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必須儘快想到對策。

  「曇摩羅伽以聖城為餌,所圖不只是為了解聖城之圍,城門大開,城牆被毀,他不是在誘敵,而是毀了我們的後路!放援軍進來!我們如果猶豫遲疑,很可能被合圍。」

  「他們要扎口了!」海都阿陵拿定主意,「撤!」

  部下們對望一眼,緊跟在他身後,策馬狂奔,試著突圍。

  ……

  山崖上,曇摩羅伽俯視戰場,眼神示意畢娑。

  畢娑揮動旗幟,城北被炸開的山崖底下,一支隊伍順著高聳的崖壁往上攀爬,在西州兵的帶領下,穿過陷阱遍布的長街,衝出聖城,分成兩支隊伍,沿著城門兩側延伸開來,像一條橫線。

  曇摩羅伽立在高崖上,可以看到大半個戰場的形勢。

  那漫天遍野奔來的援軍向北戎聯軍逼近,山坡上的守軍不停放箭,打亂聯軍的戰陣,堵住了他們撤兵的路。

  聖城方向,以橫線展開的隊伍漸漸往前延伸,從兩翼靠近北戎聯軍。

  更遠處,幾百里之內,不同部落的騎兵正前仆後繼地朝聖城趕來,一支支隊伍組成合圍之勢,不慌不忙地縮小包圍圈,慢慢剿滅他們在途中遇到的聯軍隊伍。

  一張大網,早在很多天前就已經張開,從幾百里外慢慢往裡推進,如一面面高牆,要將海都阿陵費盡心思湊齊的十萬大軍徹底絞殺在這張大網之內。

  要平定亂世,讓百姓安居樂業,必須將這支聯軍擊潰。

  曇摩羅伽撒開長弓,長刀出鞘,走下山崖。

  王庭士兵一個個站了起來,拔出長刀,跟在他身後,神情狂熱而虔誠。

  ……

  瑤英醒來的時候,城外喊殺聲震天。

  身邊空空蕩蕩,身上蓋了張厚厚的氈毯,她慌忙衝出佛塔,來到崖壁上,遙望遠方。

  緣覺緊跟在她身後:「公主,王率兵追擊海都阿陵去了,請您放心。」

  瑤英在戰場上找到那一道策馬疾馳的挺拔身影,點點頭。

  聖城外,漫山遍野的旗幟獵獵飛揚,從不同方向趕來的部落漸漸合攏包圍圈,把聯軍堵在當中。

  當曇摩羅伽的身影出現在戰場上時,恰好有一道耀眼的晨暉刺破黑煙,撒落下來,籠在他身上。

  他披著璀璨日光,一人一騎,飛馳於陣前,僧袍飛揚,冷肅,雍容,莊嚴。

  眾人呆呆地望著他,激動得淚落紛紛。

  一名酋長大喊出聲:「佛子是我們的王!」

  「我們效忠的不是王庭,是佛子!」

  「佛子是眾王之王!是我們的菊爾汗!」

  一陣又酸又辣的感覺涌過心頭,瑤英眼眶微微濕潤。

  這些曾受過曇摩羅伽恩惠的部落,還有駐守各地的王庭駐軍,全都趕來了。

  他們為曇摩羅伽而來。

  即使曇摩羅伽不是王后親子,即使他和蘇丹古是同一個人,依然有很多人真心地敬愛他,願意追隨他,為他效死。

  就像般若那樣。

  他這些年的努力,從來都沒有白費。

  耳畔一聲驚呼,緣覺望著戰場,緊張地道:「海都阿陵太狡猾了!他躲在部落兵後面……他快要突圍了!」

  瑤英回過神,目光睃巡一圈,嘴角一勾:「海都阿陵突圍了也沒什麼……」

  這一次,海都阿陵無處可逃了。

  ……

  千里之外,海都阿陵投靠的宗主國。

  楊遷一身鎧甲,立在城頭之上,英姿勃發,遙望王庭的方向,抹去長刀上的血跡。

  薩末鞬方圓幾百里,都已臣服於西軍腳下,逃到此的北戎殘部盡數被俘。

  海都阿陵借走了他岳父的幾個附屬部落,正好給了西軍大舉進攻的機會。

  楊遷還刀入鞘,拍了拍刀柄。

  這一戰,他奉文昭公主之命,奔襲千里,一舉擊潰為海都阿陵撐腰的宗主國,震懾周邊數十個大小邦國,順便把商道徹底打通,諸部前來投誠。

  西軍一戰樹立威望,從此,無論是北邊、西邊還是南邊,再沒有勢力敢挑釁西軍,西軍可以高枕無憂了。

  看還有誰敢收留海都阿陵!

  第178章 末路

  多年以後,諸部響應眾汗之汗的詔令,舉族奔赴聖城,助他們敬仰的佛子解救聖城之危的故事仍然在民間口口相傳,成為每一個部落的百姓最津津樂道的傳說之一。

  佛子是他們心目中的王,只要佛子一聲令下,每一個部落都願意為他衝鋒陷陣。

  那一日,黑煙瀰漫,火光熊熊,部落聯軍、各地駐兵如神兵天降,鐵箭鋪天蓋地,重騎、輕騎、弓手、刀斧兵各自列陣,從四面八方合攏包圍,將北戎聯軍困於聖城外的荒野。

  重騎撕碎部落兵的戰陣,舉著盾牌的步兵一步步逼近,其後的士兵揮舞長矛,弓手在最後面和兩翼拉弓射箭。

  整整一天的絞殺下來,北戎聯軍魂飛魄散,潰不成軍,眼見殘破不堪的部落旗幟接連倒下,絕望地掉頭逃竄,狼奔豕突。

  臉上罩著青銅面具的烏吉里部小王子莫毗多和他的父親率領部落勇士踏平北戎聯軍的大營,鐵騎所過之處,血流成河,遍地屍骸。

  聯軍試著突圍,各部騎兵的包圍圈越縮越小,口袋慢慢紮緊。聯軍只能後退,幾支從不同方向後撤的部落兵狠狠地撞在一處,發現他們的身後、左右兩側全是和自己一樣被圍的同袍,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