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提著鳥籠,背著手,慢慢地往回踱步。

  “瑪法——!”後面傳來糯軟童音,清亮而悠揚。

  轉過身,看著最小的孫子邁著步子撞撞跌跌跑過來,眼前依稀浮現起似曾相識的一幕。

  那個時候的他們,猶是年少懵懂,無憂無慮,胖乎乎的娃娃抱著一個罈子,咧著沒牙的笑臉對他說,十四弟,蛤蟆,一起玩!

  一晃眼,竟也這麼多年了。

  他嘆了口氣,蹲下身,張開懷抱,露出寵溺的笑容。

  “小心,別摔了!”

  第160章 番外·瑣事

  等你將來老得走不動時,我也背著你走好了。

  他到現在都還記得,那人說這句話的時候,掌心傳來的溫暖。

  弘旺從小就沒了額娘,但他並不覺得孤苦。

  胤禩雖貴為和碩親王,卻當爹又當媽,一手將他帶大。

  除此之外,府中上至張氏,下至管家眾人,甚至是幕僚沈先生,待他都是真心的好。

  以胤禩的身份,就算三妻四妾,也無人敢置喙,可他偏是除了張氏,和早年被康熙賜下的兩名妾室之外,再沒有納過新人。

  往後數十年,一直如此。

  所以廉親王府始終只有一個嫡長子,爵位也理所當然地歸弘旺繼承。

  弘旺原是以為阿瑪對額娘懷念至深,以致於不願意讓旁的女子再來分享親王府女主人的位置,這個想法一直維持到他長大成人之後,才漸漸發現也許並不是那麼回事。

  弘旺小時候喊弘暉,一直習慣了弘暉哥哥地這麼叫,後來覺得過於小孩子氣,就縮減成一個字,變成哥。

  弘暉自然是極高興的,他原本就將弘旺當成親生兄弟那般來疼愛。

  只是兩人逐漸長大,父親成了皇帝,弘暉跟著遷入皇宮,兩人身份有別,加上不再像以前那般相鄰而居,一年見面的次數竟還及不上先前的一半。

  弘暉很惆悵,只盼著能早點成年出宮開府,到時候他一定要呈稟父親,選在離廉親王府不遠的地方。

  弘暉七歲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那病來勢洶洶,幾乎要奪走他的性命。

  阿瑪與額娘束手無策,只能在那裡急得團團轉。

  後來病卻也莫名其妙地好了。

  那個時候他還不知道是八叔從雲南寄回的藥材救了自己的小命,他只記得在自己昏迷不醒的時候,手一直被人抓著,還有一個聲音在他旁邊哭喊。

  就是這個聲音,將他從漫無邊際的黑暗中拉了回來。

  然後一睜眼,就是弘旺哭累了的小臉。

  還有那隻無論誰來哄,也不肯鬆開的小手。

  弘旺。

  他心頭默默念著這兩個字,握緊了那隻手。

  胤禩曾說將來兒子要奉他頤養天年,但那不過是玩笑話,他說完,自己也就忘了。

  可弘旺卻一直記得,並且很認真地去實踐。

  他私底下偷偷存了一大筆錢,某日忽然告訴胤禩,驚得他半晌回不過神來。

  “阿瑪,我都想好了,再過兩年,您就別理朝堂上那些烏七八糟的瑣事了,兒子如今也小有家資,您辭了差事在家享福吧,要是想去江南走,又或想去西北看十叔他們,我都陪您去。”

  其實後半句沒說出口的話是,省得四伯成天召你進宮,不到半夜也回不來,有時候甚至乾脆宿在宮裡,害他找不著人。

  胤禩撲哧一笑:“不錯啊,有長進,旁的那些紈絝子弟鎮日只會遛鳥賭牌,廉親王府世子竟會賺錢了,莫不是得了你九叔的真傳,打算同他去做買賣?”

  弘旺捺下翻白眼的衝動。“阿瑪,我是認真的,我不想見你總被政務所累,用膳的時候,府里都坐不滿一桌!”

  更不希望四伯來跟他搶父親!

  胤禩卻只是摸了摸他的頭,漫不經心道:“唔,好好,你的孝心,阿瑪都知道。”

  眼睛卻盯著棋盤,一邊還抓了本棋譜,明顯沒有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弘旺無語望天。

  這是第幾次了?

  他與四伯的間接較量,還是以失敗告終。

  雍正十年,盛世清平,四海晏然。

  那一年,怡親王胤祥與敦郡王允俄在西北與羅剎國交鋒,打了場大勝仗,凱旋而歸,帝王龍心大悅,又恰逢新春臨至,所以下令京城張燈結彩,大肆操辦。

  那一年的上元燈節,弘暉輕裝簡行出了宮,與早已等候在那裡的弘旺一道去了西直門外的廟會賞燈遊玩。

  四處都是人山人海,連平日不被允許拋頭露面的大家閨秀,也坐在轎子裡,怯生生地掀起一片帘子往外張望。

  五彩斑斕的花燈一片連著一片,璀璨耀眼,交相輝映,令人目眩神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