  因心裡有你。

  玉清之道就在你的腳下。

  第217章 論道玉清

  黃粱一夢百年,東皇太一在夢裡聽道不知多少年。

  元始天尊的講道一開始是為弟子述說, 每一句話都是闡教基礎中的基礎, 洪荒三場量劫、數萬個元會、無數修道者累積下來的底蘊。

  再之後,元始天尊為真傳弟子講道, 坐下金仙豎耳傾聽,時而思索, 時而搖頭晃腦。隨著講道的一步步加深, 到了後面就是大羅金仙的道了。東皇太一本不需要了解低境界的細節, 卻因為他想到了混沌魔神的轉世重修之事, 混沌魔神重修為何如此之難?一是被剝離了根基,二就是他們忽略了從螻蟻到聖人的過程。

  縱然他一出生就是金仙, 不染凡塵,但是輪迴轉世里為何無法求道?

  因為他的道是不完整的。

  空有高樓,沒有支撐住這個高樓的基礎, 或者說他的「道」對根基的要求太高, 凡人根本無法修煉。因緣際會之下, 他與混沌魔神的遭遇相似極了, 根基被毀,受到天道忌諱, 心中領悟的大道卻無法把他拉出名為「洪荒」的泥潭。

  這一條路, 若不能徹底明悟,天道可以輕而易舉地剝奪他的境界和修為。

  真正的強大是不會被外物影響的!

  東皇太一聽著元始天尊的講道,為的就是重新聽一遍凡人到聖人的過程,由准聖去參悟混元境界極難, 可是反過來由聖人講解混元境界卻沒有那麼難。

  只看……你能否聽懂。

  元始天尊自顧自地講道,內容從《黃庭經》、《道德經》、《度人經》到《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渾然不在意雲床之下弟子的身影越來越少。從金仙到羅天上仙,再從羅天上仙到大羅金仙,最後連大羅金仙境界的弟子也開始消失。

  玉清聖人坐下的雲床隨之產生改變,變幻莫測,顯露出的場景不是同一個時期的講道。他坐下有五色獅子、玉文寶台、玉蘂敷華御化寶狀、太空九色玄龍寶局、九光寶蘂太和瓊龍、玉京金梁八風浮台雲珠寶構曲晨萬龍天德之座……

  留下的是寥寥無幾的准聖。

  分別是死皮賴臉待在闡教,稱元始天尊為老師的燃燈道人,與闡教的一代弟子,元始天尊的入室弟子南極仙翁、雲中子二人。

  東皇太一留意了一下三人,便繼續聽道,注視著元始天尊的眼神格外奇妙。

  浮黎是這樣講道的是啊……

  座位和坐騎真多,似乎不同境界的講道就換一種浮空之物?

  在先天靈寶的數量方面,東皇太一不得不承認妖族不如元始天尊奢壕,好在他從後世里多少聽聞了乾坤鼎的存在,乾坤鼎有把寶物由後天返先天的能力,這才是洪荒的先天靈寶數量一時間激增,讓聖人開始隨便丟著用的真相。

  這一次,元始天尊的聲音停下片刻,坐下變成了靈氣凝結的蓮花。

  蓮台之上,聖人無悲無喜。

  弟子全部消失。

  東皇太一變成了整座宮殿裡唯一的聽道者,只因他可以聽下去,其餘諸多修道者不過是凡塵里掙扎的人,即使是聖人弟子,也無法改變他們的資質。

  元始天尊講述混元之道,目光如同看不見東皇太一,空冥蒼遠。

  「闡者,明也,當明天道,辨善惡,開闢己身之道。」

  「我於上古時期證得混元之道,超脫天地,以老師傳下的斬三屍之法,先後斬去善、惡、自我,本相圓滿無垢,心於道合,此境界又為半步混元、准聖圓滿境界。」

  「而後,立心,立德,立教,融合道基,成就混元大羅金仙境界。」

  「證道後,亦可成為天道聖人,可觀過去、現在、未來,掌控時空、生死、輪迴。聖人不死不滅,萬劫不磨,與道合真,縱使無量量劫,也不過重開地火風水,再創洪荒,奈何不得聖人絲毫,由此而出,聖人之下,皆為螻蟻……」

  「聖人不逆天,逆天不為聖。昔年封神量劫,截教聖人企圖毀滅洪荒,遭天之警,被老師賜罰紅丸,約束於紫霄宮中面壁思過……」

  「此為其一。」

  「其二,死者,即魂飛魄散,亦可復活。復活者,當以天道為準,不可逆天。」

  「若逆天,則不能為之……」

  這些是聖人的忌諱,乃至於聖人的底線也不為過。

  元始天尊用這樣的方法,平淡無常地說出了三清沒有辦法復活東皇太一的緣故,大劫之中遭難的闡教弟子也差不多如此,並沒有誰會被天道特殊對待。

  逆天者,當承受天罰。

  東皇太一擰起眉頭,名義上無所不能的聖人也要受到天道約束啊。

  他驀然發現了一個封神大劫時期的盲點:「賜罰紅丸?什麼丹藥可以懲戒聖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