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天下午,或許是怕瑤英他們真的突圍出去,北戎聯軍迅速集結兵馬,再度攻城。

  沖在最前面的是北戎鐵騎,後面跟著其他部落和幾個小的附屬部落兵,守軍血戰了一天,暮色降臨時,北戎聯軍後撤,城門下留下堆積如山的屍首。

  翌日,曇摩羅伽繼續派人突圍,依舊是朝著東邊方向,北戎聯軍派出鐵騎追擊,隊伍損失慘重,倉皇逃回聖城。

  與此同時,被攔在東邊的西軍也在試著衝破北戎聯軍的防守,趕來聖城救援,但海都阿陵早有準備,派了一支兵馬守在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處,西軍雖然人數多於那支兵馬,卻始終沒辦法前進半步。

  戰事僵持,城中的士氣漸漸低迷。北戎聯軍久攻不下,也有些沉不住氣,越來越焦躁,士兵們像蝗蟲一樣一群群衝上城頭,怎麼殺都殺不完。

  每次兩軍收兵,瑤英一身戎裝,帶著親兵巡視戰場,安撫受傷的士兵,幫他們包紮傷口。

  這一日,畢娑帶著部屬突圍,再次失敗,被親兵救回聖城時,背上插滿了箭。

  第二天早上,天剛蒙蒙亮時,海都阿陵率領鐵騎來到城門下,彎弓搭箭,將一封信送到城頭上。

  信上只有一句話:只要佛子交出文昭公主,他就退兵。

  曇摩羅伽和瑤英對視一眼,瑤英眸中掠過一道亮光。

  海都阿陵也開始著急了。

  第176章 城破

  海都阿陵還留下一句話:假如佛子不交出文昭公主,北戎聯軍破城後會狠狠地折磨每一個王庭人,然後血洗聖城,雞犬不留。

  聖城城頭上一片寂然。

  瑤英看著海都阿陵的信,沉吟片刻,說:「海都阿陵的北戎聯軍有一半是從宗主國那裡借來的,並不是鐵板一塊,他沉不住氣了,如果我詐降,說不定可以騙過那些酋長……」

  話還沒說完,一隻手伸過來,拿走她手裡的信,投進火盆中。

  「想都別想。」

  曇摩羅伽淡淡地道,語氣不容置疑。

  其他人對望一眼,不敢吭聲。

  ……

  北戎聯軍退回大營,大帳里,眾酋長討論佛子會不會拿文昭公主換取一城百姓的性命。

  一個經常和王庭商人打交道的酋長道:「佛子因為生母是漢人就被世家謀害,差點死在近衛軍手上,即便如此,聖城被圍後,他還是率兵回來守城,佛子是個僧人,我覺得佛子會答應。」

  聞言,海都阿陵面色陰沉。

  他根本沒有想到曇摩羅伽會返回聖城,假如曇摩羅伽不回來,他早就攻克聖城,進而控制整個王庭。王庭土地肥沃,繁榮富庶,占領王庭後,他能迅速擴充兵力,號令各部,一舉奪回被西軍收復的諸州,完成復國大業,甚至可以發兵向東攻打魏朝……

  海都阿陵的計劃如此完美,只差一步,他就能改變天下大勢,攪弄風雲。就算他只有五千部屬,依然可以從逆境中崛起,率領族人踏平王庭和西域,建立一個比瓦罕可汗時更強盛的北戎帝國,他長鞭所指方向,都會臣服於他腳下。

  但是曇摩羅伽沒有死,而且還在危機時刻趕回聖城。

  早已經意志崩潰的守軍和平民看到他後,全都像吃了神丹妙藥一樣,士氣大漲,看他們狂熱殺敵的架勢,似乎都甘願陪他一道殉城。

  海都阿陵攥緊羊皮輿圖。

  一手佛珠,一手鋼刀,一個曇摩羅伽,讓他的謀算胎死腹中。

  每每想到這一點,海都阿陵既惱怒又不解:是什麼支撐著眾叛親離的曇摩羅伽回來死守聖城?一個僧人的信念,真的有這麼強大嗎?

  假如瓦罕可汗還活著,知道曇摩羅伽和蘇丹古是一個人,不知道會作何想。

  現在,曇摩羅伽再次成為百姓心目中的神,唯有除掉曇摩羅伽,聯軍才能扭轉局勢。

  這個僧人無欲無求,被百姓放逐,也毅然決然地返回聖城,他的弱點只有一個——文昭公主李瑤英。

  大帳中,眾人還在討論,海都阿陵的一個部下道:「此次聖城被圍,王子神機妙算,挑撥王庭和西軍,西軍果然遲遲沒有發兵,被我們攔在沙城外。文昭公主痴戀佛子,為了佛子,竟然只率了幾百人馬趕來救援,說不定她為了救佛子,自願出城!」

  「假如佛子讓公主出城,公主必然答應!」

  海都阿陵唇角一勾,冷笑,打斷部下:「佛子不會讓文昭公主出城。城裡有我們的細作,據他傳出的消息,佛子大受刺激,此次回城,整個人變得冷漠無情,到了文昭公主面前就變了一個人。他當著滿城百姓的面和文昭公主親熱,你們覺得他會因為我的挑撥就送文昭公主出城嗎?」

  眾人一呆:「那王子為什麼提出這樣的要求?」

  海都阿陵淡金色的眸子裡閃爍著陰冷光芒:「王庭剛剛經歷動盪,人心浮躁,百姓仇視漢人,近衛軍逼走佛子,雖然現在他們齊心守城,還是有了隔閡。」

  「他們堅持了這麼多天,早已經矢盡援絕,我看他們這些天為了突圍,一次次強行衝鋒,損失了不少精銳,一定是堅持不下去了,才會拼死突圍。」

  「文昭公主是漢人,是佛子的女人,佛子一定會保護她,其他人呢?絕望之際,他們真的甘願慷慨赴死?滿城百姓,總有那麼幾個怕死的,只要有人生出異心,就能從內部瓦解他們。」




章節目錄