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提多法師長長地嘆口氣,朝曇摩羅伽行禮。

  「您難道要因為世人的不理解,就放棄自己修行了多年的道?您天資聰穎,是我見過最有天分和慧根的人,是波羅留支最得意的弟子,您若能專心研究佛理,日後必成釋門偉器,中途而棄,何其可惜!」

  曇摩羅伽神色淡然,目光卻很堅定:「萬法唯心,一念心,一切萬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我和寺中僧人所選的道原本就不同,既不同道,無需同路。」

  「幼時,我見朝中大臣勾心鬥角,只顧眼前利益,百姓生活困頓,飽受戰亂之苦,曾對師尊說,願竭盡一生,平定亂世,讓王庭遠離戰火。」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世人疑我、厭我,眾僧鄙我、笑我,於我而言,如過眼雲煙。」

  他記得自己信念,消弭戰火,讓王庭長治久安,兵銷革偃。

  提多法師渾身直顫:「那王為何要放棄自己的道?」

  曇摩羅伽合十盤腿:「何為道?」

  提多法師一怔。

  曇摩羅伽望著佛像,緩緩地道:「千江有水千江月,月如佛性,千江如眾生,佛性在人心,月照江水,無所不映,每一條江水都能映照明月,我如千江,亦有我的佛性,我的明月,我的道。」

  「二十幾載,我肩負王庭,潛心修道,不敢有絲毫怠慢……我無愧於王庭,無愧於信念,唯獨愧對一人。」

  「她知我,懂我,於我共歷風雨,砥礪前行,我面對她時,慾念不止,貪嗔痴起,心境無法平和,念經之時,亦不能遏制。我曾以為,此生永墮地獄,唯有死後才能成全自己的私心。她回來的一剎那,我便知曉,這執念已經深入肺腑,刻骨銘心。」

  「生如朝露,不在沙門,我也能修我的道。」

  「若要斷絕慾念,再不與她相見,我這一生,將如一具空殼,毫無樂趣可言。」

  他已經沉淪在愛欲當中,無時不刻渴望著她,不必再自欺欺人。

  提多法師聽出曇摩羅伽的決心和意志。

  他以天下蒼生為己任,一人擔負起整個王庭,一手佛珠、一手鋼刀並沒有讓他搖擺疑惑,他始終記得自己的信念和責任,所以,當他動了愛欲時,同樣意志堅定。

  「王……」提多法師嘆道,「文昭公主對您的情意,對王庭的恩德,已經傳遍王庭,您貴為佛子,與她結合,世人不會再阻撓辱罵。」

  他還是王庭的佛子,信眾們敬仰他崇拜他,可以容忍他和文昭公主繼續來往。

  曇摩羅伽唇角微微一扯:「我的修道之路,有她相伴,足夠了。」

  他不可能讓她繼續沒名沒分地和他來往,讓她被世人暗地裡唾罵。

  他要她,就會給她全部,讓她無憂無愁,盡情歡笑。

  提多法師搖搖頭,痛心疾首,無可奈何,和佛子論道,誰能辯得過佛子呢?

  可惜啊,波羅留支最聰慧的弟子,果然是塵緣未了。

  他舉起法杖。

  曇摩羅伽闔上雙眸。

  「佛子!」

  「王!」

  殿門前一片哭聲,百姓們湧進佛殿,跪伏於地,膝行上前:「王,您不該受罰啊!」

  提多法師閉了閉眼睛,法杖落下。

  第一杖狠狠地落下,他合十默誦經文,想起那一日,她跪於殿中,說她已經斷絕心思,再不會出現在他面前。

  眾僧詰問,她不想給他添麻煩,小心翼翼地回答。

  殊不知,那時的她心中並無其他心思,反倒是佛殿上高高在上的他,心裡惡念頓生,身為君主的掌控欲暗暗滋長,直欲將她困於王寺,日日陪伴在他身邊。

  第二杖、第三杖……一杖接一杖落下,曇摩羅伽額邊沁出細密的汗水,紋絲不動,一聲不吭。

  二十幾載的光陰在這一杖一杖中晃了過去,他腦海里浮現出她的臉,她微微一笑,陰沉的天光都亮堂了幾分。

  千山萬水,崇山峻岭,她遠道而來,讓心如止水的他起了波瀾,動了貪念。

  興許這是佛陀對他的磨礪,他沒有通過佛陀的考驗。

  但他甘之如飴。

  百姓們怔怔地看著他。

  ……

  佛殿之外,匆匆趕來的瑤英一眼看到殿中情景,呆了一呆,拔腿衝下台階,往大殿奔去。

  「公主!」

  緣覺幾人慌忙攔住她,連攙帶扶,把她扶到階前,七嘴八舌地小聲勸:「公主,王吩咐過了,這是他該領的罰……誰也不能替他受罰,等這回罰過了,以後就沒事了,您千萬不能進去,王會怪罪我們的。」

  瑤英停下來,立在正殿門前,看著遠處大殿裡法杖一下一下落在他的脊背上,心尖顫動,手指緊緊攥住衣袖。

  李仲虔也跟了過來,站在她身邊,挑了挑眉,沒有說話。

  殿內,曇摩羅伽沉默著受完了刑,袈裟上滲出斑斑血跡。

  提多法師氣喘吁吁,放下法杖,嘆口氣,朝他合十拜禮。

  曇摩羅伽抬眸,緩緩站起身,回了一禮,轉身,目光越過滿殿淚流滿面的信眾,越過空闊的前庭,越過飄揚的經幡,直直地落到殿外瑤英身上。

  他站在殿中。

  她立在殿門外。

  隔著一道門,隔著難以跨越的沙門和凡塵之隔,隔著遙遠的距離,兩人四目對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