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街兩旁熙熙攘攘,人山人海,從王寺到去王宮的路上,擠滿了人,他們來自不同部族,面孔各異,朝著馬車跪地叩首,口中呼喊的是王。

  二十多年前,曇摩羅伽出生不久,被大臣強行從王宮擄到王寺囚禁起來。

  多年以後,他從王寺離開,在大臣和百姓的簇擁中返回王宮。

  二十幾載光陰,嘔心瀝血,於亂世之中苦苦撐起在內憂外患中搖搖欲墜的王庭。

  想到曇摩羅伽這些年經歷的那些坎坷波折和他在書中的結局,瑤英心裡微微酸痛。

  不認識他時,她只當他是個陌生人,敬佩他,感慨他的早逝。絕路之時被他所救,和他朝夕相處,幾次生死與共,他不再是只流傳於傳說中的佛子……她何其有幸,能夠遇到他,和他相知相伴。

  發頂一陣溫熱觸感,曇摩羅伽低頭親吻瑤英的青絲。

  兩人靜靜相擁。

  ……

  王宮已是一片廢墟,斷井頹垣,瓦礫亂石散落。

  侍從官帶著人清理出王宮外的廣場,在長階高台上搭起氈帳,帳中設了長案,案上擺滿鮮花、寶器。

  馬車停在階前,大臣百姓匍匐跪地。

  曇摩羅伽下了馬車,轉身,伸出手,扶瑤英下來。

  滿場寂靜,一聲咳嗽不聞,唯有衣裙窸窸窣窣聲。

  瑤英搭著曇摩羅伽的手走下馬車,看到跟過來的李仲虔和西軍將領,抬腳要走過去,手上一緊。

  曇摩羅伽拽住她,拉著她一步一步走上長階,站在高台的氈帳前。

  台下,眾臣起身。

  畢娑走上前,手裡捧著一隻鎏金寶匣,寶匣里一頂金光燦燦的黃金葉子王冠,夕照下,冠上鑲嵌的青金石、瑪瑙、琥珀璀璨奪目,雍容華貴。

  他獻上寶匣,一手握拳,置於胸前,朝曇摩羅伽行禮。

  曇摩羅伽拿起匣中王冠,戴在頭上。

  鐘鼓齊鳴,禮樂奏響,長階下,朝官和百姓再次恭敬地跪伏於地,稱頌聲山呼海嘯,高入雲霄。

  曇摩羅伽立在階前,一抹夕陽餘暉籠在他身上,勾勒出他深秀的輪廓,他衣衫上還有血跡,身影巍峨如山。

  眾臣朝拜畢,各部酋長依次上前獻上寶刀和寶物,以示臣屬。

  曇摩羅伽眼神示意一旁的禮官。

  禮官手拿一份羊皮紙走到階前,大聲誦讀紙上的內容。

  「奉王詔令,從即日起,軍中增設侍郎……」

  台下鴉雀無聲,眾人屏息凝神,仔細聆聽。

  漸漸的,有的人冷汗涔涔,不停哆嗦,有的人面露詫異之色,久久回不過神,有的人眉開眼笑,磕頭謝恩。

  他們沒有想到,大戰過後的第一天,曇摩羅伽就開始了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表彰此次大戰中立下功勞的人,懲處上次動亂里趁機生事的官員,趁著這次機會提拔一批出身草莽的將領,命文官修訂舊的律法,編纂新法,改革服制,限制世家的權力。

  從今天開始,王庭的權柄歸於君主之手,世家再也無法像從前那樣掀起風浪。

  最後,禮官宣布減免稅賦,與民休息。

  官員們幾家歡喜幾家愁,百味雜陳,聰明人已經心計飛轉,思考怎麼利用眼前的時機大展宏圖。

  台下,老百姓聽說王免除了幾年稅賦,而且以後他們的子女不用被逼去貴人的莊園服勞役,滿心欣喜,齊聲歡呼。

  等禮官宣讀完詔書,眾臣拜禮起身,躬身告退。

  百姓不願散去,留下幫忙打掃清理,每個人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劫後餘生,肆虐的北戎再沒有捲土重來的可能,王繼續統御群臣,西軍和王庭和睦,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整個大典,瑤英一直待在氈帳里,和曇摩羅伽站在一處,接受萬民朝拜。

  當台下的百姓和大臣山呼曇摩羅伽的尊號時,她側過身,想避讓到角落裡去,曇摩羅伽抬眸,兩道目光落在她臉上,溫和,帶有幾分強勢的力道。

  「陪著我。」

  他肩籠霞光,輕聲道。

  瑤英挑眉,笑了笑,不動了。

  ……

  大典在明媚的暮色中結束。

  曇摩羅伽走下台階,新上任的大相、五軍統帥、諸部酋長、莫毗多和畢娑跟了上來,簇擁著他。

  諸部酋長看著長階兩側殘破的廢墟,連連嘆息,道:「聖城繁華富庶,商貿發達,各部心嚮往之,沒想到會毀在這場動亂之中。」

  大臣們跟著感慨,戰事後,應當舉行一場盛大隆重的典禮來慶祝,但是現在半座聖城成了廢墟,王又要求一切從簡,大典準備得倉促。

  走在前面的曇摩羅伽腳步一頓。

  眾人忙停下來,幾個酋長不知道自己說錯了什麼話,面面相覷。

  「聖城毀了,還可以重建。百姓的安危、王庭的長治久安當在其先。」曇摩羅伽回頭,掃視一圈,道,「我守衛的從來不是聖城,不是王宮,而是王庭的百姓。」

  大臣們臉上掠過愧疚之色。

  諸部酋長呆了一呆,凜然正色,不無敬佩地道:「王寬厚仁慈,心繫萬民,是我們的眾汗之汗,我們永遠效忠於王,追隨王左右!」

  其他人跟著附和。

  曇摩羅伽面容沉靜。

  見他忙著和大臣商討政務,瑤英站在一邊,沒有過去打擾,指揮親兵幫忙清掃王宮,整理戰場,忽然感覺到一道熱烈的視線朝自己看了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