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坦白從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明明在解釋之前福秀的事,可是鍾曉欣第一句話就說她怎麼不知道他還有壞名聲。

  鍾曉欣說不會打聽他,等他自己講,他也挺高興的,但是還是不願意說,以前的事,說了他難過,而且也怕鍾曉欣知道得多了會害怕,從他身邊逃走。

  今天早上看著鍾曉欣真的暈倒在面前,他後悔的心都被人撕碎了一樣。以前他喜歡鍾曉欣,覺得這麼漂亮有氣質又善解人意還特立獨行還有仙緣的姑娘,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放手了就沒有了,只想的是怎麼把鍾曉欣留在身邊。

  那一刻才後悔了,他覺得對鍾曉欣的喜歡,已經到了再怎麼不捨得,為了她好,也可以放手的地步,什麼時候喜歡的這麼深了,他也沒知覺。

  總之他該把所有的一切都講清楚,是留是走,鍾曉欣有權自己選。

  遲四就嘆著氣把鍾曉欣給倒的第五杯茶推開了,再這麼消火氣下去,他做為人類的陽氣都快消沒了。

  「欣兒……有些話,我想對你說。」

  鍾曉欣哼了一聲,放下茶杯。

  早點坦白交待,又何必要受了四杯茶涼的酷刑呢,這可已經是農曆九月末了,要放現代,陽曆11月都開始供暖了……

  消了氣,鍾曉欣又有些心疼喝了一肚子涼茶的遲四,再次倒了杯熱茶。

  遲四:「……」咱們能不能別再喝茶了。

  遲四嘆了一口氣。

  沒有說他和哪個姑娘不得不說的故事,而是先從元嬤嬤說起。

  大晉朝立朝已經兩代。

  太祖那一代打天下,當今聖上做為嫡長的兒子,自然是唯一的太子人選。並不是說太祖沒有其它的兒子,而是元配嫡出的兒子,只有這麼一位。

  當然,這是說遲四出生之前。

  太祖的元配孝慈皇后常氏,就是因為高齡產下遲四而亡故。

  「元嬤嬤夫家姓王,王家、元家、遲家與常家,原本都是同鄉。不僅元嬤嬤同母后是閨中姐妹,太祖與其夫也一樣是結拜的兄弟。太祖一生,戎馬爭戰,有過很多結拜兄弟,但那都是在太祖起事之後,在那之前的兄弟,是只有元嬤嬤的夫婿一個人。」遲四說道。

  結交於未發跡時,這是多麼深的交情,就不用說了。然而……

  「前朝無道,對貧民橫徵暴斂,連年兵役徭役加重,民不聊生。」

  太祖和元嬤嬤的丈夫那一年俱是新婚,卻一個服了兵役,一個被征了徭役,太祖因為不堪忍受過重的勞役逃跑了,才有了藏身藏龍觀一段往事,後來道觀也過不下去了,太祖帶領著鄉民揭竿起義時,還曾想過聯繫這位久在軍中的王兄弟,回鄉探問下才知道,人早已死在戰場上了。彼時常氏已經將近臨盆,兩人父母親人都早亡了,太祖的造反事業又剛開創,顧不上家裡,太祖就將常氏交託給了元氏。

  王家祖傳的接生的行當,在鄉里也是有名的,常氏生長子,也就是當今皇上,是元氏同其婆婆一起接生的。王、遲兩家因為交情很好,常氏生了孩子後,無論做月子還是帶孩子,都是元氏幫忙,元氏一直將這孩子當自己親生的孩子來看。

  後來太祖的勢力越來越大,朝廷派人查到了他的家鄉,元氏的婆婆做主,散盡家財,讓元氏常氏一起,帶著孩子去投奔太祖。那時太祖正逢人生事業低谷,朝廷鎮壓起義軍,加上其它起義軍的吞併和蠶食,很有點朝不保夕的架勢,時不時就得有個戰略大轉移,常氏在行軍中又懷了孕,成天跟著太祖東奔西跑、衣食無著,生產的時候差一點就難產,也是元氏在旁邊鼓勵安慰,親手幫著接生了長公主。

  特別是長公主出生的那夜,是太祖在與朝廷對抗中至關重要的一戰,這一戰以太祖的險勝告終,從那以後太祖的造反事業是越來越紅火,太祖覺得這一切都是長公主帶來的,對這個女孩非常疼愛。

  太祖的一兒一女,都多得了元嬤嬤的幫手才來到世間,太祖夫妻對其的感激之情,自然無以言表。後來太祖的妾室漸多,也開始有庶出的兒女,太祖元配常氏,有時看條件許可,也會心疼妾室隨軍太苦,偶爾會將人安排到後方的根據地待產,然而讓人奇怪的是,按說根據地衣食無憂,生活條件比軍中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可是偏偏那些被安排在後方生產的妾室,偶爾有難產早產一事,母親有救不活的,所生的孩子們也並不健康反而是元氏隨著常氏在軍中,接生的大人孩子俱都平安。

  鍾曉欣一邊聽遲四講,一邊直撇嘴,太祖起事,最早跟隨的元老級的人物一定是鄉親,常氏做為元配,和這些人有天然的親近,把個把不聽話的妾室安排到後方,離得遠了反而更容易作手腳,倒比軍中更方便,當然啦,這話不能說,那是遲四親娘。

  太祖是馬上英雄,但後宅的手段嘛……就不太明白,只覺得被常氏安排去後方的妾室,確實如同常氏所說,身嬌體弱,又因為妾室被送走,自然在太祖面前少了情份,所生出來的孩子與太祖也不親,反正美人多了,兒子多了,死幾個不要緊,太祖雖然也愛美色,但對元配長子,是無條件的看重,何況總有些聽話的妾室所生的庶出在眼前,俱被元氏養育的白白胖胖,被常氏調教的聽話懂事,太祖自然也就更信重元氏,覺得元氏照顧孩子們十分盡心,那以後,更放心將所有的妾室都交給常氏管理,將所有的子嗣都交給元氏帶著,直到太祖得了天下,當了皇帝為止,長子已經15歲了,長女也是12歲,其它庶出的兒女,在太祖心裡,根本沒有人能越得過他們,當然,做為回報,太祖的後宮和諧異常,根本沒有任何人感對常氏不敬,主母權威立了起來,那些後宅的糟亂事自然就沒有了。

  太祖得了天下,大封功臣,好多當年早早跟隨他起事的同鄉,都封了公侯,就有些人早死了的,太祖也俱封了其兒孫。

  然而該怎麼封王家,太祖就很犯了愁。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