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自從跟著戰聞初出門之後寒寧才發現,外面竟然只吃兩餐,一次早,一次晚,一天就沒了。他知道一些歷史上的確留有隻吃兩餐的習慣,朝食暮食,但中間一些點心茶水不斷,根本餓不著人,可是邊城兩餐就只是兩餐,中間根本沒有什麼點心,這裡的人甚至連點心是什麼都不知道,他以前跟在『寒寧』身邊的時候見到他們用點心也沒多想,如今再看,那些點心恐怕也只有階級權貴才享用的起,而條件再差一點的,一天就吃一頓,那真的是僅僅維持生機罷了。

  一路看下來,寒寧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窮,窮到道路泥濘,連一條像樣的官道都沒有,在京城,一些好的路面都是青石板鋪成的,在這裡,最好的路面竟然是經常走的商隊用馬車壓出來。除此之外,就連商鋪都沒幾家,僅有的也只是一些布莊茶樓,像是在京城所見的街道兩邊熱鬧叫賣的情景,這裡根本就看不到。

  就在寒寧打算看看有沒有辦法找到適合這裡種植的糧食時,看到一個頭髮花白的老人挑著兩擔子石頭走在路邊,那擔子裡的石頭讓寒寧腦中快速的閃過一絲什麼,他還沒來得及細想,便連忙將人叫住。

  老人家見這個小孩身邊跟了一堆下人就知道這是大戶人家的孩子,他惹不起,於是只能停下,手腳躊躇的站在路邊。

  寒寧走到擔子前,抓起一把大大小小不等的碎石,朝著老人問道:「爺爺,你挑這些石頭做什麼?」

  不等老人開口,跟在寒寧身邊的下人便出聲解釋道:「小少爺,這應該是鋪路用的。」

  老人點頭道:「有些大戶人家,會用碎石在院中鋪路,免得走的滿腳黃泥。」

  寒寧回頭看向自家小廝:「那為什麼我家裡沒有用這種石頭鋪路?」

  小廝道:「這種碎石硌腳,咱們家中鋪的是溪石,比較圓滑不硌腳。」

  寒寧知道溪石就是類似鵝卵石的石頭,是被溪水沖刷打磨過的,圓潤光滑,不像這些碎石菱角分明。不過這些碎石,可並非不是不值錢的東西,如果他沒看錯,這些可都是石灰石。

  寒寧沒有繼續為難老人,放老人走了,不過隨即便打發小廝讓他去買這種石頭,就要老人挑的這種。小廝不明所以,但還是照做。

  戰聞初從軍營回來,聽說他家小少爺買了一堆碎石堆在後院,便去到後院看了一眼,見寒寧正蹲在已經堆成一座小山的碎石前不知道在幹什麼,便喊了一聲:「阿寧。」

  寒寧回頭,然後撲向來人,戰聞初熟練的彎腰抱起:「你買這些石頭做什麼?」

  寒寧道:「爹爹知道琉璃嗎?」

  戰聞初道:「自然知道,西番進貢之物,價值昂貴,卻易碎,只能觀賞,並不實用。」

  寒寧道:「那爹爹知道琉璃那種東西,其實就是這些石頭做成的嗎?」

  戰聞初微微一愣,有些詫異:「這些石頭?」

  寒寧點頭:「爹爹,我想試試燒制琉璃,但柴火的溫度不夠,需要炭火,還要另外堆火灶,要是我們能自己做琉璃,到時候就運出去賣掉,然後讓邊城的人都能吃飽穿暖。」

  戰聞初心頭微熱,深深的看向寒寧:「阿寧是如何知道琉璃是這些石頭做成的?」

  寒寧得意的搖擺了一下:「天才的世界,你們凡人不懂,其實書裡面都有的,但爹爹你看不懂。」

  戰聞初聞言也沒多疑,那些書的確是晦澀難懂,他能識字看懂一些兵書已算是不錯了,更深的一些學者讀物,他是看一眼都嫌累。

  戰聞初對寒寧很是縱容,更何況新建一個火窯爐也不是多難的事,他在京中還有好幾家盈利不錯的鋪子,雖然養兵費錢了一些,但挪出一點給自家兒子折騰還是沒問題的。如果真的能燒制琉璃,那今後便是財源滾滾來。

  知道兒子想要做什麼,戰聞初專門挑了幾個心腹給他,沒能燒成也就罷了,若是燒成了,那這件事可不能宣揚出去,現在上面亂的很,雖然邊城這不毛之地並不在那些人的眼中,但凡事經不起一個萬一。

  除了琉璃,寒寧還想燒出水泥來,可是水泥這東西比琉璃難多了,雖然主原料是有了,但沒有其他東西的中和也難,不過這些事也不用急,他可以慢慢來,要是可以找到一個擅長造化之物的道士就好了,雖然古人對道士的認知就是修煉仙丹,但實際上,這些道士才是古時候第一批化學天才。不過找不到也沒關係,大不了他自學就是了。

  戰聞初雖然允許寒寧折騰這些,但學業也不可荒廢,因此寒寧變得更忙了,以前白天辛苦之後,晚上就能休息了,現在連晚上的時間都給占據了,生活那叫個充實。

  但小孩的身體瞌睡多,戰聞初有時候找到窯爐去的時候,寒寧都已經睡著了。他這個做爹的也只能將這能折騰的小子抱回房中,就連給他擦洗都不帶醒的。

  看著睡得小呼嚕聲直打的,戰聞初輕輕拍了拍他的屁股:「臭小子,還要爹爹伺候你。」

  自從從石頭裡尋出了一條生財之道後,寒寧便大肆收購各種樣子的石頭,許多人不知道將軍府這是在做什麼,但只要能換錢就好,而寒寧也從中找到了不少可以用的,例如石英,這也是個用途相當廣泛的東西。

  而他在府中新建的窯爐,在反覆嘗試過了無數次,經過不斷的摸索,終於燒出了一堆琉璃碎片,說是琉璃,但其實也就是玻璃,只不過因為不純,也沒有添加顏色,裡面有相當多的氣泡,加上是用吹制的,吹的人經驗不足,因此形狀上有些不好看,但這些都是熟能生巧的,至少證明這條路是能行得通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