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那個與母妃私會,讓她母妃被誤以為與人苟且的男子,到底是誰?

  就連目光都開始飄忽起來,其實當時她迷暈了沈如年時,很想動手殺了她,只有她死了,趙淵才會永遠的活在痛苦中。

  可當她對著沈如年的那張臉時,居然下不去手,尤其是想到沈如年睜著純澈的眼睛問她會不會想家。

  從未有人關心過她願不願意,想或是不想,只有沈如年,頭一次有人關心她。在最後一刻,蘇傾羽終究是沒有下手,至於送她出宮,也算是幫她一把,脫離趙淵。

  只是她沒有想到,趙淵對她的愛會如此之深,甚至可以為了她改變自我。

  蘇傾羽看著殿門的方向,恍惚間,她看到一個身穿華服的矜貴少年朝她走來。

  「太子哥哥,你終於回來了。」

  沈如年是三日後才得到的消息,蘇傾羽死了,死在一個無人知曉的夜晚,但所幸她走的時候面上是帶笑的。

  蘇家早就從京中搬離,沒人認領她的屍首,沈如年就做主將她與先太子葬在了一塊,連同她的那些經書,化作春日最後的一抹情思。

  高呂榮聽聞蘇傾羽死時,正好祭拜完家人進城,當夜喝了宿醉,他知道這一日終於還是來了。

  他與先帝趙弘葑初次相見,兩人同時相中了一副書畫,趙弘葑謙和的讓與了他,他欽佩趙弘葑的風度和寬和,趙弘葑欣賞他學識出眾,兩人格外的投緣,沒多久就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好友。

  當時的趙弘葑已經認出他是高家的嫡長子,而他尚不知面前的是當今太子,兩人以文會友,時常上會聊些官場仕途乃至國家大事,下也會說兒女情長,包括趙弘葑心中的白月光。

  直到有一日,趙弘葑問他願不願意輔佐他,他可以實現他的理想與抱負,那日他才知道趙弘葑是當今太子。

  誰人少年時沒有滿腔的熱血,他有學識有抱負,自然希望能夠施展。

  !  起初兩人依舊很好,他為趙弘葑處置了很多私密的事情,包括宮中他的那位舊情人。

  可漸漸的,他發覺兩人之間的關係變質了,從知己兄弟變成了太子與幕僚這樣的上下級,相處起來自然會有隔閡。

  他不認同趙弘葑儲位之爭中的陰私手段,兩人的很多想法大相逕庭,他沒有辦法說服趙弘葑也沒辦法說服自己。

  而身份之別擺在那,讓高呂榮無法再面對這位曾經的好友。

  高呂榮兒時體弱多病,曾在道觀跟著師父清修過幾年,他也不想失去一位摯友,便帶趙弘葑去了那座道觀。

  只可惜這趟行程並未改變什麼,兩人都有各自的堅持,休息一夜後便起身返程。

  路過山腳下的一戶農家借宿,期間結識了那家人的小女兒玉娘,高呂榮起初只是覺得玉娘有些眼熟,回去之後才想起來,他與玉娘兒時便在道觀相識,從小青梅竹馬。

  後來又去尋了玉娘,她與他兒時的記憶重疊,她比記憶中更美好更讓人歡喜。

  誤打誤撞下偶遇了趙弘葑,想起她是曾經宮外見過的女子,寵幸之後成了侍妾,生下趙淵得寵以後才被封了麗嬪。

  只因玉娘與他心中的白月光長得七分相像。

  所愛之人成了昔日好友的女人,高呂榮不能接受這一切,在前途似錦最為名聲顯赫之時,毅然辭官入了道觀。

  至於所謂的與男子私下相見,是玉娘的爹娘重病,她想托人送銀子出宮,皇后逼問下,她以為藏著的信箋被發現了。

  那封信箋,是他多年之前寫給玉娘的情詩,玉娘一直貼身的放著。

  雖以入宮為妃,了斷了過往情絲,但依舊是不舍,如今更不願拖累高呂榮,這才死都不曾透露分毫。

  而趙弘葑在玉娘出事後,拿到了那封信箋,一眼認出了高呂榮的字跡,他以為玉娘背叛了他,卻也下不去手要高呂榮的性命,便壓下了此事。

  只是可憐了趙淵。

  高呂榮是真的灰心在道觀之中清修數年,山中無歲月,等他再出山時,玉娘已經出事,趙淵更是受盡欺辱。

  他自覺是自己導致了這一切的悲劇,他暗中幫助趙淵登基,重新入朝為官,便是想要彌補這一切。

  可不管做的再多,都永遠都彌補不回已經丟失的東西。

  一夜酒醒後,高呂榮向趙淵遞了辭表。

  帶著小童真正的歸隱了山林,他和趙暉燁說要放下,可只要人生於世,便是俗世人間的一粒塵埃,便是神仙也做不到真正的忘卻。

  高呂榮離京的那日,趙淵獨自登上了角樓,望著他遠去的方向久久未發一言。

  他曾經懷疑過高呂榮為何幫他,卻從未想過是這個原因,高呂榮收他為徒,想要帶他走出仇恨,只可惜當時的趙淵無法明白他的苦心。

  直到晚霞的餘暉落在他的肩頭,趙淵才轉身往回走。

  過往種種隨著高呂榮的離開而化為一縷青煙。

  「爹爹你去哪裡玩了,娘親今天帶我們包餃子了,你要不要嘗嘗,月月包的餃子哦。」

  小月亮的胃口好,但又很貪心什麼都想吃,吃不完就會浪費,沈如年就想到可以讓她體驗一下東西得來不易,這樣才能明白不能浪費。

  她怕小傢伙怕髒不肯動手,可沒想到的是就連平時愛乾淨,學著趙淵一絲不苟的小金魚也參與了進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