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點時間來,她一直沒怎麼出門,不像之前總是外出營生,看著鋪面。一時清閒下來,人倒是有些不自在了。

  崔行舟明白她這些日子的無聊,於是摟住她低頭哄道:「……等我手頭的事情都了解了,便帶你出鎮子玩玩,消散一下心情……」

  這北街的宅院實在是太小了。等過一段時間,他告知眠棠實情,便將她送到眞州城外的別院裡去。

  那裡是他父王時修築來消暑的別院,挨著山,亭台樓閣一應俱全,僕役丫鬟也養了不少,別院還附帶了一個莊園,自種的瓜果很多。

  她愛管事情,到了那裡也有得忙,其他的吃用也不比王府里的差。最重要的是,別院離王府不遠,他隨時都能過去,也短缺不了照顧……

  崔行舟覺得這般安排,比他成婚之後長久不來,將她一個人孤零零的丟在靈泉鎮更好些。

  這麼想著,第二天崔行舟出門的時候,倒是吩咐莫如記得給眞州別院的管事知會一聲,給拿到廳堂和主人房多加裝些地龍。

  眠棠怕冷,多裝些地龍,住起來才舒服。

  等他回到軍營時,從京城裡來的特使居然早早就到了,正在幾位參將的陪同下,視察著軍營。

  崔行舟見了人才知,這次下來的,居然是曾經的熹妃,現在的吳太后的親弟弟——當今的太尉吳俊青。

  崔行舟見來者竟然是堂堂國舅爺,便猜到來者不善。

  不過同朝中幾次咄咄逼人的裁軍聖旨相比,這次國舅爺的語氣和善得很。

  言語裡盛讚了淮陽王治軍嚴禁,調度有方,乃大燕國的棟樑,社稷安穩不可缺少的帥才。

  崔行舟含笑聽著,心內卻有些不好的感覺,只怕這位特使來者不善,所求要強人所難了。

  果不其然,待到了宴會之上,國舅爺三杯過後,便提起了邊關的蠻人動亂。直言朝中已經無良將可派。

  而近幾年來,朝中常年為戰,富有經驗的帥才不多,淮陽王當首屈一指,若是此番淮陽王肯為國出戰,定然成就不世之功,載入千秋史冊,傳唱萬代。

  崔行舟真沒想到朝廷打的竟然是這樣的主意。

  這朝中想要削藩異姓王不說,還想用他的子弟兵去前線為戰?簡直是痴人說夢。

  可是吳俊青此來卻是準備了充分的。

  西北危急,金甲關也支撐不了太久了,朝中先後派了三路援兵,想要奪回失守的五郡,可惜那些個兵將不堪一用,被蠻兵用詭計陣法誘進包圍圈,糧草都斷絕了。

  無奈之下,萬歲只能採納老臣耿大人之策,讓剿匪戰績無數的崔行舟奔赴前線禦敵。

  一來,看他能不能幫助鎮守金甲關,緩解前線的燃眉之急;二來,就算他不能勝,可是他手下的兵卒也要損失大半。

  對於朝廷來說,有利無弊!

  可是崔行舟並非朝中武將,而是世襲的封王,讓他離開封地,豈是容易的事情?

  不過吳俊青此來,路過了惠州與青州,已經做了完全的安排。當初先帝爺也是生怕異姓王做大,所以眞州的周遭皆有重兵。

  若是異姓王感念皇恩,安守本分就好。如若不然,就是酒桶里的耗子,只等洪水包圍,絕對無生路可還。

  事實上,在先帝時期,異姓王的屯兵數量都要收到相當的管制。這崔行舟借著剿匪的機會壯大兵馬,其實都逾越了祖制。

  他若老老實實奔赴前線,倒也罷了。

  若是不肯,這等貪生怕死的事情宣揚開來,民間也會罵慘了這不保家衛國的淮陽王,到時候朝廷師出有名。青州與惠州又都下了保書,絕不叫這王爺日子好過就是了。

  所以看崔行舟不接話,這吳俊青倒也不怕他翻臉,只笑裡藏刀,撿著厲害的說給淮陽王聽。

  那天酒席散後,淮陽王哪也沒去,沿著河沿走了一宿。

  如今的眞州,一方安定,運河挖鑿完工也指日可待,到時候這裡的城鎮將更加繁華。

  此地一草一木,都是崔家上下兩代人的心血,怎麼能忍心看著方圓百里陷入火海。

  可是朝廷如今拿他當待宰的肥豬,恨不能立時殺了分肉。

  今日宴會之上,吳俊青笑裡藏刀,刀刀見血。如果可以,崔行舟當時想掀翻了桌子,屠了吳俊青那老賊。

  可是他知道,自己的時機不到。

  一旦他與朝廷翻臉,無論是仰山的太子遺孤,還是惠州的綏王,都會踩著他的屍骨上位,自己腹背受敵,沒有一點勝算可言。

  而且,如果繼續留在眞州,勢必也要捲入太子遺孤與綏王勾結謀反的內亂中。

  如果他告知吳家,那仰山反賊的真相,說不定能留下來,被吳家利用著剿滅仰山太子遺孤。

  可是一旦那劉淯的身份泄露出去,他崔行舟就成了妖妃奸黨,殘害前太子嫡親的骨肉……

  一時間,崔行舟倒是將各種可能都演繹了一邊,突然發現,也許領兵征討西北並不是最壞的狀況。

  看著天邊的一點繁星,崔行舟想起了前些日子與閣老恩師密談時,他老人家之言——「亂世成就梟雄,且看君以後有沒有這樣的時運本事。」

  現在「亂世」倒是初見苗頭,可是這本事該如何彰顯……就只能看他的選擇了。

  吳俊青直言,任命他崔行舟奔赴西北剿滅蠻人的聖旨不日就到,現在眞州四周已經是風雲涌動,端看他能否順從接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